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
资源ID:72787910
资源大小:19.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x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20分) 1 .默写。(1)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4 )论语十二章中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以下选项中出现本诗作者的著作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2)本诗中的大海具有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的抱负。 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孟母断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谖"也,呼而忘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J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注释】谖:忘记。(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引刀裂其织自是之后(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孟辍然中止,乃复进。(3 )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一书中的方正篇,文中陈元方具备的 的品格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后文中孟子的母亲同样注重家庭教育,她"断织”是意在告诫儿子二、现代文(30分) 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散步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 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 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一不过,一切都取 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 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 一个两全的方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 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鳖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 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 世界。(1)第段横线上交代了一起散步的人员,请选择符合原文的排列顺序,并阐述理由。A.我的母亲B.我C.我的母亲D.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我(2 )比拟第、第段两处画线句表达效果的异同。(3)以下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的情节在几处矛盾的出现和解决中不断推进,逐步揭示文章的主旨。B.本文对称的句式很多,这些句式整齐自然、音韵和谐,又散发着理性的光芒。C.本文主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充满童趣和童真,反映一家三代温和谦让的浓浓亲情。D.本文选取散步这样T牛生活小事,表现祖孙三代人的感情,也传达出作者的哲思。(4 )本文以"散步"为题的好处是5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苹果杨立英那年夏天,娘从外面带回家几个苹果。我冲进家门的时候,娘正把最后一个苹果放进吊在房梁的竹篮里。 娘以为我没有看到,于是在我进门后,她一地从竹篮边快速地走开了。那是一个简单实用且功能强大的装置!绳子从房梁上垂下,另一端拴上钩子,竹篮挂在钩子上,里面放 着干粮或其他吃食,竹篮的高度恰如其分地固定在娘能伸手触及而我无论如何也够不到的位置,当然,这 样的装置除了防小孩子外,还可以防猫防老鼠。我还无法抵挡住一个苹果的诱惑。娘出去后,我在屋里转了几圈,阳光从窗根斑驳地透射进来,一个清 晰的路径在我头脑里呈现,那是通往竹篮最快捷的路径。晚饭过后,一家人在天井里纳凉,而我却毫无兴致,我的魂被竹篮里的苹果勾走了。一人回屋睡觉不是我的习惯,为了让我的计划天衣无缝,我又必须设计一些理由,这是需要勇气的。我 几次想跟娘说我困了,但一想开口,心跳就加速,犹豫了几次,最终我还是说了出来,然后装模作样地打 了声长长的哈欠。娘说:"困了就回屋去睡r借着月色,我爬上炕钻进了蚊帐。躺下后,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竹篮,很长的时间。最终,我还是鼓 起勇气悄悄地下炕,爬上椅子,再攀上墙边的桌子,踮起脚尖,伸长身子从竹篮里摸起一个苹果。那一刻, 我感觉心脏怦怦乱跳,腿有些打颤发软,幸好一股苹果的清香弥散出来,抚慰了我的不安。我匆匆地回到 炕上,把自己和苹果裹进了被单儿。我在不安和甜蜜杂糅的心情里沉沉睡去,梦里,我望见了我家的柳树 上长满了苹果,我攀上柳树,抚摸着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感觉一下变得特别富有!”都给我起来!谁偷拿了篮子里的苹果?今晚不交出来,就先把她的手剁了 r娘的呵斥声把我震醒。 娘不是个性情温和的女人,但这样大的火气却是第一次。我浑身开始颤抖,慌乱中,把滚到被单角的苹果 又紧紧地攥在了手里。这时,爷爷裂肺的咳嗽声穿墙而至,打破了黑沉沉的宁静。记不清从何时起,爷爷就这样整夜整夜地咳 嗽。娘暂时放弃了对我们的"审问",从竹篮里抓起两个苹果匆匆往外走。从我们的屋子到爷爷的屋子只有几步的距离,娘走完这段距离的时间,是我逃月兑罪责的唯一机会。娘的前脚刚迈出门,我一骨碌爬出被窝,一手抓住苹果一手提着娘用旧粗布为我拼接的裤衩,下炕,爬 椅子,再攀上桌子,一切行云流水般的麻k可还是晚了,放苹果的手没等收回,娘已匆匆破门而入。一切静止下来,只有煤油灯的火焰闪闪烁烁,我呆呆地站在桌子上,娘直直地盯着我。我两手紧紧地握 着变松的裤衩边缘,越握越紧。或许因为用力,瘦弱的我灯笼架般的筋骨清晰可见,油灯的光把我投射到 墙上,细脚伶仃的。我的恐惧和委屈在娘慢慢靠近桌子时爆发了,我突然放声大哭,无所顾忌。我释然地迎接即将要来的狂 风骤雨。让我猝不及防的是,娘一把把我拽进怀里,搂得紧紧的,突然一声也大哭起来。当娘红W着眼帮 我擦泪时,我瞬间感觉一世界的温暖把我淹没。那天晚上,我蜷缩在娘的怀里睡着了,睡梦中我又望到了 我家的柳树上挂满了一树的红苹果对于娘从暴怒到温情的突然转变,我感到非常不解,直到后来的一天,我也做了母亲。(1)第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A.做贼心虚B.假设无其事C.惊慌失措D.假设有所失(2 )本文是围绕"苹果”展开表达的,细读文本,完成下面表格:情节"我”的心情娘把苹果放进吊着的竹篮里犹豫、紧张、甜蜜娘发现苹果被偷,暴怒害怕、慌乱(3 )第段中的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4 )下面对中两个“大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大哭是因为偷苹果被发现的恐惧和最终吃不到苹果的委屈。B.我大哭是因为吃不到苹果的愤怒和对母亲的不满、抱怨。C.娘大哭是因为孩子吃不到苹果以及作为母亲看到孩子的惶恐时的心疼。D.娘大哭是因为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人母却无法满足孩子基本愿望的无奈、愧疚。(5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娘"的人物形象。三、综合运用(10分) 6.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经典常读常新,是我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本学期,我们已经共同阅读了一部经典作品,请完成以下题目。(1)小贤要为学弟学妹们做本学期所阅读的一书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将下面篇目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只需填选项,每处2个)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还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o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A.狗猫鼠B.五猖会C.无常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E.藤野先生F.范爱农(2)读完这本书,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3)这本书折射出很多鲁迅的教育观念,比方:教育要呵护孩子的天性:教育不要一味顺从孩子: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等,这些观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请你选择一个,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四、写作(40分) 7.题目:不一样的你要求:(1)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2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