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B第3-7次作业.pdf
中药鉴定学 B第 3 次作业 A 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初夏采收块茎,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此药材是 1 分 C.延胡索 2.下列哪项不是黄连的化学成分 1 分 四氢黄连碱 3.根呈长圆柱形,表面淡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有特殊香气,味微甜。此药材是 1 分 D.党参 4.粉末中可见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有 1-2 个薄分隔,壁上有斜格状纹理的药材是 1 分 E.当归 5.粉末中可见石细胞、纤维、油室碎片、草酸钙针晶和菊糖的药材是 1 分 A.苍术 6.延胡索的主要镇痛、镇静成分为 1 分 四氢巴马亭(延胡索乙素)7.根的横切面可见木栓层将韧皮部、木质部层层分隔。此药材是 1 分 D.软紫草 8.根表面密生环节,有毒的柴胡是 1 分 C.大叶柴胡 9.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形成层环波状的药材是 1 分 E.川芎 10.粉末中可见树脂道碎片,内含黄色分泌物,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的药材是 1 分 D.人参 11.粉末中可见石细胞、韧皮纤维、长方形鳞叶表皮细胞的药材是 1 分 C.黄连 12.根含有挥发油和多种皂甙的药材是 1 分 E.柴胡 13.皮层及韧皮部散有油管,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中间部位的木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此药材是 1 分 C.北柴胡 14.下列哪项不是坚龙胆的性状特征 1 分 C.根上部多有显着的横皱纹 15.三七、人参、西洋参三者所含草酸钙结晶的类型是 1 分 D.簇晶 16.三七、人参、西洋参三者均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1 分 C.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系皂苷 17.根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断面黄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气弱,味苦。此药材是 1 分 C.黄芩 18.呈圆柱形,根头部有多数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疣状突起,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的药材时 1 分 B.板蓝根 19.药用部位是根和根茎,含生物碱,主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此药材是 1 分 D.山豆根 20.不含生物碱的药材是 1 分 E.板蓝根 21.呈肥厚拳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顶端有下陷圆盘状茎基和芽痕。质坚硬,断面淡黄白色,有分散的棕黄色油点,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此药材是 1 分 D.白术 22.粉末中可见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每个细胞由纵壁分隔成数个子细胞,有的子细胞又被分隔为小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针晶。此药材是 1 分 A.龙胆 23.根略呈圆柱形,枯骨形或为纵剖片,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质坚实,体重,断面可见褐色油点。气香特异,味微苦。此药材是 1分 B.木香 24.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细根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着的横皱纹,断面皮部淡黄棕色,木质部中心有数个维管束筋脉点。气微,味甚苦。此药材是 1 分 D.龙胆 25.粉末中可见木纤维,油室或油室碎片,菊糖碎块众多,无石细胞。此药材是 1 分 B.木香 26.根横切面可见木栓层有石细胞。皮层与韧皮部有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木质部在老根中央 有栓化细胞环。此药是 1 分 B.黄芩 27.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十余层重叠,气特异,味微苦、涩。此药材是 1分 C.软紫草 28.药材多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或长条形,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极皱缩。体重,质较软,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具粘性。无臭,味微甜。此药材是 1 分 D.地黄 29.根茎上具多数茎痕,主根上部有横纹,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味微苦甘。此药材是 1 分 B.人参 30.原植物科名不是豆科的药材是 1 分 B.藁本 31.主根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顶端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棕色树脂道小点状。此药材是 1 分 A.三七 32.原植物科名不是伞形科的药材是 1 分 C.甘草 33.下列哪项不是北柴胡的性状鉴别特征 1 分 B.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 34.味连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是 1 分 B.皮层有石细胞,中柱鞘有纤维束或伴有石细胞 35.根圆锥形,表面有横向皮孔样突起,多四纵行排列,形成层环略呈方形,气香浓烈,味香、微苦,此药材是 1 分 C.杭白芷 36.黄连断面的特征是 1 分 B.皮部暗棕色或橙红色,木部金黄色,髓部有的中空 37.