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
资源ID:72747494
资源大小:30.6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
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13小题,总分值。分)1 .阅读下面的两那么材料,完成试题。材料一:"天和出征,翱翔外空”,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 火箭以万钧之力,将我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也意味 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稳稳"迈开”了第三步建造空间站。我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 代,走的是一条艰苦卓绝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彰显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组装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目前处于第一阶段:通过发射"天和"核 心舱和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验证柔性太阳电池翼和驱动机构、空间站推进剂等技术。"天和"核心舱由节点舱、生活舱和资源舱组成,它的体积比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位都大。其设计寿 命是10年,并可通过维修延长寿命。舱内配置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以及锻炼 区,能够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适良好的条件。核心舱是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具备交会对接、转 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中国空间站构型极其复杂,舱体多,不仅各个飞行器相当于一颗颗"卫星",而且各飞行器经过不同组 合,又变成了一个个新的航天器。因此研制团队面临着力学、通信、电源等问题,以及失重、辐射和太阳 光照等各种挑战和阻力。在近地轨道建造空间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也有丰厚的回报。中国空间站建成 后,既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也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一流的太空实验和科学探索平台,独特 而珍贵的太空环境和资源,将为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提供有力保障,有望涌现出更多科学成果,揭示宇宙 的奥秘。不久之后,"天和"核心舱将首次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的造访,到2022年前后,空间站将完全建 成。对无止境的太空探索来说,空间站只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新起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能祭祀天地?没有人给我确定的答案。无从知道大石棚的工程到底经历了多长时间,设计与实践发生了多少 矛盾。肯定会有伤亡,血汗的代价是后来的欢呼和雀跃,那是一个辉煌的展现,这个展现直到今天。太阳已经下山,离大石棚越来越远了。我的眼前,依然闪现着它的形象,依然感受到它传递的信息。只是它立在那里,有些孤独。瓜果熟了 又落,围着它的顽童变了容颜,沧海桑田四千年,它只是无名无分,无声无息。走向它的人很少很少,我 来了又走了,对它有诸多茫然和不解,不能为它做些什么。但是,我想告诉你,它或许是在一处神域,怀 云袖雾,经天纬地,守望这一方世界。它那般凝重、那般沉厚,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开采史、运输史、建筑 史,讲说着生活、信仰与图腾,还有平衡定理、力学定理、杠杆定理,当然还有美学、设计学原理。真的,你应该来看看的,看看这个大石棚。我相信,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来,都会为它顶天立地的 气魄所震撼,会带走无数感想和慨叹。(取材于王剑冰的同名散文)(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又是如何矗立矗立:指巨大石块高高树立的样子。B.变成众志成城众志成城:比喻众人一心就能成功。C.它如何到达了双面平整如砥平整如砥: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D.沧海桑田四千年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非常大。(2)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开头"我正在穿越四千年的时光隧道",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寻找大石棚的路途遥远而艰辛。 B.作者在描写大石棚外观带来的强烈震撼之后,借朋友介绍的童年趣事,写出现实人们对大石棚的轻视。 C.作者将早先的东北人与中原人、三星堆鱼凫人进行比照,意在赞美东北地区先人更有敢想敢干的气魄。 D.倒数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表达了对远古先人创造的辉煌文化遗迹的赞叹与思考,开阔深沉,富有理趣。 (3)请联系上下文,解说画线语句的含义。(4 )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文以"石问”为题的作用。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通过阅读,往往能使人们体验更开阔的人生境界。因此可以说,读书提供了一个跳出来看待事物 开展的宽广视野,一个从全周期认识事物的完整视角。我们工作生活在当下,但如果仅凭当下来认识当 下,那么可能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偏差。