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资源与环境管理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72756936       资源大小:28.65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资源与环境管理教学大纲.docx

    资源与环境管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2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2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3第二章资源与环境问题7第三章资源与环境管理基础理论1()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12第五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13第六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规划手段14第七章资源与环境的管制手段16第八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18第九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社会手段21第十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23第十一章循环经济25第十二章低碳经济27第十三章主体功能区资源与环境管理30第十四章资源与环境管理专项32四、教学课时分配34五、考核方法、标准343、联系4、环境(二)系统论基本观点1、整体性观点2、层次性观点3、结构性观点4、相关性观点5、目的性观点6、动态性观点7、适应性观点二、大系统论(一)大系统概念(二)大系统理论(三)大系统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三、控制论与控制论系统(一)控制论原理(二)控制方式(三)控制论系统四、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一)系统论与资源环境管理1、人地系统2、系统论对度源环境管理的启示(二)控制论与资源环境管理1、资源环境调控系统2、控制论系统为资源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第二节科学管理一、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管理学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动态原理4、效益原理管理是讲求效率的,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益的经济。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是管 理者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者要把提高效率和效益摆在工作的首位。(二)管理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二、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一)行为科学的发展与含义(二)行为科学理论(三)行为科学与资源环境管理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环境管理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意义(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二)可持续发展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弱可持续发展。第二个层次是强可持续发展。(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一)资源约束理论(二)环境容载力理论(三)生态经济学(四)产业生态学三、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一)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容(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结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系统论、控制论等 理论认知水平,另外,还要通过行为科学以及一系列政策和技术作为必不可少的 方法、手段。思考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我们怎样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可持续的,标准是什么?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第一节环境管理技术方法的基础保证一、环境监测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环境监测技术的作用(二)环境监测新技术的开发二、环境标准(一)、环境标准分类(二)、环境标准的制定1、制定的方法和程序2、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二、环境标准(三)环境标准的作用三、环境统计A、环境统计概述B、环境统计的内容C环境统计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D、环境统计分析的任务E、常用的环境统计分析方法第二节环境管理的主要技术方法一、环境管理的一般技术方法(一)环境预测方法(二)环境评价方法(三)环境决策方法二、环境管理的信息技术方法(一)、环境信息技术(二”环境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三节应用案例分析一、灰色预测在环境综合整治指标预测中的应用二、灰色关联分析在污染源治理方案决策中的应用结论这些方法技术有难度,需要好的数学功底。当然,在现代电脑计算方法协助下, 已经得到很好的实现。我们对此有了解即可。有应用兴趣的同学可进一步研究。第五章 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目标:了解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内容。重点:资源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第一节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概述一、资源与环境保护立法的指导思想(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二、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一)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概念(二)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特征三、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与作用(一)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二)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作用四、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二)预防为主原则(三)合理开发原则(四)责权统一原则(五)公众参与原则第二节 国内外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一、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二、发达国家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一)美国(二)英国(三)日本三、我国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我国资源与环境法律发展历程(二)我国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思考题1、什么是环境标准?2、我国资源环境法律的构架?第六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规划手段目标:熟悉资源环境规划体系及实施机制。重点:资源环境规划的实施机制。