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神经病学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 资源ID:72806113       资源大小:32.6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神经病学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神经病学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EPS)是指经刺激诱发的神经系统的电位,因 和刺激有固定的时间关系,故称为锁时电位。中枢神经系统的EPS波幅微小,但 利用其和刺激有锁时关系的特性,并借助叠加平均技术,就能将其从脑电图等大 波幅电活动的掩盖和干扰中显现出来,再经电子技木放大和记录即可得到EPS。 不同的内源和外源刺激可产生多种不同的EPS,但目前作为临床常规应用只有听 觉、视觉和躯体感觉EPS,在此只讲述这三种诱发电位的操作常规。这三种EPS 的操作常规是按照国际临床神经电生理协会(IFCN)介绍的有关操作整理的。第一节躯体感觉诱发电位【适应证】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EP)简称体感诱发 电位,其适应证是:当神经系统病损影响到从周围向中枢的大纤维感觉传导通路, 特别是中枢神经内的该传导通路,为精确病变的定位、病损程度和发现临床下(无 症状和体征)的病变等。SEP能为临床诊断和观察病情发展提供客观和定量的 证据,但其无定性价值。【禁忌证】诱发电位检查为无创性操作,一般无禁忌证,以下情况可视为禁忌证:1 .记录或刺激电极放置处的头皮或皮肤有病变、畸形或伤口影响检查时。2 .全身情况不能配合或坚持检查者,3 .不能接受、耐受或配合检查者。针式电极使用的禁忌证血液系统疾病、出血倾向.血友病和血小板V30X 10 9/LC3万/mn3)者;肝炎、艾滋病和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Creutzfeldt Jakob)病等血液传播的疾病应使用一次性针式电极。【操作方法及程序】SEP常规使用的是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 letancy somatosensory e- voked potential, SLSEP)o SLSEP主要是周围神经和神经系统的中枢段较大的纤维 但尚不能肯定lllV峰间期的传导通路是在刺激耳同测,还是在刺激耳的对侧, 但以对侧的可能性较大。V/I波幅比值:当IV波和V波融合为IVV复合波时,波幅测量从 IVV复合波的最高点至其后V,谷底的距离。当W波峰出现在波V的下降斜 坡上时,则测量V或IV 复合波顶点至VI,谷底的距离。I波波幅的测量 从I波的最高点至其后I'波的波谷底。若遇II波融合到I波的下降斜坡上时,则 用II'波的波谷替代I '波的波谷进行测量、绝对潜伏期:I、川和V波的绝对潜伏期在其他波形缺失时有一定临床 价值,需进行测量。例如在I-IV波不能显现时,可测量V波的绝对潜伏期, 与其正常值的上限进行对比。4 .图形的储存和记录获得重复好的图形后,对所见的各波进行标记,并 用游标测量各波的潜伏期。然后将图形存储和保留,应留有备份,最后将结果打 印在报告单上。【注意事项】L其他因素对记录的影响(1)药物对BAEP影响极小,故常用镇静药物以改善记录的质量。(2)麻醉药和高剂量的巴比妥药物使V波的绝对潜伏期轻度延长。(3)低温可使潜伏期轻度延长,包括lV峰间期。(4)年龄和性别对BAEP的影响见正常参考值。2 .正常参考值每个试验室必须应用自己的设备和记录参数测定自己试验室的正常参考值。 应测定男女两组,最好能测定几个不同年龄组的正常参考值。每组测定人数不 能少于30人,应给出平均值,正常范围和标准差(SD)o下面给出正常年轻 人的BAEP的典型正常参考值(IFCN标准)作为不同试验室测定自己正常值时的 参考。略(2) V/ I波幅比值:BAEP各波峰的绝对波幅值个体变异过大,临床常规应 用V/I波幅比值计算。