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选修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x
学习要点:学习要点: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主要表现。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主要表现。2、唐太宗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对外交往方、唐太宗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对外交往方面的作用面的作用3、探讨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探讨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中的作用第1页/共46页白蹄乌白蹄乌 纯黑色,四蹄纯黑色,四蹄俱白,为李世民平定薛俱白,为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时所乘。仁杲时所乘。李世民昼李世民昼夜奔驰夜奔驰200200余里,迫使薛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仁杲投降。特勒骠特勒骠毛色黄里透白,毛色黄里透白,为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为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乘。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合,连打了八个硬仗。材料一:昭陵六骏第2页/共46页 飒露紫飒露紫色紫燕,前胸中一色紫燕,前胸中一箭,为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箭,为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王世充时所乘。青骓青骓苍白杂色,为李世苍白杂色,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马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被迎面射中。材料一:昭陵六骏第3页/共46页什伐赤什伐赤 纯赤色,是纯赤色,是李世民与王世充、窦建李世民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坐骑。德作战时的坐骑。凌空凌空飞奔,身上中了五箭,飞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的。拳毛騧拳毛騧 是一匹毛作是一匹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旋转状的黑嘴黄马,前中六箭,背中三箭,前中六箭,背中三箭,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所乘时所乘。材料一:昭陵六骏第4页/共46页材料二玄武门之变 626626年年7 7月月2 2日,日,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玄武门,射杀太子李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又逼李渊退位,自后又逼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称帝。己登基称帝。第5页/共46页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门之变?解题关键:认识嫡长子继承制与遴选才德之人统治国解题关键:认识嫡长子继承制与遴选才德之人统治国家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家之间存在尖锐矛盾。思路:嫡长子继承制是否有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这一思路:嫡长子继承制是否有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这一制度对国家统治权力的更迭可能带来怎样影响?玄武门之变反制度对国家统治权力的更迭可能带来怎样影响?玄武门之变反映出骨肉相残的政治残酷性,但对唐朝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映出骨肉相残的政治残酷性,但对唐朝的发展具有什么作用?答案:答案:嫡长子继承制对富有才干,但庶子出身的皇室子弟取得嫡长子继承制对富有才干,但庶子出身的皇室子弟取得帝位非常不利,因此帝位非常不利,因此这种制度不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这种制度不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是李渊之子中,的确只有李世民最具有取得帝这种残酷性,但是李渊之子中,的确只有李世民最具有取得帝位的实力、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此这场争夺帝位的斗争位的实力、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此这场争夺帝位的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阶段。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回答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回答第6页/共46页依据教材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依据教材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主观主观:唐太宗个人作用唐太宗个人作用,雄才大略雄才大略政治方面政治方面:A A、选贤任能,不拘一格;虚怀纳谏选贤任能,不拘一格;虚怀纳谏B B、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统治思想统治思想: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制定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制定唐律唐律法律方面:法律方面:经济方面经济方面:文德治国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文化方面文化方面: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第7页/共46页隋的建设和经济繁荣隋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唐的发展创造条件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客观客观:第8页/共46页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 1、唐初概况:边境不稳、唐初概况:边境不稳2 2、采取、采取战而后和战而后和的策略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采取对不同的民族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不同的统治措施: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亲第9页/共46页第10页/共46页第11页/共46页开放的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1 1、政策:、政策: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开放的政策2 2、影响影响 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第12页/共46页晚年的骄奢和反省晚年的骄奢和反省1 1)、纳谏渐少)、纳谏渐少2 2)、滥用民力)、滥用民力1 1、过失、过失撰写撰写帝范帝范2 2、反省、反省3 3、对自己的评价:其功大,益多损少、对自己的评价:其功大,益多损少第13页/共46页(2009年天津文综卷12)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第14页/共46页“玄武门之变”的实质是()A民主与专制势力的较量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C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反映D革新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第15页/共46页下列制度中,在唐太宗时期沿用或完善的有()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A.B.C.D.第16页/共46页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者有道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表明唐太宗A认识到君民是互为因果关系的B认真总结了前代灭亡的教训C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D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第17页/共46页史载唐太宗时曾经有人请修复长城,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事”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C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不愿浪费人力物力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中央第18页/共46页“贞观之治”的出现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A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B促进了民族融合C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D有利于社会稳定第19页/共46页下列关于贞观年间唐都长安的表述,正确的是()A.设立专门接待外国商人的机构鸿胪寺B.长安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C.是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D.有来自亚、非、美洲地区的学者、艺术家第20页/共46页(2008年江苏历史卷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第21页/共46页(2008年江苏历史卷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丝绸之路的畅通文化政策的开放古代商帮的推动A.B.C.D.第22页/共46页(2007年全国文综卷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第23页/共46页(2007年天津文综卷18)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第24页/共46页(2005年上海历史卷1)“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第25页/共46页(2004年北京文综卷12)“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藏族在唐时称吐蕃唐蕃和亲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A.B.C.D.