第一节资源与环境规划概述一、资源与环境规划的概念二、资源与环境规划的原则三、资源与环境规划的类型(一)按范围利层次划分(二)按性质划分(三)按规划期限划分四、资源与环境规划的特点第二节资源与环境规划的内容一、资源与环境规划的目标(一)资源与环境规划目标制定的原则(二)资源与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二、资源与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一)选择指标体系的原则(二)资源与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三、资源与环境评价和预测(-)资源与环境信息调查(二)资源与环境评价(三)资源与环境预测1、预测依据2、预测内容3、预测方法四、规划方案的制定第三节资源与环境规划实施一、资源与环境规划实施的目的、作用和原则(一)规划实施的目的(二)规划实施的作用(三)规划实施的原则二、资源与环境规划实施的机制与手段(一)规划实施的机制(二)规划实施的手段结论主耍是掌握资源环境规划的目标、指标及规划实施机制和手段。这些机制、方法 是可以在城市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要素支撑方面起到良好作用的。思考题1、资源与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一般有哪些指标?2、资源与环境规划实施的手段?3、若烟台市制定逛荡河整治规划,需要做哪些调查和预测?制度什么样的规划 合适?第七章资源与环境的管制手段目标:掌握资源与环境管制手段。重点:行政管制、经济管制、市场管制、社会管制等管制方式及其优缺点。第一节资源与环境管制政策概述一、资源与环境管制政策形成二、资源与环境管制政策形成原因化石能源的市场失灵工业活动的市场失灵环境的市场失灵三、资源环境管制方式(一)命令一控制式与其他管制方式的区别(二)命令一控制式主要内容第二节管制手段的利弊分析一、管制手段优点(一)效率性(二)技术创新性二、管制手段缺点(一)控制费用的日益高涨(二)难于解决的污染问题的不断涌现(三)缺乏刺激污染削减的动力(四)管理部门反应迟缓(五)所需信息量大 三、克服管制手段局限性(一)市场手段(-)引入第三方第三节中国环境管理的强制性制度一、“三同时”制度(一)形成(二)基本内容和特点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形成(二)基本内容和特点三、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形成(二)基本内容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一)形成(二)基本内容五、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形成(二)基本原理和控制方式六、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形成(二)基本内容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二)基本内容八、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一)形成(二)基本内容(三)制度实施结论中国目前有8种环境管制制度。但就结果来看,九龙管水却治不住水。原因有很 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环境部门的权限和国家治理环境的决心。思考题1、资源环境管制方式有哪些?2、我国的八大环境管制制度?3、你认为我国环境监管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第八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目标:掌握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原则。重点: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的依据、标准、程序。第一节主要政策概述一、理论基础(一)外部性理论1、外部性:2、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手段A、庇古手段;B、科斯手段(二)公共物品理论(三)优越性理论二、理论依据(一)污染者付费原则(二)最优污染水平三、经济手段类型(一)环境收费(二)环境税收(三)补贴(四)押金一退款(五)排污权交易四、实施条件(一)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二)相应的法律保障(三)配套的规章和机构(四)相应的数据和信息五、影响因素(-)政策可接受性(二)相关政策的制约(三)管理的可行性(四)公平性的考虑(五)对市场竞争力的担心(六)产业政策第二节排污收费排污收费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一种体现。一、理论基础排污收费的理论基础是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所提出的“庇古税”理论。二、排污收费的依据与标准(一)排污收费的依据排污收费的依据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环境质量作为依据。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者,都要缴纳排污费。另一种是以环境标准作为依据。排放污染物不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企业不予 以收费;只对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收费;超过量越大,收费越高。(二)排污收费的标准三、排污收费的作用(一)降低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二)促进“三废”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三)促进污染削减技术的革新(四)筹集环境保护资金四、国外的排污收费制度五、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第三节排污权交易一、理论基础排污权交易的理论渊源来自著名的科斯定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适应政府、产业及个体、社会组织的转型升级和生态现代化要求,适应新型城镇 化和生态文明要求,增强大家对现代城市管理的资源、环境约束概念、资源环境 管理模式、政策、方法的知识理解,进而培养大家对城市或区域流域性城市的资 源与环境管理、主体功能管理的业务能力。城市是资源与环境的集中开发者和使用者。科学开发、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与生 态环境,实现城市与乡村、区域与流域、人-自然-环境的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 展的必然。学好这们课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城市地区的管理工作,增强城 市管理的业务能力。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城市资源与环境管理涉及面广、系统复杂,是由多学科知识支持的新兴学科。因 此,不能单纯地把城市隔离来看,把资源和环境隔离开来看,或看成是资源与环 境的简单结合。我们的目的是:适应政府、产业及个体、社会组织的转型升级和生态现代化要求, 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要求,增强大家对现代城市管理的资源、环境约束概 念、资源环境管理模式、政策、方法的知识理解,进而培养大家对城市或区域流 域性城市的资源与环境管理、主体功能管理的业务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概念、原则、内容、目标和手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手段问题。三、教学课时分配3学时四、教学环节讲授五、教学内容“科斯第一定理”表述为:在产权界定明确且可以自由交易的前提下,如果交易 费用为零,那么,无论法律如何判决最初产权属谁都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资源 配置将达到最优。