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自主创新文献演讲.pptx
第1页/共45页2Phenomenon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新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即消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新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即消费者参与公司的创新活动之中,为公司提供他们的想法和费者参与公司的创新活动之中,为公司提供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以帮助公司更好的创新。意见,以帮助公司更好的创新。Threadless,a fashion company that specializes in the mass marketing of user-designed hip T-shirts.They market the best of these user ideas as common products to the masses and,most important,stress that these products are designed by users(common design by users)in their communication efforts.第2页/共45页第3页/共45页第4页/共45页32341LiteratureHypothesisStudiesConclusion第5页/共45页Literature1第6页/共45页7Common Design by Users1沿用专家的定义沿用专家的定义 (Ulrich 2007),(Ulrich 2007),公司长期性的采用来自公司长期性的采用来自消费者群体中不错的创意来形成新产品,这样的举动被定消费者群体中不错的创意来形成新产品,这样的举动被定义为义为“common design by userscommon design by users”,即,即使用者创新使用者创新。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需要专人来进行产品设计,这是因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需要专人来进行产品设计,这是因为我们认为专家有更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因此专家研发的为我们认为专家有更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因此专家研发的新产品具有更高品质。新产品具有更高品质。(Ulrich 2007,Chapter 3,pp.(Ulrich 2007,Chapter 3,pp.5-6).5-6).那么消费者会如何看待用不同方式创新的公司呢?是采用那么消费者会如何看待用不同方式创新的公司呢?是采用自有专家的创新,还是采用消费者参与创新的方式的公司自有专家的创新,还是采用消费者参与创新的方式的公司创新能力强呢?创新能力强呢?第7页/共45页8Common Design by Users1然而,现在的消费者虽然认为公司有责任研发出使用然而,现在的消费者虽然认为公司有责任研发出使用者所意想不到的产品,但他们也同样欢迎来自使用者者所意想不到的产品,但他们也同样欢迎来自使用者自身设计的更具创意与活力的产品。自身设计的更具创意与活力的产品。经过持续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完全由使用者经过持续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完全由使用者进行设计的新产品,对于消费者同样有很高的市场吸进行设计的新产品,对于消费者同样有很高的市场吸引力;这样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对于个人的使用者设计,引力;这样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对于个人的使用者设计,其吸引力对于广泛的市场是同样存在的其吸引力对于广泛的市场是同样存在的(Von Hippel(Von Hippel 2005)2005)。第8页/共45页92Understanding Innovation Perceptions of Common Design by Users虽然消费者对公司技术非常看重,但不断有实例证明,虽然消费者对公司技术非常看重,但不断有实例证明,公司推出的完全由使用者设计创新的产品同样非常的成公司推出的完全由使用者设计创新的产品同样非常的成功。例如,功。例如,Quirky(consumer goods)Quirky(consumer goods)(创意加工厂)、(创意加工厂)、Threadless(T-shirts)Threadless(T-shirts),以及同样非常成功的较为传,以及同样非常成功的较为传统的公司,他们采用使用者驱动模式与专业设计师相结统的公司,他们采用使用者驱动模式与专业设计师相结合的方式,如合的方式,如Muji(furniture)Muji(furniture)和和 LEGO(toys),LEGO(toys),都表都表明消费者对普通使用者设计产品创新还是抱有积极认知明消费者对普通使用者设计产品创新还是抱有积极认知的。的。第9页/共45页102Understanding Innovation Perceptions of Common Design by Users实验者采用了一个实验者采用了一个小实验小实验,用一个半结构化的问卷,测试了,用一个半结构化的问卷,测试了2222位被访者(位被访者(55%55%女性,非学生样本)对消费者参与创新产品女性,非学生样本)对消费者参与创新产品的看法。具体做法为,为消费者举的看法。具体做法为,为消费者举ThreadlessThreadless的例子,辅以的例子,辅以相关图片说明。相关图片说明。