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作业.docx

    • 资源ID:72788989       资源大小:94.9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作业.docx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立足主干知识注重基础和综合,1 . (2021石家庄名校联盟高三诊断)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 改变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 结构的变异,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片段引起的变 异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2 .(2021 泰州期末)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行为, 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 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分别属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8 .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甲图中染色体可能出现了部分基因缺失或重复D.乙图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一定比例的可育配子A 甲图所示现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形成的环,可能是重复环 或缺失环,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图乙中的“十字形结构” 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同源区段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属 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 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正确;根据题意,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供原材料B.该三体洋葱与基因型为Bb的洋葱杂交,子代出现三体洋葱的概率为1/2C.该三体洋葱植株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体细胞中最多含有33条染色体D.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两个B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 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三体洋葱植株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将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三体洋葱(BB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 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BB : B : Bb : b=l : 2 : 2 : 1,基因型为Bb的洋 葱产生的配子为B : b=l : 1,当三体的BB配子或Bb配子与正常洋葱的配子 结合时,就会出现三体洋葱,故子代出现三体洋葱的概率为1/6+2/6 = 1/2, B 正确;由于洋葱(2=16)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三体植物(4号染色体有3条),该三 体洋葱植株体细胞中含有17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体 细胞中最多含有34条染色体,C错误;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两个B基因可能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故两个B基因的分离可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正确。14.(多选)(2021南通高三四模)突变型果蝇2号和3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隐 性基因bw(褐眼)和e(黑檀体),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用bw+和e+表示。下图甲果蝇 是染色体正常的褐眼黑檀体果蝇,乙果蝇是2、3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的野生 型易位纯合子果蝇,甲果蝇与乙果蝇进行杂交获得R野生型易位杂合子果蝇, 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不能存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甲果蝇乙果蝇正常易位纯合子甲果蝇乙果蝇正常易位纯合子易位杂公子A.乙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甲、乙果蝇产生的配子均能存活C. 6测交后代中野生型和褐眼黑檀体比例为1 : 1D. Fi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有4种表型BC 乙果蝇发生的变异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 的易位,A错误;由题意可知,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不能存活, 甲、乙果蝇均没有缺失或重复,所以产生的配子均能存活,B正确;按照自由组 合定律,Fi应产生4种配子,且bw+e+ : bw+e : bwe+ : bwe=l : 1 : 1 : 1;隐 性纯合果蝇产生bwe 一种配子,由于在遗传时染色体片段缺失或重复的配子不 能存活,bw+e、bwe+重复造成不能存活,成活的测交后代个体只有野生型与褐 眼黑檀体两个亲本表型,分离比为1 : 1, C正确;Fi产生2种配子,且bw+e+ : bwe=l : 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有2种表型,D错误。15. (2021 泰安高三二模)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含有一种生物碱一一长春新 碱,对多种癌症都有较好的疗效,是目前常用的天然抗肿瘤药物之一。