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分析 附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docx
院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分析对照组(n=65 )140.74 ± 10.212021 ±2117431 ± 7.08t9.26412.9638.341P«).O5<0.05<0.0522两组患者复苏后情况比较复苏后.观察组凝血酹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 长于对照组(PV0.05 );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 低于对照组(PV0.05 数据如表2、3所示。表2两组患者复苏后凝血指标比较(元士 s )组别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组(n=65)17.84 土 2.0446.72 ±4.94对照组(n=65)12.22 ± 1.9834.45 ± 3.88t8.3951(1943P<0.05<().05表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表n ( % ) j组别例 数并发症:!病死率急性肾衰竭呼吸窘迫全身炎症总发生率观察组651 ( LSI)3 ( 4.62 )2 ( 3.08 )6(923)3 ( 4.62 )关键词:院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失血性休克;预后失血性休克在现代临床较为常见,是指以血容量迅速丢失为特点的急诊危重 症疾病,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因素众多,常见的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造成的开放 性损伤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宫外孕破裂出血等1。院前急救是救治失血性休 克的黄金时段,通过及时液体复苏是帮助患者恢复血压、改善症状的关键所在 2o传统液体复苏具有大量、快速的特点,目前,有研究认为这种大量液体输入 对于早期失血性休克患者是不利的,有可能加重出血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液体复苏量以使患者平均动脉 压到达较低范围为限度,而不是传统液体复苏中以血压恢复正常为限度,同时适 当减轻液体输注速度,以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改善预后3。本次研究中,我们在对部分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院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后,取 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男 35例,女例例;年龄18-69岁,平均(36.86±2.39)岁;消化道出血36例;开放性 损伤出血11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0例;胸腹腔闭合性损伤9例。对照组65例,男 37例,女28例;年龄18-70岁,平均(35.16±2.41)岁;消化道出血34例;开放性 损伤出血13例;宫外孕破裂出血9例;胸腹腔闭合性损伤8例。两组患者各项基 线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 方法两组液体复苏前准备工作一致,即: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判断患者出血情况,建立静脉通道,面罩吸氧,备好液体等。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将乳酸林格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按3: 1的比例混合,快速大量输注补液至患者恢复有效血容量,输注期间使患者平均 动脉压维持在6080mmHg之间。观察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输注液与对照组一致,输注时严格控制输注 速度、输注量,整个过程确保患者平均动脉压维持在40-50mmHg之间。L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各自的复苏时间、液体输注量、平均动脉压,计算指标平均值, 以此评价患者复苏效果。复苏后,统计两组患者各自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同时, 观察计算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并发症包括急性肾衰竭、呼吸窘迫、全身 炎症等。1.4 统计学分析以常用计数技术资料及其他常用计量技术资料的两种表示方式对各类型的 统计资料分别进行线性表示,通过软件spssl8.0对各项资料展开卡方检验或线性 检验,若均为P<0.05,证明各类统计学的研究意义显著。2结果2.1 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复苏时间更短、液体输注量更少、平均动脉压更低。 数据见表1。2.2 两组患者复苏后情况比较复苏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数 据如表2、3所示。3讨论早期研究认为,对于失血性休克,及早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大量补液,以此 帮助患者恢复血流灌注、保IS器官组织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的关键所在4。但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实践结果证实,早期大量液体复苏不仅有增加患者 酸中毒、血栓的发生风险;同时,可能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加重出血情况,增加 患者并发症率及病死率5。基于传统液体复苏的不足,限制性液体复苏理念应运而生,其强调早期液体 复苏时,应当严格控制液体输注速度,确保患者血压能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 彻底止血后,再进行大剂量液体输注。本次研究证实了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抢救中的积极价值。 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复苏时间、液体输注量、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 (P<0.05),表明限制性液体复苏有利于缩短患者休克时间、预防平均动脉压过 高,保证复苏质量。同时,观察组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更 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o提示,限制性液 体复苏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抑制炎性递质,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改 善预后的目的。参考文献:1朱明展.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院前急救老年重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中 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 (4): 55-56.2侯建军.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 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 28 (11): 106-108.3陈东方,陈庆永,陈阳龙,等.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体温管理在腹部严 重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 8 (1): 52-54.4刘万里.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 30 (14): 2462-2463.5巩璇,姜颖,马骏麒,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 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J.医药前沿,2019, 9 (2): 92.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表1两组患者在各方面的评分比较(7 士 S )组别例数血小板(x 107L)血红蛋白(g/L)浓缩红细胞输入量(mL )研究组4073.1 ±0.473.5 ± 0.278.2 ±0.1对照组4051.3± 1.754.8 ± 0.447.6 ± 1.2T/17.12616.97218.914P/<0.05V 0.05<0.05表2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死亡率比较(例,%)组别例数12小时内24小时内一周内死亡率研究组401 (2.5 )2 (5.0)4 ( 10.()17.5%对照组405 ( 12.5 )7 ( 17.5 )8 ( 20.0)50.0%X2/7.6126.6137.9378.527P/<0.05<0.05V 0.05<0.05【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应用限制性液 体复苏的治疗方式。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方面的评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过程当中,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能有效降 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在当代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意外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各种创伤事 件也越来越多,从而也使得创伤失血性休克也越来越成为促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 因。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将所 选患者按研究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女21例,男 19例,年龄13-65岁,平均(39.2±0.6)岁;研究组女20例,男20例,年龄14-65 岁,平均(39.6±0.9)岁。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 方法1.2.1 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给氧护理、呼吸道护理、 监测生命特征等基本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脉搏、心率等各 项生命体征,根据患者具体的状况进行呼吸道清理,保障呼吸的顺畅。1.2.2 研究组: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方式,采用限制性液体,剂量控 制在300至500mL,输液的速度不超过28为ml/min,输液完成后用480mL左 右的平衡液进行维持。2结果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2.2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死亡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醴数据见表2。3讨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是近些年来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的时间 内,如果患者的脑部、心脏等重要器官不能有血液及时补充,则会引起器官衰竭 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很大概率上会发生失血性休克或死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 断提高,医疗条件也随之有了很大提高,目前的急救条件可以达到在给患者止血 的同时也能迅速补充流失的血液,这将有利于在短时间内使患者体内重要器官的 血液得到补充,从而恢复一定的身体机能1。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简单解释为 在发生不受控制的出血性休克时,利用对液体输入的快慢和多少的控制,可使患 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即使得关键器官的供血能保持在一个较为安全的范围 内,然后使创伤处能够慢慢止血,充分发挥机体自身的代谢作用以及液体的复苏 作用。通过本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血红蛋 白以及血小板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限制性液体复苏并不遵循“多输血,快输血”的原则,反而是在止血之前用适 量的林格乳酸钠溶液等来供给保证各大关键器官的正常机体功能,待到完全止住 出血情况后再进行复苏。在保证内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通过本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o综上所述,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过程当中,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能有 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邵志林,杜召辉,王如意,等.不同目标血压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 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 31 (4): 428-433.2朱娱,张杰,吴跃,等.血红蛋白氧载体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 早期复苏效果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9, 31 (1): 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