正常V/I波幅比值应介于50%和300%之间。该 比值V 50%时,预示脑干听觉通路的中枢传导障碍;该比值300%时预示周围 听力障碍。婴儿的正常下限是30%。(3) IV波的显示:正常人的BAEP多数能见到l V波。IV波和V 波多呈现为IVV复合波。常规记录常不能记录到II波,属正常变异。正常人 的波VI、VII和VIII可有可无,其潜伏期和波幅个体变异很大,无临床实用价值。(4) I、!!和V波的绝对潜伏期偶有临床价值,。第三节视觉诱发电位常用的视觉诱发电位是应用电视执屏幕上的模式翻转作为视觉刺激诱发出 VEP,称为模式翻转VEP。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全视野PRVEP,半视野或1/4视野PRVEP因设备和技术 等问题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应用,这里只讲述全视野PRVEP,简称VEP。【适应证】当视神经到枕叶皮质的视传导通路的病损,为临床诊断提供定位和发现临 床下病变的证据。VEP无定性价值。【禁忌证】同SEP。【操作方法及程序】1.刺激 照度一般应介于4 - 100c d/m2。对比度需在50%以上,一般用 80%90%。模式成分的大小,用棋盘格模式时,方格大小常用30。视角;用条 栅模式时,条栅的空间频率一般用2s2. 5cpd (cycle per degree,即每度视野所含 条栅的周期,一个亮条和一个暗条称一个周期)。刺激重复率2 Hz。受试者坐在 棋盘格刺激器前,眼与屏幕的距离一般在70 100 cm,且眼与屏幕中心应在同 一水平面。如果患者的视敏度太差,则应增加刺激的视角,可将方格增大或缩短 患者与刺激屏幕的距离,不同试验室应选1、2个固定的参量,作力本实验室的 正常值。(5) 录(1)电极的放置:记录VEP最常用的电极是银质盘状电极。(2)电极的导联组合:记录单眼全视野PRVEP常用的导联为:导联 1: Oz-Cz (或 Oz-FPz)导联2 :0z_耳垂导联3: Pz-耳垂导联4:0z耳垂 在下列情况下:中线记录的PRVEP表现异常和患者有视野缺损(需 了解P100的水平分布)时,建议使用如下导联组合:导联 1: Oz FP'导联 2: Pz, FPz'导联 3: L5, FP'导联 4: R5-FP'L5和R5分别代表Oz左右旁开各5cm的位置。(3)记录参数:带通的低截止点(或高通)多选择l3Hz:高截止点(或 低通)为1003 0 0 Hz.但每个实验室所用的带通限度应固定。分析时间多 选用的为300 ms,以适应P 100病理变化的需要(但应注意每导的水平分辨 率)。重复扫描100次,经平均处理后,多数患者都能得到很清晰的波形。若波 形不清,应将自动重复扫描控制提高到200次,甚至500次。3 .测量单眼全视野刺激,头皮中线记录所得的PR VEP是一个三相复合波, 按三个波成分的极性,被称作NPN复合波。NPN复合波是近野皮质电位,发 生源位于枕叶皮质后极的凸面,视网膜中央纤维的投射区。P波是NPN的复合 波的代表波,也是临床评价的惟一指标,因其潜伏期在100ms左右,故称作P100; 另两波峰各自被称作N 75和N14 5。N75在一些健康人及多数患者中难以辨 认;正常N 1 4 5的峰潜伏期和波幅变异太大,故临床上这两个波不用作测量 和评价。PW0能在所有健康人身上记录到,稳定可靠。(1) P100的绝对潜伏期:采取P100波峰的顶点进行测量。若遇峰顶形态不整难以选点时,可沿P100波峰的升支和降支各做一延长线,选其交点进行 测量。(2)两眼潜伏期差:两眼P100的绝对潜伏期相减的差值。(3)两眼波幅差:先测出两眼的波幅,波幅的测量取P 100波前的N 75的峰顶到P 100峰顶的距离。然后取两眼波幅比值的百分数即得。其公式为: 最小波幅值/最大波幅值X100%o(4)两眼P100的时程差:时程是测量P 100基底在基线上的水平距离, 以亳秒(ms )表示|有时可采用N75和N145间的水平距离替代。然后将两眼的时程值相减得出其差值。临床应用较少。4 .图形的储存和记录获得重复好的图形后,对所见的各波进行标记,并 用游标测量各波的潜伏期.然后将图形存储和保留,应留有备份,最后将结果打 印在报告单上。【注意事项】1 .视敏度检查前应做视力测定,有严重屈光不正者应矫正后测试。