该定理阐明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科斯第二定理”表述为:在存在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 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在市场交易有成本的情况下,权 利的重新界定必然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如果交易费用过高,从社会角度看, 二、排污权交易的作用(一)有利于降低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二)有利于污染物排放的宏观调控(三)有利于污染治理技术的革新(四)有利于公众的参与三、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条件(一)科学确定排污总量(二)合理分配排污权(三)完善的交易市场(四)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四、排污权交易的程序(一)申请(二)审核(三)协商(四)发证五、国外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美国的排污权交易(二)欧洲的排污权交易(三)日本的排污权交易六、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结论经济手段的环境管理是受市场与社会等条件制约或影响的,需要在市场比较成熟、 社会比较开化的情况下实行。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其实行效果明显不同。思考题1、环境经济手段的类型?2、环境经济手段的实施条件和影响因素?3、排污收费的依据和标准?4、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条件和程序?第九章资源环境管理的社会手段目标:了解社会宣教和公众参与的主要任务、活动项目。重点:环境宣教的主要目标、内容,环境参与的内容,环境组织如民间环境组织、 环境中介组织(第三方机制)、企业自愿协议的主要活动。第一节社会宣传教育一、社会宣传教育的概念与意义(-)社会宣传教育的概念(二)社会宣传教育的功能(三)社会宣传教育的意义二、社会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一)转变社会观念(二)调整社会行为三、社会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一)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人类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可永 续利用的,如太阳能和风能;二是可更新的,如生物、土壤和水;三是不可更新 的,如各种矿物。(二)低碳消费(三)环境污染的危害(四)环境保护四、社会宣传教育的实施()纳入总体规划(二)大力宣传(三)公民环保宣传教育(I四)环保教育主题活动第二节社会公众参与一、社会公众参与概述(一)社会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二)社会参与的公众类型1、普通民众2、社会团体3、相关专家4、新闻媒体5、政府社会经济部门(三)社会公众参与的实施1、公众参与内容2、公众参与方式3、公众参与反馈意见及信息的处理二、环境民间组织(-)民间组织概念与内涵二、环境民间组织(二)环境民间组织(三)环境民间组织中的公众参与三、资源环境管理中的社会复合主体(一)社会复合主体概念与内涵(二)社会复合主体对资源环境管理的意义第三节社会自主治理一、环保中介组织(一)环保中介组织概念(二)环保中介组织主要功能(三)环保中介组织实践二、企业自愿协议(-)企业自愿协议概述(二)国内外企业自愿协议的实践结论社会宣教具有根本作用,能够改变人的观念和调整社会行为。社会参与可调动社 会力量,锻炼公民素质和文明行为。自主治理可以提高企业或公民的行为积极性 和治理效果。要针对公民所处状态来选择不同社会治理方式。思考题1、资源与环境宣教的主要内容?2、环境参与的主要内容?3、如何利用复合型社会组织进行资源、环境管理?第十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目标:了解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一EPR的提出和理论基础,掌握其制度工具和 实施办法。重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工具和办法。第一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与意义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提出(一)提出背景(二)提出与发展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理论基础(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简称PLC):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 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二)循环经济理论(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四)外部性内部化理论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和内容(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涵(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内容1、生产者责任的范围2、生产者责任的内容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适用范围(-)废旧电子与电气设备(二)废弃包装物品(三)废旧汽车第二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是指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这一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一、常见的政策工具类型(一)法规性工具(二)经济性工具(三)信息工具二、OECD的政策工具OECD将EPR政策工具分为三大类型:回收规定、经济手段和绩效标准。 第三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类型根据实施强度和政府参与程度进行分类:(一)自愿方式(二)强制方式(三)经济刺激方式二、实施方式选择在选择EPR制度实施方式时,要对自愿方式、强制方式和经济刺激方式进行优 劣比较,在确保实施EPR制度获得环境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本国经济的影 响,应针对不同的产品实行不同的实施方式。对环境危害性大的废弃物品,如电子废弃物、废电池等,应采取强制性的实施方 式,即由法律规定强制生产者承担产品延伸责任;对于环境危害小,再生利用经济价值高的废弃物,则可采用经济刺激方式或自愿 方式来引导生产者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结论EPR主要是对产品制造者而言的一种资源环境管理制度。其实施,最有效果者, 莫过于强制。尽管我们一直强调经济刺激的作用,但奖励总是有限的,收费也 是有更多综合因素制约的。一开始就不允许,最好。思考题1、EPR的内容?2、EPR的政策工具?3、EPR的实施方式?第十一章循环经济目标:了解什么是循环经济,熟悉循环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模式,发展途径和支撑条件。重点: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制度保障。第一节循环经济的概述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的定义(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二、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一)减量化(Reduce)(二)再利用(Reuse )(三)再循环(Recycle)三、处理好循环经济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回收利用的关系2、循环经济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的关系3、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4、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的关系5、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的关系第二节循环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模式一、循环经济的运行特征(一)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要求(二)循环经济的物质流过程二、循环经济的运行层次及其表现形式(-)循环经济的运行层次(二)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三、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一)循环型农业模式(二)循环型工业模式(三)循环型旅游产业模式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例(-)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3R制造法”(二)中国广西贵糖集团循环经济模式(三)德国双轨制回收系统(DSD)(四)巴西特色的循环经济:“拾荒者合作社''模式(五)日本循环社会和静脉产业第三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与支撑条件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四条途径1、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3、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技术保障。