第26页/共46页在学习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课时,有同学认为“民本”思想是唐太宗治国的主要思想之一,下列材料不能体现他的民本思想的是()A.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B.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第27页/共46页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包括:()重用人才善于纳谏创立科举制创设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刑罚A.B.C.D.第28页/共46页“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袭细人。”(贞观政要卷一),上述主要描述了()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C.均田制和租庸调法推行的影响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第29页/共46页在唐太宗统治时期,下列情形不可能出现的是()A.一位外国人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并当了官B.“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C.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尊称皇帝为“天可汗”D.开始有人信奉回教、摩尼教,但大多数人是信奉基督教第30页/共46页唐太宗经常引用古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比喻告诫大臣们,反映了的什么思想()A.存百姓B.善于用人C.善于纳谏D.反对铺张浪费第31页/共46页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较开明的政策 第32页/共46页唐政府不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采取“挟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A.唐朝国力十分强大B.唐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C.唐朝民族政策比较开明D.唐朝依靠少数民族巩固边疆第33页/共46页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百姓,更想让大臣们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A.稳定社会秩序B.缓和阶级矛盾C.维护地主阶级长久的利益D.完善各项政策第34页/共46页材料一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材料二臣祖禹曰:立子以长不以有功,以德不以有众,古之道也。王魏以辅导东宫为职,当劝建成以孝于高祖,友于秦王,则储位安矣。秦王有定天下之功,高祖苟欲立之能为太伯,不亦善乎。且建成既为太子,则国其国也,安在于有功乃使之击贼以立威,结豪杰以自助?是导之以争也,祸乱何从而息乎!夫以王魏之贤,其为建成谋,犹如此,况庸人乎!北宋范祖禹唐鉴卷一高祖以上材料说明:嫡长子继承制是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司马光对唐太宗先发制人不是很赞成。唐高祖在兄弟之争中立场不明,对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唐太宗武力夺权开启了一个坏的先例,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使得唐代以后出现了几次类似的兵变。司马光和范祖禹的观点有一定不同,司马光主张李建成让贤;范祖禹主张李世民让贤。第35页/共46页材料一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早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材料二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刘隋唐佳话卷上材料三史臣曰: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谋猷允协,以致升平。议者以比汉之萧、曹,信矣!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裨谌草创,东里润色,相须而成,俾无悔事,贤达用心,良有以也。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六房杜传材料说明:唐太宗任人唯贤,即使是敌对阵营中的人才也为他所用。魏征为人刚直,即使自己是失败的一方,也敢于说实话。唐太宗对魏征的意见,还是比较尊重的。唐太宗知人善用,扬长避短。第36页/共46页材料一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务农材料二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此高祖、太宗致治之大略,及其成效如此。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重视农业,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意不夺农时。由于唐太宗重视农业,使得生产发展,社会稳定,取得良好效果。第37页/共46页材料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材料三元和十一年,岁在丙申,李谅公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时有诗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好放孤寒以上材料说明:科举取士后,由于进士科地位提高,使得社会推崇进士,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风气。社会中出现尚文之风,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等有深远的影响。通过科举取士,笼络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取士,改变了以往贵族门阀政治,使得出身低微的人也有机会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第38页/共46页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君道(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第39页/共46页材料一(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件,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政要材料二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材料三(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198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治国思想:存百姓(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联系: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或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据材料二、三,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政绩: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或民族联系和团结加强)。第40页/共46页(2005年江苏历史卷29)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1)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5分)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2)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4分)第41页/共46页(唐朝初年,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东突厥部众约10万人归附唐朝。贞观四年,就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朝廷内部出现争议。)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汨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吾民,永控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备自保全,比不能抗衡中国。”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直将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屏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资治通鉴第42页/共46页根据材料,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观点。(6分)观点:主张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的策略,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6分)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4分)唐太宗采取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并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告诫他们守唐法;这样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4分)你如何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4分)评价: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4分)第43页/共46页20032003广东高考问答题广东高考问答题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于人力也”。请从请从“时会时会”与与“人力人力”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分析促成分析促成“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原因。的原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313分)分)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出现奠定了基础。(7 7分)分)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6 6分)分)第44页/共46页第45页/共46页谢谢您的观看!第46页/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