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某第五中学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制度.docx
9月份某第五中学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制度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 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 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 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xx新时代特色思想为指导,全面教育方针,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 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 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二、课外读物管理领导机构组长:XXX校长副组长:成员:全体教师三、强化过程管理(一)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 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二)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 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三)适度性。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 控制数量。(四)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 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 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 发展素质教育。U!I、明确具体要求,精细管控(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 教育课程,保证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 课时。(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 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 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 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 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 “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 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 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三)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 物。学校明确受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进行审核把关,明 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四)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 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并消除不良影响。对于由学生间 相互推荐的、在校园内流通的漂流图书,学校应组织学生处 管理人员、学科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课外读物逐一审核、 遴选,审核通过后由学生处管理人员在书名页加盖专用公章 后方可进入流通环节。(五)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 购买原则,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 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 改正,视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予以处理;需要追究其他纪律或 法律责任的,依纪依法移交相应主管部门处理。1、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 社会不良影响的。2、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3、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 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4、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一主- 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5、存在科学性错误的;(七)加强图书建设。我校定期开放图书室,提倡整体 借阅和个人借阅相结合的借书模式,提高图书的使用率。在 教室设置图书角,在楼梯拐角安置移动图书架等,方便学生 阅读,丰富阅读体验。(八)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 关要求。(九)科学推荐读物。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 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 购买课外读物,学校各部门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十)加强监督管理检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 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接受上级主管部 门的专项督查和抽查工作,接受社会各界和家长朋友的监督 检查。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是否有违规进校课外读物,一经发现违规现象,并把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的师德考核。情 节特别严重的,交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六、健全督导机制,强化管理(一)严格按规定管理好教辅资料征订、使用。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用书和教辅资料目录规定, 学校统一征订教材和资料。学校和教师不得向学生统一征订 教辅资料,不接受任何人推销的教育主管部门拟定教学用书 目录以外的书刊和音像制品。根据教育局要求,学生自愿选 用教辅材料,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随教材搭售和推销 教辅资料;教师不得启发和诱导学生订购任何教辅资料;教 师不得将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和作业 布置的依据。按规定征订的教辅教师需尽用、善用,并进行 认真批改。做好学生教材的循环使用工作。(二)完善课外读物推荐程序。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 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 课教师和图书室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对选自国家批准的 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 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 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三)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 目,应由教师所在教研组长认可,并按照管理办法审核, 报学校备案。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 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做好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落实工作,不断丰富校园 藏书,制定图书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建设书香家庭。建设书香班级,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 善读书的好习惯。(五)推荐工作程序1、课程教学处负责组织各学科骨干力量做好各学科课 外读物的推荐与审核工作,提出初选目录,各学科主任负责 审核,把关,递交领导小组审议,提出评议意见,图书馆负 责统筹数量种类。2、进校园课外推荐目录向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 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任何教师不得私自推荐 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也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 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