二、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二)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三)加强循环经济科技的国际合作三、循环经济的制度支持(一)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二)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的构成(三)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四、国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方式1、立法先行,以法律促进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2、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3、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4、鼓励公众参与(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共同点1、注重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资源回收体系2、协调工业化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3、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减少立法成本4、注重实施切实有效、简便易行的措施,吸收广泛的群众参与循环经济实践 结论本章在介绍循环经济的概念、3R原则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循 环经济的三种表现形式和三种产业模式;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促进实现循环经 济的途径,并从技术和制度方面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条件;简要的描述了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经验。思考题1、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2、循环经济的运行层次和产业内容?3、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第十二章低碳经济目标:了解什么是低碳经济及其发展途径、政策。重点:低碳经济途径和发达国家低碳发展模式。第一节低碳经济概述一、低碳经济内涵两个基本点:1、经济活动低碳化生产与再生产全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乃至零排放。2、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 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二、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一)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引起温室效应(-)传统能源耗竭引发能源危机(三)发达国家新能源革命引发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三、低碳经济的目的和意义(一)低碳(二)碳汇(三)碳交易(五)碳足迹(六)碳补偿(六)碳排放(七)碳生产率五、低碳经济表现形式(一)低碳产业(二)低碳技术第二节低碳经济途径和发展模式一、低碳经济途径(一)能源低碳化(二)交通低碳化(三)建筑低碳化(四)农业低碳化(五)制造业低碳化(六)服务低碳化(七)消费低碳化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一)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低碳经济发展(二)重视低碳技术研发(三)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降碳重要措施(四)使用经济刺激手段三、绿色消费与低碳生活(-)绿色消费1、倡导消费绿色产品2、消费的同时注重环保和节约能源资源,可持续消费3、注重废弃物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二)低碳生活生活作息尽量减少能量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重要途径是戒除高耗能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第三节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制度一、能源政策(一)长期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战略(二)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三)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战略二、碳排放管制政策(-)改革碳排放行政管理体制(二)建立减排指标交易机制,用市场机制实现减排目标三、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一)低碳产业政策(二)碳交易制度(三)碳抵消制度四、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一)促进低碳经济财政税收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金融政策结论主要是介绍低碳经济的表现形式和7种发展途径。发达国家已经走在我们前面, 但由于低碳经济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新事物,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只 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低碳技术开发和低碳产业建设,我们大有可为。 思考题1、何为低碳经济,如何表现?第一节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含义一、资源、环境概念(一)资源的内涵和特点1 .资源的内涵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自然产物。2 .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照存在的形态(2)产权归属方式(3)按照更新或补给速率(二)环境管理的内涵与特点1 .环境的内涵环境是指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整体。2 .环境的分类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类。二、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资源与环境是统一的完整体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个地区资源潜力与其环境质量密切相关资源与环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资源与环境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而存在。