最后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公司所表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主要是最后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公司所表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主要是由其感知的强创新能力驱动的。即消费者会认为,采用使用由其感知的强创新能力驱动的。即消费者会认为,采用使用者创新产品的公司,会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者创新产品的公司,会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这被我们叫做这被我们叫做“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使使用者创新效用。用者创新效用。并且通过总结访问资料,可以发现消费者认为有四个因素与并且通过总结访问资料,可以发现消费者认为有四个因素与使用者创新效用息息相关。使用者创新效用息息相关。第10页/共45页113Why Common Design by Users Might increase Perceived innovation AbilityThe numbers argument“The more heads are involved,the more creative ideas will pop up.“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消费者相信消费者相信质量质量与与数量数量之间的联系之间的联系(Osbom 1963)(Osbom 1963);认为一旦我们有更多的想法,那么从这些想法中产生有价认为一旦我们有更多的想法,那么从这些想法中产生有价值的方案、产品就更有可能值的方案、产品就更有可能(Troy,Szymanski,and(Troy,Szymanski,and Varadarajan 2001;Valacich et al.1995;Van Gundy Varadarajan 2001;Valacich et al.1995;Van Gundy 1988)1988)。第11页/共45页123Why Common Design by Users Might increase Perceived innovation AbilityThe numbers argument但需要注意的是: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这样的看法中,并没有认为使用者参与创新的产品消费者这样的看法中,并没有认为使用者参与创新的产品质量会高于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这一点其实也是几乎不质量会高于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这一点其实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可能的)。但消费者会认为,提供消费者创意点子的人数越多,就越但消费者会认为,提供消费者创意点子的人数越多,就越有可能有可能产生一些高质的点子。产生一些高质的点子。第12页/共45页133Why Common Design by Users Might increase Perceived innovation AbilityThe diversity argument消费者群体因为其人数多,因此会比公司的专职设计人员消费者群体因为其人数多,因此会比公司的专职设计人员更具多样性。因为使用者群体中,不同的人其背景、兴趣、更具多样性。因为使用者群体中,不同的人其背景、兴趣、技能等等都是不同的。这一点人数较少的专职设计人员自技能等等都是不同的。这一点人数较少的专职设计人员自然是较为单一的然是较为单一的(Rigby and Viswanath 2006)(Rigby and Viswanath 2006)。消费者认知多样性非常重要是因为,由于存在各种不同观消费者认知多样性非常重要是因为,由于存在各种不同观念与看法,因此多样性更为丰富的群体具有更多种可能性,念与看法,因此多样性更为丰富的群体具有更多种可能性,能影响创新能力能影响创新能力(Mannix and Neale 2005;Robinson and(Mannix and Neale 2005;Robinson and Dechant 1997)Dechant 1997)。第13页/共45页143Why Common Design by Users Might increase Perceived innovation AbilityThe user argument消费者会将由普通使用者设计的产品与更高的创新相联系,消费者会将由普通使用者设计的产品与更高的创新相联系,这是由于他们认为来自消费者群体的使用者,与消费者有这是由于他们认为来自消费者群体的使用者,与消费者有更多共同点,更贴近、更了解消费者需求。更多共同点,更贴近、更了解消费者需求。公司专业设计者因为其自身并不属于消费者群体、与普通公司专业设计者因为其自身并不属于消费者群体、与普通消费者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他们很很可能不那么注重,消费者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他们很很可能不那么注重,或者甚至是误解了消费者真正的需要,并不能真正了解其或者甚至是误解了消费者真正的需要,并不能真正了解其想法想法(Von Hippel 2005)(Von Hippel 2005)。事实上,由于来自消费者群体的使用设计者,会知道更多事实上,由于来自消费者群体的使用设计者,会知道更多的现存消费者未解决问题,这些就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在创的现存消费者未解决问题,这些就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在创新的时候寻找合适的落脚点,使新产品更贴近消费者、更新的时候寻找合适的落脚点,使新产品更贴近消费者、更具实用性。具实用性。第14页/共45页153Why Common Design by Users Might increase Perceived innovation AbilityThe constraints argument消费者认为,作为消费者群体,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消费者认为,作为消费者群体,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他们会受到更少的束缚于限制,这有利于他们发候,他们会受到更少的束缚于限制,这有利于他们发展他们的看法、观点与思维。