(1)为了大量高效地从长春花中提取长春新碱,实验人员取长春花部分组织 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培养液促进其快速增殖,然后再将 细胞破碎后提取出长春新碱。这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实际中应用,可以实现 。与传统方法获得长春新碱相比,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 产长春新碱,具有 等优点(答两点即可)。(2)长春花三体植株性状和普通植株不同,减数分裂一般产生数目相等的两 种类型的配子,一类是+1型,即配子中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型, 即配子中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1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若 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染色体数目增加的长春花个体都能正常生活。已知长 春花是两性花植株,一对相对性状抗病(A)对感病为显性。现有5号染色体为 三体且感病长春花、若干纯合抗病与感病普通植株,请设计两代杂交实验,每 代都利用三体植株,通过观察后代中抗病与感病的比例,来判断感病基因是否 位于5号染色体,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杂交实验思路:O预期结果及结论:O解析(1)取长春花部分组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培 养液促进其快速增殖,然后再将细胞破碎后提取出长春新碱。该技术可以实现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与传统方法获得长春新碱相比,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生产长春新碱,具有产量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占用耕地;几乎不受季 节、天气等的限制等优点。(2)为确定感病基因是否位于5号三体上,依据给定的两个亲本可设计以下 两个方案:实验设计方案一:以感病三体长春花为母本(aaa或aa),纯合抗病普 通长春花为父本(AA),杂交得Fi,从Fi中选出三体植株作父本与感病普通植株 杂交得F2,观察F2中表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等位基因(A、a)位于5 号染色体上,由于父本AA产生A 一种配子,母本产生a和aa两种配子,Fi 代中三体是由A配子和aa配子形成的,其基因型是Aaa;从Fi中选出三体植 株作父本与感病普通植株杂交得F2,观察F2中抗病与感病的比例。由于含+1 型配子的花粉不能正常受精,所以Fi代中的雄性三体可进行正常受精的配子有 A : a=l : 2,与基因型为aa的母本杂交,Fz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感病= 1 : 2o若等位基因(A、a)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而在其他染色体上,以感病三体 长春花为母本(aa),纯合抗病普通长春花为父本(AA)杂交,Fi代中三体的基因型 为Aa,其与基因型为aa的玉米杂交,F2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感病=1 : 1。实验设计方案二:以感病三体长春花为母本,纯合抗病普通长春花为父本, 杂交得Fi,从Fi中选出三体植株自交得F2,观察F2中抗病与感病的比例。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感病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则三体植株基因型是Aaa, 自交的母本产生的配子Aa : a : A : aa=2 : 2 : 1 : 1,父本只能产生A和a的配 子,比例为1 : 2,所以子代F2中抗病:感病=2 : 1;如果感病基因不在5号染 色体上,则Fi基因型是Aa,自交F2抗病:感病=3 : 1。答案(1)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产量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占用耕 地;几乎不受季节、天气等的限制(2)答案一:以感病三体长春花为母本,纯 合抗病普通长春花为父本,杂交得Fi,从Fi中选出三体植株作父本与感病普通 植株杂交得F2,观察F2中抗病与感病的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中抗 病:感病=1 : 2,则感病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若F2中抗病:感病=1 : 1,则 感病基因不位于5号染色体。答案二:以感病三体长春花为母本,纯合抗病普通长春花为父本,杂交得 Fi,从Fi中选出三体植株自交得F2,观察F2中抗病与感病的比例。若F2中抗 病:感病=2 : 1,则感病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若F2中抗病:感病=3 : 1,则 感病基因不位于5号染色体。齐全即可育,因此图乙中配子若得到含左上和右下未发生易位的染色体,或者 是含右上和左下发生易位的染色体,则配子可育,D正确。3.(2021 枣庄实验中学高三模拟)某动物(2N= 16)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研究发现其体内两条X染色体有时可融合成一条X染色体,称为并连X(记作“X AXW ),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性个体(XXY)和一只正常 雄性个体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因而 称为并连X保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并连X雌性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8个四分体B.该并连X雌性个体体内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1或2或4C.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传向子代雌性个体D.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雄性个体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C 该动物2n=16,该动物染色体组成为XaXY,在减数分裂I前期,两 条X染色体和Y染色体配对形成1个四分体,加上常染色体形成7个四分体, 所以可以形成8个四分体,A正确;该并连X雌性个体体内,其生殖细胞只含 有1个染色体组,正常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 组,B正确;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传向子代雄性个体, 亲本雄性个体的Y染色体传向子代雌性个体,C错误;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 代完全相同,当雄性个体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性个体的性状 可能会与亲本的有所不同。