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阅读训练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家是什么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个位富翁。 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漠然地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 那是什么 那是我的房子 富翁说世界上许多人都认为,家是一间房子或一个庭院。然而,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里走 出,那里便失去了温馨和亲情,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对名人来说,那儿是故居;对一般的 百姓来讲,只能说曾在那儿住过,那儿已不再是家了。家是什么? 1983年,这个发生在卢旺达的真实故事,也许能给“家”作一个贴切的注解。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家有40 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在卢旺达 内战期间,他的亲人几乎全部丧生。最后 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 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后,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一句 话就是:“我又有家了!”(1)给第一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故居:住;住所;停留;在(某种位置)B也诧 :允许,许可;答应(送入东西或给人做事):或许;处,地 方(3)洛杉矶的一位富翁有自己的别墅,却说自己没有家,是因为;热拉尔找到女儿 后说自己“又有家了”,是因为 O(4)读短文,想一想,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再填空。一个幸福的家,不在于 而在于,只有 的地方,才是我们真正的家。(5)根据你对“家”的理解,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是我的家, / 是我的家,O(6)读了这篇短文,我最想对 说:“。”(4)莫高窟是开凿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 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5)列数字。比如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壁像2300余身,最大塑像高33 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6.(1)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2)公元1986年因为一个工人乱丢烟头,引起大兴安岭森林火灾。1979年12月一只 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3)欲望有时会战胜你的理智,让你经不住诱惑,让你去做你知道错的事,使你明知故犯!(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从小事做起,关注每一个细节。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雨的四季刘湛秋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 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整个大地都是美丽的。真的,只有这一场 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 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 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 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害U,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 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 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 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 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 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1)这篇文章的结构是()。A.分一总B.总一分C.总一分一总(2)概括写出四季雨的特点。春雨:夏雨:秋雨:冬雨:(3)描写春天的雨的时候主要描写了春雨的 和情态,第2自然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o(4)短文对 季的雨描写得最详细。“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者把 比作 O(5)作者说夏天的雨“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夏雨的“风情”体现在什么地方?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离教室越来越近。传达室的挂钟告诉我,我竟迟到了 30分钟!每走近一步,我的心就 跳得格外剧烈。“谁叫你起得这么晚呢?你看还有十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了 ! "我暗暗责 备自己,并且担心老师严厉地批评我,同学们又会投来责备的眼光走到教室门口,我更慌张了。是进,还是退?我犹豫不决。但是,我忽然想到,在这关 键时刻,后退一步,就是容忍自己的错误,就是向自己的弱点退让;前进一步,就是克服缺 点的开始,就能多听一分钟的文化知识。想到这里,我毅然地抬脚跨进教室。教室里,同学们正在 地听老师讲课。“报告!”我才喊出口,几十双眼睛“刷”地一下盯在我身上,我赶快低下头,只感到脸上阵阵发烫。这时老师走过来严肃又亲切 地询问我李文同学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迟我 地回答:“我我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今天早上睡过了头。”我的头更低了。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亲切地看着我 坐下,诚恳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吧!"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是和 善的亲切的教诲,善意的目光,使我忐忑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暗下决心,要把损失的 时间补回来。我坐好后,迅速拿出书和笔记本,用自己的纸和笔,带着悔恨和决心,认真地 记下了这宝贵的几分钟学到的知识。(1)仔细阅读短文,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在短文的横线上中加上标点符号。这时老师走过来严肃又亲切地询问我李文同学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 迟(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教室里,同学们正在 地听老师讲课。我 地回答:“我我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今天早上睡过了头。”(4)找出文中“我”暗暗责备自己的句子和老师亲切教诲“我”的句子。(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这关键时刻,后退一步,就是 ;前进一步,就是 O“我”迟到的原因是:O(6)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4 .阅读短文。故乡的云儿时,我和伙伴们最爱跑到旷野上嬉闹玩耍,玩累了,就四仰八叉地躺在绿毯一样的 草地上,谁都不说话,只是十分专注地凝视着蓝天。无垠的苍穹委实像一个环形银幕,那些 千变万化的五彩云霞酷似画面纷呈的幻灯片依次上演,潜心观看,心旷神怡,百看不厌。看啊,那纤巧的云朵多像星罗棋布的蘑菇,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场山雨润酥了 大山,催发出形形色色的蘑菇,我们像小鸡啄米似的采呀采呀,人喊谷应,闹沸了山洼看啊,那些洁白的云朵宛若一群曲颈划蹊的天鹅,把我们领进天鹅湖那美丽的童 话意境之中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看着它,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 动听的旋律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远海驶来的归帆,那金鳞银翅装满了丰收的舟舸有时,一方碧空只有几缕云丝儿,那么薄,那么缥缈,好像丹青高手在宣纸上随意抹 了几笔,像泥瞅,像蜗牛,像苍狗有时会从山后无端地冒出一堆白雪般的云团来,并且迅速升腾、舒展,似冰山漂移, 似雪峰突兀,似棉垛高耸,似氢弹爆炸那破晓时的满天朝霞,色彩斑斓,极其生动,犹如一湖莲花怒放,更似宝库打开,放 射出迷人的奇光异彩当夕阳滑下西山,那残存的火种点燃了西天上的棉絮样的云朵,形成一片熊熊的火烧 云,犹如一个巨幅的灯光布景到了晚上,天上的云彩又是另一番景致了。