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2814274
资源大小:13.9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精美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在交流平台部分, 教师可通过回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授 词句段运用时,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的异同,引 导学生自读自悟一幅画像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在学习日积月累时,通过不同形式 的朗读、背诵,区分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二、教学目标1 .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2 .交流思维方法;了解古今词语含义;体会时间的表达。理解古代年龄的称谓。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总结思维过程的作用;了解词语古今意思的特点。读句体会人物感受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读文感受名人修改文章的好处;积累理解文言文方法。四、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 .回顾第六单元课文内容,理解内涵:思维的火花,智慧的传承。2 .阅读分析。(1)自相矛盾:楚人:矛之利,可破万物;盾之坚,无物可破。旁观者的质疑:矛刺盾,何如?结果: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道理启发:实事求是,不可言过其实。(2)田忌赛马:阅读故事经过: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赢得比赛。分析思维过程:仔细观察、科学分析、合理安排。感知人物形象:孙膑心思细腻、足智多谋。运用道理启发:做事情要细致观察、科学分析,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3)跳水:思维过程:人物特点:课文内涵: 道理启发:(4)阅读青山处处埋忠骨第7自然段:毛主席思维过程人物形象 理解课文3 .分享阅读心得,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能帮助读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分析事件因果,感知思维过程。(2)借助关键语句,了解人物形象。(3)通过思维过程,进一步理解人物特点,感知课文内涵。(4)联系生活,深入体会道理,懂得运用科学思维。(二)词句段运用1.解析文言文字义,了解现代词语是古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吾盾之擎:坚固(2)道旁李:道路(3)冀复得兔:重复 (4)守株待兔:守候 *(5)弗能应:答应*(6)溺而不返:返回*2 .拓展积累,交流组词释义。(1)誉之曰:现代词语:(2)年九岁:现代词语:*(3)吾矛之聿:现代词语:(4)狐姆虎威:现代词语:3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脸表达。(1)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时间感知:四十秒钟(本来很短)时间太长了(觉得)读者感受:救人心切,每一秒都是煎熬。对比表达:突出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时间感知: 读者感受:4 .交流运用:(1)你有过这样的体脸吗?说一说。(2)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3)交流感受。范例:转眼间,我已经十二岁了,回忆起小时候的事,仿佛就在昨天。练笔:5 .阅读原文,参阅范例作文的修改方法。思考:修改原因和好处。找出相应的内容, 并交流。(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3)把长句断成短句。(4)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5)增添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晰、完整。(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6 .出示作文修改符号。7 .修改习作。(1)同学相互修改作文。(2)交流心得感受。(三)日积月累1.年纪别称:在古代,无数文人墨客创造了很多我们沿用至今的关于年纪别称的词语。(1)豆覆年华:豆蔻,含苞待放时,显得非常饱满,也称为“含胎花”,古代常用来 比喻少女。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2)及笄,就到了可以插普子的年龄,也指到了出嫁的年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3)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为 还没达到壮年,所以叫做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4)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通俗讲就是三十岁后要有自己的认知体系,人 生目标。(5)不惑:"四十而不惑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四十岁时所达到人 生状态的自我评价。“不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后用来指人四十岁。(6)花甲:指人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也称 一个甲子。(7)古稀:“古稀”,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的含义。古时候超过七十岁的老人很 少。后来用“古稀”指人七十岁。(8)期颐:指人一百岁。“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指百岁老人起居不能自 理,一切需要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8 .背诵积累。阅读教学技巧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 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 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 的特点。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4、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