三、资源与环境管理内涵(一)资源管理1 .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具体是指为了平衡自然资源供给与需求,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对自然资源资源进行保护,对 不可更新资源节约使用,实现对可更新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2.自然资源管理的特点(二)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内涵2、低碳相关概念?3、结合你的城市生活体验,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第十三章 主体功能区资源与环境管理目标:了解什么是主体功能区及其建设与管理政策。重点:主体功能区管理政策。第一节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内涵、类型一、主体功能区内涵(一)主体功能区产生背景(二)主体功能区内涵二、主体功能区开发理念、类型划分(-)开发理念(二)类型划分1、优化开发区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2、重点开发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 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成渝地 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一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 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3、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4、禁止开发区域三、主体功能区若干关系(一)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二)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三)主体功能区与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关系(四)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关系(五)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二节主体功能区资源与环境管理政策一、开发原则二、资源与环境管理政策导向(-)能源与资源方面(二)水资源方面(三)环境方面1、环境污染防治更趋有效。2、生态系统更趋稳定。三、主体功能区资源与环境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二)投资政策(二)投资政策: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三)产业政策(四)土地政策(五)农业政策(六)人口政策(七)民族政策(A)环境政策(九)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第三节流域主体功能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一、流域主体功能区概念二、流域主体功能区特征三、流域主体功能区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析()外部性减弱,内部化成本低(二)产权边界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三)利益共享制衡,创新管理体制(四)行政层级减少,管理效能提高(五)分权与民,多中心自主治理四、流域主体功能区管理理念(一)创新跨区域流域管理机制(二)强调环境优先的规划理念(三)强化主体功能区划的约束作用结论主要是介绍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类型、开发原则和资源环境管理政策,并对流域 主体功能区和水资源管理政策进行分析。对主体功能区和流域主体功能区进行分 类分级开发和管理,有利于特定区域内和区域流域间的人、资源、环境的平衡协 调发展。思考题1、何为主体功能区,有哪些类型?2、主体功能区开发原则和管理政策?3、流域主体功能区及其与地域主体功能区的区别?4、流域主体功能区管理政策?第十四章资源与环境管理专项目标:了解环境管理的专项活动。重点:城市、农村、企业、产业、废弃物环境管理项目。第一节区域环境管理一、城市环境管理(一)城市环境及其主要特征(二)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三)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三)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内容(二)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三)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第二节废弃物的环境管理一、气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气体废弃物的种类和来源(二)气体废弃物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二、水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水体废弃物的种类和来源(-)水体废弃物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三、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一)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和来源(二)固体废弃物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第三节产业环境管理一、行业环境管理(一)行业环境管理的主要特征(二)行业环境管理主要途径和方法(三)IS014000系列标准环境管理体系二、企业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及主要任务(二)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特征(三)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四)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三、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定义、内容及主要流程(二)清洁生产的特点(三)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结论本章分别介绍了城市、农村、流域、行业产业以及各种废弃物的环境管理活动,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各自的主要手段是途径是不同的。要注意方法的针对性。 思考题1、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产品生命周期评价?3、ISO 14000 与 IS09000 的区另ij ?四、教学课时分配电子政务教学课时分配表章节名称课时分配(学时)课堂授课实验上机讨论课外备注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资源与环境问题2第三章资源与环境管理基础理论2第四章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3第五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3第六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规划手段2第七章资源与环境的管制手段2第八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3第九章资源与环境管理的社会手段2第十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3第十一章循环经济2第十二章低碳经济2第十三章主体功能区资源与环境管理2第十四章资源与环境管理专项2合计32总授课课时32注:课时分配中的内容可根据课程需要进行设置。五、考核方法、标准考核方法:考查理论考查:3000字论文,占总成绩70%课堂成绩:占30%,主要是在案例分析或问题讨论、回答等课堂内容当中。