展他们的看法、观点与思维。与之相反,公司的专业设计者的创造能力会受到一定与之相反,公司的专业设计者的创造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这是由于身为公司的一员,设计者不得程度的阻碍,这是由于身为公司的一员,设计者不得不服从于公司更高层的管理目标,或者公司其他的一不服从于公司更高层的管理目标,或者公司其他的一些条条框框。些条条框框。第15页/共45页164Qualifying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consumers familiarity with user innovation考虑了消费者个人的相关因素考虑了消费者个人的相关因素对创新熟悉程度对创新熟悉程度消费者越熟悉使用者创新,越愿意参与到使用者创新中消费者越熟悉使用者创新,越愿意参与到使用者创新中来。来。与之相反的,消费者对使用者创新越不熟悉,其参与意与之相反的,消费者对使用者创新越不熟悉,其参与意愿越小。并且不认为使用者创新是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愿越小。并且不认为使用者创新是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第16页/共45页174Qualifying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complexity of the underlying product考虑了来自产品的影响因素考虑了来自产品的影响因素任务的复杂程度任务的复杂程度任务复杂性是指消费者所认为的产品被设计的复杂任务复杂性是指消费者所认为的产品被设计的复杂程度。复杂程度是指设计产品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以程度。复杂程度是指设计产品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及技能。(Rogers 1995;with difficulty(Rogers 1995;with difficulty referring to the extent to which expert skill referring to the extent to which expert skill and knowledge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and knowledge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design).design).第17页/共45页185Why Perceptions of Innovation Ability Matter消费者感知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消费者感知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消费者对创新能力的认知会影响到他们对这个公司以及消费者对创新能力的认知会影响到他们对这个公司以及产品的看法(产品的看法(Brown and Dacin 1997Brown and Dacin 1997)。)。有研究文献证明,消费感知公司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性、有研究文献证明,消费感知公司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性、积极的消费者购买行为、购后满意都有非常强的联系积极的消费者购买行为、购后满意都有非常强的联系((Chun and Davies 2006;Szymanski,Kroff,and(Chun and Davies 2006;Szymanski,Kroff,and Troy 2006;Troy and Davidow 1998;see also Luo Troy 2006;Troy and Davidow 1998;see also Luo and Bhattacharya 2006).and Bhattacharya 2006).)。)。所以我们认为消费者对使用者创新认知度越高,对产品所以我们认为消费者对使用者创新认知度越高,对产品的需求与购买意愿会越强。的需求与购买意愿会越强。第18页/共45页Hypothesis2第19页/共45页20H1:Consumers associate firms fostering common design by users(vs.design by company designers)with higher innovation ability(i.e.,an 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H1H1:相较于由公司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消费者认为采用使用者设计的公:相较于由公司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消费者认为采用使用者设计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即使用者设计创新效用高。司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即使用者设计创新效用高。H2: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 can be explained by(a)number,(b)diversity,(c)user,and(d)constraints arguments.H2H2:使用者创新效用可以用一下几点来解释,即人数、多样性、使用者:使用者创新效用可以用一下几点来解释,即人数、多样性、使用者更懂自己以及使用者限制少。更懂自己以及使用者限制少。