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书籍翻开上下五 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更长的历史周期获得完整而全面的认识。读书可以让人从一时来看一世、从一隅 来看全局,从更多维度、更长周期来把握过去、当下和未来。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句和第句都有语病。B.第句中的"视野"和"视角"可以互换。C.第句中的"但"删去后不会造成语病。D.第句应放在第句后面。(2)第句画线局部的文字与上下文意衔接不紧密,请你在不增删字词的情况下作出修改,使文意畅通。9 .请你从大卫科波菲尔玩偶之家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中选择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 容,谈谈当代高中生阅读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要求:符合原著,言之成理。150字左右。10 .在"应接尽接”的建议下,不少大城市的街头都设置了方便人们接种新冠疫苗的接种点,请你为接种 点设计一个标识图案,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150字左右。11 . 2021年上半年征兵工作结束,许多在校大学生听从祖国召唤,暂停学业参军入伍。请你为这些携笔从 戎的“学生兵”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诗歌不超过120字,抒情文字150 字左右。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如今,穿着汉服成为一种时尚,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旅游景点里不乏身着汉服的游客,街 道和小区里也可以见到一身汉朝服饰的年轻人互相拍照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的回归,是中国 人文化自信的表现;有人认为沉溺于过去历史的辉煌,实际是缺少文化创造力的表现;还有人认为传统应 该继承,但更应注重彰显其深层价值,而不是表演这种流于形式的服装秀。上面这那么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期望成为的样子;每一次久别重逢,人们首先关注的也是彼此的样子;每个生命 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总是人们心中他的样子请以“你的样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乎情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够探寻到更多的宇宙奥秘,收获更加美好的未来。(取材于余建斌、石璇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迄今为止,人类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三种载人航天器。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因运行 时间短、容积小,主要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为空间站接送航天员和货物;而空间站那么具有寿命长、容积大、 功能强、载人多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1961年,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飞船,10年之后,又成功发射了世界 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从1986年开始,苏联发射了由多个舱段组成的"和平号”空间站,由1个核 心舱和5个实验舱组成,大大提高了空间站的工作能力。1993年,美国对“自由号”空间站建造方案进行 了 “大手术",采用了很多前苏联空间站的成熟技术,这就是今天"国际空间站"的前身。"国际空间站"是一项国际太空合作计划。1998年11月,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的第一个组件"曙光 号”功能舱发射成功,随后10多年间,其太空舱逐步增加至15个。2010年,国际空间站最终建造完成 并转入全面使用阶段,之后陆续有新的太空舱加入。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世界上耗时最长、涉及国家最多、 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航天工程,主要由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部门 共同运营。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寿命只有15年,如今已是国际空间站工作的第23个年头,超长的服役期使得空间 站的设备性能严重老化,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50亿美元,依旧无法修补超长服役带来的损伤。除了技术问 题,国家间的政治博弈、政策变化也在持续发生。参与国际空间站运行的各国专家目前已经一致同意将其 平安运行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可能将是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作为长 期有人照料的太空实验室,这里可以支持开展大规模、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将搭载安装包括生物 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微重力等类别相关的科学研究实验设备。同时,将部署10余个先进科学实验柜、 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提供空间科学实验条件。