可见,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和“记录”雄性 个体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D正确。4.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仅有染色 体片段位置的改变,没有片段的增减。这种易位造成了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内 部搬家”。就一个细胞而言,染色体的总数未变,所含基因也未增减,所以平 衡易位通常不会出现异常表型,外貌智力和发育等通常正常,常被称为平衡易 位携带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易位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通过显微镜检测发现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平衡易位C.平衡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平衡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8C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仅有 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没有染色体片段的增减“,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 错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 结构变异,B错误;平衡易位导致染色体位置发生改变,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 排列顺序,C正确;平衡易位携带者产生的配子与正常配子相比大多异常,故与 正常人婚配,子代多数异常,D错误。5 .(2021衡水金卷)小麦成熟花药横切面如图所示,育种工作者用镣子将基 因型为Aa(A、a代表高茎不抗倒伏、矮茎抗倒伏)的小麦花药取下,将细胞分离 后撒在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上,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在没有施用秋水仙 素的情况下,长出的幼苗大多数表现为茎秆纤细,少数的幼苗表现为茎秆粗壮。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得到的幼苗中,茎秆纤细:茎秆粗壮Q3 : 1B.茎秆粗壮幼苗的基因型很可能是AaC.茎秆纤细幼苗的基因型很可能是A或aD.两种幼苗培育成的植株无法杂交得到可育后代A 花粉粒与花药壁细胞随机散落、发育,不存在特定的分离比,A错误; 茎秆纤细幼苗由花粉粒发育成,为单倍体幼苗,基因型为A或a,茎杆粗壮幼苗 是由花药壁细胞发育而成,基因型很可能是Aa,两种幼苗培养成的植株无法杂 交得到可育后代,故B、C、D均正确。6 .果蝇的缺刻翅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现用缺刻翅红眼雌蝇与正常翅白 眼雄蝇杂交,子代表现及比例为缺刻翅白眼雌蝇:正常翅红眼雌蝇:正常翅红 眼雄蝇=1 : 1 : lo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缺刻翅果蝇的缺失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8 .子代缺刻翅白眼雌蝇中缺失了红眼基因C.染色体片段缺失可导致雄果蝇致死D.杂合缺刻翅雌蝇与正常翅雄蝇杂交,子代缺刻翅果蝇约占1/2D 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 杂交,子代没有出现白眼雄果蝇,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恰好位于染色体缺失的 片段上,A正确;亲本雌果蝇缺失片段位于X染色体眼色基因所在位置,故Fi 缺刻翅白眼雌果蝇的X染色体为一条缺失眼色基因片段,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 B正确;若亲代雌蝇产生含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致死,则Fi中雌雄个体比例仍 应保持1 : 1,实验结果为Fi中雌雄个体比例为2 : 1,说明是缺刻翅雄性果蝇个 体不能存活,C正确;杂合缺刻翅雌果蝇(X.X)与正常翅雄果蝇(XY)杂交,子代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 X : XX : X”(致死):XY=1 : 1 : 1 : 1,则子代缺刻翅果 蝇约占1/3, D错误。7 .(2021 连云港期末)普通水稻是二倍体,为快速培育抗除草剂的水稻,育 种工作者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育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敏感性植株敏感性植株花药再 体培养抗除草剂植株绿星苗织养 组培 ©水素 秋仙 株部的片持色 植小分叶保绿-单以幼苗A.通过过程获得单倍体幼苗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8 .用过程照射单倍体幼苗,目的是要筛选出抗除草剂的植株C.用过程喷洒单倍体幼苗,保持绿色的部分具有抗该除草剂的能力D.用处理绿色幼苗,可获得纯合的抗除草剂植株B 过程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的过程,理论依据是细胞 的全能性,A正确;过程是丫射线照射单倍体幼苗,目的是提高幼苗的突变频 率,过程是用除草剂喷洒单倍体幼苗,目的是筛选出抗除草剂的植株,B错误; 过程除草剂喷洒单倍体幼苗,保持绿色的部分具有抗该除草剂的能力,C正确; 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过程是用秋水仙素处理绿色幼苗,可使单倍 体幼苗的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的抗除草剂植株,D正确。9 .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蚕豆和玉米根尖,实验结果 如下表。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秋水仙素质量分数 (%)蚕豆染色体变异率 (%)玉米染色体变异率()0.013.322.340.054.663.600.106.504.640.159.225.520.2010.375.77A.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B.