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教案:板块3 专题2 考题研析 第6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docx
-
资源ID:72750711
资源大小:27.2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教案:板块3 专题2 考题研析 第6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docx
L 第6讲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 的难度。表达技巧判断错误和诗人观点态度理解错误是选择题的高频设误点,侧 重对诗句意思的准确理解,特别是对诗句中关键词的理解是近几年的命题新趋 势。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找到选项的设误点,仔细分析,认 真比对,就可以顺利作答。一、洞悉选项“4大设误点”I设误点1|命题者设置选项常设的错误有:错析形象(特点)、错析内容情感、错析语言 (风格)、错析技巧。有的将多个错误点杂糅在一个选项中。错析形象(特点)该设误点包括形象身份理解错误、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不当、形象作用分析不 当、画面描绘不当、意境概括不当等。即时训练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西亭书事一番雨熟林间杏,四面风开水上花。岸尽龙鳞盘翠筱,溪深鳌背露晴沙。陇头刈麦催行懦,桑下缥丝急转车。总是白头官长事,莫嫌粗俗向人夸。【注】 本诗写于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期间,水西亭为其任职时所建。翠筱:翠竹。儒: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写“一番雨”催熟“林间杏”,既点出节令又寄托诗人的情感,读 来饶有意趣。B.次句写水上花开,用语虽简,却既能突出水西亭的环境优美,又暗含诗 人的欣喜之情。C.“溪深鳌背露晴沙” 一句表现的意境,与杜甫登高中“渚清沙白鸟飞回”类似。D.诗歌前两联写美景,后两联写农事,叙写内容的变换巧妙,表现了诗人 对丰收的喜悦。C C项,错析意境。诗歌前四句为一层,主要描绘水西亭周围优美的景 色。首联写雨过杏熟,风来荷开,既交代节令,为下面写农忙景象做铺垫,又寓 情于景,含蓄表露诗人欣喜自得的心情,为结尾的“向人夸”张本。颔联紧承首I设误点2|I设误点2|联,放开视野,河岸、翠竹、溪水、晴沙等景物渲染出乡村秀美宁静的气氛,进 一步强化了诗人面对自己治下安宁乡村的欣喜自得之情。因此,“溪深鳌背露晴 沙”所表现的意境,应当是秀美宁静的。这与杜甫登高中“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句所表现的冷清萧瑟的意境是不同的。错析内容情感该设误点通常指诗歌情感或主旨表述有误。即时训练2 . (2021厦门一中5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观田家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O丁壮俱在野,丁壮俱在野,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劭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腹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注】劭(qG):劳苦;勤劳。膏泽:指贵如油的春雨。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歌开篇扣住诗题中的“田家”,运用白描手法,从春雨、春雷写起, 点出春耕。B.诗歌三、四两句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运用反问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c.诗歌卒章显志,层层铺£1之后,在结尾两句揭示了农民对当权者的仇恨。D.本诗自然质朴、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与白居易的观刈麦颇为相似。C C项,错析情感态度。“揭示了农民对当权者的仇恨”错误,最后两 句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农夫艰辛劳作而又遭受饥寒的情况惭然生 愧。结尾两句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也是诗人对I设误点3|I设误点3|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错析语言(风格)该设误点包括选项对词句解释错误和对语言特色(风格)解释错误两类。(一)词句解释错误即时训练3 . (2021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和陶归园田居(其一严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注】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 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 叛,周公率兵平叛。华颠:头发花白。A.以下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淳朴。C. “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A A项,词句解释错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错误,根据“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可知,诗人认为此地风光无限,可以寄托自己的 余生,并非“幽僻而苍凉”。(二)语言特色(风格)解释错误即时训练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寄外舅郭大夫闰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注】 元丰七年(1084)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概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 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一女都随郭赴蜀,陈那么留在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 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 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艰难。B. “妻孥且旧居” 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舅家居住,这既是信使带来的消 息,又是作者的内心独白。C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 将作者想知道家人消息但又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OD.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 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I设误点4|D D项,语言风格解释错误。本诗从题目到内容,如“外舅” “妻孥” “且 旧居” “深知” “不忍问” “情亲” “欺老病”等用词古朴简易,语意上通俗易 懂,感情上自然淳朴。与选项所述的内容对照,会发现“含蓄委婉,慷慨悲壮” 与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不符。错析技巧该设误点通常指表达技巧判断错误,表达技巧的作用分析不当等。即时训练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野菊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注】 省:记,忆。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约父子曾对李 商隐有知遇之恩,令狐南时任中书舍人。霜栽:指野菊。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表达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D.尾联外表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那么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B B项,“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说法错误,本诗最主要的 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二、掌握快准解题 与步骤”根据上面“4大设误点”来看,一般是选项中某些形象特点词、语言风格词、 技巧词、内容情感词表述不当,故在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高度关注这4类关键词,然后将关键词与对应的诗句逐一比对分析定答案。第一步标注选项“关键词”, 缩小航旁范围J这些“关键词”即是命题者的设误点" 标注这些关键词,有利于缩小思考范 围,比对时更有目标。I第二步结合诗句“细比对”, 点面结者疝思考J一 "rlPV 一的项点西首 一庄出“ « 整典例(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 白云笑我还多事, 不及鸟飞浑自在, 未能与世全无意,出山犹带骨毛清。流水随人合有情。 羡他僧住便平生。 起为苍生试一鸣。【注】 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侧径:狭窄的路; 篮舁:竹矫。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尝试解答 任务活动第一步:标注选项“关键词”,缩小思考范围(见选项) 第二步:结合诗句“细比对”,点面结合细思考答案c选项比对分析A项“两眼明”“骨毛清”说明出山之初的曾巩明净爽利、风骨秀异。 故该选项止确。B项“笑” “随”赋予白云和流水人的神态动作,“还多事” “合有情” 表现出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故该选项止确。C项颈联“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 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 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 在,而是作者自身不如飞鸟自由自在。故该选项错误。D项最后两句写曾巩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决然出山。表达了曾 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对曾巩的敬佩之情。故该 选项止确。即时训练(2021厦门5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归朝欢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辛弃疾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娟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挛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 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土,不遇有时遇。【注】 赵晋臣:赵不迂,辛弃疾的朋友,曾为敷文阁学士,故称以敷文。 此时他与辛弃疾均去职赋闲。缘底:为什么。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词起笔叠用两那么神话传说,把积翠岩想象为折断的天柱、补天的神石。B.作者不辞辛苦,拄杖来到积翠岩,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C.牧童击石取火,牛羊以石磨角,积翠岩不幸流落山谷中,却仍有其功用。D.作者于积翠岩结亭会友,心生感慨,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 似。A 解答该题,考生需将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和诗歌的相关内容逐一对照, 辨明正误。B项,错析作者创作意图,“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 错误,通读诗歌可知,积翠岩和作者及友人的经历遭遇有共通之处,作者以积翠 岩自喻,表达自己对积翠岩的强烈认同感。C项,错析意象意义,“却仍有其功 用”错误,词中写积翠岩被牧童用来取火,被牛羊用以磨角,不是为了说明其仍 有功用,而是为了说明积翠岩不仅饱受风雨侵蚀,更遭牧童敲击,牛羊磨角,不 胜骚扰之苦。其心酸遭遇与作者有相通之处。D项,错析作者内容情感,“与杜 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似”错误,通过“古来寒土,不遇有时遇”可看出, 本词表达了作者对所有怀才不遇之人能遇知音的期望,对朋友能获机遇的真挚祝 愿,以及对他们可能终不得遇的担忧。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