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沟通培训心得体会(3篇).docx
家长沟通培训心得体会(3篇)第1篇幼儿园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幼儿园与幼 儿和家长沟通培训心得体会第3篇幼儿园关于家长沟通的培训心得 体会【第1篇】幼儿园如何与家长沟通培训心得体 会范文一、以礼待人、微笑与家长沟通首先,作为一名老师,只要是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必需要留 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干净,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妙的印象, 这也是对家长的敬重。在外人看来,老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业,我 倒觉得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更是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其次老师要学 会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友好情感的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和家长沟通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时时沟通、理 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同时,微笑和热忱还可以拉近与家长之间的 距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别状况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 和家长争吵,更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布满微笑,那 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 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退误会和冲突。最终,老师还要学 会一些简洁的礼仪。比如说与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凝视对方,并且 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交谈。孩子家长感受到老师是诚意宠爱关怀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简 单接受老师的看法和建议,使家长坚决了训练好孩子的信念。(七)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训练好孩子。共 同的爱使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拉得很近,使家园的沟通更加自然、融洽。 但是,家长对孩子的爱有时是不正确的,要么爱得过火,要么不到位。 例如,当孩子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老师会训练幼儿:要对自 己的事情负责。而有的家长怕孩子受批判,竟主动替孩子开脱责任: 是我不好,我没有提示他。从而使孩子心安理得地认为完成老师的任 务是爸爸妈妈的事,和我没有多大关系。而有的家长则是恨铁不成钢, 当众指责孩子:你看别人怎么都完成了?你为什么忘了?从而使孩子惭 愧难当,自信念大受损害。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首先要理解、确定 家长良好的动身点,不要使家长有挫败感,同时要给家长一些关心, 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他们的爱去训练孩子,使孩子的社会性得到健康 进展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乐观参加是沟通的必要条件,由于各种缘由, 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给老师添麻烦等,不少家长很少主动与老师沟通, 这对家园共育非常不利。因此,我们老师要鼓舞家长采纳多种形式与 老师沟通。三、老师和家长谈话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爱甚至是厌烦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 而产生抵制心情。(二)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 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信任我们,敬重并听取我们的看法,要让家 长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化地 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状况,以请教的态度 急躁的听取家长的看法,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愿意与老师进行充 分的沟通,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详细步骤是:1、汇报孩子近来的进展状况(进步与问题所在)。2、了解幼儿在家状况及家长的训练方法,找出问题的缘由。3、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协作做的事。这三个步 骤的良好运用,就为我们更好的和家长沟通开了一个好头。把握了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还要依据不同的状况做不同的支配。如: 每学年开学初,我们都要接一个新班。由于家长对老师不了解,所以 关注的一般都是幼儿在园的生活状况,即吃的怎么样,水喝的多不多, 中午睡觉了没有等等。依据家长的需求,我们指导幼儿制作了一张生 活卡,贴在楼道里。内容包括:今日我吃饭了、今日我喝水了、今日 我大便了,今日我睡觉了。指导幼儿利用室内活动时间按数量用自己 喜爱的图案纪录。这样,家长就能利用接送孩子的短临时间充分了解 幼儿在园的生活状况。又由于是孩子们自己记录的,孩子们还可以向 家长解释,从而让家长了解的更清晰,更真实。四、老师应通过多渠道,实行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1、家长委员会老师们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幼儿园大型家园共育活动, 可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制定方案并一起组织实施。还可通过家长委 员会真实了解家长们的心声。2、家长辩论会以往的家长会多以老师说教为主,家长爱好不大。我们可以转变老 的形式把家长会改为家教辩论会。老师举出几个班上幼儿最具代表性 的事例,以家长为主,让家长分析争论,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辩论中, 家长们更新训练观,对比事例,反思自己的训练行为,并产生学习和 参加各种训练活动的爱好。待家长们发言完毕,老师再有的放矢的发 表看法,表明观点,介绍阅历,其效果事半功倍。3、家长园地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老师们好像已习惯 于用更多的心思来设计栏目、查找内容,而忽视了家长参加的深度与 广度。我们为什么不预备一块小天地,将家长请到家长园地中来。如 夸宝宝栏目可写孩子在家的表现广我的育儿心得让家长畅所欲 言广我的问题可写上家长的困惑等等。家长园地不能只是老师唱独 角戏,要调动家长乐观参加的爱好,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搭起一座 彩桥。4、家园共育袋我们可给每个孩子预备一个家园袋。每周,我们都将幼儿所学的内 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还可随时将幼儿在园状况,教学内容及需家 长关心等写好,放入袋中。由于袋里装着孩子们小小的成果,家长们 会很愿意每个周末将袋子带回家,周一再带入幼儿园。另外,家长对 老师的工作有何看法、要求都可写下来装入袋中,以助于老师工作的 提高。家园共育袋使劳碌的家长能更了解幼儿的进展状况,无声的沟 通促进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5、个别化的家园沟通由于每个孩子共性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文化素养的不同, 大量的通常性的沟通是个别化的。个别化家园沟通的方式有家访、约 谈、家园联系册、电话、便条以及接送孩子时的交谈等。如今,很多 幼儿园上了宽带网,并且实现了班班通,这样就更加拓宽了沟通渠道, 网上交谈也是很便利的。个别化的沟通要着重于针对每个幼儿不同的 问题和不同的家长在训练上的问题而进行,以促进每个孩子的身心进 展为目的。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双方都有责任,但老师更应主动些,并且要努力 为沟通渠道制造条件。幼儿老师要真正从狭隘的训练观中走出来,必 需充分熟悉到:家长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 奠定良好的素养基础。总之,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靠幼儿老师做出努力。老师经常要 换位思索,擅长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会时老师要保持 冷静,擅长自控;遇到冲突时.,老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 力。二、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与家长沟通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了老师,那老师就是家长最信任的人。