根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 35 条或更多,外皮黄棕色至深褐色,质柔韧,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此药材是 1 分 E.当归 38.木栓层内侧常夹有断续的石细胞环,皮层、射线和髓部均有油室,薄壁细胞中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此药材是 1 分 E.白术 39.根呈长圆柱形,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断面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此药材是 1分 D.防风 40.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质坚实,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此药材是1 分 A.川芎 41.三七、人参、西洋参三者韧皮部中的分泌组织是 1 分 E.树脂道 42.取 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 95乙醇 12 滴及 30硝酸 1 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此药材是 1 分 D.黄连 43.药材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主含黄豆苷、黄豆苷元等黄酮类成分。此药材是 1 分 B.葛根 44.黄芩粉末中可见 1 分 B.石细胞及纤维 45.根的栓皮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极苦。此药材是 1 分 E.苦参 46.木栓层外侧有石细胞,韧皮部散有淡黄色乳管群,薄壁细胞内含菊糖。此药材是 1 分 A.党参 47.药材呈不规则圆柱形,屈曲不直,断面灰白色,粉性,有车轮纹。此药材是 1 分 A.防己 48.呈不规则扁球形,表面灰黄或黄棕色,顶端略凹陷,有茎痕,基部稍凹陷呈脐状,碎断面黄色,角质样。此药材是 1 分 B.延胡索 49.半夏粉末中可见 1 分 D.草酸钙针晶束和众多淀粉粒 50.丹参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 分 C.隐丹参酮 中药鉴定学 B第 4 次作业 A 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药材呈纺锤形或长卵圆形。表面淡黄棕色,有细密的皱纹,无环节,横断面角质样,黄色或橙黄色。气芳香,味辛辣,有浓姜味。此药材是 1 分 E.黄丝郁金 2.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细辛醚、二聚细辛醚、甲基丁香油酚、丁香油酚、等成分。此药材是 1 分 A.石菖蒲 3.粉末镜检可见厚壁细胞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孔明显。草酸钙针成 1 分 A.天麻 4.表皮细胞 1 列,根被细胞 35 列;壁木化。皮层宽广,有含针晶束的粘液细胞散在;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有通道细胞。内皮层外侧为 1 列石细胞,中柱为辐射型维管束。此药材是 1 分 D.麦冬 5.含对羟基苯甲醇-D 葡萄吡喃糖甙、赤箭甙、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醇等成分的药材是 1 分 C.天麻 6.药材呈卵圆形、长卵圆形或圆锥形,表面灰黄色,有明显环节,节上有须根残基。断面呈灰褐色至蓝褐色,具角质样蜡光或稍带粉性,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此药材是 1 分 D.蓬莪术 7.块根单个或数个簇生,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深纵沟,断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宽广,中柱多扁缩。此药材是 1 分 C.百部 8.药材呈圆锥形或近心脏形,高 38mm,直径 39m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 2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底部平。此药材是 1 分 B.松贝 9.药材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新月状,长 24cm,高 l,厚。表面类白色至淡黄白色。断面白色粉性。此药材是 1 分 D.大贝 10.药材呈扁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有疏密不均的环节,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断面纤维性,气芳香,味苦,微辛。此药材是 1 分 B.石菖蒲 11.表皮细胞类方形,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此药材是 1 分 D.石菖蒲 12.药材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 513 cm。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环节,有多轮由点状突起排列而成的横环纹。断面角质样。此药材是 1 分 C.天麻 13.下列不是来源于姜科的药材是 1 分 B.香附 14.下列不是来源于百合科的药材是 1 分 C.泽泻 15.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断面洁白,富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此药材是 1 分 C.半夏 16.药材呈长圆锥形,高,直径。表面黄白色常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此药材是 1分 D.炉贝 B 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大黄的泻下作用最强的成分是 1 分 A.双蒽酮苷 2.大黄的抗菌成分是 1 分 C.游离蒽醌衍生物 3.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的药材是 1 分 A.甘草 4.粉末中可见厚壁细胞及石细胞,无纤维的药材是 1 分 C.延胡索 5.前胡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C.伞形科 6.葛根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D.豆科 7.延胡索的主产地是 1 分 C.浙江 8.