2 .记录整个过程应观察和保证患者合作,注视屏幕中央的注视点。3 .性别和年龄对P 100有影响 每个实验室应有自己的不同年龄组的正常 参考值。4 .正常参考值P 100为近野和长期潜伏期电位,个体变异很大,故每个试 验室必须应用自己的设备和记录参数测定自己试验室的正常参考值。应测定男女 两组,最好能测定几个不同年龄组的正常参考值。每组测定人数不能低于30人, 应给出平均值,正常范围和标准差(SD),以均值加3个SD为正常上限。下面 给出一组正常年轻人的P 10 0的典型正常参考值作为不同试验室测定自己正常 值时的参考。PRVEP检测应重复测试2-3次,应得到重复性的记录。同一眼 重复测试所得的P1OO潜伏期的差值一般2ms,但不应超过5mso测量和评价常用的指标有:P 10 O的绝对潜伏期,两眼P 100绝对潜伏期 的差值,绝对波幅和两眼的波幅的比值。波幅是测量N 75波峰到P 1 00波谷 的间距而得,两眼波幅比是用两眼波幅比值的百分数来表示;最小波幅值/最 大波幅值X 100%的公式计算。的感觉通路经刺激诱发产生的电位。SLSEP可从所有较大的神经诱发得到,临床 常规选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其他神经如尺神经和腓神经也可应用相同的标准 进行测定。(-)正中神经的SLSEP1 .刺激刺激电极用盘型电极。阴极(以黑色标志)放置在手腕皱褶近端2cm 处的皮肤上,此处于腕正中神经上方,阳极(以红色标志)置放在手腕皱褶上。 方波电脉冲的时程为200 Ps。其刺激强是见拇指运动,运动范围1-2 cm o在 检查全过程中刺激强度应保持一致6刺激频率为3s8Hz (c/s), 一般用5Hz.2 .记录(1)电极的放置:常规记录电极放置在以下几处:Erb点(EP)电极:Erb点位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后缘和锁骨形成的 三角间,锁骨上2s3cm处的皮肤上。第5颈椎棘突上皮肤(CsSp)电极:C 5 sp位于解剖标志突出的颈7椎 棘突上的两个棘突处。中央头皮(Cc和Ci)电极:位于脑电图电极放置的国际10-20系统 的C3和C4后2cm处(参看脑电图操作常规),各自被命名为“C3 ”和“C4二 但当C3和C4电极处于腕刺激的对侧时称为Cc;处于腕刺激同侧时称为Cio 前额(Fz)参考电极:国际1020系统的F2处。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一般用1cm的表面电极,其电极接触阻抗应保持在 5000欧姆以下,(2)电极的导联组合常用的导联组合法:导联1: Cc-Fz (头皮导联)导联2: Cc-EPc (头皮、非脑导联)导联3:C5Sp-EPc (颈脊髓导联)导联4 s EPrEPc (Erb点导联)为评价皮质功能,记录皮质电位时常规导联组合:导联 1: Cc-Fz导联 2: Cc-EPc导联 3: Ci-EPc导联 4: Fc-EPc屏幕显示和记录的图形应使阴性电位的波峰(N9、N13、N18、N20)的峰 顶朝向上方;而阳性电位的波峰(P14, P25)朝向下方。(3)记录参数:一般低滤波调至2030Hz,为记录皮质电位常选用较低的 滤波。高滤波应设置在3 000 Hz左右。50或60 Hz滤波应关掉。扫描分析时限 一般设置为3 0rns,但若预期N 20会延迟时,分析时限可设定到50s60 ms o 平均次数为1000 -2 000次,有时500次试验即可显示满意的波形、具体试 验次数多少的选择前提是要保证重复扫描所得结果有好的可重复性。当SEP缺如时,可将扫描时限延长至60-100 ms,并将低滤波调至13 Hz 再试。3 .测量SEP绝对潜伏期、波幅和波峰间潜伏期的测量:(1)首先应测定臂长,按从刺激器的阴极到Erb点的距离表示,波幅可 从其波峰顶点量到与其后出现的正波的最低谷点。(2) N9:在EPi-EPc导联测定其潜伏期,采用其波峰的顶点进行测量。N9 的波幅测量其波峰顶点到其后波谷谷底的距离。(3) N 13 :导联测量。潜伏期和波幅测量同N 9 o N 13复合体的波 谷基底较宽,可取其中点测量波幅。(4) P14:在Ci-EPc (或Cc-EPc)导联测量其潜伏期。P14为波峰向下的阳 性电位。