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学案.docx

    • 资源ID:72739103       资源大小:17.8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学案.docx

    学习任务单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老子(2课时)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语文年级 高二 学期第一学期课题老子(2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3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学习以喻说理的论证方法。2 .思维开展与提升理解“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等的关系,理解老子的辩证哲学。3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老子凝练精妙、如歌如诗的语言。4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老子的思想主张,传承其中的积极、优秀之处。课前学习任务1.作者作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 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老子看到周王朝 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 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 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 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 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老君山)1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分为81章,其中1-37章 的道经在前,38-81章的德经在后。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 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表达了中国文字 的音韵之美。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词句准确、生动,富有说理性 和感染力。【作品简评】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一一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一一鲁迅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一一魏源老子思想老子对中国哲学开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 “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 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历史观上,老子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课内重要文言实词挖空训练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 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自矜() 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寿()0 (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 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那么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学习任务二】1、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第二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第三十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任务三】1、分析文章艺术特色。2、拓展阅读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推荐的学习资源【文化常识】古代马车的各局部名称01车后部(1)轴,是一根大圆木,负责承当车载的重量,两头穿车轮。轴中间粗,两头细,在车辆行驶过 程中,车轮转动,车轴那么不转动,而是跟车体固定在一起。(2)轮,圆形,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通常用火烤木料后敕成弧形拼接而成。车轮的边 框,叫车罔(wang)o(3)毂(gi),车轮中心的圆木,呈纺锤型,中有圆孔,使轴可以穿过,外表有一圈梯眼,用来 插辐条。为了保持行车平稳防止转弯时车辆侧翻,毂一般会做的很长,来提供足够的支撑面,有时 还会在外面套一个金属套。(4)辐,连接辆和毂的是辐,也称辐条,即车轮中一根根的木条,可支撑轮圈。车轮的辐条有多 有少,一般为30根。(5)舆,车厢,通常为长方形,人所立之处。“舆”的左右两边立的栏杆和木板,叫鞫。(6) > (wei),车轴两头的圆形金属套。车轴的两端露出毂外,末端套有青铜或铁制的轴头,防 止轮子在转动时飞出。(7)辖,车轴两头垂直穿入喜的金属条,防止害脱落。辖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呈扁平长方形, 长约三四寸,俗称销子。(8)轸,舆的底座和架子,由四根方木组成,有点类似现在的床架。古人会用皮条等编织成网状 绷在轸上,仿佛绷床,上面再放置垫子,褥子一类。不但舒适,还能缓震,减轻车载疾驶或磕碰时造 成的颠簸。(9)轼,车厢前部的一根横杆,便于人驾车中倚靠或扶握,以保持平衡。02车前部(1)辕,车厢前架牲畜的木杆,另一端与轴相连接。辕亦被成为辆,“马车称第,牛车称辕;单 根称粉,两根虽装在马车上,亦多称辕"(中国古独辆马车的结构孙机),可曲可直。(2)衡,车辕前端的横木,便于使拉车的牲畜始终在一个水平线上前行。(3)粗,驾车时正好卡在牲口脖子上的部件,双较装在衡上,以衡与辕的交叉点为中心,分别固 定在左右两段的中间。较一般为人字形,底部两端向外卷曲,方便固定在马颈处。03车附件(1)銮,纯粹的青铜装饰,也称銮铃。内部的铜丸会在马车行进中发出响声,诗大雅韩奕 中就有“百两彭彭,八銮锵锵”(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的记载。(2)切,它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必须先将切木拿开,车子方能转动。所以启程又 叫发车刃。另外,古代车舆上可以有盖子,用一根木棍支撑,形似大伞。盖为车所专用,舆中可以铺席,车 席叫茵,后来也泛指一般的席垫。据说古时妇人之车,往往在舆的四周加上帷。后来车盖被取消,在 帷上加了顶(类似现代的车篷),叫作幔,又叫加(xian)o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课内重要文言实词挖空训练三十辐(车辐)共一毂(车毂),当其无(车毂的中空处),有车之用。蜒埴(“和 泥)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踮起脚的人)不立,跨者不行(不能行走),自见者不明(显明),自是者 不彰(彰显),自伐(夸耀)者无功(建立功勋),自矜(夸耀)者不长(做众人之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为,做)。(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 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长寿)。(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泮,同“判”别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 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亳末(毫毛的末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筐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 (执掌一切),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那么无败事。是以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复,弥补,补救)众人之所过,以辅 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四章大意】第十一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车子、器皿、屋室等事物,论述了 “有”与“无”的 辩证关系,强调了 “无”的用处。第二十四章从反面强调了一个人立身处世应谦恭自守,急于表现和贪功冒进是没 有好结果的,因为它不符合大道与大德的根本,它只会使我们遭受挫折和失败,只 会给我们带来不幸和痛苦。第三十三章论述个人品行修养。一个能“自知”“自胜” “知足”“强行”的人, 才能延续他的精神生命。“死而不亡”,是说虽然人的身体消亡了,但人的精神是 不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有道之人是长寿的。第六十四章阐述事物变化开展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 行”分别是以“毫末”“累土”“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由小变大、积 少成多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预先谋划,提前准备,慎 重对待,有始有终,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3、写作特色.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 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 “器” “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 立统一,“有” “无”相依相生。1 .善用逆向思维。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到达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体 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2 .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 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4、拓展阅读老子四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强大的毅力。做事要脚踏实地,从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始终如一。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