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上第三单元课堂过关测试试卷附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堂小测第三单元一、积累与运用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前守(zh©) 低偻便)浩浩汤汤(tdng)B.卷衣(cui)怒一号(hGo) 解筹交错(g6ng)C.阴野(yi)沆修(ddng)岸芷汀兰(ding)D.纳户(yi)海暮(b6)琴楼玉宇(qi6ng)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锦鳞繁阴政通人和横无际崖B.波澜苍颜泉香酒洌橘倾楫摧C.皓月岐路朝晖夕阴心旷神怡D.林霏婵娟静影沉壁忧谗畏讥.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背山、绿水、蓝天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让人少旷神手。B.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汶川地震灾区如今政旭人孙,百废俱兴。C.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掣于,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D.物理老师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我们理解难懂的知识,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3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 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去老范一千年,后 先,几辈能担天下事;揽,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A.悲喜八百里大湖B.乐忧大湖八百里C.喜悲大湖八百里D.忧乐八百里大湖5.以下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岳阳楼记是他的名 篇。他和欧阳修、苏轼都属于“唐宋八大家”。B. “谪守”是指因罪贬宜流放,出任外宜;“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得名 于离骚,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后来泛指文人。C.苏轼,字子由,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 同是豪放派代表。D.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是一首古 体诗;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这四联依次 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6 .默写。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乎!(范仲淹岳阳楼记)(2)鸡声茅店月,o (温庭筠商山早行)(3)回望过往,我们从“不以物喜,“中感受到古人的气节和胸襟;展望 未来,我们要如李白行路难所言“,",充满自信, 驶向理想的此岸。(4)古代诗歌中,“月”最能寄托情思。它是“露从今夜白”中对亲人 的思念;它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对友人的牵挂;更是“但愿人长 久,”的美好祝愿。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以下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 .以下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中,作者概括叙写自己被贬多年的遭遇:“凄凉地” 一词饱含无限艰辛,“弃置身” 言明自己被放逐。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 了共勉之意。8 .颔联中,作者使用了 “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写出了自己遭贬归来之后的感慨: 物是人非,恍假设隔世。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联中“沉舟”与“病树”形成比照,“千帆” 与“万木”形成比照。这一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乐观的精神,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 物的哲理。D.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8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分别从诗人的思想感 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甲】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1E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廿二口,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盲微润,一望空阔,假设脱笼 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 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 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歌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 力虽尚劲,然徒步那么汗出狭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注】 冷光:清亮的光。娟然:美好的样子。(hui)面:洗脸。鬣(於):泛指动物头 颈上的毛。姆(恪i):盛酒的器皿。蹇:跛脚,这里指号钝的马或驴。9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临溪而渔 *渔:于时冰皮姆解始:山峦为晴雪所洗:为:尿而茗者泉:10.概括两文反映的一种共同心境并分别说明其由来。.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范文正公集叙(节选)宋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土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 先生。轼从旁窃观,那么能通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日:“童子何用知之?” 轼日:”此天人也耶,那么不敢知;假设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月日:“韩、 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那么己私识之矣。嘉祐一年,始举进土.至京师,那么范公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日沸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土 待轼,日:“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龄今丞相尧夫。乂六 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见如旧,且以公遗藁见属 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呜呼!