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飞跃,加快了人类探索、开发、利用宇宙的步伐,必将带动众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进步和突破,推动航天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造福人们的美好生活。(取材于彭丹妮、王恩泰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和核心舱成功入驻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进入第一阶段。B.中国空间站的构型极其复杂,每一个飞行器都相当于一个航天器。C.在远地轨道建造空间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也有丰厚的回报。D.天和核心舱发射之后不久,我国将向其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2)根据材料一,以下对“天和"核心舱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标志我国空间站组建成功。B.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年。C.是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D.能支持航天员长时间生活。(3 )根据材料二,以下对"国际空间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前身是“自由号”空间站。B.目前总共建有15个太空舱。C.正面临技术以及国家间政治博弈等问题。D.有望由多个国家共同平安运营至2024年。(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下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和""东方1号""和平号"都属于载人航天器。B."天和"发射与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升空相距60年。C.受设备性能老化影响,空间站的寿命一般只有15年。D.2024年后,中国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太空唯一空间站。(5)请根据以上两那么材料,分条概述中国空间站建造的意义。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重修石湖范文穆祠记(清)姚鼐 南宋资政殿大学士范文穆公,既以文学著称当世,其诗尤为天下所爱。后世为诗者,每诵 法之,以谓宋诗人之杰。然考公生平,立朝出使,卓有节行,临民布政,方略可观,亦非第诗人之杰而已。世传公为中书舍人时,与张敬夫俱论已张说签书枢密事二说曰:"张左司平时不相乐,固宜尔也。范 致能与吾故交,胡为亦攻吾?"世以此或疑公。吾谓此公之所以贤也。君子之行不必同,大趣归于义而已。 拒小人甚严,君子之介也。"于人何所不容",故旧往来,有不能绝者,君子之和也。至于当国家大政,进 退贤不肖,那么不敢忘守官之节。以平居昵好之私,夺朝廷是非之正,此非贤者而能之乎?范公于张说,殆 假设是矣。吾益以见公贤,夫何以疑公哉?公,吴人也。吴西南石湖,公咏游之地,故有祠,岁久且颓。嘉庆二年春,观察历城方公、大兴查公、 府同知歙汪君同泛舟石湖,思范公之贤,至公祠而伤其敝,始议更修之。返告于方伯德化陈公及苏州太守 任君皆乐成其事因闻于侍郎学使长沙刘公及凡守牧江苏者,竞出财而济其功,以其年某月竣事。方公至金 陵语余,请为之记。余谓范公之贤,谊当祠于吴不朽,而诸公之竞劝于此,亦有性情嗜好不必同,而同乐为义者乎?是固 可纪也。余生平未尝至吴,而慕其山川之胜。异日或从诸贤瞻游湖滨,造于祠下,见公像而一酬焉,其谓"是知我者"哉?(取材于惜抱轩全集)【注】石湖范文穆: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人。张说签书 枢密事: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 ),张说任签书枢密院事,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张敬夫言张说不宜任此职。(1)以下对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亦非第诗人之杰而已B.世以此或疑公A.亦非第诗人之杰而已B.世以此或疑公第:但,只是疑:责怪C.夺朝廷是非之正C.夺朝廷是非之正夺:剥夺D.竞出财而济其功济:成,成就(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后世为诗者请为之记B.以平居呢好之私以其年某月竣事C.范公于张说造于祠下D.至公祠而伤其敝见公像而一酬焉(3)以下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方略可观。方针策略都有较高水准。B.进退贤不肖。推举贤才,黜退品行才能不好的人。C.岁久且颓。年代久远将要倒塌了。D.谊当祠于吴不朽。对于不朽的吴地来说应当与祠堂相匹配。(4)根据文意,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范成大在南宋时就已凭借文学著称于世,他的诗歌更是被天下人所喜爱。B.张说不理解范成大为什么会反对自己,可见他们并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C.作者从未游览过石湖,却因仰慕范公之贤而对那里的山水美景特别向往。D.作者在此文中既表达了对范成大的敬仰,也赞颂了诸公修范公祠的义举。(5 )请用7为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返告于方伯德化陈公及苏州太守任君皆乐成其事因闻于侍郎学使长沙刘公及凡守牧江苏者(6)第二自然段"吾谓此公之所以贤也"中的"此"指什么事?作者为什么称范公"贤"?3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那么爱人,小人学道那么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注】武城:鲁之小邑。子游:姓言,名偃。时为武城宰。(1)根据两那么材料,概括孔子的为政主张。(2)孔子常用打比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请结合第一那么材料内容作简要分析。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试题。