(5) N 18 :在Cc- EPc导联测量。N 18常融合在N 20中,和Ci EPc导联 比较有助于识别。(6) N20和P25:在Cc-Fz导联测量。N 20是大的阴性波峰,跟随其后 陡坡下降出现一大和锐的波谷,该波谷就是P25,皮质电位的波幅是从N 20的 顶点量到P25的谷底的距离。(7)波峰间潜伏期(峰间期):应用(1) - (4)测量所得的SEP绝对潜伏 期值可推算出峰间期。临床常规使用的峰间期有:周围传导速度:用背长(mm) /N9 PL公式计算得出。臂丛。脊髓的传导时间:用N 9减N 13的峰间期公式计算得出,所 得值代表从臂丛近端神经根-颈脊髓的传导时间。皮质-颈脊髓传导时间(亦称中枢传导时间),常用N 13减N 20峰间 期公式计算得出;也可用P 14替代N 13计算,所得值代表颈脊髓脑干内 囊-原始体感皮质的传导时间。臂丛。皮质传导时间:用N 20减N 9峰间期公式计算,所得值代表 从臂丛到皮质的传导时间。4 .图形的储存和记录获得重复好的图形后,对所见的各波进行标记(N9, N 13 , P14 , N18 , N20,P25 ),并用游标测量各波的潜伏期。然后将图形存 储和保留,应留有备份,最后将结果打印在报告单上。(二胫后神经的SLSEP1 .刺激刺激器的阴极(黑色)应放置在跟腱的内缘和内踝后缘的中点处 的皮肤上阳极电极放在阴极电极远端3cm处。方波电脉冲的时程200s300|J s,刺激强度以可见足趾屈动,活动范围1-2cm即可。测试整个过程中应保持 此运动范围。刺激频率为38Hz, 一般用5Hz。2 .记录(1)电极的放置:记录电极应放置在同侧的膝部、下背部和头颅皮肤的几 个部位:PF (胭窝电极:膝部记录电极应放置在胭窝皱褶上46cm,半膜肌. 半腱肌(内和股二头肌(外)的中点处,其下为胫神经。K (膝)电极:为参考电极,应放置在膝内侧面的股内踝的皮肤上。下背的记录电极:应放置在L3、LI、T12和T10:。丛的脊突的皮肤上。L4 棘突位于两侧骼峭后下连线中点处,是最易识别的解剖标志。1c (骼崎)电极:在使用中枢导联组合时(见下),参考电极放置在刺激 对侧的骸崎处,被命名为1c电极。 头皮电极:主要的放置在C/ ( Cz后2cm ),参考电极放置在Fz。 头皮电极S也可用CPz (Cz和Pz的中点)、Fpz或Fp/ (Fpz上2cm)处的电极替 代。(2)电极的导联组合:常规用周围和中枢两套导联组合。周围导联组合用于区别周围和中枢病损;中枢导联组合用于研究体感通路的中枢段。周围导联组合导联1: Cz'-F z (头皮导联)导联2: T12.T10 (胸导联)导联3: L1.L3 (腰导联)导联4: PF-K (膝导联)中枢导联组合导联l:Cz,-Fz (头皮中线导联)导联2: Ci-Cc(冠状头皮导联)导联3: C5Sp-Fz(颈或头皮-非头导联)导联4:T12.lc (腰导联)屏幕显示和记录的图形应使阴性电位的波峰(N8, N22)的峰顶朝向上方; 而阳性电位的波峰(P37)朝向下方。(3)记录参数:低滤波调至2O3OHzt为记录皮质电位常选用较低的滤波。高滤波应设置在3000 H z左右。50或60 Hz滤波应关掉。扫描分析时限一般设 置为60ms,但若预期P37会延迟时、分析时限可设定到100ms,平均次数为1 000 2 000次,有时500次试验即可显示满意的波形。具体试验次数多少的选择前 提是要保证重复扫描所得结果有好的可重复性,若于60ms时限内无头皮电位 (P37)发现,可将分析时限延长至100200ms,将低滤波放置于l3Hz。3 .测量(1) N8 :在PF-K导联测量&潜伏期取其波峰的顶点测量.波幅测量从 该波峰的峰顶到其后波谷的谷底的距离。传导速度可用,N 8潜伏期值/ PF到 阴极刺激器的距离公式而得,但应考虑被试者的身高和腿长。它起源于胫神经 或其起源的坐骨神经,故用作外周监护电位。(2) N 22 :在T12.T10和LI - L 3或T12-lc导联进行测量。N 22是同 时出现在L1和T12电极处的最大阴性波峰,取其顶点测量潜伏期为N 22的潜 伏期,波幅测量从该阴性波峰的峰顶到其后谷波的谷底。(3) P3 7t在CzFz导联上测量。若其显现不清可在Ci-Cc导联上测量。该波峰为皮质电位,其波辐的测量是从P37波的谷底到N45的峰顶。P37可能起源于后中央回的体感皮质。