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pptx

    • 资源ID:72976445       资源大小:433.09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pptx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随着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知识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1页/共44页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 卢钦斯实验 1957年,卢编撰了两段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的文字,其中让两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怎样的人?”第2页/共44页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结果: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第一组中有78%的人 第二组中只有18%的人第3页/共44页 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第4页/共44页启示:见好第一次面 讲好第一次课 处理好第一次突发事件 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对学生勿先入为主第5页/共44页(二)近因效应-日久见人心所谓“近因”,是指最近的印象。新近的信息材料往往会对人的印象的形成产生一种覆盖作用,改变旧的印象,代之以新的印象。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第6页/共44页例:沟通的语言“考上一个学校,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分数低。”“虽然分数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第7页/共44页在批评教育学生临近结束时,如果我们再加上一句:“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些,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我刚才可能有点激动,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第8页/共44页启示:在教育学生时,应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特别是注意怒责之后别忘安慰,以使谈话产生一种良好的近因效应。在批评过程中,班主任难免有些情绪化,如果结束语妥帖一些,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注意对学生的平时观察,不要因为一时一事评价人。避免因首因和近因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第9页/共44页二、破窗效应与群体极化效应(一)破窗效应-防微杜渐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门曾做过一项实验:第10页/共44页开始,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停放在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一辆停在杂乱的社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社区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都安然无恙。后来,他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大洞,结果,仅仅几小时,这辆车就被偷了。第11页/共44页“破窗效应”是指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所以,问题一旦发生,管理者应该迅速矫正与补救,并及时改善环境。第12页/共44页启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就要有预防和疏导意识,有意识地创造和谐的班级环境。制定可操作的班级规则对学生言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微小缺点和错误,都不可姑息纵容。第13页/共44页(二)、群体极化效应-众口烁金群体极化效应,是指个体在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第14页/共44页新闻:货车翻车,村民哄抢第15页/共44页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没责任。第16页/共44页冒险偏移群体的责任分散群体内的舆论压力(反正大家都这样,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谨慎偏移自我保护心态决策与自己的相关性(如果不和大家一样,会被群体抛弃)第17页/共44页学生学生:从众归属感模仿与顺从从众归属感模仿与顺从启示:注重班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勇于创新。第18页/共44页三、门槛效应与拆屋效应(一)门槛效应-得寸进尺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第19页/共44页 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第20页/共44页n n解释:如果向别人逐步提出要求,或将一个大的要求或目标分解成若干较小的要求或目标,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第21页/共44页先提出较小要求,然后再提出目的指向比较大的要求,诱发人们依从的方法称为“登门槛技术”第22页/共44页启示 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心理接受能力,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制订合理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第23页/共44页(二)、拆屋效应-留面子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又叫下门槛效应。第24页/共44页人都会有给对方留面子的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的、会被拒绝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第25页/共44页启示:对容易骄傲的学生,先提出一个较高的目标要求,抑制他们的骄傲情绪,使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用较低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先提出一个大的惩罚,在其不能接受的情况下再提出较小的惩罚,以纠正其行为。第26页/共44页四、普雷马克效应、德西效应与超限效应 兔子的故事 山坡上住着一群兔子。一天,兔王发现,外出寻找食物的兔子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调查发现,是一部份兔子在偷懒。于是兔王规定,兔子们采集回来的食物经过验收,可以按完成的数量得到胡萝卜作为奖励。一时间,兔子们的工作效率大增,食物的库存量大有提高,兔王很高兴。过了一段时间,兔王想:库存这么多了,可以不奖励了吧。于是取消了这个奖励制度。马上,兔子们热情尽失,谁也不愿意寻找食物,库存量很快减少。无奈之下,兔王只好恢复了奖励制度。它宣布,凡是愿意为兔群作贡献的志愿者,可以立即领到胡萝卜。布告一出,报名踊跃。谁料,报名的兔子中没有一个能如期完成任务。兔王责备它们,它们说:“这不能怨我们呀,即然胡萝卜已经到手,谁还有心思去干活呢?”第27页/共44页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在心理学上,胡萝卜就是强化物,是对兔子们做出某一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强化。第28页/共44页正强化是指某个愉快刺激的出现会提高个体的行为反应,如教师的表扬。(得到奖励)负强化指某个厌恶刺激的退出会提高个体的行为反应。如学生为了避免考试不及格,同样会努力学习。(逃避惩罚)第29页/共44页(一)普雷马克效应“吃了这些蔬菜就让你吃肉。”“做完作业后,让你看一小时的电视。”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第30页/共44页启示:选用学生的最爱做奖励。但顺序是不能颠倒,也就是学生必须要先达到一定的条件,然后才能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要注意奖励的多样性,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奖励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也减弱了奖励的作用。第31页/共44页(二)德西效应-为何努力 第32页/共44页实验心理学家德西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实验者在这一阶段是否继续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第33页/共44页【结果】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分析】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 的吸引力。第34页/共44页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 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变成是二者之差,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就叫德西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学生将主要学习目标置于脑外而着重于奖励,会使他们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一旦奖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时,有可能失去其学习的动力。第35页/共44页启示 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的原理,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朝自我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简单追求一些物质奖励。“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去,但你不能使他一定要喝水”。第36页/共44页(三)超限效应-过犹不及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 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 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 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人们心理的极不耐烦或反抗。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第37页/共44页用同样一种方式、同样一句话去纠正不同的错误,或者经常对某一错误进行重复教育等等,其结果容易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不但得不到改正反而使学生犯同一种错误的可能性增加。第38页/共44页启示: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说理教育,切忌时间过长、次数过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整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表扬也不能过于泛滥。第39页/共44页刻板效应。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逍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第40页/共44页鲶鱼效应。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让鱼在途中死去,在鱼舱室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启示是:1、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2、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第41页/共44页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来了个寒风冷冽,结果路上的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将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身上暖洋洋,就解开纽扣,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结果当然是南风获胜。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教育中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向善的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42页/共44页第43页/共44页谢谢您的观看!第44页/共44页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