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程施工监测技术课件.ppt

    • 资源ID:72966056       资源大小:2.87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程施工监测技术课件.ppt

    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施工监测技术2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三监测工作设计所需相关资料 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五主要监测方法 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八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3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P178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是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监测仪器、时空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是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监测仪器、时空技术和预测预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技术和预测预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1.1.概述概述 1监测地质灾害时空域演变信息、诱发因素3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工程效果评估2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信息4 2 2.现状现状 尽管我国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丰尽管我国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效提高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但是仍存在硕的成果,有效提高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的局限性。监测技术、仪器设施多种多样,应用重复性高,受使用程度、精 度、设施集成化程度、自动化程度和造价等因素的制约,常造成设备 资源浪费,效果不明显。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某一工程或某一应用角度,基于地质灾 害成灾机理和诱发因素研究方面开展各种监测技术方法优化集成的研 究程度较低。监测仪器设施的研究开发、数据分析理论同相关地质灾害目标参数 定性、定量关系的研究程度不足,造成监测数据的解释、分析出现较 大的误差。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6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三监测工作设计所需相关资料 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五主要监测方法 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八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7 1 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勘查期间勘查期间的监测的监测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P179 监测地质灾害变形历史,分析变形特征、监测地质灾害变形历史,分析变形特征、影响范围,判断稳定状态影响范围,判断稳定状态 确定地质灾害体的空间几何特征和规模确定地质灾害体的空间几何特征和规模测定灾害滑动速度、变形规模,预测失稳测定灾害滑动速度、变形规模,预测失稳破坏时间、范围,捕捉变形信息破坏时间、范围,捕捉变形信息研究地质灾害变形破坏的主控影响因素和研究地质灾害变形破坏的主控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作用机制;勘查期间监测目的 8 2 2.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灾害治理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监测的监测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监测地质灾害体内部的变形差异及其活动特征,为确定相应防治方案提供依据2确定正在滑动的潜在滑面的数据和位置及内部变形特征和其他特征信息3 1有效确定滑坡主滑、抗滑、牵引地段的划分,边坡危岩体的差异变形等3 3910 4.4.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灾害治理运行阶段运行阶段的监测的监测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监测支护结构与灾害体的相互作用;监测和评价治理的效果,检验施工质量;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长期稳定性。研究地质灾害与防治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有效监测防 治结构的工作状态,为防治新技术的应用、治理设计概 念的更新等提供研究依据;检验防治工程设计理论模型及岩土体性质指标值的准确性,验证改进监测预报理论及模型,改善、提高监测预测预报技术方法。