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基本情况汇总表.docx
农村宅基地基本情况汇总表单位:县(市、区)填表说明:1.此表由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根据2021年2月底数据填写(上报时此表需县级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确 认上报)。2.“宅基地总宗数”填写本县区范围内所有宅基地的总数(包括计划搬迁但尚未实施搬迁的农户宅基地),不区分占有主 体(取得是否合法等)、权属是否清晰等,只计实有宗地数量。3.“非本集体成员占有的宅基地宗数”填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项 目宅基 地总 宗数(单位:宗)宅基 地总 面积(单位:亩)一户 一宅 宗数(单位:宗)一户 一宅 面积(单位:亩)一户 两宅 及以 上宗 数(单位: 宗)一户 两宅 及以 上面 积(单位:亩)基面超准农数 宅地积标的户本体员有宅地数 非集成占的基宗本体员有宅地积 非集成占的基面长期闲置 宅基地季节性闲 置宅基地闲置废弃 宅基地宗数(单位:宗)面积(单位:亩)宗数(单位:宗)面积(单位:亩)宗 数(单位:宗)面 积(单位:亩)合计填表说明:1.本表只统计自然村(庄点)整体撤并情况,庄点未整体撤并,只是涉及部分农户搬迁,本次不列入统计。2.若一个自 然村(庄点),无论分几批分几年搬迁,撤销的自然村数按1个计算。3、村庄撤并后原村居民移民至本县区期乡镇,此表由迁出 地统计;部分搬迁后需要填写的数据,由迁入地统计并主动告知迁出地。4.“村庄撤并原因”在对应栏下面打二5.“并居后农民居住 形式”在相对应的选项下面打W“,若一个村撤并后的居住形式既有楼房也有平房,则在相对较多的选项下面打“小。附件5-2自然村(庄点)撤并情况统计表(二)单位:乡(镇)撤自村属政名卡 被并然所行村和撤自村庄称 被并然1点名拆迁补偿形式补偿标准村庄撤并后 多户一宅情况(单他公里)(单位:公 里)村庄撤并后涉 及并居农户流 转承包地情况以地 换房(村 数: 个)以房 换房(村 数: 个)货币 补偿 (村数: 个)无偿 取得 (村数: 个)按人 分房(村 数: 个)综合 补偿 (村 数: 个)数量(单住:户)原因户数面积(单位:亩)每种补偿标准简要描述,本栏无法填完,可填写到备注栏中。填表说明:1.“以地换房”对应栏填写以原宅基地面积置换新房面积;“拆迁补偿形式”对应栏填写的是村数(例如以地换房3个村); “综合补偿”对应栏填写多种补偿方式同时存在的情况,如果以某种补偿形式为主,则按主要的补偿形式填写,如果几种补偿形式相 对平均,可填写“综合补偿”;“村庄撤并后多户一宅”填写在合村并居后居住在同一住宅内的多个农户(如父母户与子女户或兄弟户 之间)。2.“村庄撤并后居住地与承包地距离较原来远近”对应栏填写村庄撤并后涉及并居的农户从现居住地到承包地之间的距离比 村庄撤并前远或近的数值,如增加5公里填“+5”,减少了 3公里,填“-3”,没有变化填“无变化3.“村庄撤并后居住地与乡镇距 离较原来远近”对应栏填写村庄撤并后涉及并居的农户从现居住地到乡镇之间的距离比村庄撤并前远或近的数值,如增加5公里填 “+5”,减少了 3公里,填“3”,没有变化填“无变化。行政村、自然村(庄点)整体撤井(搬迁)后原址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乡(镇)序号数量建设用地总 面积 (单位:利用情况(填写村数量,单位:个)备注复垦复绿其他利用闲置未亩)方式利用1整体撤并行政村一个2整体撤并自然村一个说明全乡(镇)整体搬迁撤并*个行政村*个自然村,建设用地面积*亩,已利用*亩,其中复垦*亩,复 绿*亩,其他利用方式*亩,未利用*亩。填表说明:如填“其他利用方式”则需要在备注栏填写具体利用方式;其他利用方式包括支持其他产业发展 用地需求或建设晒场、仓储、休闲、文旅、民宿等项目。过继承、转让等方式取得的宅基地的数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清产核资过程中认定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准);“长期闲置宅基 地宗数和面积”:指地上房屋无人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的宅基地宗数和面积;“闲置废弃宅基地宗数和面积”:指地上房屋倒塌或无房屋 的宅基地宗数和面积。