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名师教案: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docx

    • 资源ID:72763910       资源大小:64.2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名师教案: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docx

    19、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 题。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高中的学习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我校学生智力水平中等,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相对其他学校较低,历史基础差, 普遍在初中阶段对历史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分析问题往往 从个人喜好和经验出发,缺乏理性、深度。这节课涉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 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 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文本材料等素材,帮助 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教材分析:本课 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发展 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发展,下接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 更趋平衡,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更加 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 念,比较抽象、难讲清楚。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战后资本主义得到经济调整和新变化,认识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时空观念:通过对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演变梳理,学会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 分析问题。史料实证:通过丰富的史料研读,多角度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学会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料研读方法。历史解释:通过对民主反战社会运动的原因的解释,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理 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加强四 个认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分析其成就和存在的问 题。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认清“新变化”的实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 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 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设计特色和创新:(1)通过时间轴,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展示出来, 引出“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助变化”“看变化”“思变化”科技革命助变 化: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放在开始讲,作为生产力的因素出现,推动生产关 系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内外视野看变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内部变化包括:国 家加大对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福利国家; 中间阶层的产生。外部变化: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主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贸总协定的 建立。民主反战思变化:“社会运动”作为对变化的反思来处理,通过原因的分 析,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的实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演变”,从中引出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 系,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阻碍双重性)。凯恩重商主义自由主义 斯军减少减少宏观调控微观自主16世纪¥用殖R8世 民于张纪下 与乐存犀期两次工业革命20 世 1945 1973纪30年代岁斯福斯 政与战后 的繁荣新餐济时代20001 一 1义 1学生活动:学生提前预习,回顾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跟随老师梳理,由于1973年以后的政 策调整学生没有学,教师讲解为主。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为后面的学习打牢基础。同时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把握历史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二、新课学习:第一篇:科技革命助变化教师活动:教师播放:“第三次科技革命”小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表现、影响。教学目的:使学生直观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认识 到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影响到生产关系的调整,贯彻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第二篇:内外视野看变化(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聚焦国内-内部调控:(1)二匕旦3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表现、影响。教学 目的:使学生直观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生 产力的巨大发展,影响到生产关系的调整,贯彻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第二篇:内外视野看变化(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聚焦国内一一内部调控:(1)背景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一条时间轴,让学生 对应时间把重大事件补充完整,并考虑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回答战 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目的。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重要事件夕卜Q:苏联斯大林体制19291929经济 大危机1933 罗斯 福新 政凯恩 斯主 义第三次 科技革命目的:稳定社会,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整体把握阶段特征。(2)宏观调控的措施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材料,学生(合作探究:结合以 下材料归纳概括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有何异同?)限时2分钟。史料实证:史料一: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第、 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 航的工业企业。史料二:1955年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7年的新长期经济计划, I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 有效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史料三美国政府采购比重比例最高:1960年19.8%, 1970年22.3%, 1980年 20. 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1981年里根政府4减税改革。美联储宣布降息 0. 25个百分点,刺激消费和投资。学生活动:合作讨论,找出关键词,归纳出国 家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同:国家干预经济(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异:国情不同,宏观调控的措施不同,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教师点拨:易错易混经济计划:指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筹划和安排,是发 展经济的手段。计划经济:又称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教学目的:通过史料研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通过比较异同让 学生认识国情不同,具体的措施不同,实事求是的进行调控。通过“经济计划” 和“计划经济”两个概念的区分,使学生明确历史概念,加深对历史基本知识的 理解。教师活动:通过展示1950-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图表,培养 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理解国家调控的影响。教师活动:教师进行概念阐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教学目的:通过概念阐 释,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认识 其实行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即对国家经济的运行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没 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 危机。教师活动:展示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英国首相撒切尔的讲话导入“福利国家。 教师解释福利国家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分析出福利国家的实质,抛出问题“欧洲的 高福利一定带来高效率吗?二如何正确评价福利国家,教师展示材料。学生活动:【史料实证】(2分钟)(学生展示)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你怎样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材料一:第二 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 党提出了不分等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 的民的°材料二: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 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 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 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 巨大的负担。公 主,” I y is'i=,c=.a.wift<j >匕收 < 今71 <r >X必 IXX必 IX利: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弊:造成财政负担,降低工作积极性,70年代经“滞胀”后,政府减少福利 开支。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唯物主义辩证法,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 的能力。2、放眼世界国际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师活动:展示两段材料,两则材 料反映了当时国际经济运行中的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分裂、无序、混乱,引出 二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师提问:二战后成立哪些国际组织来稳定经济秩序的?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并结合教材完成表格中“资金来源”和“运行机制”,总结出美国和美元的中心 地位,反映美国在二战后强大的经济实力。教师活动:教师提问,请学生解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个中心, 两个体系,三大支柱。并结合二战前世界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评价该体系。学生活动:(1945-1973)世界金溢体系(布宙顿森林体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7至今)世界贸易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纨织1945年世界银行 1945年1M una以美元为中心 以美国为主导关税与今易总协定1947年 一影响: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但加强了在金融、投资和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世界经济向制度化、 侬系化.全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教学目的:使学生整体把握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变化与创新,促进的世界经 济的有序发展,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美国的霸权地位。随之20世纪70年代经济 “滞胀”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的霸权地位动摇。(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格,提出问 题:该表格反映了就业人口分布的什么变化?出现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学生活动:变化的表现:A、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B、“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原因:科学技术新发展,生产力提高。实质: 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教学目的: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中间阶层”人数的增加,进一步理解唯 物史观,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教师活动:教师引领学生进行阶段小结:阶段小结:内:经济政策新变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制定经济计划利用经济杠杆调解福利国家:分配领域社会化内外视里予 看变化:外: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中间阶层教学目的:因为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会使学生感觉有些混乱,通过小 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教材的内部联系,保证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第三篇: 民主反战思变化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三幅图片,提出问题: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社 会现象?结合本课所学和教材页,就其发生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活动: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美国的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战和平运动。原因解释: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控,都没有触及造成社不平等和贫困的 根源一一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其目的是都是为 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深层分析现象背后的历史问题,同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三:课堂总结:教师活动:教师提示二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模式” “社会政策”课堂总结“产业结构”“增长模式”“阶级关系”“社会运动”等方面的变化,引导 学生思考其中的“变”与“不变”。二WW新变化 二S®:我殳/在?自由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国家垄断姿本主义一 、j社会政策(后利国家立法丽)第一第二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发展工业增长一式“新经济”资产防级和工人阶级阶级关系蓝、白领与中产阶级社会运动学生活动:变化一统治的手段方法不变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教学目的:通过小结, 使学生对本节课有宏观把握,认清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进一步理解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四、家国情怀教师活动:以史为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给今天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的启示?学生活动:改革要不断深化,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完善社 会保障体系,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循序渐进,防止社会惰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科技,教育。积极融入全球化。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世界文明是多样性、统一性的,我们应该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

    注意事项

    本文(名师教案: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