11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三监测工作设计所需相关资料 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五主要监测方法 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八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1213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三监测工作设计所需相关资料 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五主要监测方法 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八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1415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滑坡、边坡工程监测滑坡、边坡工程监测 地表变形监测、裂缝监测、建筑物变形监测、滑动面位移监测;地下水位和水量监测、降雨量、地表水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应力监测;布置平硐和竖井进行勘查的,宜进行硐(井)口位移、硐(井)内滑带位移、裂缝收敛变化、位移错动等16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危岩(崩塌)监测危岩(崩塌)监测 岩体绝对位移与沉降、裂缝(张开、闭合、位错)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及泉水流量监测、裂缝充水情况等监测;布置平硐勘查的,还应进行硐口位移、硐内软层、裂缝收敛变化、位移错动等内容的监测。1718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防治工程效果监测防治工程效果监测 监测内容监测内容:变形位移和应力监测,如监测预应力锚索应力值的变化、抗滑桩的变形和土压力、排水系统的过流能力等。目的目的:了解地质灾害体变形破坏特征 针对实施的防治工程进行监测19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人工巡视人工巡视 u地质灾害人工巡视监测,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现场对地质灾害的各种变形迹象和要素的出现及发展趋势巡视和记录,如地表裂缝、塌陷、泉水露头等进行巡视检查、拍照和记录;u密切关注地质灾害体上已有变形迹象的发展变化程度以及新生变形的存在及其发展和空间分布,并根据巡视发现的变形迹象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及时与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地质灾害的变形活动情况。u搜集当地降雨量资料,对地质灾害体周边河流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其对地质灾害活动的影响。20地质灾害主要监测项目一览表地质灾害主要监测项目一览表 21地质灾害主要监测项目一览表地质灾害主要监测项目一览表 22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三监测工作设计所需相关资料 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五主要监测方法 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八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23245.1 5.1 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虽然突发性强,来势迅猛,但是这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虽然突发性强,来势迅猛,但是这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虽然突发性强,来势迅猛,但是这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虽然突发性强,来势迅猛,但是这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虽然突发性强,来势迅猛,但是这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虽然突发性强,来势迅猛,但是这些灾害发生前都具有明显的前兆。对滑坡、崩塌体和建筑的裂些灾害发生前都具有明显的前兆。对滑坡、崩塌体和建筑的裂些灾害发生前都具有明显的前兆。对滑坡、崩塌体和建筑的裂些灾害发生前都具有明显的前兆。对滑坡、崩塌体和建筑的裂些灾害发生前都具有明显的前兆。对滑坡、崩塌体和建筑的裂些灾害发生前都具有明显的前兆。对滑坡、崩塌体和建筑的裂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缝经常进行简易的测量,是避免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A A、埋桩法、埋桩法、埋桩法、埋桩法B B、埋钉法、埋钉法、埋钉法、埋钉法C C、上漆法、上漆法、上漆法、上漆法D D、贴片法、贴片法、贴片法、贴片法裂裂缝缝简简易易监监测测方方法法25裂缝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裂缝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裂缝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裂缝简易监测的基本步骤:(1 1 1 1 1 1)选选选选选选定定定定定定监监监监监监测测测测测测点点点点点点。一一一一一一般般般般般般选选选选选选在在在在在在主主主主主主裂裂裂裂裂裂缝缝缝缝缝缝的的的的的的两两两两两两侧侧侧侧侧侧,每每每每每每两两两两两两个个个个个个点点点点点点为为为为为为一一一一一一组,最好设组,最好设组,最好设组,最好设组,最好设组,最好设3 3 35 5 5组。组。组。组。组。组。(2 2 2 2 2 2)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确定测量工具和测期。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进行测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进行测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进行测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进行测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进行测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进行测量。观测周期可以根据具体的变形滑动情况确定。一般每月应量。观测周期可以根据具体的变形滑动情况确定。一般每月应量。观测周期可以根据具体的变形滑动情况确定。一般每月应量。观测周期可以根据具体的变形滑动情况确定。一般每月应量。观测周期可以根据具体的变形滑动情况确定。一般每月应量。观测周期可以根据具体的变形滑动情况确定。一般每月应观测一次。变形滑动明显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每观测一次。变形滑动明显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每观测一次。