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普通院校艺术教育立体化课程建设中的应用.docx
-
资源ID:72751318
资源大小:35.9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技术在普通院校艺术教育立体化课程建设中的应用.docx
信息技术在普通院校艺术教育立体化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传授的不仅是艺术知识,更多的是艺术素养和艺 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全方 位、多层次的。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从课程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网络教材的建 立、艺术实践信息化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立体化构 架。“立体化”具有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和多方位的内涵。立体化教学应打 破传统知识灌输的单一模式,基于现代教育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会对 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强调“学习是一种过程:学习者通过静态的、动态的、横 向的和竖向的全方位方式和角度,进行自主性、探索式学习,在与人合作交流中 主动乂积极地建构艺术的素养。采用立体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自身教学规 律决定的。近年来,普通高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等艺术教育,通过课上教师的 实时示范操作学会操作技能,通过课下网络平台的互动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和差 异化学习的需要,通过协同学习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再通过网络资源完成 学习任务,才能使得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艺术知识和提高艺术实践能力。而这样 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信息技术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立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中的运用原则(一)信息化教学的“适时、适度、适当”原则在艺术课程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应把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 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在艺术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实现 教学过程最优化。利用信息技术要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单纯以学生兴趣 为主的形式主义,而要以“适时、适度、适当”为原则,找准信息与教 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譬如,课堂教学是 采用“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还是采用“综合性教学法” ?要 求学生掌握的重点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在教学计划中得到体 现,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施。对课堂上展示的课件内容也要有所选择, 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供他们进行课堂实践活动。(二)体现学习个性化原则信息化课程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生是学习的认知主 体,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要充分体 现个性化学习特点,提供灵活多样的检索方式和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支持学生建立自己独特的学习策略与个性化的 学习过程。非艺术类院校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艺术课程属于人 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与生 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艺术能 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 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三)学习过程开放性原则信息化课程的设计要能体现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原则:信息化课 程的体系结构是开放的,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关联性。课程内容是开 放的、动态的,特别要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术动态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教学活动过程是开放的,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 登录信息化课堂,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在线作业、讨 论、释疑和测试,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跨时空性。教师也能在 跨时空性、跨地域性的教学环境中及时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四)交互性原则多元化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及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 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指导者与促进者,以达到教学功能的最优 化。交互式是指要体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方便地进 行同步或异步的信息交流,这既能克服单向式教学的不足,又能活 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建立 多种互动机制,既有同步互动(如在线讨论等),又有异步交流 (如在线作业批改等);既有人机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 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二、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信息化构建在普通高校艺术课教学中应把人才培养需求视为一个平面, 把培养人才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视为一个立面,只有平面与立面尺 寸相等才能构成立体。在环境上,应该把实际应用放在艺术类课程 教学的前列。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艺术类课堂教学中加大信息 量,建设艺术类网络课程;修订艺术类课程教学大纲,增加艺术类 实践性课程环节;把艺术类作品竞赛引入课堂,使学习与应用形成 互动;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大 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程建设及教材选用上,注重对学 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横向、纵向形成立体学科结构。(一)课程信息化建设把握好力孩知识与培养人才的关系,传授知识是基础,培养能 力是目标。艺术类课程信息化的建设要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信息化 素养和艺术知识的实际情况来设置。1 .课程内容的信息化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高校艺术教育信息 化教学环境中课程的主要特色;丰富、多维度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 获取方式也是信息化环境下艺术类课程的优势。建立艺术课程内容 资源库,课程库里不仅包括本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更多地提供了 扩展资源(如专家专著、学术报告,科研与研究中心网站,专题学 习),资源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动态更新。2 .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艺术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在信息化 环境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及提高学生本门课的学习效果,并 充分协调和整合师与生、生与生、人与网络等的互动关系,使师生 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充实教学资源库,完善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构建信息化环境下适 合艺术类教学的最佳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教 育模式(科研引导+任务驱动+多向互动+网络辅助)。(二)信息化网络教材的建立信息化网络教材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课程教材建设工 作。信息化网络教材的特点在于走出了纸质“书本”的约束,使用 丰富的“影、视、听”多媒体形式来表达教学信息,集合成电子教 材、电子教案,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视听课 程。网络教材建立的首要问题是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体 现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是教材的质 量。在艺术课程信息化网络教材中,电子教材、网络学习平台、网 络资源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学习支 持体系把艺术实践和理论学习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可以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复习和演练。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丰富网 络资源,真正实现艺术课程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所以信息化网络教材建设思路应 设定为: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重视教学质量,便于学习、使用、自我更新,形 成面向理论教学、实验实践一体化特色的电子教材。网络资源艺术实践(三)艺术实践信息化能力培养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艺术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在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课堂 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让 课堂活起来,定期举办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有 效地利用数字摄影、摄像技术将不同类型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记录 下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制作成信息量大、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实践教学课件,也可以再现和虚拟单项艺 术比赛的全过程,把艺术展示的现场搬进课堂,让学生通过教室内 的实践去体验艺术实践现场效果,获取经验、开阔视野、提高艺术 素养。这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还能不断提高 他们感受、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当然,艺术实践的信息化程度也 遵循信息化教学的“适时、适度、适当”原则。结束语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艺术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学生的 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把信息技术真正渗透到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之中,艺 术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现代化的使命,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造性的综合 性人才发挥出艺术特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