于P37前可见一小的阴性电位,P 3 7随后可有一较大的阴性电位,称为N45。当P37波幅低小难以辨认时,大 的N 4 5有助于识别、N 37出现在Ci而不是出现在Cc被称作“反常定位”,是 因电位横过脑矢状面中线,于对侧被记录得到所致。用头皮-非头导联可记录出 一串皮质下电位,它们的潜伏期介于28s35ms,有时可见一突出的阴性波峰, 该波峰可能起源于薄束核或脑干的内侧丘系,(4)波峰间潜伏期(峰间期):应用(1)- (3)测量所得的SEP绝 对潜伏期值可推算出峰间期。临床常规使用的峰间期有N 8 - P 37和N 22 - P 37 峰间期。N 22 - P 37为中枢峰间潜伏期(或中枢传导时间),代表中枢感觉通路 全过程的传导时间,该通路包括脊髓后柱、内侧丘系和内囊到感觉皮质。N 22可 能起源于腰脊髓的背侧灰质,N224>37峰间期代表从腰脊髓到感觉皮质的中枢传 导时间。4 .图形的储存和记录荻得重复好的图形后,对所见的各波进行标记(N8, N22, P37),并用游标测量各波的潜伏期、然后将图形存储和保留,应留有备份, 最后将结果打印在报告单上。【注意事项】5 .质量控制(1)必须要求患者安静、放松和舒适,以消除肌肉伪差,必要时给予镇静 药。(2)应用自动伪差排除装置,以排除偶发的短暂性高波幅伪差;反复或不 间断的检查平均扫描中的图形,以发现连续性的低波幅伪差。(3)诱发电位必须保证有极一致的可重复性。检查必须重复2-3次,数 次所得图形应能紧密地重番在一起,特别是需要测量的波形成分更不应有不一 致。重复测得的波形潜伏期值,互相之间的差值应V 0.25 ms ( P37应V 0. 5 ms)波幅互相之间的差值必须在20%之内。6 .患者的影响因素(1)年龄:儿童的N 9和N 13的潜伏期较短,中枢传导时间相对较慢;55岁以后潜伏期的正常上界较年轻成人长5%10%。胫后神经的SEP亦类同。(2)肢体温度:肢体的温度低下使周围传导时间延长,在检测时应保持肢体的温暖。(3)睡眠:睡眠能使正中神经的N 20潜伏期轻度延长。记录过程应使患 者保持清醒,更不能检查一侧时患者清醒,而检查另一侧时患者入睡。(4)身高和肢体长度影响绝对潜伏期,但对峰间潜伏期无影响。7 .正常参考值 每个试验室必须应用自己的设备和记录参数测定自己试验室 的正常参考值。应测定男女两组,最好能测定儿个不同年龄组的正常参考值。 每组测定人数不能少于30人,应给出平均值,正常范围和标准差(SD)O第二节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适应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的适应证 是:当脑干中部病损影响到从耳蜗开始沿听神经进入下脑桥-耳蜗核-上橄榄 (双侧)-外侧丘系-中脑下丘-听放射-听皮质的听觉传导通路,为精确病变的定 位,病损程度和发现临床下(无症状和体征)的病变等。其能为临床诊断和观察 病情发展提供客观和定量的证据,但对延髓病变的诊断无价值。BAEP无定性价 值。BAEP已作为婴儿听力筛选的常规检查之一。昏迷或已用镇静药的大多数患 者也可检出。【禁忌证】同SEP o【操作方法及程序】测试前应做纯音筛选测听,如不能做,至少应做1000Hz和4 000Hz音调短 声的客观听阈测定。试验前需用耳镜检查外耳道以保证无耳垢阻塞。L刺激 常规用短声刺激,方波电脉冲lOOMSo短声分成“密”和“疏”两 种刺激相,耳机的隔膜开始运动位相朝向鼓膜者,称密相刺激短声;而耳机的隔 膜开始运动位相远离鼓膜者,称疏相刺激短声。BAEP检测中常用疏相刺激短声。 如刺激伪迹太大,可使用疏和密相交替短声刺激。一般使用的短声刺激率10- 70Hz,常规使用113 1Hz o不应使用50或60 Hz,因为这和电源线的Hz 相同,极易产生噪声。(1)刺激强度的表示法:常用的刺激强度是70 dB。刺激强度的级别有几 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临床上常用的强度级(分贝级)表示法有以下几种,应明白 其不同和相互的关系, 听力级(hearing level, HL):以d B NHL, 18田和门山表示。这是指 强度的分贝值和一组健康人的听阈平均值做对比。