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期末考核作业.docx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结业考试题考试形式:开卷考试,卷面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分).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 d ol e s c e n c 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 ntoadulthood)o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 023龄段或11-202 3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初期(11T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 期(15- 1 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 因此青少年时期涉及从初中阶段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期。这里讲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 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1 .身体意向身体意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也是 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身体意向涉及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体格、体能等的见解和评价,同样是多维度、多层次 的,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同时,身体意象也是受社会文化的支配 和重要别人评价影响的。2 .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 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重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 份由低档到高级、由简朴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 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互相协调。从教育的角度看,认知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教育上历来重视知识的 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 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 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3 .假想观众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事实上是指青少年高度自我意识的结果,这种高度的自我意识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青少年认为别人都像他们自己同样关注他们;另一方面,他们过度 强调个体独特感或者“个人神话”。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边人 视为“假想观众”,似乎这些假想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关注、观测着自己这一独特的自我。 他们经常主观地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局限性等都投射到周边人身上。例如,当一个女青 少年走进教室的时候,她会想所有的人都在注意她的表情和打扮。又如一个男孩在卧室里像 摇滚歌星那样跳舞,想象周边坐满了崇敬他的歌迷,等等。这种过度夸大自己感受和体验的现 象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倾向。根据艾尔金德的观点,独特的自我是青少年关于个人独特性的结识。青少年专注于他们 自己的思想,关注假象观众的重要性,这使得青少年形成了个体的独特感和个体永久性。个 体独特感使得青少年感到没有人了解他们的真正感受.同时,青少年的个体独特感使他们觉 得自己远离世界上的许多世俗需要,他们会说,“我与众不同”,“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 上”。这种个人神话经常表现在青少年的日记里。4 .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 极的情感特性与品质。情感素质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情感。是指青少年根据 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爱国感、同情感、正义 感、责任感等。(2)理智情感。是指青少年对结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 验。如追求真理感、乐学感、探究感、自信感、好奇感、成就感等。(3)审美情感。是指 青少年对物质或精神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自然美感、艺术美感、科学美感、 自我美感。(4)生活情感。生活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牛.活进行评价时产生 的一种内心体验。如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感恩、快乐、安静、希望、乐观等。(5)人际情感。人际情感是指青少年对自己与别人相处、交往活动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如乐群感、密切感、归属感、宽容感、合作感、信任感等。5 .自律道德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向是从前道德向他律道德(h e teronomou s moral ily)再 到道德自律(a utonomous morality)发展。年幼儿童处在一个前道德水平,5、6岁至1 0岁左右的儿童道德判断属于他律道德,他们的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尊重准则的倾向。在他 们眼中,这些准则都是权威人物制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如同自然法则,这是种“道德实 在论”。10岁左右儿童的道德判断进入了自律道德阶段。此时儿童结识到社会准则是共同 约定的,并不是绝对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论。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由他律水平逐渐发展到自律水平,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认知 的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臼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削弱;二是获得社会经验,在同伴间建 立起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关系,意识到彼此间的平等地位等。6 .同伴关系青少年处在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不仅有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 的重大发展,在社会关系上,也呈现出全新的人际交往模式。青少年发展最迅速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与交往的需要”,他 们开始疏远成人而热灭于同伴交往,对同伴倾注了越来越多的感情,同时萌生了异性交往的 强烈欲望。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影响作用显著增强,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对青少年 的发展具有无以取代的独特作用与适应价值。同伴关系重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称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 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 1 e)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 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与跨时间的一致性。目前研究提出教养方式重要四种类 型:权威平等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忽视型父母。采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向孩子示范了关心别人与对社会负责的模式,儿童通过观测 与模仿获得适应性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社会技能提供了支持, 有助于青少年的认知与情感成熟。7 .学习方式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采用的方法或途经.同一性延缓同一性延缓(ident i ty mor a tori urn )o是指延缓做出有关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性决定, 如职业上的、人际间的、价值观念上的选择。玛西娅的延缓期指的是形成同一性的过程,在 做出决定前经历一段对几个也许的选择进行探索的时期,处在延缓期的个体强烈地被探索与 遵从所困惑。延缓也许是逃避解决同一性危机的借口,青少年在做决定前考虑各种也许的选 择,这是非常正常的,但迟迟不做决定也许会出现问题。同性延缓是指青少年正处在危机之中,但是没有给予他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 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二、选择填空(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1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悲观情绪体验(B )。A.减少B.增多C.