公之向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 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假设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 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口之愿也哉!(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注】 总角:指童年。韩、范、富、欧阳: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了: 懂得,明白。许:今许昌。仲子:次子。下面的彝叟为范之三子,德孺为第四子。同僚: 同事。藁:同“稿”,诗文的草稿。属:同“嘱”。克:能够。畴昔:过去,从前。1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2)即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快.用“/”给文中画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12 .为深入理解作者对范仲淹的感商某同学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请问,哪一个问题是 最有价值的?(填字母)()A.韩琦、富弼、欧阳修是怎样的人?B.乡先生最初为什么不愿回答苏轼的问题?C.苏轼“从旁窃观”庆历圣德诗,是不是不够光明磊落?D.苏轼写自己与范仲淹三个儿子相识,为什么不合在一起写,而要一次一次分开写?13 .下面这句话是省略句。用现代汉语翻译时,你会在空白处补上什么内容?从备选项中 选择一项,并简述理由。日:“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备选项:A.他们B.我14 .上文是范文正公集叙全文的上半局部。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和上文的感情基 调,结合范仲淹的诗词文章,推测下半局部可能会写哪些内容。【链接材料】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 家傲-秋思)三、作文。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说:活在别人的掌声中的人,是经不起考验的人。有人说:人事的艰难,就是一种考验。史蒂文森说: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对这几句话,你有什么感悟和联想?请以“面对考验”为题目作文。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等,用化名代替。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l.B A项,浩浩汤汤(shdng)。C项,岸芷汀兰(ting)。D项,绮户(qi)。2.B A项,横无际崖一横无际涯。C项,岐路一歧路。D项,静影沉壁一静影沉壁。3.D A项,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使用正确。B项,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使用正确。C项,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使用正确。D项,醉翁之 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物理老师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理解难懂 的知识”,不存在其他目的,使用错误。4.B此题可根据岳阳楼记的内容和对联的结构形式作答。根据“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确定是“后乐先忧”;再根据“去老范一千年”的句式结构,判定下 联“揽大湖八百里”。应选B。5.B A项,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B项,正确。C项,苏轼,字子瞻。D项,律诗的四 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6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人迹板桥霜(3)不以己悲长风破浪会有 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月是故乡明千里共婵娟7 .C可先理解题干,找准答题方向,再定位信息分析概括,从而作出正确判断。C项,根据诗 句内容可判断应是“沉舟”对“千帆”,“病树”对“万木”。8 .【答案例如】思想感情: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 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 力。)哲理:这句话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开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钓鱼(或捕鱼、打鱼)(2)才,方才被(4)用泉水(或汲泉水).【答案例如】 喜悦(或快乐、愉悦、旷达)。甲文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虽被贬滁 州,但处之泰然、随遇而安,爱民之心未曾少减。主政滁州,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 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所以,作者在乎“山水之乐”,更享受“乐民之乐乙文作者经 历了一个寒冬的禁锢,在初春时节偕友游满井,乍见满井的山水鸟鱼等景物生机萌动,感到 欢欣与愉悦,对早春风光充满了欣赏与赞美之情。9 .【答案例如】 例如1:(写作技巧方面)甲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早晚有别, 四季清楚,一句一景,字字不虚。(或巧用虚词“也”“而”,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 的美感。)乙文写景以点带面。没有全面地细描密绘,而是抓住水、山、田野这三组镜头, 通过冰皮、山峦、柳条、麦苗等事物写初春的气息,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 贴切地表达出来。例如2:(修辞手法方面)甲文主要运用对偶手法。大量的骈偶句,或两两相对,或句中自对, 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乙文运用比喻修辞。贴切、新奇的比喻写山、写水、写人,生动传 神,优美熨帖,形象准确。例如3乂结构艺术方面)甲文先景后人,层次清晰。写景早晚接续,四时递次,前后照应,景物 之间逻辑关系清晰;写人先滁人游后太守宴,层次清楚。乙文多镜头有次序转换,层次丰富。 全景、远景、中景、特写,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描绘满井风物。【参考译文】【乙】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 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眼望去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 面刚刚融化,水光才闪烁发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 好像明镜刚翻开,清亮的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 得像刚擦过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 没有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 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 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淡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 都悠然自得,羽毛鳞鳍当也都透出喜悦的气息。10 .以为奇 已经 遗憾.