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第8课-《人之初》、优质教学ppt课件.pptx
-
资源ID:72974505
资源大小:1.75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第8课-《人之初》、优质教学ppt课件.pptx
识 字字 人之初人之初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礼仪知道,本课人之初即选自三字经 课前准备走进课文走进课文 人之初人之初课课 文文 第第 1 小节小节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含义含义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含义含义课课 文文 第第 2 小节小节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雕刻打磨,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含义含义 课堂练习题课堂练习题 一一 1.说一说“人不学,不知义”是什么意思。2.我会说。()()初,性()善,性()(),()相()。人人 之之 人若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本本 相相 近近 习习 远远 会会 认认 字字 会会 写写 字字 课堂练习题课堂练习题 二二 1.写出本课所学生字的一组反义词。近 远2.比一比,再组词。之()远()相()玉()近()义()习()总之总之近来近来远看远看意义意义学习学习相近相近玉米玉米 课堂练习题课堂练习题 二二 1.读一读,记一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课后作业1.读一读,记一记。初始 初夏 天性 性格 专心 专门 善良 友善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童年清波替(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3)读通课文。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读。(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3).指名分段读课文。分小节,理清脉络。(1)这首诗共 16 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给盲婆婆送蝈蝈。()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3)指名学生填写。(4).小结。(5).分 4 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精读训练 看图。(1)图上画了什么人?(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4).小结图意。分小节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 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3)小结。(4)齐读第一节。第二节(1)指名读。(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 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 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 这么说?(4)小结,齐读。第三节(1).指名读。(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 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 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 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 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a.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b.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c.指名自由说说图意。(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6).小结。齐读。第四节(1)指名读。(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 法完全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5).小结。三总结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第三课时一.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二背诵 放录音欣赏。指着板书引背。各人轻声背诵。分组交换背。全班齐背。三写字指导四作业练习抄写生字词。比一比,再组词。忘()你()邻()古()盲()您()您()郊()扩词训练。野()()()喜()()()居()()()忘()()()练习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古诗。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教学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主要板书安排:练习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一 教学第一题 审题。指导(1)齐背字母表。(2)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3)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4)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5)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练习。(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Wmgsfbnzq(2)指名认读对照。(3)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二教学第二题 审题。指导。(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标点符号歌。(2).指名试读。(3)教师范读。(4)教师讲解。练习。(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3)“开火车”练习朗读。反馈,检查朗读。第二课时一 教学第三题 审题。指导。(1)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a.出示三个句子。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的意思。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a.出示句子,自由读。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 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