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李白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J1尾谈重玄二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注】峨眉:峨眉山,位于蜀地。李白年轻时曾长期定居蜀地。止匕诗 作于乾元二年(759 ),诗人当时遇赦归来,正在江夏一带。黄金狮子:佛所坐之处。重玄:此指老庄哲学。猾:滞留。丹阙:赤色宫门,此指皇帝所居宫廷。(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巧遇来自峨眉的友人蜀僧晏,在惊喜之余流露出对峨眉山月的眷恋。B.诗人眼中的长安城,街道宽阔直通九天,佛学道学并重,思想文化繁荣。C.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不仅拓展了时空,也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D.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题材相近,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较为一致。(2)以下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头两句说明诗人虽然身在巴东三峡,而心却留在了故乡峨眉。B."我似浮云狒吴越",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漂泊而生发的故园之情。C."君逢圣主游丹阙",流露出对友人能够进京面圣的羡慕和颂扬。D.一振高名满帝都",祝愿友人声振京都,实现名扬天下的宿愿。(3)这首诗多处写到峨眉月。请分析峨眉月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5.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提醒统治者应当进取图强, 不可苟安享乐。(2 )书愤中,陆游赞美诸葛亮"",借以表达自己恢复中原之志始 终不渝。(3 )项脊轩中的生活闲适清幽,"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令人向往。(4 )"五一"假期,一位因疫情阻隔而久未相聚的朋友到李明家做客,一见面,李明就用杜甫的诗句""表达了欢喜之情。6 .红楼梦中有许多吟诗联句的情节,有的是单独题咏,有的是众人齐作。请你概述一个这样的情节,并结合情节内容对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7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试题。石问我正在穿越四千年的时光隧道,我要去看大石棚。已经进入九月,东北大地还是一片葱茏。车子从大道上下来,拐入小路,盘盘绕绕,终于越上一道山梁,绿丛中开去不远,已是路的尽头。下车往前,一片青纱帐,仍无所见,扭头看时,猛然站住。立于天地间阳光如雷电穿云透雾,直接照亮了那个庞然大物,它就在庄稼地里,神坛一般,不是将天地合在了一起!直让人目瞪口呆,要喊叫出来。如果不说是筑于中国的青铜时代,你定会怀疑是外星人所为。陪同的朋友介绍说:"石棚顶上还有画的棋盘和其他格子,小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都会借旁边的古松爬到上边玩棋、跳房子。石棚后面、侧面都有香炉,孩子们也经常跟着大人们去上香,祈丰求福, 祛病消灾。"怀着敬畏走去,越离得近,越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它是如此巨大,四块石头上演了一出建筑杂技: 三块片石,突出地面达三米高,挤合成一个"门",生生将一块巨石顶起。巨石整个如一个大棚,遮严一方 天地。无论下面哪个方向,它都留下一块阴影。辽阔的山顶一片寂静,大石棚现出凝重的色光,看着的时 候,感觉到它的气息,它也在同你对视。重压之下的大地,微微战栗。这里的山离海很近,山后就是海。可以想见,我们的先人常常能够望见大海,大海的辽阔形成了他们 的气魄,所以早先的东北人,同样敢想敢干。在中原,除了为解决居住方式向下挖洞,尚未发现有此凡世 称奇的动举,有愚公带着子孙移山不止,也只是寓言。那时的殷墟,正在铸造鼎之类的礼器,三星堆的鱼 凫人,会接起一棵铜制的金钱树。周围群山连绵,想看到点儿什么痕迹。这庞大的石棚,石料来自哪里?如何开采,如何运输,又是如朋友说,在营口地区,石棚的建造地附近几乎都有河流,那些河多通辽河。我问朋友,河水附近的山 上可能采石?朋友说,这种石料应该在东边,那里有老帽山。那座山上的石头是青石,可以整块地开采, 然后从河里运过来。我有些相信,但是我怎么觉得这石头不像是青石,而是花岗岩之类。而且,四千年前 的运输条件不可能承载这么重大的石料。找不到史料文献,我满怀着好奇与渴望,只能凭借有限的知识, 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没有超大起重设备、运输设备的情况下,或者等河结冰,在冰面上运行,或者走旱路,在冰道上运 行。无论怎样,最终还是走冰道。要使得旱路冰层十分厚实,必须不断洒水,使之层层冻结,成一个整体, 而后靠人力将石块推进。必是一次部落群体行为,河道以及道路两边,野树、杂石、土堤子,都已经清除干净。那么,民族的 智慧与力量起航了,圆木在大石下面转动,并不断地轮换铺展,整个大地浑然有声。那是一条昂扬的血汗 之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庞大的石头。目的地到了,巨石怎样上去,又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没有难住我们的先人,他们不断地取土, 直到将土填垒到足够高度,足够结实,完全地挤住了立石并在侧面做成斜坡,斜坡上依然洒水凝冰,而后 起运。寒冷变成冰,而后变成呼喊,变成众志成城。数十吨的坚硬硬不过一滴汗水,土筑土堆,代表当时最 先进的攀高设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成为这个筑石大军的一员,他们没有留下姓名,每一个人都凝成了永 久的姿态。是的,我甚至看到了一张张表情。领头的在呼喊,随即是群体的应和,如排山倒海,如雷霆滚 动。藤葛道道,树杠排排,臂膀丛丛,庞大无比的巨石同太阳一起上升,终于带着无限信仰,安妥在无限 的不可思议、不可解说中。我清楚看到撒在其上的信念以及属于盐的物质,这就是那逝去了无数生命的生命,时间一般恒长与坚 硬。在看着的过程中,我又有了新的疑问,这么大的石料上,竟然没有任何凿打的痕迹,它如何到达了双 面平整如砥,而近乎四方的边沿如何切削成形?石棚的建造,究竟有何目的?是为了安葬祖先,还是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