家长若 想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状况,只有与老师进行沟通。当家长问到孩子 的学习、生活等状况时,老师肯定要以诚相待,不厌其烦。三、以乐观、急躁的原则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许 多,言语中布满了对老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 对幼儿训练有肯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类型。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细致观看,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 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 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 要的信息。越是常来与老师沟通的家长,越能磨炼老师的急躁和责任 心,假如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 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四、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园里年轻老师越来越多了,好多老师还没有为人父母,好多老 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 沟通时,经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全部老师要了解 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 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非常惊异、非常伤心是 确定的,而有的老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 么,一件小事马上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怀,对工作不 够负责,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假如老 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假如受伤的孩 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 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五、老师应急躁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训练孩子。有时 训练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老师是有肯定 育儿学问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 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训练观念,把握正确的育儿方法。总之,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靠幼儿老师做出努力。老师经常要 换位思索,擅长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会时老师要保持 冷静,擅长自控;遇到冲突时,老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 力。老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老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 相互敬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热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 立首先取决于老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 对家长的敬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道老师宠爱并关怀自己的孩子时, 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敬重老师,心理上的 距离自然消退,从而乐于与老师接近,情愿与家长沟通,家长与老师 的关系会非常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老师的训练思想、育儿之方、 学问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园沟通的工作,让老 师受益非浅。【第2篇】幼儿园与幼儿和家长沟通培训心得体会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协作,需要家长的理解、信 任和支持。沟通是做好家园工作的第一步。孩子们从刚入园时的奇怪 、懵懂,经过一学期的集体生活孩子 们渐渐对幼儿园有了更多的认知,孩子的个体差异渐渐明显。每个孩 子的成长速度不一样,个体进展差别很大。有的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幼 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比如有的孩子自理力量强、能和小伴侣友好相处、 在班级里规章意识强、喜爱参加集体教学活动等等。但是有的孩子在 某些方面需要提高。我和班里的老师常常争论班里孩子的状况,发觉 有几个小伴侣需要在行为习惯方面提高。这几个小伴侣有共同的问题: 规章意识差、留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不喜爱参加集体活动、自我 为中心等等。我们预约了孩子的家长,主动跟家长约谈。约谈时先请 家长说一说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他们发觉的孩子的优点和问题。 我们老师也说一说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孩子的闪光点以及孩子需要 提高的地方。并且针对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和方法。通过谈话沟通,发觉这几位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很惊讶,孩 子在幼儿园和在家里完全不同。家长也意识到孩子的问题,而且很重 视,情愿协作老师做出转变。一个小小沟通谈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更 加全面的了解孩子,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和家长能更加有针对性 的训练孩子。【第3篇】幼儿园关于家长沟通的培训心得体会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八条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协 作,关心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训练环境,向家长宣扬科学保育、训I练 幼儿的学问,共同担负训练幼儿的任务。在幼儿期,对儿童影响最 大的是家庭,家园共育可以说是素养训练的立足点。老师要与家长建 立公平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生成相宜于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进展 的训练。幼儿园具有双重任务。一是实行训练与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 实施体、智、德、美全面进展的训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进展。二是 为家长参与工作、学习供应便利的条件。我园处于重建后一个崭新的 幼儿园,面对以前老师在工作中的一些旧的思想、旧的观念我们将进 行新的转变,尤其是我园今后的进展方向是办人民满足的训练。老 师如何充分整合利用家长资源,提高老师的素养。老师们也熟悉到: 把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对提高老师的训练素养是不行缺少的一个方 面。由于从家特长老师可获得很多珍贵的学问阅历与信息,对提高老 师素养,有很大的关心。所以幼儿园训练必需与家庭训练相互支持, 相互协作。以求全面了解孩子进展的状况,在训练上取得共识,从而 共商训练策略,协同进行训练。那么,幼儿园老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 长沟通呢?我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及这几年的工作阅历与大家进行共享:一、幼儿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 一句话沟通法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个领域的各项目标进展中不存 在明显的问题而家长也很少过问的。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最让老师省 心的,假如我们对自己略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 但我认为,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 种状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状况及各 方面进展的水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缘由而压 抑着自己。