统编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docx
统编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石在农村司空见惯,而现在的孩子大多却是见所未见,缺少农 村生活体验,要领会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联结着家乡的小路,联结乡亲 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字里行间 的意思,更要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乡村人们走搭石的情景,感 受家乡人朴实、善良的人性之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统编教材新增了 许多图文并茂、极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让学生受到熏陶教育。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 习舞台,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 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本案例的设计,旨在以孩子最感兴趣的 学习视角一一“寻找美的风景为"教学触发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 师的语言渲染创设学习情境,让孩子在感受搭石这一生活中的寻 常事物所蕴含的不寻常的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教学目标】L体会搭石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 熏陶。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培养留心 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 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怀,并联系生活实际, 感受生活中美好的细节,从中受到美的启迪。【教法】引导点拨法、朗读指导法【学法】勾画圈点法、朗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话题交流:"寻找一片美的风景,一起去走走搭石。(板 书课题:搭石).说说平时积累的阅读课文的方法,如何快速读文?2 .用上刚才交流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搭石 主要讲了哪些内容?3 .随学生读句交流,总结出四个重点内容:什么是搭石,人 们怎样搭石,人们怎样走搭石,搭石联结着人们美好的情感。 二、初读感知(一)什么是搭石?人们是怎么搭石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 句句读通顺。)学生思考交流汇报。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到相关语句。2 .指名读描写搭石的句子,读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 石。(二)、把“话变“画,品味语言。L村里的人们会选择哪种石头来摆搭石呢?为什么?(引导学生 抓住“平整方正理解。)3 .石头选好了,怎样搭呢?(引导学生抓住“二尺左右间隔)教师适时点拨,二尺左右间隔 就是人走路时,两脚之间最舒服的距离4 .引发学生思考:“平整方正的石头,二尺左右间隔,这样搭有 什么好处呀?5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的呢?(生发言)6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三、体会“搭石美”(一)默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画面让你感受到了美?勾画出相 关语句,相互交流。1 .了解乡亲们走搭石的过程中是怎样整搭石的,感受搭石构成了 家乡的一道风景。(1)学生认真听,用心体会。看看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打动了 你。(课件出示本段文字,学生的理解、回答)(2)读后,请学生来谈一谈,此段文字中哪些词语打动了自己, 为什么?(3)在学生体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教师采访:那大家都来当当这位上了点年岁的人,我想采访采访 你,“您毕竟不是年轻人了,在这又找石头,又踏上几个来回,您自 己就不怕摔着吗?教师继续采访:"您带着东西,这么急着赶路,还在上边踏上几个 来回自己的事不就耽误了吗? 教师小结:现在我明白了,您的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呀。(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抓住重点词语初步理解语言文 字,但还不 够深入、透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采访,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帮助 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切 地感受到人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并通过回答记者的问题替文中 的人物表达内心的想法,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4)引导学生拓展、思考:那你们说,只有上了点年岁的人是这 样吗?经过老师的点拨、提醒,学生自然理解在作者的家乡,不是只有 上了点年岁的人是这样,大家都是这样的。(5)让我们把体会到的带到读中去,学生自己练习朗读,教师巡 视指导。2 .亲身体验,感受一行人是怎样协调有序走搭石的,体会他们 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1)上了点年岁的人走搭石,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美丽的风景, 那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走搭石分别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默读3、 4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指名交流,一行人是怎样走搭石的?(随 学生朗读出示课件)(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人们是怎样走搭石的?学 生能够抓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3)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也就是,你走在我前面,你 抬起脚来,我就要紧跟上去,我抬起脚来,后面的就要紧跟上去,人 们为什么要这样走呀?学生联系前文思考能够找到答案。(4)带入情境,引发思考:我走在前面,实在累了,停下来歇一 会行不行?走在后面的人,有急事,强一步行不行?教师小结:所以,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在这抬脚紧跟当中就有了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此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想象,初步体会一行人 是怎样走搭石的,并通过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走。在此基 础上,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用心体会,从而理解这 一行人在“抬脚紧跟当中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同时也在渗透这种联 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以及走进课文情境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 法。)(5)亲身体验,感受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有序。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亲身体验一番,从 而感受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师:前面的一生读: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读:紧跟上去(前面的,就是走在前面的人怎样做即抬起脚来,后面的就是走在后面的人怎样做即紧跟上去)在学生明白之后,继续引读,速度逐 渐加快,看看同学们配合得是否非常默契,走得是否非常有序。(6)将这段文字变成一节现代诗,请人有感情的朗读,之后配乐全班一起朗读。(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从中发现美、体会美、感受美。学生用朗读将这美好的画面呈现在了 大家面前。这样一来,学生更从语言的背后看到了一幅和谐之美的画面,渗透德育教育之和谐美。)3 .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风景,当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描写两个同到溪边的语句, 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师质疑:假如遇上年轻人和老人来走搭石,那又是怎样的一幅画 面呢?(生回答,课件出示学生朗读的句子“假如遇上了老人理所 当然的事。)(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文本的空白点进行想象,进行口头和书 面语言表达的训练并渗透尊敬老人的美德。)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了家乡人们美 好的心灵,这些看得见的乡村自然美,和看不见的和谐美、心灵美, 不仅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还使这道风景变得更加美丽。四、拓展延伸1 .刘章爷爷从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其实生活 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大家说说美还是什么?2 .实践作业:用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的美,意在感受 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学习作者用自己的笔表现平凡事物中的美意在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阅读和写作的技巧,把小练笔这一项 作业扎实地落实,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搭石摆搭石一一无私美走搭石一一和谐美让搭石一一敬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