变形滑动明显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每观测一次。变形滑动明显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每观测一次。变形滑动明显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每观测一次。变形滑动明显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每周,或每天一次。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数周,或每天一次。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数周,或每天一次。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数周,或每天一次。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数周,或每天一次。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数周,或每天一次。在暴雨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可以增加到数小时一次。小时一次。小时一次。小时一次。小时一次。小时一次。(3 3 3)记录、分析监测结成果。)记录、分析监测结成果。)记录、分析监测结成果。)记录、分析监测结成果。)记录、分析监测结成果。)记录、分析监测结成果。每次观测,需认真作好野外每次观测,需认真作好野外每次观测,需认真作好野外每次观测,需认真作好野外每次观测,需认真作好野外每次观测,需认真作好野外记录,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崩塌滑坡的发展趋记录,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崩塌滑坡的发展趋记录,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崩塌滑坡的发展趋记录,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崩塌滑坡的发展趋记录,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崩塌滑坡的发展趋记录,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预测预报崩塌滑坡的发展趋势。势。势。势。势。势。(4 4 4)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当变形滑动量比平常当变形滑动量比平常当变形滑动量比平常当变形滑动量比平常当变形滑动量比平常当变形滑动量比平常明显增高时,应及时撤离,并通知附近群众和及时上报。明显增高时,应及时撤离,并通知附近群众和及时上报。明显增高时,应及时撤离,并通知附近群众和及时上报。明显增高时,应及时撤离,并通知附近群众和及时上报。明显增高时,应及时撤离,并通知附近群众和及时上报。明显增高时,应及时撤离,并通知附近群众和及时上报。5.1 5.1 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26A AA、埋桩法:、埋桩法:、埋桩法:、埋桩法:、埋桩法:、埋桩法:适合对滑坡适合对滑坡适合对滑坡适合对滑坡适合对滑坡适合对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体上发生的裂缝体上发生的裂缝体上发生的裂缝体上发生的裂缝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进行观测。在斜进行观测。在斜进行观测。在斜进行观测。在斜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坡上横跨裂缝两坡上横跨裂缝两坡上横跨裂缝两坡上横跨裂缝两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侧埋桩,用钢卷侧埋桩,用钢卷侧埋桩,用钢卷侧埋桩,用钢卷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尺测量桩之间的尺测量桩之间的尺测量桩之间的尺测量桩之间的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距离,可以了解距离,可以了解距离,可以了解距离,可以了解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滑坡变形滑动过滑坡变形滑动过滑坡变形滑动过滑坡变形滑动过滑坡变形滑动过程。程。程。程。程。程。埋桩法测量滑坡体后缘位移量埋桩法测量滑坡体后缘位移量 5.1 5.1 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2728C CC、上漆法、上漆法、上漆法、上漆法、上漆法、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在建筑物裂缝在建筑物裂缝在建筑物裂缝在建筑物裂缝在建筑物裂缝两侧设置标尺,可两侧设置标尺,可两侧设置标尺,可两侧设置标尺,可两侧设置标尺,可两侧设置标尺,可以简易量测滑坡变以简易量测滑坡变以简易量测滑坡变以简易量测滑坡变以简易量测滑坡变以简易量测滑坡变形量在建筑物裂缝形量在建筑物裂缝形量在建筑物裂缝形量在建筑物裂缝形量在建筑物裂缝形量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的两侧用油漆各画的两侧用油漆各画的两侧用油漆各画的两侧用油漆各画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上一道标记,与埋上一道标记,与埋上一道标记,与埋上一道标记,与埋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通过测量两侧标记通过测量两侧标记通过测量两侧标记通过测量两侧标记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之间的距离来判断之间的距离来判断之间的距离来判断之间的距离来判断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滑坡变形。滑坡变形。滑坡变形。滑坡变形。滑坡变形。滑坡变形。