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docx

    • 资源ID:72777636       资源大小:25.1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docx

    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型新授 课时1授课时间主备人王玉红落整合时间组长签字教学 目标1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2 .理解每首诗中诗人借月所寄托的情怀,并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3 .养成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并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重占1 .读懂课文,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所感悟。2 .分析诗歌的形象的语言,特定的环境,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学习情景交融写法。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月亮”所寄寓的各种内涵。课时 安排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集体交流意见【预习导学】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栖()宫阙()绮()户琼(-)楼婵()娟天涯()不胜()寒2 .读书上的注解,试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中庭:婵娟:宫阙:琼楼玉宇:天涯海角:何事:3 .试着对选文进行古今对译(理解诗的大体意思)(提供参考)。第一首: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一一月光照射在庭院里,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萧 森的树阴里,鸦鹊先后进入了梦乡。冷露无声湿桂花一一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一一今夜明月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望月怀人。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一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第二首: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一明月何时出现?(我)握着酒杯问 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一一不知道月中的宫殿,今天晚上是 哪一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一我想乘风回到天 上去,只恐怕那用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分外严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一月下(我)跳舞的倩影随身转,(月 宫里)哪能像在热闹的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一(月光)转过红色的楼阁,又低低 地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到了无眠的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一一(月亮)你该不会有什么恨和愁, 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离的时候格外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此事古难全。一一人间总有离有合有 悲有欢,月亮总有阴有晴有缺有圆,此事从古至今就难以如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一但愿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千里心相连,明月共观瞻。4.课外搜集有关于“月”的古诗名句。【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国人大都有“月亮情结”,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也认定月亮上 有美丽的嫦娥,有砍树不止的吴刚,有辛勤捣药的玉兔一一有了这 份想象,我们就可以举杯邀月,对酒当歌,寄托人生的理想、追求、 忧思,甚至愁怨。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这三首吟月诗词来感受“月 亮”所寄寓的各种内涵。二、学习第一首十五夜望月1 .文题理解。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作者在夜晚赏月时,怅然于家人离散,怀人 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用这首诗,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非常委 婉动人。2 .背景理解。本诗选取自王司马集,诗题一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 中,名不详,这里是以官名称人。在唐代咏中秋的篇章中,本诗是 较为著名的一首。(1)诵读。二人小组互读,正音,划分节奏。中庭她白的栖鸦,冷露死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肱思偌谁家?齐读。小组推荐代表朗读,集体评价。(2)品读。配乐诵读十五夜望月(听录音)。9师生活动,感受诗中的意境。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 画面?你喜欢诗中的哪些词句?为什么?(学生自由谈想法。)进步展开讨论,品读诗中精彩处?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 充?预设如下:“中庭地白树栖鸦”,诗人在这句诗中写到了中庭月色,只用“地白” 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 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出了鸦鹊栖树的情 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宁静。诗人没有采用正面直接抒情方式,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 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一个“落”字,不同凡响,给人以 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冷露无声湿桂花” 一句,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进一 步揣摩,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 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 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 湿桂花”的意境,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而且岂止是桂花,那 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 诗句带给我们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3)赏读。根据品读结果,请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段简短的赏析的 文字,交流。三、学习第二首水调歌头.文题理解。“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苏轼在此词前有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丙辰应为宋神宗熙宇九年(1076),恰是苏轼的“不惑之 年”,当时他在密州任上。“中秋”即“秋中”,梦梁录中秋:“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 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中秋节是 汉人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有赏月、团圆两个主题,反 映了宋人的习俗。1 .背景理解。本篇长调词,作于宋神宗熙宇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时 作者正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从题序来看,此首词为醉后抒 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2 .关于小序。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其时, 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与在齐州做官 的弟弟苏辙(子由)又长达6年未能相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 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 思亲”,面对清风明月、家家团圆之时,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 弟苏辙。这小序即交代了作此词的理由。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 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 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 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笞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 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请学生讲讲课前查找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多媒体展示简介作者生 平。)苏轼(1037 -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 属于I口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 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 古、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传诵甚广。3 .诵读感受。(请学生自由朗诵一遍,注意字词的准确读音,划分朗读节奏。) (1)划分节奏如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2)多媒体展示生字。阙(qud) 琼(qi6ng) 绮(ql) 胜(sheng)(3)听配乐范读,学生小声跟读。(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 (4)展示朗读技巧,全班模仿配乐范读有感情大声跟读,注意语速、 重音。(5)男生配乐朗读上阕,女生配乐朗读下阕。教师对朗读情况点拨。5.体会诗情。(1)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明确:上阕一一望月(写景)。(2)下阕呢?(抒发了什么感情?)明确:下阕一一怀人(抒情)。(3)上、下两阕的联系何在? 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6.