听力级的0级定义:健康人 对刚刚能听到的声刺激,在给予刺激的50 %的时间内,或对50 %的刺激能 感知和察觉到的值平均值,与此平均值相同的阈值为听力级的0级。 感觉级(sensation level,SL);以dBSL表示,受检者刚刚能察觉的听刺激 的阈值作为0级d BSL,它与OdB HL不同,耳聋患者在极高的强度刺激时,如 70 d B NHL测得的dB SL可能为0级。峰等位声压级(peak equivalent sound pressure level, peSPL):以 dB peSPL表示。是物理定量的声级。用20pPa (相当于0.002dyn/cm2的压力值)作 为峰等位声压级的OdB peSPL的参考水平。dB peSPL等于-32dB HL的近似值。每台仪器都有按dB值标定的声级调试和划分部件装置。虽然制造商的原意 是使其的标定值等于dBNHL。但实际上,多数仪器的装置与该标准不同。所以 使用者应了解他们的仪器和HL声级的关系,其转换悉数介于-10 d B和+ 10 d B 之间。(2)白噪声:检测时应将刺激对侧耳予以噪声掩蔽,称为白噪声。在双耳 听力不对称时最有用,可阻断给予患侧耳的声刺激经骨传导影响到健侧耳。一 般应用的白噪声强度比对侧刺激短声低40dB2.记录(1)电极的放置:记录电极用1cm盘形电极置于头顶(Cz)和双耳(Ai, Ac)o应设法使电极放置牢固,其电接触阻抗需保持在5 000欧姆。同侧耳电极 称为Ai电极;对侧耳电极称为Ac电极。(2)电极的导联组合导联上AiCz (同侧导联)导联2: AACz (对侧导联)有时加用Ai-Ac导联有助于分清波I ;以Cz为记录电极,以枕(如Oz ) 或颈(如CsSp)为参考电极可获得较清晰的mV波。在显示和记录时应使BAEP的lV波峰朝向上方。(3)记录参数:常用低滤波带通为100Hz,高滤波带为3 000Hz。低滤波带通 有时可用10 3 0Hz,这有助于增高IV-V综合波的波幅,60Hz的滤波器 不会影响BAEP的记录。在多数情况下,于刺激开始后,分析时间只需10 mso 一般分析扫描2 000次可获良好图像。应重复测试2s3次,使每次所得图像能 很好的重叠一起。高质量的可重复性对波峰的分辨和测量是至关重要的。重复测 试的每次图像的各波潜伏期差距应VO. 1ms,波幅差应在10%以内。3.测量经典的BAEP包括5-8个头顶部的阳性波,临床有重要意义的 为lV波;VI-V5波变异大,临床常规不用。习惯上使lV波峰向上,每 个波峰后有一波谷相随,波谷的命名取其前的波峰数字加一分号,依次称为rBAEP各波的绝对潜伏期和波幅的测量和SEP相同。BAEP常规需测量的指标有:lV波的显示情况、波峰潜伏期、V/I波幅比 值以及I和V波的绝对潜伏期:(1) IV波的显示情况:正常人的BAEP多数能见到1 波,IV 波和V波多融合为为IV-V复合波,常规不对IV波进行单独测量。常规记录多 不能记录到n波,属正常变异,故常规不对其进行测量。正常人的VI、VII和VIII 波可有可无,其潜伏期和波幅个体变异很大,无临床实用价值,常规不测量。(2)波峰间潜伏期(中枢传导时间)常规测量IV峰间期,I -III峰 间期和川峰间期:I V峰间期:是BAEP的主要评价指标。它代表从听神经近端经脑 桥直至中脑的神经传导功能、其峰间期减慢见于多种疾患,如脑干的脱髓鞘病, 缺血和肿瘤等局限疾患和脑变性疾患及缺氧性脑病等脑弥散疾病。I波有时可分 裂为两个波成分,第一个波成分出现较早,若遇此情况应用第一个波成分进行测 量。1111峰间期:它代表听神经横过蛛网膜下隙进入脑桥下端的传导功能。 影响I v峰间期的脑弥散性病变,也都造成I -V峰间期的延长。影响脑桥 下端,听神经进入脑干的脑桥-延髓结合部的肿瘤和炎症等病损只造成lm段 的峰间期延长。听神经瘤和其他小脑-脑桥处肿瘤是最多见的例子。典型的延髓 背外侧综合征的病损太靠下不会影响III峰间期。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 炎和吉兰-巴雷(Guillain-Barre)综合征可造成llll峰间期延长。lllV峰间期:它代表从下脑桥到上脑桥,可能进入的中脑的听传导功能。

    注意事项

    本文(神经病学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