上漆法上漆法 5.1 5.1 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29D D D D、贴片法、贴片法、贴片法、贴片法: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是定性的,但是,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是定性的,但是,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是定性的,但是,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是定性的,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纸片监测裂缝拉在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纸片监测裂缝拉裂裂 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纸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须严加防范 5.1 5.1 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地质灾害裂缝简易监测3031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及相关监测仪器: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及相关监测仪器: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32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及相关监测仪器: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及相关监测仪器: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33 1.1.地表大地变形监测地表大地变形监测 目前,在各种地质灾害监测中,GPS 监测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崩塌滑坡不同变形阶段的三维位移监测。a)十字交叉网;b)正方格网;c)射线网;d)基线交点网;e)任意方格网 在监测过程中,合理设计和布设监测网是准确、有效地监测地质灾害体变形活动的关键。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34测点不要求平均布设,但对重点部位应加密测点、监测频率重点部位应加密测点、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和监测项目:a)变形速率较大或不稳定块段与起始变形块段(滑坡源、崩塌源等)。b)初始变形块段(滑坡主滑段、推移滑动段、松脱滑动段等)。c)对滑坡、崩塌稳定性起关键作用或破坏初始块段(滑坡阻滑段、崩塌锁固段等)。d)易产生变形部位(剪出口、裂缝、临空面等)。e)控制变形部位(滑带、软弱带、裂缝等)。35 2.2.地表裂缝监测地表裂缝监测 地表裂缝监测可采用测缝汁、收敛计、钢丝位移计和位错计等进行人工监测或自动监测,也可在裂缝两侧设标点和测桩用钢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地表裂缝监测仪器一般跨裂缝、断层、夹层、层面等布置。地面裂缝监测示意图 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36 2.2.地表裂缝监测地表裂缝监测 滑坡地面裂缝自动记录仪 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37 3.3.深部位移变形监测深部位移变形监测 深部位移深部位移深部位移深部位移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支护结支护结构监测构监测 深部倾深部倾深部倾深部倾斜监测斜监测斜监测斜监测 深部相对深部相对深部相对深部相对位移监测位移监测位移监测位移监测 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381 1)深部倾斜监测)深部倾斜监测 深部倾斜监测的基本原理深部倾斜监测的基本原理 从孔底向上依次连续测量测斜管沿孔深方向的斜率变化,通过两点之间的斜率变化换算为两点之间的位移变化量,从而获得岩土体内部不同深度相对孔底稳定段的水平方向位移量。通过不同时间段的监测即可获得其随时间变化的累计位移时间的变化情况。深部倾斜监测系统组成深部倾斜监测系统组成 倾斜仪监测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仪器采集系统和测斜导管系统。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391 1)深部倾斜监测)深部倾斜监测 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40411 1)深部倾斜监测)深部倾斜监测 深部倾斜监测的关键技术问题深部倾斜监测的关键技术问题 结合勘查和治理设计工程,合理选择孔位,避免施工干扰和破坏 合理设计测斜管埋设深度 确保测斜管导槽方向与可能的主滑方向尽可能一致,相邻管导槽 顺利联通 保持测斜管垂直,确保倾斜度控制在1范围内 充分重视测斜管周围的充填质量 测试过程技术要点测试过程技术要点 初始测试时机和初始值确定 精析测试,确保数据稳定 重复测试,确保测试质量稳定 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42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表述观测数据分析及成果表述 现场数据采集后,及时对测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出位移变形深度、位移时间、变形速率深度、变形速率时间、合成位移深度、变形方向深度(时间)等变化曲线,分析确定滑移层位的存在、变形发展趋势、变形方向的变化等。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43滑坡位移监测曲线图(导槽方向与滑坡主滑方向接近)滑坡位移监测曲线图(导槽方向与滑坡主滑方向接近)与滑坡方向近似一致与滑坡方向近似一致垂直于滑坡方向合成位移深度合成位移深度合成角度合成角度44滑坡变形位移曲线(测斜管导槽方向与主滑方向不一致)滑坡变形位移曲线(测斜管导槽方向与主滑方向不一致)与主滑方向接近Y方向位移合成位移合成角度合成角度452 2)支护结构监测)支护结构监测 支护结构监测主要内容有:锚杆应力监测、锚索锚固力监测、钢筋应力应变监测、支挡结构与坡体接触压力监测、支护结构变形监测。滑坡支护结构监测示意图 46 4.4.巡视监测巡视监测 常规巡视与地质观测法常规巡视与地质观测法:定期对地质灾害体出现的宏观变形形迹(如裂缝发生及发展、地沉降、下陷、坍塌、膨胀、隆起、建筑物变形、支挡结构上的裂缝等)和与变形有关的异常现象(如地声、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等)进行调查记录。地质灾害的巡视监测是地质灾害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仪器监测数据与地质灾害巡视的各种异常现象紧密结合,关键时刻要以地质灾害巡视监测的异常地质现象为主进行预警预报评价。