不变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成均衡2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发育在很大限度上受体内(D )水平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影响到青 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A.儿茶酚胺B.胆固醇C.五羟色胺D.激素3 .进入(C )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毕,标志着他 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成年期4 . 10-12岁儿童青少年的观点采择处在(C )阶段。A.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B.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C.互相的观点采择D.社会与习俗的观点采择。5 .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奔腾期,第一个是婴儿期,第二个是(B ) oA.幼儿期 B.青春期C.儿童期D.青年期三、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青少年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时期,这种过渡性重要表现在生物性过渡、认知过渡和社会性 过渡三个方面1 .初二时期是机械识记一向理解识记过渡的转折时期。2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解除,必须具有两个条件:意识到自我是主体,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别 开来和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协调开来,而不把自己的观点当做绝对真理。3 .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增强,开始可 以理解密切和忠诚等词语的含义,友谊的质量发生变化。4 .埃里克森认为, 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 是青少年期所要解决的重要心理社会任务。5 .同伴关系 是满足青少年社会交往需要、安全感、密切感的重要源泉。四、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计5分).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心理发展会受到学习的影响。(对)1 .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已占绝对优势,具体记忆则完全消退。(错).青少年时期,青少年与父母的密切关系下降,与同伴的密切关系提高。(对)2 .道德教育应当依据道德结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顺序而展开。(错).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个体才得以检查自己的思想、体验冲突、协商不同的社会观 点。这些同伴互动经历使得儿童青少年社会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对)五、简答(每小题5分,共计2 0分).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一方面,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可以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研究发现,体内激素水 平变化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机能与行为表现。比如,青春期睾丸酮的增长就会直接导致处在 青春期的男性性欲增强和性活动增多(Ha 1 p e r n , Cdry, &S u chin d r a n, 1996) o另一方面,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导致青少年自我意象的转变,这会继而影响其行为。例如, 刚开始经历青春期的男孩子在家中穿衣服或者洗澡的时候,也许会规定更多的私人空间。最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改变了青少年的外貌,这会进而引发别人与该青少年交往方式 的转变。青少年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重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 度而间接发生作用的。青春期身体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不在于变化自身,而在于青少年对 这些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在与青少年对别人反映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 社会文化模式的结识。青少年对自己和别人青春期变化的反映还受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的影 响。1 .简述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答:(1)青少年思维模式发展的一般特点思维的整体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思维 的深刻性口益提高思维的发明性口益增强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显著增强(2)青少年逻 辑思维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形式逻 辑思维的发展特点(概念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辩证逻辑思 维的发展特点(3)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4)青少年发明性思维的发展.为什么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其人格发展的核心?答: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是随着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 “独立 感”和“成人感”,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规定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 见解:第二是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别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 质和人格特性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第三是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 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 一些问题。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青年人更多地运用社会价值和社会意 义来衡量和评判许多社会现象,开始关注人生、思考人生、投身人生,他们在家庭、学校和 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学会了与谋生有关的本领,发展和养成了独立 性、发明性和自我同一性,其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关键时期得以形成。 追求个人自我同一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关注个人的外表,涉及衣服、化装、走路方式和穿着 方式等,与这种对抱负外表的追求同时出现的是个人神话和假想观众。另一个认同危机是性 别认同危机,即通过友谊来寻找轻松自在的性别表达方式,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经常会说他们 继续去学校的因素是要与朋友们在一起或是想接近他们迷恋的某个人。埃里克森指出,青少 年为上学给出这样的理由是正常的,由于它代表了一种轻松的性别表达方式以及借助友谊建 立自我同一性的需要。对自我同一性的追求还表现为,青少年会努力地去发现或证明自己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能 看到他们经常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即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要完毕什么样的使命的认定。对模仿自己所崇敬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因素。在整个青少年期, 学生会与他们所崇敬的媒体人物的外表和行为竞争,也会与现实生活中他们所处的朋友团队 里的成员竞争。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对青少年期个体的发展非常重要,学生不仅要考虑清 楚“我是i个如何的人”、还要考虑“我将成为如何的人”。 因此,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 发展是其人格发展的核心。2 .如何培养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结识?答:道德结识转化成道德信念有赖于多种条件。第一,教育者的言行一致。教育者的行为就 是其向学生讲解道德规范的意义的最佳例证。第二,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与道德规范规定相 符合的道德经验。第三,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做出道德 评价。第四,获得社会反馈。学生在集体中的行为经常会受到舆论的褒贬和教育者的奖惩, 这种社会反馈一方面激发学生按道德准则行动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不断向学生传递了关于 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当学生看到自己因做出利他行为而嬴得全班的尊重时,他就会对执行 道德规范的必要性深信不疑。提交小论文一篇(50分)论文题目自拟,主题是有关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的或者中学生人格发展与积 极人格培养的。论文格式完毕,以教育研究发表的论文格式为准,字数在3 00 0字以上, 参考文献10条以上。结业成绩是开卷考试成绩与论文成绩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