于是,我们针对这样的家长实行了一句话沟通法,即利用 接送环节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状况,如:今日某某学会了.今日 某某吃了几碗饭等等,当你说完后,往往会看到家长会心的微笑。(2)引起留意法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 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由于家长对幼儿训 练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状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 的家长我们就实行了引起留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现等让家 长发觉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关注,再依据不 同的状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1、让家长了解训练目标及幼儿应达到水平。2、这位小伴侣和其他小伴侣的差距,并逐步渗透训练理念。3、了解家长的训练方法。4、找出问题的缘由。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方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 果。真情感动法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领域的进展中不存在问题,但家 长有很多的不放心。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 离去。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纳的是真情感动法,即:将孩子在各 领域进展中的点点滴滴准时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殊关注的问题, 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看,细致指导,急躁细致的向家长反映状 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 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兴奋,为孩子的失败而难受, 用我们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让家长信任我们,支持我们!让家园共 育的合力促进孩子更快更好的进展。二、家园沟通时应留意以下问题(一)要敬重家长。我们要以公平的态度来对待家长,敬重他们的人 格与观点,要急躁、虚心、诚意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 努力营造和谐、轻松、开心的沟通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全都。(二要确定孩子。老师一句微不足道的赞扬,都会让家长感到兴奋, 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如亲亲孩子的小脸蛋说:你真棒!老师喜 爱你。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肯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连续努 力的心理。同时这种确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开心地面对老师, 主动向老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育儿的困惑,期望得到老 师的教导与关心。这样,沟通的主题就会得到延长,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沟通。(三)老师应急躁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训练孩子。有时训练孩子的方式很不 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老师是有肯定育儿学问的专业人员, 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 点,更新训练观念,把握正确的育儿方法。曾遇到过一个家长向我诉 苦老师,我们家孩子太任性,每天上学非要买零食,怎么打他骂他 都没用,不买就不上幼儿园。作为老师应当先告知家长:吃零食过 多,不但有碍于幼儿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幼儿偏食;建议家长把和孩 子沟通时用浅显的语言讲给幼儿听,其效果确定比打、骂的方式好的 多。家长从我们这里了解到了正确的育儿学问,准时的转变了自己的 训练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更加了解这个孩子,同时与家长也拉进 了距离。(四)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 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 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与老师就开头了共同的历程一一训 练好孩子。因此,老师应当学会与每一位家长沟通,让每位家长都能 感受老师的关注或重视。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公平因素的不同, 家长的训练观念和训练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老师深化地了解家 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五)老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我们好多老师现在还 很年轻,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 与家长沟通时,经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老师了解 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 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非常惊异、非常伤心是 确定的,这时我们要了解幼儿父母的角色,要换位思索,体谅家长的 爱子之心。而有的老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 那么,一件小事马上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怀,对工作 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假 如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假如受伤 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 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六)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园沟通中,双方难免会谈到 孩子的缺点,作为老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 而不应当掺杂主观颜色和心情。老师应当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 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沟通。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 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在父母眼中, 自己的孩子最棒。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 子的淘气,是一种可爱。孩子究竟是孩子,我们(包括家长)都不能以 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忧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老师 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熟悉与态度。我们老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 一一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盼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 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以 一颗真诚和善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 信任,家长非常在意老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老师在与家长沟 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怀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假如老师 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肯定会顺当进行,它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