赤芍的主产地是 1 分 E.内蒙古、东北 9.大黄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D.蓼科,根茎和根 10.银柴胡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A.石竹科,根 11.川乌的最外层是 1 分 D.后生皮层 12.细辛根的最外层是 1 分 C.后生表皮 13.呈卵圆形、类圆柱形、圆锥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的药材是 1 分 E.大黄 14.呈倒圆锥形而稍弯曲,外表黄棕色,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的药材是 1 分 C.绵马贯众 15.外表为表皮,具网状中柱,此类药材是 1 分 E.蕨类植物根茎 16.外表为表皮或根被,辐射型维管束,此类药材是 1 分 B.单子叶植物根 17.川乌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A.母根 18.北豆根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C.根茎 19.断面无放射状纹理,中柱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此药材是 1 分 D.单子叶植物根 20.断面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无髓部。此药材是 1 分 A.双子叶植物根 21.板蓝根的原植物的科名是 1 分 A.十字花科 22.升麻的原植物的科名是 1 分 E.毛茛科 23.掌叶大黄主产于 1 分 B.甘肃、青海、西藏、四川 24.药用大黄主产于 1 分 D.四川、贵州、云南、湖北 25.川乌的主产地是 1 分 B.四川、陕西 26.白芍的主产地是 1 分 D.浙江、安徽、四川等 27.虎杖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D.蓼科,根茎和根 28.牛膝 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C.苋科,根 29.绵马贯众的主成分是 1 分 C.间苯三酚衍生物 30.狗脊的主成分是 1 分 D.酚类化合物 31.北豆根的原植物的科名是 1 分 B.防己科 32.地榆的原植物的科名是 1 分 C.蔷薇科 33.人参和三七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B.五加科 34.北沙参和白芷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A.伞形科 35.含蒽醌衍生物及卵磷的药材是 1 分 B.何首乌 36.含皂甙和甾酮类化合物,皂苷水解生成齐墩果酸的药材是 1 分 E.牛膝 37.威灵仙的原植物的科名是 1 分 E.毛茛科 38.延胡索的原植物的科名是 1 分 D.罂粟科 39.黄芪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A.豆科根 40.山豆根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C.豆科,根和根茎 中药鉴定学 B第 5 次作业 B 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茅苍术的主产地是 1 分 D.江苏、湖北、河南 2.白术的主产地是 1 分 E.浙江、安徽、湖北 3.木香的主产地是 1 分 A.云南 4.党参 的主产地是 1 分 D.山西、陕西、甘肃、四川 5.射干的主成分是 1 分 D.挥发油 6.百部的主成分是 1 分 B.生物碱 7.地黄的主成分是 1 分 C.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8.党参的主成分是 1 分 D.三萜类化合物及皂甙 9.天麻主产于 1 分 C.四川、云南、贵州 10.泽泻主产于 1 分 D.福建、四川、江西 11.郁金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D.块根 12.莪术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A.根茎 13.白附子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C.天南星科 14.白及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B.兰科 15.川贝母的主成分是 1 分 E.甾体生物碱 16.知母的主成分是 1 分 D.皂甙 17.主含结晶性菲醒类化合物的药材是 1 分 A.丹参 18.主含 挥发油的药材是 1 分 D.白术 19.白术与苍术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C.菊科,根茎 20.地黄与玄参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A.玄参科,块根 21.川贝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C.鳞茎 22.泽泻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D.块茎 23.药材龙胆的主产地是 1 分 B.东北、内蒙古,云南、四川 24.药材白芷的主产地是 1 分 D.浙江、四川,河南、河北 25.巴戟天与红大戟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E.茜草科 26.白前、白薇与徐长卿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B.萝藦科 27.三七的主产地是 1 分 D.广西、云南 28.黄芪的主产地是 1 分 B.山西、黑龙江、内蒙古 29.甘草的主产地是 1 分 A.内蒙、甘肃、新疆 30.人参的主产地是 1 分 E.吉林、辽宁、黑龙江东 31.山药主产于 1 分 B.河南 32.麦冬主产于 1 分 A.浙江 福建 33.川贝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C.鳞茎 34.泽泻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D.块茎 35.石菖蒲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E.天南星科,根茎 36.天花粉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B.葫芦科,根 37.莪术的主成分是 1 分 B.挥发油 38.麦冬的主成分是 1 分 A.皂甙 39.根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藁本内酯及正丁烯基呋内酯的药材是 1 分 E 当归 40.