包括未分配宅基地、已分配但尚未建房的宅基地。村庄撤并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台账单位:县(市、区)序号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情况备注行政村基本现状统计表单位:乡(镇)填表说明:项目数量行政村(单位:个)自然村(庄点)数 量(单位:个)农户数(单位:户)农业人口数(单位:人)1. “行政村数量”按2021年2月底全乡(镇)所辖行政村总数统计,对 于农村建设的集中居住的大社区包括行政村的情况,其包括几个行政村 就按几个行政村填报。2.“自然村(庄点)”是指村民经长时间聚居而自 然形成的庄点,包括社、队、组等。3.“农户数”为2021年2月底全乡(镇)所有农户总数。4.“农业人口数”为2021年2月底乡(镇)所有农 业人口的总数。附件4-1行政村撤并情况统计表(一)单位:乡(镇)序号被撤销行政村 名称村庄撤并 时间撤销原因及户氏户 涉农数及业口氏人 涉农人数并居后农民居 住形式工程建 设需要 撤并险灾要并 避防需撤业区设并 产园建撤利用城 乡建设 用地增 减挂钩 政策撤并民迁并 移搬撤态护要并 生保需撤城镇 化建 设需 要撤并其他原因楼房平房1*村2*村分别填写所有村填表说明:1 .本表只统计行政村整村撤并情况。2,村庄撤并后原村居民移民至本县区其他乡镇,此表由县级协调填写(行政村未撤并,只是部分农民搬迁至外地,不列入统计)。3.“村庄撤并原因” 在撤销原因对应栏下面打“卡。4.”并居后农民居住形式”在对应栏下面打7”,若一个村撤并后的居 住形式既有楼房也有平房,则在相对较多的对应栏下面打附件4-2行政村撤并情况统计表(二)单位:乡(镇)撤行村称 被销政名拆迁补偿形式补偿标准村庄撤并后 多户一宅情 况村庄撤并后 居住地与承 包地距离较 原来远近(单位:公里)村庄撤并 后居住地 与乡镇距 离较原来 远近(单位:公里)村庄撤并后涉 及并居农户流 转承包地情况以地 换房以房 换房货币 补偿无偿 取得按人 分房综合 补偿数量(单位:户)原因户数流转 总面 积(单位: 亩)每种补偿标准简要描述,本栏无法填 完,可填写到备注栏中。备注填表说明:1.“以地换房''对应栏填写以原宅基地面积置换新房面积;“拆迁利偿形式''对应栏填W的是村数,例如见也换房3个村等;综合利偿填写多种帮偿方式同时存在的情况, 但是如果以某种利偿形式为主,则按主要的司偿形式填写,如果几种谢尝形式相对平坳 可填写“综合布营;“村庄撤并后多户一宅对应栏填写在合村并居后居住在同T主宅内的 多个农户(如父母户与子女户在同T主宅内,按2户填写)。2.“村庄撤并后居住地与承包地距离较原来远近”对应栏填W村庄撤并后涉及并居的农户从现居住地原包地之间的距 离庄撤并前远或近W数值,如增加5公到真“+5”,戒 了 3公里,填“-3”,没有变化填“无变化”)。3.“村庄撤并后居住地与乡镇距离较原来远近”对应栏期村畸并后涉及 并居的农户从现居住地M乡镇之间的距离匕附庄撤并前远或近的数值,如增加5公里填“十夕,减少了 3公里,填“-3”,没有变化填“无变化附件4-3行政村撤并情况统计表(三)单位:乡(镇)被撤销或合并的行政新组建行政村名称新组建行政村农户数新组建行政村人口数备注村名称填表说明:1 .本表填写行政村建制调整,但农户并未搬迁并居的情况。2.农村社区按行政村填报(农村社区特指 城镇建成区以外的农村社区)。附件5-1自然村(庄点)撤并情况统计表(一)单位:乡(镇)序号撤自村属政名卡 被并然所.斗不被撤并自然村(庄 点)名称村庄撤并时间村庄撤并原因及农数单:1 涉的户1位户及业口收单:万> 涉农人类 1位为人村庄撤并后 居住形式工程 建设 需要 撤并避险 防灾 需要 撤并产业 园区 建设 撤并利用城 乡建设 用地增 减挂钩 政策撤并移 民 搬 迁 撤 并生态 保护 需要 撤并城镇 化建 设需 要撤 并其他 原因楼房平房1*村*组(社)2*村*组(社)分别填写所有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