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配套.pptx
-
资源ID:72980555
资源大小:839.91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配套.pptx
2北半球的中纬度大气环流:受_ 影响,造成原来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图 2210海陆分布第1页/共42页成因成因风向性质东亚季风_冬季:_夏季:东南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_湿润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冬季:_夏季:西南风冬季:温暖干燥夏季:_3季风环流(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_ 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2)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特点季节的变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北风高温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东北风高温湿润第2页/共42页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_气候终年高温_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_和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_,冬季温和多雨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2.形成气候的五大因子:_、大气环流、海陆分布、_、洋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热带雨林多雨西风带湿润副热带高压带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地形第3页/共42页知识点 1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的形成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图 2211第4页/共42页2气压中心的成因及分布由于地表并非均匀,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下,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1 月(北半球冬季),在 60 N 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成因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第5页/共42页图 2212第6页/共42页7 月(北半球夏季),在 30 N 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形成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图 2213第7页/共42页3季风环流的形成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图 2214第8页/共42页比较内容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南部、朝鲜半岛南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日本群岛北部、朝鲜半岛北部南亚的印度半岛、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风向及源地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内部(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东北风;亚洲大陆(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夏季 东南风;副热带太平洋(夏威夷高压)西南风;热带印度洋强弱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教师专享【知识经纬】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第9页/共42页比较内容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温7 月炎热、湿润炎热、湿润高温多雨1 月 温和少雨,0以上寒冷干燥,0以下暖热;1518以上降水夏季 多;集中在 59 月多;集中在 78 月 多;集中在 69 月冬季较少少少全年1 000 mm1 500 mm500 mm600 mm1 500 mm2 000 mm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三熟利弊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灾害续表第10页/共42页【针对训练】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主要是()C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表高低起伏D地转偏向力的影响2北半球 7 月份位于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B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C阿留申低压B亚洲低压D夏威夷高压第11页/共42页(2012 年河源期末)读世界部分区域某时气压分布示意图(图2215),回答第 3 题。图 2215第12页/共42页3关于图中气压中心 A、B 名称及其由哪个气压带断裂而成的说法正确的是()BA阿留申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B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C夏威夷高压 亚洲(印度)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D亚速尔高压 亚洲(印度)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第13页/共42页知识点 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图 2216第14页/共42页地区气压带、风带气流气候特点气候类型赤道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湿季:赤道低气压带上升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信风带东北风(北半球)、东南风(南半球);气流来自较高纬度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 30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气流来自较高纬度(信风带控制区)终年炎热干燥热带沙漠气候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15页/共42页地区气压带、风带气流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冬季:西风带西南风(北半球)或西北风(南半球);气流来自较低纬度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西风带西南风(北半球)或西北风(南半球)终年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极附近极地高气压带下沉终年寒冷干燥冰原气候续表第16页/共42页教师专享【知识经纬】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1太阳辐射(1)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不均,从而形成不同的温度带,如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2)同纬度地区获得热量的季节差异,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2下垫面(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2)地面植被和地表性质的局部差异,其实质是热量和水分的差异,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第17页/共42页3大气环流(1)本身的低压带、高压带可以作为一种天气系统,长期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如赤道低气压带终年高温多雨。(2)风向:从海上吹来的登陆风多雨;从陆上吹来的离陆风少雨。因此,不同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降水状况不同。西风带地区大陆西岸的降水多于大陆东岸。信风带地区则是大陆东岸的降水多于大陆西岸。但是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东南部,正好处在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形成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吹干冷的离陆风和夏季吹温暖的登陆风。第18页/共42页【针对训练】4纬度304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BA终年高温少雨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C终年温和多雨,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第19页/共42页(2012 年深圳期末)读图221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56 题。图 22175在大陆西岸,长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DA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第20页/共42页6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B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第21页/共42页【典例】图 2218 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1)(2)题。图 2218第22页/共42页(1)该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上呈现高压中心B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亚欧大陆上呈现低压中心C我国东南沿海吹东南风D南亚地区此时高温多雨第23页/共42页该气压带纬度位置:北纬30附近;该气压带的随季节的位置变化:移至北纬 30以南。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移动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我国东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风;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进入干季。第24页/共42页(2)下列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图中 P 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C第25页/共42页P点的纬度位置:北纬3040;P 点海陆位置:大陆西岸;A 图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B 图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C 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D 图雨热同期,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P 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P 点受西风带控制从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形成降水温和多雨。第26页/共42页教师专享【备用典例】读下图,回答(1)(2)题。第27页/共42页(1)图中实线为某地气温和降水状况,据图判断气候类型()AA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 月气温在 05,降水多;7 月气温高,降水少。根据各月气温和降水特点判断气候特点是:7 月高温少雨,1 月温和多雨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第28页/共42页(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我国有该气候类型的分布B此气候的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C此气候类型分布于 4060的大陆东岸D此气候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该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分布:3040大陆西岸。第29页/共42页低高副热带夏季东南西南季节性移动西北东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第30页/共42页图 2219 为亚洲东部某月某日某时近地面气压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3 题。图 2219第31页/共42页1此时,“某月”最可能是()AD9 月B4 月)DA1 月2甲地此时吹(A东南风C西南风C7 月B西北风D东北风3下列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 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DB与 M 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第32页/共42页(2012 年深圳调研)读气候资料图(图 2220),回答 45题。图 2220第33页/共42页)4.图中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B5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A第34页/共42页6(2012 年广州月考)读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2221),完成下列各题。图 2221第35页/共42页(1)A 气压带的名称为_,B 风带的名称为_。(2)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方向)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季,亚欧大陆出现_(高/低)气压中心。(3)该季节 M 处盛行_风(风向),若用干、湿、冷、热表示其对气候的影响,则该风控制下形成_气候特征。(4)N 处分布的气候类型是_,该季节其气候特征是_,其形成原因是_。赤道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北夏低东南湿热地中海气候干旱少雨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干旱少雨第36页/共42页教师专享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 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数,P、Q 之间和 M、N 之间为陆地,读图回答 12 题。C1P 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C西南风)B东北风D西北风第37页/共42页2关于 P、Q、M、N 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P、M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ABP 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N 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Q、N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第38页/共42页(2012 年汕头期末)真腊风土记(元)记载:白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真腊;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 34 题。第39页/共42页3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BA1112 月C56 月B34 月D78 月4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BA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第40页/共42页5(2012 年汕头期末)在下列选项中,各地点的气候类型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DA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第41页/共42页谢谢您的观看!第42页/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