H3: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 is attenuated for consumers with low familiarity of user innovation.H3H3:消费者对参与创新的熟悉程度越低,其使用者创新效应越弱。:消费者对参与创新的熟悉程度越低,其使用者创新效应越弱。Hypothesis第20页/共45页 H4: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 is attenuated for products high in design complexity.H4 H4:设计产品的复杂性越高,使用者创新效用越低。:设计产品的复杂性越高,使用者创新效用越低。H5:Consumers develop more favorable behavioral intentions(i.e.,purchase intent)toward firms fostering common design by users(vs.design by company designers).This effect is mediated by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higher perceived innovation ability).H5H5:若公司推出使用者创新产品,那么相较于对于公司专业设:若公司推出使用者创新产品,那么相较于对于公司专业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消费者对于使用者设计产品会有更高的购买意计师设计的产品,消费者对于使用者设计产品会有更高的购买意愿。使用者创新效用在其中作为调节变量。愿。使用者创新效用在其中作为调节变量。Hypothesis第21页/共45页研究模型:研究模型:第22页/共45页Studies3第23页/共45页241Study 1、实验(、实验(H1H1、H3H3、H5H5)实验方法:实验方法:8080个学生(其中个学生(其中55%55%女生)参与实验随机分成女生)参与实验随机分成二个小组,使用者设计组二个小组,使用者设计组VS.VS.专家设计组。实验素材是专家设计组。实验素材是混合谷物产品。混合谷物产品。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消费者先阅读一致的有关于公司消费者先阅读一致的有关于公司A A的背景信息,的背景信息,并被告知都有消费者群体存在并被告知都有消费者群体存在.然后看一副关于公司推出然后看一副关于公司推出新产品的彩色图片。新产品的彩色图片。在在group1group1的测试者被告知产品是由公司专家设计出来的的测试者被告知产品是由公司专家设计出来的在在group2group2的测试者被告知产品是由消费者参与设计出来的测试者被告知产品是由消费者参与设计出来 然后,消费者填写相关问卷然后,消费者填写相关问卷第24页/共45页251Study 1H1H3 H5第25页/共45页261Study 1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消费者认为采用使用者参与创新方式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消费者认为采用使用者参与创新方式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能力。但就专业性而言,消费者还是认为消费者参与的专业性低于但就专业性而言,消费者还是认为消费者参与的专业性低于公司专门开发产品的专家。公司专门开发产品的专家。同样,在这个实验中,同样,在这个实验中,H5H5也得到了验证。即相较于公司专业也得到了验证。即相较于公司专业设计者,对于使用者设计产品,消费者有更高的购买意愿。设计者,对于使用者设计产品,消费者有更高的购买意愿。第26页/共45页271Study 1对创新熟悉度测项的数据表明,使用者创新效应与消费者对创新对创新熟悉度测项的数据表明,使用者创新效应与消费者对创新的熟悉程度息息相关,在使用者设计组,对创新的熟悉程度更高的的熟悉程度息息相关,在使用者设计组,对创新的熟悉程度更高的消费者产生更高的使用者创新效用。从而验证了消费者产生更高的使用者创新效用。从而验证了H3H3,消费者对参与,消费者对参与创新的熟悉程度越低,其使用者创新效应越弱创新的熟悉程度越低,其使用者创新效应越弱 第27页/共45页281Study 1实验实验1 1总结:总结:证明了证明了H1H1(相较于由公司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消费者认为(相较于由公司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消费者认为采用使用者设计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即使用者设计采用使用者设计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即使用者设计创新效用高创新效用高 ),即存在使用者创新效应。),即存在使用者创新效应。同样,其变量的不同、创新能力等,都对购买意愿产生影同样,其变量的不同、创新能力等,都对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即响,即H5H5(若公司推出使用者创新产品,那么相较于对于公(若公司推出使用者创新产品,那么相较于对于公司专业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消费者对于使用者设计产品会有司专业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消费者对于使用者设计产品会有更高的购买意愿)。更高的购买意愿)。最后,还证明了最后,还证明了H3H3,当消费者对使用者创新不熟悉时,创,当消费者对使用者创新不熟悉时,创新效用越低。新效用越低。第28页/共45页292Study 2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选择了网上特定的消费小组(选择了网上特定的消费小组(161161人,人,52%52%女性,平均年龄女性,平均年龄2929)随机分成二个小组,使用者设计组随机分成二个小组,使用者设计组VS.VS.