5.2 5.2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47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三监测工作设计所需相关资料 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五主要监测方法 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八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48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P194195监测设计中应遵循原则:监测设计中应遵循原则:监测仪器具有仪器生产准许证,产品质量合格。使用前,须经过国家有关计量部门标定,并具有相应的质检报告。变形监测基准点基准点设置在灾害体以外的稳定地质体上,且不易受施工破坏,也不妨碍施工作业的地方,构成可以 进行稳定性监测的简单网型;应遵循“五个结合”的原则,即监控整体与突出重点敏感部位相结合,监测灾害体动态与监测防治工程的结构相结合,地表监测与深部监测相结合,仪器监测与专业巡查相结合,施工安全监测与防治效果监测点的布置有机结合。49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监测设计中应遵循原则:监测设计中应遵循原则:在地质灾害防治各阶段监测工作有机衔接。监测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防治工程的安全等级,重点突出。充分重视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即及时埋设、及时观测、及时整理分析监测资料和及时反馈监测信息。监测工作布设力求少而精,监测断面应有主次之分,应能控制滑坡、崩塌等主要变形方向,并尽可能与勘查剖面重合或平行。地质灾害监测以仪器测量为主,人工巡视、宏观调查为辅,力求仪器量测与人工巡查相结合 50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监测设计中应遵循原则:监测设计中应遵循原则:在泥石流区若有滑坡、危岩崩塌发育,则应按滑坡及危岩崩塌区的监测要求布置监测工作。防治效果监测时间长度不应小于一个水文年,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宜为710天,在外界扰动较大时,如暴雨期间,应加密观测次数。滑坡长期监测宜沿滑坡主剖面进行,监测点的布置可少于施工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51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滑坡、崩塌,其相关因素监测的重点内容是: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滑坡、崩塌,其相关因素监测的重点内容是:a)降雨型土质滑坡,应重点监测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动态变化等内容;降雨型岩质滑坡、崩塌,还应重点监测裂缝的充水情况、充水高度等。b)冲蚀型及明挖型滑坡、崩塌:重点监测前缘冲蚀(或开挖)情况,坡脚被切割宽度、高度、倾角及其变化情况,坡顶及谷肩处裂缝发育程度与充水情况,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变化。c)洞掘型滑坡、崩塌洞掘型滑坡、崩塌:应进行洞内、井下地压监测,包括:顶板(老顶)下沉量及岩层倾角变化,顶板冒落、侧壁鼓出或剪切,支架变形和位移,底鼓等。有条件时应监测支架上压力值。52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三监测工作设计所需相关资料 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五主要监测方法 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八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53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P199 监测仪器的选型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监测仪器的选型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综合比较、传统仪器与新技术结合适用 仪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好 仪器类型宜尽量单一 兼顾自动化监测的需要 监测仪器的精度应当达到设计要求 用于永久监测的仪器要求维修方便、更换和保护牢靠 原则原则54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其目的 三监测工作设计所需相关资料 四地质灾害监测内容 五主要监测方法 六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七监测仪器选型的基本原则 八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55九、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九、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P200 1.1.监测周期的设计监测周期的设计勘察阶段勘察阶段施工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运营阶段取决于地质灾害变形活动程度;变形快间隔时间短,变形慢间隔时间长施工安全监测频率高;灾害稳定性好可8-24h一次,稳定性差宜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监测周期随着防治工程完成逐渐延长。工程完工后监测不少于一个水文年。56九、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九、监测周期及监测精度 P200 2.2.监测精度要求监测精度要求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变化速率监测误差应小于实际变形值的1/5-1/10,且不大于2mm,水准测量每公里中误差小于1.5mm。土质滑坡,精度可适当降低,水准测量每公里中误差不超过3.0mm。地表裂缝监测采用伸缩仪、位错计、千分卡等进行量测。测量精度一般应不大于0.1mm1.0mm或监测周期内平均变化量的1/5。滑坡深部位移监测采用钻孔倾斜仪进行,系统总精度不超过5mm/15m。锚索测力采用轮幅式压力传感器、钢弦式压力盒、应变式压力盒、液压式压力盒进行监测。长期监测的锚杆数不少于总数的5。泥石流的泥位监测误差不应大于0.2mm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程施工监测技术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可****阿)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