根含挥发油及多种香豆素衍生物的药材是 1 分 B.白芷、前胡 41.根茎含挥发油、生物碱的药材是 1 分 D.川芎 42.含挥发油、呋喃香豆精及色原酮类化合物的药材是 1 分 C.防风 43.主含三萜皂苷、黄酮、多糖类成分的药材是 1 分 B.黄芪 44.含三萜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的药材是 1 分 A.甘草 45.黄芩的主成分是 1 分 A.黄酮类化合物 46.木香的主成分是 1 分 B.挥发油及生物碱 47.独活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D.伞形科 48.羌活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D.伞形科 49.黄芩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B.唇形科 50.木香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C.菊科 51.天麻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C.兰科,块茎 52.射干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B.鸢尾科,根茎 53.胡黄连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A.玄参科,根茎 54.党参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D.桔梗科,根 55.防风的主产地是 1 分 B.东北、内蒙 56.当归的主产地是 1 分 C.甘肃 中药鉴定学 B第 6 次作业 A 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艾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 分 E.菊科 2.叶蓝绿色或蓝黑色,偶可见膜质托叶鞘的药材是:1 分 C.蓼大青叶 3.呈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划之显油痕,断面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香气浓厚,味甜辣。此药材是 1 分 D.肉桂 4.番泻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 分 A.豆科 5.剥取 1520 年的树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土坑里,上盖青草使之“发汗”。需用此种加工方法的药材是 1 分 A.厚朴 6.石韦来源于:1 分 D.水龙骨科 7.紫苏的气味是:1 分 B.气清香,味微辛 8.关黄柏粉末的显微特征是 1 分 C.晶鞘纤维及分枝状石细胞 9.根皮呈筒状,外表面灰褐色,内表面淡灰黄色,常见小结晶。有特殊香气,味微苦而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此药材是 1 分 E.牡丹皮 10.粉末中可见油细胞、纤维及草酸钙小针晶,壁三面加厚的石细胞。此药材是 1 分 D.肉桂 11.药材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暗红棕色或黄棕色,可见红黄相间的纵向条纹,横断面有显着的类圆形同心环纹(年轮),气微香,味微甘涩。此药材是 1 分 C.苏木 12.木质部有内函韧皮部,内含树脂状物及丝状物,有具缘纹孔导管,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此药材是 1 分 D.沉香 13.药材呈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横切面可见木部淡红色,髓小,偏向一侧,皮部内侧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气微,味涩。此药材是 1 分 B.鸡血藤 14.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内表面较平滑,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断面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气香,味辛辣、微苦。此药材是 1 分 C.厚朴 15.完整叶片呈长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含靛玉红、靛蓝的药材是:1 分 C.大青叶 16.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的药材是 1 分 A.钩藤 17.肉桂中有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的成份是 1 分 B.桂皮醛 18.尖叶番泻叶基部的特点是:1 分 D.基部不对称 19.厚朴粉末的显微特征是 1 分 B.纤维、油细胞及分枝状石细胞 20.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直径 25m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具细纵纹,光滑无毛。枝节上对生两个钩,或仅一侧有钩,断面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成空洞。此药材是 1 分 C.钩藤 21.呈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密布圆点状皮孔,内表面黄白色,折断面纤维性,气微,味苦。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此药材是 1 分 D.秦皮 22.药材呈不规则块片状或长条状,表面有刀削痕,有棕黑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交互形成的斑纹,质疏松,有特殊香气,味微苦。此药材是 1 分 C.沉香 2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侧柏叶的形状鉴别特征:1 分 E.气微,味甘淡 B 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肉桂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D.樟科 2.秦皮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E.木犀科 3.