课文精讲。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这首词开头即向青天发问:“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反映了 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作者为什么向往月宫呢?我们看一下,当时的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 写此词时,作者41岁,正处在政治上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 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 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人与月都一样,都难以十全十美,这些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 法克服的遗憾,不应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只要亲人身体健康,即 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诗人苏轼,他在政治如此失意之时,也没 在完全消沉,而愈显豁达开阔,他在亲人多年离散的中秋之月下, 也没有过分沉浸在孤独中不能自拔,而是借月送去美好的祝福。全 词是以美好的境界结束,积极乐观。7.师生讨论。(1)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两句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明确:“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3)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先 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自慰、释然, 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 活的信心也更坚定。表达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4)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明确:实景一一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一一宫阙(琼楼玉宇)。(5)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明确:联想一一明月(月圆)一团圆(人圆)。想象一一明月一宫阙一琼楼玉宇。(6)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赏析: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这些 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原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 互相祝福。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 这样,唯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 却离怨。(7)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其豪放词风在本词中是 如何体现的?明确: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一一“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何 事长向别时圆”。将青天拟人化,人与天对话,想象大胆奇特,感情 奔放豪迈,笔墨酣畅淋漓。“把酒”、“归去”、“弄清影”几个词语同 样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气派。8 .品读鉴赏。请学生试着就水调歌头写赏析性文字。9 .研究拓展(小组分选选题)。(1)诵明月之诗:小组之间把掂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 交流评析。例:”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一一张若虚春江花月 夜“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一一李商隐无题“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一一李商隐代赠二首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一一赵暇江楼有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张继“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一一白居易“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一一钱起(2)试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朗读自己改写的范文,选配古筝曲目西厢词。)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诗 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连 翩,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举起一杯 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月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 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 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白,那里是我向往 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 却是“水气”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 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 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乂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阁 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 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 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 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 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 人总有团圆的一天。四、作业1 .预习下一首,并对三首诗进行比较。2 .课外对“月亮文化”选题分组进行探究。选题:(1)有关月亮的传说。(2)月亮与诗词。(3)月亮与流行歌曲(4)月球奥秘。(5)月亮的美称。第二课时一、下面我们看第三首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1.文题理解。“我的思念是圆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 ,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追求美好的团圆2 .背景理解。艾青的.诗,往往较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 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 明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为 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 紧密结合现实、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乂同新鲜诗意结合在一起。3 .走进教材。(I)认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生于1910年,逝于1996年。浙江金华人,现 代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 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 声誉。(2)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89年,是诗人晚期作品。诗人一生经历坎坷,人到晚年后,对亲情看得越来越重。此诗是诗 人心境的真实写照。(3)谈话引题。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团圆节。诗人从月亮是圆的,想到自己的思 念也是圆的,引出联想,表情达意。(4)朗读全诗。先集体朗读。(老师评价,指出优缺点。)指名朗读。(学生评价)4 .整体感知。(1)先默读,了.解全诗大致内容。(2)第一节。诗人把自己的思念比成是圆的,很形象。联想到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圆的,引导学生思考有何言外之意? 明月朗照,你能联想到什么?(3)第二节。我的思念是圆的,想到西瓜、苹果也是圆,由此也联想到什么?为什么诗人说:“谁能把月饼咽下? ”大家可以小声讨论,可以发言,也可以提出其他问题。5 .理性分析。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第一节。1、2、3句说我的思念是圆的,中秋的月亮是圆的,是不是所有的 事物都是圆,都那么令人满意呢? 明确:中秋月圆常常是人事不圆。由4、5句诗,联想到哪些诗(词)句呢?明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7句启发人们联想,你会想到什么呢?明确: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应该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境了。(2)第二节。笫2句,诗人说“西瓜、苹果都是圆的”有何用意?明确:西瓜、苹果都是圆的,乂是很甜的,这象征着亲人的团聚和 欢乐。第3、4句,有何作用?明确: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都尽如人意,有团聚的欢乐就会有骨肉 分离的痛苦。这两句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第5、6、7句,想到分离的亲人,看着中秋的圆月,你能对圆圆 的月饼张口吗?你能吃出月饼的香甜吗?,明确:至此,诗意拓展,诗人希望人和月一样,由不圆而圆,洋溢 着渴望亲人团聚之情。二、阅读提升三首咏月诗词,写于不同的时代,都表达了相思之情,试作比较。相同点:中秋咏月,抒思念亲人、盼望团聚之情。不同点:时代不同一一唐代;宋代;现代。形式不同一一七言绝句;词;近体诗。内容不同一一思念家人、离情别绪、委婉动人、小家;怀念亲弟、 自我解脱、旷达乐观、小家;思念同胞、渴望统一、哀伤沉重、国 家。三、深入探究课前已经请同学们围绕“月亮文化”,选择一个角度,完成探究任务。 现在就请同学们采取活泼多样的交流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探 究成果,说出自己的感悟。选题:1 .有关月亮的传说。2 .月亮与诗词。3 .月亮与流行歌曲。4 .月球奥秘。5 .月亮的美称。作业 布置教学 反思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一学校9名录参.见:hdww.zx.xk /wxt/list.spx,?.ClassID=306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