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分为句内断句和句间断句,从人物语言和句子长 度看,这应该属于句间断句,限断三处。此类断句要在通读全文,把握句子大意的基础上, 结合句意断句。所给句子大意为: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大概十五年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 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根据意思判断即可。11 .D此题考查阅读探究。A项,这个问题太笼统,且韩琦、富弼、欧阳修与文章主旨不相 关,故探究价值不大。B项,这个问题太浅显,乡先生最初不愿回答,是因为他认为“童子何 用知之”,问题答案很明显,探究价值不大。C项,这个问题很直观,苏轼“从旁窃观”庆 历圣德诗,显然与光明磊落无关,探究价值不大。D项,这个问题的设计,值得探究。作者 逐一写与范仲淹三个儿子相识,更能表现他对范仲淹的仰慕之情。由此可知答案选Do 15.【答案例如】 选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假设是出自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之口, 说明不仅作者以此为憾,他们也引以为憾,正面和侧面一起写,足见遗憾之深。同时,此句中 的“子”是“你”的意思,选B的话,不符合逻辑。【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联系上下文语境,首先明确“子” 指的是“你”,由此推断应选A项。即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他们也为苏轼未曾认识 范仲淹而感到遗憾,从侧面写出苏轼遗憾之深。解答先选择,然后说明理由即可。16.【答案例如】 例如1:赞颂范仲淹的爱国情怀。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对拥有远大政治抱负又“敬爱”范仲淹的苏轼而言,该内容应该会 被写进下半局部。例如2:赞颂范仲淹的功业。范仲淹曾担起保卫边疆的重任,写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的词句,表达了 “燕然勒功”的愿望。对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来说,他会将 赞颂范仲淹功业的内容写进下半局部。例如3:共情乐观的人生态度。苏轼一生中,被贬屡次,但他都能调整心态、豁达乐观,这与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相似。所以,这些内容也可能会被写进下半部 分。【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分析探究能力。要求根据范文正公集叙上半局部,探究下 半局部写作的内容。作答时,既可根据“叙”的基本内容,即上文写认识交往过程,下文那么 赞颂其功业才情等。注意结合范仲淹的诗词文章,如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选择 一个角度分析即可。【参考译文】范文正公集叙(节选)庆历三年,我刚开始束髻进入乡校读书,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看鲁地人石守道写的 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问先生, 文中所赞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人?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 他们是天上的人,(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人,我为什么不可以知道他们?”先 生对我说的话感到惊奇,就把这卜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 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己经私下记住 他们了。嘉祐二年,(我)刚到京师参加进士考试,范公却去世了;安葬之后,碑文流传出来,我读碑文 读到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大概十五年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 安排)吗!”这一年(我)应试得中,开始被欧阳修赏识,通过欧阳修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 用对待国家杰出人士的礼节对待我,说:“很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过了三年,我路 过许地,才认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尧夫。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师见到范公的第三子 范彝叟。又过了十一年,才与范公的第四子范德孺一同在徐州做官,我们都一见如故,而且 他嘱托我为范公的遗稿作序。乂过了十三年,才写成这篇序文。唉!范文正公的功业品德,本来就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 (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其他三位 豪杰,我都能够跟他们交往,而唯独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我把此事当作平生的遗憾;如果能 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把自己排在他的学生的后面,难道不也是我过去的愿望吗! 17.面对考验生活的考验是残酷的,对于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会。并非所有人 一生顺利,遇到困难,你要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综观我们所知道的那些成功人物,那些为人类进步、社会开展作出过贡献的人,没有 一个不是从残酷的考验中走过来的。亚伯拉罕林肯,是许多人心目中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然而他在年轻时先后经 历了做生意失败,竞选州议员失败,爱侣去世,一度精神崩溃;角逐联邦议员再度落选,竞选 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直到51岁时,终于中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我们见到的往往是别人光辉灿烂的一面,浸透了苦涩的泪水、汗水的一面,却往往被 我们忽视了。事实上,生活是如此公平,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不应该总为自 己做不好一件事情找借口,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当我们拼尽全力,世界都会为我们让 路。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失聪,但她还是以自己的执着和努力向世人展 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然而他仍用自己坚强的毅力完 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每个人对考验所持的态度不一样,也造就了各自人生的不同道路。遇到考验,并不意 味着你的道路到此为止,相反,它可能是生命转折的一个契机。它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动力, 促进一个人的成长,造就一个人的辉煌。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坚持,能否无怨无悔地去拨 开层层云雾,等待光明的到来。只要你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挑战残酷的考验,整个世 界都会助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