地骨皮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A.茄科 4.香加皮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C.萝藦科 5.大青叶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B.十字花科 6.枇杷叶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A.蔷薇科 7.紫苏叶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D.唇形科 8.秦皮的主成分是 1 分 D.香豆精 9.关黄柏的主成分是 1 分 A.生物碱 10.桑白皮的主成分是 1 分 E.黄酮类衍生物 11.大青叶主产于 1 分 B.河北、江苏、安徽、河南等省 12.番泻叶主产于:1 分 E.印度、埃及 13.钩藤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E.茜草科 14.川木通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A.毛茛科 15.番泻叶主含 1 分 D.二蒽酮苷类 16.蓼大青叶主含 1 分 E.靛蓝和靛玉红 17.鸡血藤的主产地是主产于 1 分 D.广东、广西、云南 18.沉香的主产地是 1 分 C.广东、海南、广西、福建 19.厚朴的主成分是 1 分 B.挥发油 20.杜仲的主成分是 1 分 C.环烯醚萜 21.钩藤的主 成分是 1 分 E.生物碱 22.沉香的主 成分是 1 分 A.挥发油及树脂 23.关黄柏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B.芸香科 24.厚朴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A.木兰科 25.沉香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B.瑞香科,含树脂的心材 26.通草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 1 分 C.五加科,茎髓 27.厚朴主产于 1 分 D.四川、湖北、浙江、江西 28.肉桂主产于 1 分 B.广东、广西 中药鉴定学 B第 7 次作业 A 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密蒙花的药用部位为:1 分 E.花蕾及其花序 2.花头(头状花序)撕开后,有白色丝状绵毛的花类药材是:1 分 B.款冬花 3.丁香的原植物科名是:1 分 B.桃金娘科 4.蒲黄的原植物科名是:1 分 D.香蒲科 5.金银花的主产地是:1 分 B.山东、河南等 6.旋复花的原植物科名是:1 分 B.菊科 7.药材红黄色或红色,入水溶液显金黄色,而本身不褪色的是:1 分 A.红花 8.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具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无毛。有此特征的花类药材是:1 分 E.辛夷 9.洋金花所含主成分是:1 分 E.生物碱 10.碟形或扁球形,直径4cm,舌状花类白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结,管状花较多,有以上特征的菊花是:1 分 D.杭菊 11.金银花的抗菌成分是:1 分 C.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12.丁香花粉粒的特征是:1 分 A.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 13.花蕾呈研棒状,长 12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有颗粒状突起,划之显油痕的药材是:1 分 D.丁香 14.“连三朵”的含义是:1 分 D.款冬花 23 个花序连在一起 15.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1 分 A.柱头 B 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金银花粉粒的特征是 1 分 C.呈球形、黄色、外壁具细刺状突起,萌发孔 3 个 2.丁香花粉粒的特征是 1 分 A.极面观呈三角形,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 3.红花粉粒的特征是 1 分 E.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外壁有齿状突起,具 3 个萌发孔 4.西红花粉粒的特征是 1 分 D.呈圆球形,红黄色,外壁近于光滑,内含颗粒状物质,具单孔,不甚明显 5.西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1 分 E.胡萝卜素类化合物 6.丁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1 分 B.挥发油 7.丁香的主产地是 1 分 D.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东非沿岸国家 8.金银花的主产地是 1 分 A.山东、河南等 9.西红花的主产地是 1 分 B.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希腊等国 10.丁香的气味是 1 分 B.气芳香浓郁,味辛辣,有麻舌感 11.金银花的气味是 1 分 D.气清香,味淡、微苦 12.款冬花的气味是 1 分 E.气清香、味微苦而辛 13.辛夷的气味是 1 分 A.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14.款冬花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C.花蕾(未开放的头状花序)15.红花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E.花 16.蒲黄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B.花粉 17.菊花的药用部位是 1 分 D.头状花序 18.洋金花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D.茄科 19.金银花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E.忍冬科 20.辛夷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C.木兰科 21.西红花的原植物科名是 1 分 A.鸢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