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师(技师)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专题报告病例分析报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漏诊3例白血病的分析).docx
检验科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年月日第1页共4页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漏诊3例白血病的分析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白细胞二分群、三分群自动血液分析仪已普及,五分群也广泛使用,血常规检查 在短时间内从手工操作过渡到半自动、全自动检测,同时也 带来许多不可防止的问题。其中工作人员对先进仪器性能缺 乏全面掌握,对异常结果未做全面分析,盲目发出报告,从 而易造成各类疾病的漏诊、误诊。在此将我院2002年至2005 年漏诊3例白血病作以分析,与同行们共勉。1病例资料例1:患者王成年,男性,36岁,于2002年7月9日 因全身关节疼痛来我院骨外科就诊,行风湿系列、血沉、血 细胞分析检查,结果抗“0”阳性,血沉39mm/h,血红蛋白 lllg/L,白细胞7. 9X109/L,血小板114X109/L,淋巴细 胞0. 22,中性粒细胞0. 74,单核细胞0. 03,嗜酸细胞0. 01。 因患者仅表现轻度贫血,未作镜检分类,临床诊断风湿病, 收入外科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1周,疼痛未减轻,伴有全 身出血点,16日再行血细胞分析检测,白细胞37. 9X109/L, 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34X109/L,淋巴细胞0.04,单核 细胞0.07,中性粒细胞0.88,嗜酸0,嗜碱0.01,乃未作 镜检,临床考虑血液病,次日做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早幼 粒细胞性白血病。转血液内科治疗无效,于19日死亡。第2页共4页例2:患者席小娟,女性,33岁,2004年5月6日因鼻、 牙龈出血来我院就诊,经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09g/L,血 小板41X109/L,白细胞n. 1X109/L,淋巴细胞0.64,单 核细胞0.22,中性粒细胞0.10,嗜酸0.02,嗜碱0.02。未 作镜检幼稚细胞报告。临床初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治疗4d, 10日复查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99g/L,血小板 33X109/L,白细胞19.2X109/L,淋巴细胞0.81,单核细 胞0.11,中性粒细胞0.06,嗜酸0,嗜碱0.02。此时外周 血幼稚细胞达0. 34o当日骨穿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经化疗后缓解,6月2日出院。例3:患者尹治奇,男性,56岁,2005年3月9日因上 腹疼痛、恶心、厌食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查体剑突压痛明 显,临床行胃镜、血细胞分析检查,胃镜报出血性溃疡,血 红蛋白119g/L,白细胞32. 9X109/L,血小板98X109/L, 淋巴细胞0.10,中性粒细胞0.83,单核细胞0.03,嗜酸细 胞0.01,嗜碱细胞0.03,未作镜检报告。经对症治疗7d, 腹痛缓解,但出现寒战、高热。17日再行血细胞分析,血红 蛋白101g/L,白细胞71.3X109/L,血小板68X109/L,淋 巴细胞0.05,中性粒细胞0.86,单核细胞0.04,嗜酸细胞 0. 01,嗜碱细胞0. 04o镜检外周血有中晚幼为主的异形细胞。 18日骨穿报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2分析结果第3页共4页2. 1检验人员缺乏临床知识急性白血病起病急,临 床表现多种多样,常以高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 骨关节痛为特点,个别患者仅表现某一方面。我们局部检验 人员由于对非典型病症缺乏足够的认识,思路狭窄,即便血 常规报告异常,仍凭借主观判断,不作涂片镜检,盲目发出 报告单,致白血病细胞漏检。临床检验人员应熟悉急性白血 病的各种临床表现特点,当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白细胞 超越正常参考值,或直方图异常的血标本均应涂片镜检1, 防止各类白血病细胞漏检。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