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大而增大D.玉米比蚕豆对秋水仙素的反应更敏感D 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其中秋水仙素和低温均可通过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A、B正确;据图表实验结果可知: 蚕豆和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率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大而增大,且相同秋水 仙素浓度下,蚕豆细胞变异率更高,即蚕豆对秋水仙素反应更敏感,C正确,D 错误。10 (多选)(2021盐城高三模拟)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 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 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 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i),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 一:也(tt 一川用T脚丝F1tt株然陶Z染色质片段K米体细胞 杂交细胞A.该过程将两个新基因引入杂交细胞,因此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属于基 因重组11 该杂交植物在F2才首次出现了性状分离C.该杂交植物第一次出现性状分离,会出现9/16的既抗虫又抗倒伏的个 体D.若将两个染色体片段分别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 代可能出现既不抗虫又不抗倒伏的植株BC 根据题干信息“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 细胞”可知,杂交细胞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A错误;Fi相当于双杂 合子,则该杂交植物在F2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A_R_) 所占比例为3/4X3/4=9/16, B、C正确;若将两个染色体片段分别整合到同源 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可能这对同源染色体会因为差异太大而不能正常联会, 导致其产生以下三种基因型A、R、AR的配子,则自交后代不可能出现既不抗 虫又不抗倒伏(aair)的植株,D错误。10. (2021 哈尔滨三中高三模拟)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品之一。育种专家 常采用杂交的方式来选育新品种。育种专家在用纯合的细茎(不抗倒伏)玉米(AA) 和粗茎(抗倒伏)玉米(aa)杂交得到的后代中,发现了一株粗茎的个体,对于粗茎 个体出现的原因,提出以下的假设:环境条件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 了基因突变;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水肥充足造成茎秆粗壮,遗传物质 没有改变。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粗茎玉米是由染色体数目加倍引起的,则引起这种变异的环境因素 最可能是,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2)有人欲用杂交的方式确定假设的变异类型,已知玉米若出现两条同 源染色体相同片段的缺失,则形成的种子无发芽能力。用该粗茎玉米与纯合的 细茎玉米杂交获得Fi, Fi随机受粉产生F2,观察、统计F2植株的表型及比例。a.若F2表型及比例为,则该粗茎植株的成因是基因突变, 并用遗传图解解释Fi到F2的过程。b.若F2表型及比例为,则该粗茎植株的成因是 染色体片段缺失。(3)欲探究该粗茎玉米的产生是否由水肥条件影响的,写出实验设计思路:解析(1)低温可以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若该粗茎玉米是由染色体数目加 倍引起的,则引起这种变异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低温,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 的方法是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确定其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2)若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用该粗茎玉米(aa)与纯合的细茎玉米(AA)杂交获得 Fi(Aa), Fi随机受粉产生F2,则Fz表型及比例为细茎:粗茎=3 : 1,用遗传图Aa细茎Aa细茎Aa细茎解表示为。F2 AA Aa aa 细茎 粗茎 3:1若是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用该粗茎玉米(a。)与纳合的细茎玉米(AA)杂交 获得Fi(Aa、Ao), Fi随机受粉产生F2, Fi产生1/2A、l/4a、l/4o,根据配子法 可知,F2表型及比例为细茎:粗茎=4 : 1或者细茎:粗茎:不发芽种子= 12 : 3 : lo(3)欲探究该粗茎玉米的产生是否由水肥条件影响的,取该玉米的组织进行 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栽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 乙组栽种在相对贫瘠的土壤中,观察茎的粗细。答案(1)低温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确定其染色体数目是Fj Aa x Aa细茎 细茎否加倍 细茎:粗茎=3: 1 v细茎:粗茎=4: 1或者细F2 AA Aa aa 细茎 粗茎 3:1茎:粗茎:不发芽种子=12 :3: 1 (3)取该玉米的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得 到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栽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乙组栽种在相对 贫瘠的土壤中,观察茎的粗细11. (2021 石景山区高三一模)农业生产中,单倍体植株的出现加快了育种进 程,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背景纯合的植物材料。(1)单倍体育种的常规做法是:用 的方法得到单倍体,再经诱导,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纯合体。(2)着丝粒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将 分开到两极的关键元件,CENH3蛋白是其中最重要的蛋白。