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着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般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啊,故乡的云,你像一首首优美的诗作,歌颂着故乡的可爱!(1)作者百看不厌的是()A.幻灯片B.云 C.银幕D.蘑菇(2)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看着它,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 动听的旋律”这句话使用的写作手法是()A.联想B.夸张 C.排比 D.拟人(3)文中作者运用了四个“看啊”,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A.对云的喜爱B.对故乡的思念C.对童年的回忆D.热爱家乡(4)故乡的云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态各异B.平平无奇C.绚丽多彩D.千变万化(5)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敦煌石窟敦煌石窟,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 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等。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 容和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敦煌石窟是佛教徒修行、礼拜和进行法事的石窟寺。窟内有塑绘和壁画。塑像包括佛、 菩萨、弟子、天王、力士、高僧等形象。壁画包括佛像画、经义画、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 事画、佛教事迹画、汉族神州故事画、供养画(供养人画和出行图)、装饰图案画等内容。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开凿在砾石层的断崖上,背靠鸣沙山,面对三 危山,前临岩泉,窟区全长1600米,现存洞窟49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 如蜂窝状。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 元等朝代,在武周时期,洞窟已多达千余,由于历史变迁,自然的和人为的毁损,前秦始建 的洞窟已不可考。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壁像2300余身,最大塑像高33 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14世纪, 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民话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现在的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时代最早、延续 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 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1960年,我国政府定莫高窟为“全 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人类珍贵文化遗产”。榆林窟位于安西县踏实乡境内,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的砾石崖断崖上,现存北魏 至元代的洞窟42个,最高塑像20余米,吐蕃统治初期(敦煌时窟分期为中唐)所凿建的第 25窟,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也属佼佼者。西夏时期凿建的第二第三窟,无论在 内容不是艺术上都独树一帜,并弥补了莫高窟西夏艺术之不足。窟中的水月观音和文殊菩萨 出行图,均为脍炙人口的佳作。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西千佛洞现存16窟,保存完好,1961年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乐千佛洞,现存23窟,密宗题材的壁画尤多。五个庙石窟现存22窟。这几外石窟都右以作 为莫高窟和榆林石窟两个窟群之参证和补充。(1)文中把榆林窟、东千佛洞和肃北五个庙石窟都归在“敦煌石窟”的范围内,理由是什么?(2)下面对第一段中的“同属一脉”的“脉”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动脉和静脉的区分B.像血管一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C.脉博的简称D.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3)段中“现存北魏到元代的洞窟42个”的说法,能否将“至”字换成“和”字?为什 么?(4)你认为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5)介绍敦煌石窟时,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并举例说明。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微不足道吗拿了人家一根针,坐公共汽车逃了一次票,摘了十朵花,第一次把公家的灯泡安在自 己的卫生间,头一回扣顾客的秤,头一遭把垃圾倒在河里,把口香糖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 借人家五毛钱不屑于还,私翻一次别人的抽屉,把别人信封上的邮票撕下来这都是一些 司空见惯的小事,小得微不足道;而且它的隐蔽性很强,有些事简直是“举手之劳”。但这 些都是鲁迅先生所谓的“皮袍下的小”。汪洋大盗最初的功课,可能是仅仅是拿了别人的一根绣花针、1986年的那场大兴安岭 森林火灾,也只是因为一个工人乱丢了烟头。毛衣只要绽了一个头,足以被拆成一堆线。脸 上的一个小疗子,弄不好会引发大面积感染。使火箭升空时爆炸的,是推进器上的一颗松动 的螺丝钉。而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很有可能是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造成的一一 这是1979年12月,科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亲口说的。人,都想做大事,但我们中不少人往往做不了大事,只能眼睁睁地看那些做成大事的 人成了伟人、名人。退而求其次,做不了大事,就只能做小事,但生活往往和我们开玩笑: 小事也做不好一一至少不能做得十分好。其实,生活这串“糖葫芦”,也无非是一件一件的 小事串成的。但“心是一个盲目的猎人”,一不留意,你就“逃了一次车票”。马的蹄铁,丢了一颗钉子,是微不足道的吧?但它可能带来的后果,却又那么让人瞠 目结舌,甚至能吓得你屏住呼吸和心跳、请听这样一首西方民谣: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 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 了一"t帝国!(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司空见惯:O微不足道:。瞠目结舌:。(2)文中举了不少“因小失大”的例子,归纳一下,写出其中的两个例子。(3)你是如何理解“但'心是一个盲目的猎人',一不留意,你就'逃了一次车票”'这句 话的?可结合实际谈一谈。(4)读了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所写的西方民谣,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请写下来。(参考答案):“?”“。”O(2);(3)他失去了亲情与温馨,得不到他人的关爱;他找到了亲人,可以和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 起(4)多么豪华的建筑;亲情与温馨;充满亲情(5)父母;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在,家就在(6)富翁;有家人生活的房子才叫家(1) C(2)美丽而有生机;热烈而粗犷;端庄而沉静;自然而平静(3)颜色;黄青;昏黄(4)秋;比喻;雨;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5)因为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 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1. (1)迟到,;。;:“;,;?”(3)聚精会神;结结巴巴(4)“谁叫你起得这么晚呢?你看还有十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了!”“珍惜这短短的 几分钟吧! ”(5)容忍自己的错误,就是向自己的弱点退让;克服缺点的开始,就能多听一分钟的文化知 识;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早上睡过头了(6)既严厉又和蔼的老师。2. (1) B (2) A (3) A (4) B(5)作者通过对故乡的云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3. (1)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容和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2) B(3)不可以换成至,“至”表示从北魏到元代时期内的所有洞窟,而“和”只表示北魏和元 代两朝的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