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卷-附解析.docx
-
资源ID:72738841
资源大小:22.7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卷-附解析.docx
鼠翅杷K-M邹浦胡 中堪物坦 0裁 (啷凶)栏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卷附解析考前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总分值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那么不予评分。得分评卷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兴旺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开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 制约开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开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开态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开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 面是()。A.文化层面B.系统层面C.技术层面D.规范层面3、开设人口教育课,环境教育课,闲暇与生活方式课等新课程,这些课程要融合历史、地理、 化学、生物、物理、卫生等知识,这是()。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学科课程D、分科课程4、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 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5、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 映了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6、“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表达的心理机制是()。A、移情B、从众C、期望D、顺从7、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不利 于()。A系统的知识传授B因材施教C发挥教师主导作用I)教学管理8、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枳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枳公式就比拟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A.零迁移B.逆向迁移C.负迁移D.正迁移9、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10、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A.典范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11、()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主主义与教育D、康德论教育12、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响13、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木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14、人的身心开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 一般发生在()。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15、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它们是()知识与技能知识与兴趣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B、©C、®®D、®16、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A、杜威B、点梭C、康德D、洛克17、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到达测 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19、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依据()。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模式D.考试成绩20、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描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A叙事型B讨论型C表演型D体验型得分评卷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知识”维度包括哪些领域?3、简述我国小学教育目确实立的依据。得分评卷入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四(2)班小明最近在校表现不好,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为了解小明在家中的情况,班主任顾老师到小明家家访。在同小明父亲交流情况时,顾老师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 父之过。”小明的父亲听后很不高兴地说:“顾老师,您这话欠妥,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 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 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小明 的问题上达成共识。问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师与家长冲突的看法。试述教师家访的考前须知。2、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村庄。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 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 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 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 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口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 锋利的斧头,H子过得都还不错。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 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 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一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得分评卷入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钓鱼的启示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那是妒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 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 闪闪。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 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 “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 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妒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妒鱼,行着鱼鳏 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纳鱼的时间还有两个 小时。父亲盯着妒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我又抬头看了 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 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纳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 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妒鱼的嘴 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妒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 中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妒鱼相 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 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鲸鱼放回 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问题(一):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B3、A4、C5、B6、A7、B8、D9、A10、C11、B12、B13、C14、B15、C16、答案A解析)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开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故正确答案为A。17、D18、B19、B2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 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此外、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目活动以及学校的某些传统活动等都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 的主要领域结合开展。指定领域与非制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 实践活动。2、答案如下:(一)小学生开展知识(1) 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开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2) 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开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 健康开展的策略与方法。(3) 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4) 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5) 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6) 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 应对方法。(二)学科知识(1)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3) 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三)教育教学知识(1)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2)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3)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四)通识性知识(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 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3、答案如下:我国小学教有目确实立的依据主要有:(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的科学含义;(2)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开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人的开展与生产的开展是一致的:工厂手工业的分工加剧工人片面开展;现代机器大生产是人的全面开展的物质基础,并对人的开展提出了客观要求:资本主义制度阻碍和限制了人的全面开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开展是人的全面开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使人的全面开展成为现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唯一途径与方法。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材料中发生家校冲突的原因主要是未达成教育的合力。首先,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一些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后只知找家长告状,把责任往家长身 上推,做法欠妥,让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产生抵触情绪。其次,很多家长片面的认为,家庭只需要把孩子照顾好就可以了,教育问题应该由学校全权负 贵,缺少与学校的配合观念。造成了家校之间的冲突。所以在家校相处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应承当相应的职责,秉承家校共育的理念,促进学生更 好的开展。(2)家访考前须知:1)提前与家长沟通做好相关准备,2)明确家访的目的性。3)在家访过程中注重实效性,与家长沟通中做到尊重、平等。4)最终形成教育的合力。2、答案如下:(1)该文本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一个村庄环境变化的过程,文章采用比照的表现手法, 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作者对小村庄环境变化的遗憾,警醒人们的环保意识。(2)教学目标确实定要表达教材要求。课程标准是根据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制定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教学 目标确实定必须表达教材要求,这不仅是要落实教材编写意图,而且是完成教学任务,克服教 学目标虚化的基本保证。根据本篇课文,其教学目标应是: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进一步读得有感情:(3)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转化的含义。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 转化技巧。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 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1、略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