专家设计组专家设计组实验素材是实验素材是T T恤恤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消费者阅读材料,填写问卷,同样包括购买意愿等测向,主要新消费者阅读材料,填写问卷,同样包括购买意愿等测向,主要新加入包括关于创新的四项要素加入包括关于创新的四项要素即人数、多样性、消费者更懂即人数、多样性、消费者更懂自己以及消费者限制少。自己以及消费者限制少。第29页/共45页302Study 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首先,实验首先,实验1 1的三个结果可以仍然得到验证。的三个结果可以仍然得到验证。当公司引用了消费者创新产品时,对以下四个要素,即人数、当公司引用了消费者创新产品时,对以下四个要素,即人数、多样性、消费者更懂自己以及消费者限制少较高的分数的消费多样性、消费者更懂自己以及消费者限制少较高的分数的消费者,会认为该公司更具有创新能力。者,会认为该公司更具有创新能力。对于推荐意愿的测量,发现消费者除了对使用者参与创新公对于推荐意愿的测量,发现消费者除了对使用者参与创新公司有更高的购买意愿,也有更高的推荐意愿。司有更高的购买意愿,也有更高的推荐意愿。第30页/共45页312Study 2实验实验2 2总结:总结:实验实验2 2除了再次验证实验除了再次验证实验1 1中的各项结果,也证明了中的各项结果,也证明了H2H2,表明四个因素,表明四个因素人数、多样性、消费者更懂人数、多样性、消费者更懂自己以及消费者限制少对使用者创新效用有影响。自己以及消费者限制少对使用者创新效用有影响。但研究还存在不足,例如产品面向范围,是美学性但研究还存在不足,例如产品面向范围,是美学性或者功能性?或者功能性?因此在接下来的实验因此在接下来的实验3 3的目的在于的目的在于继续验证前面继续验证前面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更深入的测量消费者购买行为更深入的测量消费者购买行为除了美除了美学上的产品,也需要衡量更为功能性的产品。学上的产品,也需要衡量更为功能性的产品。第31页/共45页323Study 3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使用使用2*22*2模型:模型:设计者(使用者设设计者(使用者设计计VS.VS.专家设计)专家设计)*产品(美学产品(美学VS.VS.功能)功能)网上参与消费者网上参与消费者406406人,平均年龄人,平均年龄2828(19195555),),62%62%女性。女性。实验素材是谷物沙拉实验素材是谷物沙拉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消费者观看关于混合谷物的图片,消费者观看关于混合谷物的图片,包含二个测项包含二个测项关注关注美味美味(美学美学)以及以及营养营养(功能功能),然后填写问卷。),然后填写问卷。测量测量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购买意愿(WTPWTPwillingness to paywillingness to pay)采取选择与采取选择与发配实际奖金挂钩的方式来测量,发配实际奖金挂钩的方式来测量,找出他们愿意多支付的金额,目的找出他们愿意多支付的金额,目的更为真实的测量消费者意愿。更为真实的测量消费者意愿。第32页/共45页333Study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使用者创新效用得到验证,采用使用者创新产品的公司会被认为使用者创新效用得到验证,采用使用者创新产品的公司会被认为更具创新能力。更具创新能力。2*22*2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美学组情况下,消费者更多的关注产品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美学组情况下,消费者更多的关注产品味道,更少关注产品营养。在功能组,消费者则更关注营养,少关味道,更少关注产品营养。在功能组,消费者则更关注营养,少关注味道。注味道。消费者愿意支付金额(消费者愿意支付金额(WTPWTPwillingness to paywillingness to pay),对采用),对采用消费者参与创新产品的公司愿意支付更多。消费者参与创新产品的公司愿意支付更多。实验实验3 3总结:总结:除了对以往实验的证明,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除了对以往实验的证明,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并且发现消费者的推荐意愿同样受到显著的影响。此外,对推荐产并且发现消费者的推荐意愿同样受到显著的影响。此外,对推荐产品美学性、功能性方面选择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品美学性、功能性方面选择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33页/共45页344Study 4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使用使用2*22*2模型:模型:设计者设计者(使用者设计使用者设计VS.VS.专家设计专家设计)*产品复杂性产品复杂性(低低VS.VS.高高)9999学生,学生,43%43%女性,实验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不同组女性,实验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不同组产品的选择条件:产品的选择条件:已经采用使用者设计的公司已经采用使用者设计的公司消费者已经熟消费者已经熟知的乐于创新的公司,并事先由知的乐于创新的公司,并事先由2626名学生预先进行产品选择,选名学生预先进行产品选择,选择出公认的高、低复杂性产品。择出公认的高、低复杂性产品。实验素材:低复杂性实验素材:低复杂性t t恤、家居用品恤、家居用品 高复杂性高复杂性电子产品、花园电器产品电子产品、花园电器产品实验过程:实验过程:给出公司介绍、图片介绍给出公司介绍、图片介绍填写问卷填写问卷第34页/共45页354Study 4实验结果:实验结果:H4H4得到验证,设计产品的复杂得到验证,设计产品的复杂性越低,使用者创新效用越高;性越低,使用者创新效用越高;设计产品的复杂性越高,使用设计产品的复杂性越高,使用者创新效用越低。