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 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 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容量阀值。2.环境管理特点第二节资源管理概述一、资源管理的原则和内容(一)资源管理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动态性原则3、“双赢”原则4、战略性原则5、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二)资源管理的内容二、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1、行政手段2、法制手段3、经济手段4、科技手段5、社会手段三、资源管理的目标1、经济效率2、公平分配3、经济增长4、资源安全5、环境安全第三节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类型(一)按管理范围划分1、区域环境管理2、部门环境管理(二)按环境性质划分1、环境计划管理2、环境质量管理3、环境技术管理二、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手段(一)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1、宏观指导2、统筹规划3、组织协调4、监督检查5、提供服务(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1、行政手段2、法律手段3、经济手段4、技术手段5、宣传教育手段三、环境管理的主体、对象和内容(一)环境管理的主体1、政府2、企业3、公众(二)环境管理的对象1、公众行为2、企业行为3、政府行为(三)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1、环境质量管理2、生态环境管理第四节资源与环境管理学科的发展一、资源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自然资源管理的三大趋势:2、认识上:从“狭义的资源观”到“资源的生态观”资源的管理:经历了一个从数量管理到质量管理、到顺序开发、再到生态管理的 发展趋势二、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结论:资源与环境管理具有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利用势必破 坏环境。利用管制、法律和市场手段治理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我们的基本选择。习题:1 .简述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内容及其特点。2 .简述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3 .简述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4.简述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参考书目:杨兴凯编著:电子政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姚国章编著:电子政务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章资源环境问题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我们当前面临的严重资源与环境问题。明确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中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三、教学课时分配2学时四、教学环节讲授五、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一、资源环境问题概述(一)资源环境1、资源2、环境3、资源环境(二)资源环境问题1、资源问题2、环境问题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一)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二)人类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三)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1、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2、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观念根源三、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危机(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五)森林锐减(六)土地荒漠化(七)大气污染(八)淡水资源枯竭(九)海洋污染第二节资源环境管理的发展演变一、资源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一)资源环境管理的发展演变阶段1、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资源环境管理阶段2、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资源环境管理阶段3、把资源环境问题作为发展问题阶段的资源环境管理(二)中国的资源环境管理思想发展1、以组织环境污染治理为中心的发展阶段2、通过强化资源环境管理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控制的发展阶段3、时期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成熟阶段(二)中国的资源环境管理思想发展1、以组织环境污染治理为中心的发展阶段2、通过强化资源环境管理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控制的发展阶段3、时期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成熟阶段二、国外资源环境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一)现状(二)问题三、资源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一)从生产方式看(二)从政治、法律和道德上看第三节中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一、中国资源与环境现状概述(-)现状(-)环境保护措施二、中国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水资源的枯竭(二)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三)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面临的问题三、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三)固体废弃物污染(四)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五)水土流失问题(六)旱灾和水灾问题(七)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A)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结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是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中国面临严 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我们不能等待生态危机到我们面前没有退路的时候再采取 措施。现在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城市做为其中资源与环境使用强度最高的地 区,任务最为艰巨,但人口素质较高,技术发达,以及有力的组织措施,又给我 们带来了扭转问题的最大机遇。思考题你对中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有危机感吗?第三章资源环境管理理论第一节

    注意事项

    本文(资源与环境管理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