研究人员发现,CENH3基因突变体 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此突变基因进行修饰改造后,得到 的植株T不仅能挽救胚胎致死,而且将T与野生型杂交后,发现受精卵中来自 T的染色体全部消失,发育为仅含有 的单倍体,这种转基因植株T称为单倍体诱导系。(3)杂交育种工作的关键步骤是去雄,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因此生产上需要培育雄性不育系。现有一个含多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B,欲得到其雄性不育系, 传统的方法如下图:用B与雄性不育系A(仅在细胞质中含有不育基因S)杂交, 然后再进行57代的回交,最终得到B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请将下图中的基 因或染色体补充完整。多代I可交 并筛选注:A、B不表示 基因,分别代表 一个染色体组。 S、F分别表示细 胞质中的不育基 因和可育基因。若采用中的技术,可以利用A快速培育出品种B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请简要写出育种思路._ O解析(1)单倍体育种中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 后经过人工诱导(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 目,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纯合体。(2)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会分开到两极;减数分裂I过程中,同 源染色体会分开到两极;减数分裂II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会分开到两极,因 此着丝粒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将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分开到两 极的关键元件。将T与野生型杂交后,发现受精卵中来自T的染色体全部消失, 则受精卵为单倍体,其染色体组成为野生型植株(另一亲本)配子的染色体。(3)B与雄性不育系A(仅在细胞质中含有不育基因S)杂交,子一代的核遗传 物质为AB,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母本,即含有S。因最终需要得到B的细胞质 雄性不育系,则子一代多次回交,需要筛选出核遗传物质为BB,细胞质遗传物 质为S的个体。如图:子一代金)、多次回交后代金项);利用A快速培 育出品种B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可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利用基因编 辑技术改造A的CENH3基因,得到A品系的单倍体诱导系;用A品系的单倍体诱导系作母本,与B杂交得到单倍体S(B);将染色体加倍得到S(BB)。答案(1)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2)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野生型植株(另一亲本)配子的染色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A的CENH3基因,得到A品系的单倍体诱导系;用A品系的单 倍体诱导系作母本,与B杂交得到单倍体S(B);将染色体加倍得到S(BB)。二 强化迁移能力 突出应用和创新一12.(多选)(2021 聊城高三二模)育种工作者将长穗偃麦草(2= 14,用14M 表示)3号染色体上的抗虫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6=42,用42E表示)体内,培育 抗虫小麦新品种,其育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普一通小麦42E普通小麦、x .1 甲 42E一而成弟下皮倒,中)7M 42E:" x -T嗨虫)长秘喘、麦42E+7M蹦周攀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可以杂交并产生Fi,因此二者属于同一个物种B.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C.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D. 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不含有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4BCD 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Fi不育,存在生殖隔离,故 二者不是同一个物种,A错误;Fi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不能产生种子, 因此过程目前效果较好的办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B正确;7M是长穗偃 麦草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条数,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 染色体组是一个,乙中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 目是21+07M,因此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07M, C正确;丁产生的配子中不含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占1/2,故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不含有长 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2X 1/2= 1/4, D正确。13. (2021苏州八校联盟)洋葱(2 = 16)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物(4号 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分裂时,这3条染色体的任意2条向细胞一极移动,剩 下一条移向另一极,细胞中其余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下列关于三体洋葱(基因 型为BBb)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三体洋葱植株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将为生物进化提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