者创新效用越低。实验实验4 4总结:总结:实验实验4 4主要测量了不同类别的主要测量了不同类别的产品其使用者创新效用会有何产品其使用者创新效用会有何区别,并标明设计产品的复杂区别,并标明设计产品的复杂性越高,使用者创新效用则会性越高,使用者创新效用则会越低。越低。第35页/共45页365Study conclusion实验实验1 1的目的是为了证实我们最主要的假设,即使用者创新效用的效的目的是为了证实我们最主要的假设,即使用者创新效用的效用,以及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假设用,以及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假设1 1与假设与假设5 5)。除此之外,也证明)。除此之外,也证明了消费者对创新熟悉程度对使用者创新效用的影响了消费者对创新熟悉程度对使用者创新效用的影响(假设假设3)3)。实验实验2 2验证了影响使用者创新效应的几个特征。即人数、多样性、消验证了影响使用者创新效应的几个特征。即人数、多样性、消费者更懂自己以及消费者限制少。(假设费者更懂自己以及消费者限制少。(假设2 2与假设与假设5 5)实验实验3 3更为关注于研究问题的普适性,在不同的领域,如审美领域或更为关注于研究问题的普适性,在不同的领域,如审美领域或功能领域。(假设功能领域。(假设1 1与假设与假设5 5)实验实验4 4主要验证假设,即验证设计的难易程度对使用者创新效用的主要验证假设,即验证设计的难易程度对使用者创新效用的影响。影响。实验小结:实验小结:第36页/共45页Conclusion4第37页/共45页381Theory contribution 1、理论贡献:、理论贡献:证明了使用者创新能增强消费者对公司创新能力的认知。证明了使用者创新能增强消费者对公司创新能力的认知。通过实验证明了使用者创新能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愿意通过实验证明了使用者创新能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愿意支付多少以及向他人推荐的意愿来影响对公司经济效益。支付多少以及向他人推荐的意愿来影响对公司经济效益。通过不同的实验、实验对象的选择等等找出了其他影响使用者创通过不同的实验、实验对象的选择等等找出了其他影响使用者创新效用的因素,例如使用者创新的基本四项影响因素,消费者对创新效用的因素,例如使用者创新的基本四项影响因素,消费者对创新的熟悉程度,产品设计的复杂程度。新的熟悉程度,产品设计的复杂程度。第38页/共45页392Economic significance2 2、经济指导意义:、经济指导意义:正确认识消费者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积极感知。这样的认知能使得消费者正确认识消费者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积极感知。这样的认知能使得消费者持续的对企业感兴趣。所以企业可以适当开展使用者参与创新设计产品的持续的对企业感兴趣。所以企业可以适当开展使用者参与创新设计产品的活动。活动。因为进一步的研究了其相关感知因素,企业就需要学会利用这些因素。因为进一步的研究了其相关感知因素,企业就需要学会利用这些因素。例如消费者会认为例如消费者会认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么在活动的过程中有必,那么在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大宣传范围,并不断渲染参与人数的多少,消费者来自不同地方背景要加大宣传范围,并不断渲染参与人数的多少,消费者来自不同地方背景等等。有效利用这些因素提高使用者创新效应,提升消费者推荐意愿与购等等。有效利用这些因素提高使用者创新效应,提升消费者推荐意愿与购买意愿。买意愿。关于设计中对产品类别的影响,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即采用何种方式使关于设计中对产品类别的影响,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即采用何种方式使消费者参与进使用者创新,明白哪些产品适合创新哪些不适合,这是依照消费者参与进使用者创新,明白哪些产品适合创新哪些不适合,这是依照其产品设计的复杂性来的。其产品设计的复杂性来的。关于消费者对创新的熟悉程度,企业在运用这一点时需要知道选择怎样关于消费者对创新的熟悉程度,企业在运用这一点时需要知道选择怎样的消费群体、何种沟通方式最为合适。的消费群体、何种沟通方式最为合适。第39页/共45页第40页/共45页第41页/共45页423Study limitations3 3、研究局限:、研究局限:对使用者创新的理解可能因人而异,没有考虑消费者个人对使用者创新的理解可能因人而异,没有考虑消费者个人因素。创新能力更强的或者更有创新欲望的消费者会认为创因素。创新能力更强的或者更有创新欲望的消费者会认为创新复杂程度低,而消费者若的则相反。新复杂程度低,而消费者若的则相反。实验中都是用的对比实验,使用者设计实验中都是用的对比实验,使用者设计VS.VS.专家设计,产专家设计,产品复杂性的低品复杂性的低VS.VS.高等等,那么实际中很多公司都不是出于高等等,那么实际中很多公司都不是出于极端的二点而是中间的某一程度,这时候该如何是好呢?程极端的二点而是中间的某一程度,这时候该如何是好呢?程度会怎么变化呢?都是后面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度会怎么变化呢?都是后面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第42页/共45页43由现象引发思考、建立模型由现象引发思考、建立模型 多组实验相互关联、反复多组实验相互关联、反复验证验证 实验操控精细、运用前实验操控精细、运用前测小实验测小实验 123Individual inspiration第43页/共45页44THANKYOU第44页/共4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5页/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