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设计方案.docx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设计方案1.1风电场宏观选址1 .1.1风电场宏观选址遵循的原则一般是,从宏观的角度,在一个较 大的范围内,根据风能资源初步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并参考其他风电场前 期工作成果,选择最有利的场址,以求增大风电机组的出力,提高风电场 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因素对风能利用、风电 机组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影响;全方位考虑场址所在地对电力的需求及交通、 电网、土地使用、环境、文物、军事等因素。2 . 1.2风电场宏观选址应根据风能资源普查结果,并参考其他风电场 前期工作成果,初步确定儿个风能可利用区,分别对其风能资源进行进一 步分析、对地形地貌、地质、交通、电网及其他外部条件进行评价,并对 各风能可利用区进行相关比较,从而选出并确定最合适的风电场场址。一 般通过利用收集的该地区气象台、站的测风数据和地形地质资料并对其分 析、到现场询问当地居民、考察地形地貌特征(如长期受风吹而变形的植 物、风蚀地貌)等手段来进行定性,从而确定风电场场址。1.2测风方案1.3 . 1测风塔的布置1对于地形较为平坦的风电场,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塔址安装测风设 备,原则上一座测风塔控制半径不超过5km;2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电场,应区分不同区域和地段,选择各地段 有代表性的塔址安装测风设备,原则上一座测风塔控制范围不超过10km2;3对于地形十分复杂的风电场,可考虑增加临时测风塔,临时测风塔 安装高度不低于40m;4对于特殊下垫面的风电场如滩涂风电场,应考虑风速沿内陆方向衰 减趋势,根据场址条件,宜由海岸线至内陆方向不超过500m设立测风塔;5测风塔安装位置应能代表风电场区域平均风能资源水平,每个风电 场原则上不少于2座测风塔;6为满足风电场前期、运营和后评价全过程风资源评价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确定设立永久性测风塔,长期保留与维护。1.3.2测量参数、测量仪器1测量参数按照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09-2002)相关规定执 行。1)风速参数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大于3秒,并自动计算和记录每10分 钟的平均风速,每10分钟的风速标准偏差,每10分钟内极大风速及其对 应的时间和方向;2)风向参数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大于3秒,并自动计算和记录每10分 钟的风向值。风向采用度(° )来表示;3)温度参数应每小时采样一次并记录,单位为°C;4)大气压力参数应每小时采样一次并记录,单位为kPa。2测量仪器1)测风仪器设备在现场安装前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在有效 期内使用;2)风速传感器应满足测量范围为Om/s 60m/s,误差范围为 ±0. 5m/s (风速3m/s30nl/s范围),工作环境温度应满足当地气温条件;3)风向传感器应满足测量范围为0° -360° ,精确度为±2.5° , 工作环境温度应满足当地气温条件;4)大气温度计一般应满足测量范围为-40+50,精确度为±1 的要求;5)大气压力计一般应满足测量范围为60108kPa,精确度为±3%的 要求;7)在受强热带气旋影响的风电场现场,可增加强风观测仪器。1.3.3测风设备及安装按照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09-2002)相关规定, 选择与安装测风设备。安装前应注意收集周围已有测站和气象站的测风资 料,分析其风况特征,了解当地盛行风向,以有利于测风设备的安装和调 试。1测风塔结构一般选择桁架型形式,高度应接近或高于拟安装风电机 组的轮毂高度。测风塔应该具备设计安全,结构轻便、易于运输及安装, 在现场环境下结构稳定,风振动小等特点;并具备防腐、防冻、防雷电要 求及配备“请勿攀登”等明显的安全标志;。2风速仪、风向标安装时,其中应有一套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 10m高度处,另一套风速、风向传感器应固定在拟安装的风电机组的轮毂 中心高度处,其余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可固定在测风塔10m的整数倍高度;3为减小测风塔的“塔影效应”对传感器的影响,风速、风向传感器 应固定在离开塔身的牢固横梁处,与塔身距离为桁架式结构测风塔直径的 3倍以上,迎主风向安装并进行水平校正;在顶层增加一套测风设备并与 迎主风向的垂直方向安装;。4风向标应根据当地磁北方向安装,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磁偏角修正为 真北,风向标死区范围应避开主方向;5安装数据采集器时,数据采集安装盒应固定在测风塔上适当位置处; 安装盒应防水、防冻、防腐蚀、防沙尘和防静电;数据传输应保证准确;6温度计及大气压力计可随测风塔安装;7测风塔的高度一般不低于预装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对于装机规模 超过200MW的风电场应设立一座高度不低于100m的永久测风塔;8测风塔除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测风设备外,根据测风设备技术的发展, 亦可推荐采用超声波、雷达等测风装置。1.4 测风数据采集与整理1. 1. 1测风数据采集1所有的测风设备,应有设备安装示意图表;2现场测量收集数据应至少连续进行一年,并保证采集的有效数据完 整率达到95%以上;3测风数据一般可通过无线传输形式逐日采集;若测风数据需要现场 采集的,数据收集的时段最长不宜超过两周,收集的测量数据应作为原始 资料正本保存,用复制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4现场采集数据或检修,均应有现场执行记录。现场采集的数据文件 需汇总成表。1.1. 2测风数据整理2每两周收集数据后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判断,判断数据是否在 合理的范围内;判断不同高度的测量记录相关性是否合理;判断测量参数 连续变化趋势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