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SCMI 1-2021 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评定规范.docx
-
资源ID:72990549
资源大小:154.6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T_SCMI 1-2021 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评定规范.docx
T/SCMI 12021目次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评定原则 . 15 评定主体 . 26 评定要求 . 27 评定程序 . 28 评定模型 . 39 结果运用与监督管理 . 4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企业评定指标体系 . 5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负面清单 . 7附录 C(规范性附录) 企业申报基础信息 . 8IT/SCMI 12021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评定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企业参评“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的评定原则、评定主体、评定要求、评定程序、评定模型、评定结果运用以及监督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年度“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排名表彰工作进行的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装备制造业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类制造工业的总称。注:按照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业范围具体包括九个行业大类:(1)金属制品业;(2)通用设备制造业;(3)专用设备制造业;(4)汽车制造业;(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仪器仪表制造业;(9)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4 评定原则4.1 科学性原则符合产业和企业发展规律,遵循科学的评定程序,运用科学的评定方法,指标体系的层次和结构合理,指标完整、统一。4.2 公平公正原则严格遵守评定标准、程序,保持人员背景多元化,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家企业,利害相关的机构、人员回避。4.3 独立性原则T/SCMI 12021保持专业性、独立性,不受评定外任何信息的影响、干扰。4.4 保密性原则评定各环节对被评定对象的信息严格保密。4.5 自愿性原则企业为主体自愿申请。5 评定主体四川省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牵头实施“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综合评定工作。6 评定要求6.1 企业申报条件企业申报条件包括以下内容:a) 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连续经营 3 年及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装备制造业企业;b) 在 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对应的行业代码大类为 33、34、35、36、37、38、39、40、43;c)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 60%以上;d) 企业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无重大失信行为记录;近 2 年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质量事故或重大环境责任事故。6.2 申报资料要求申报资料包括以下内容:a) “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评定申报信息表(包括但不限于附录 C 中内容);b)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c) 企业上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复印件;d) 企业取得的各类认证证书,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高新企业证书等复印件;e) 企业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7 评定程序7.1 动员部署每年第一季度,发布“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企业评定遴选公告,明确申报起始、截止日期和工作安排。7.2 企业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通过推荐或自愿申报方式,按照要求下载并填报、提交申报资料。7.3 资料初审2T/SCMI 120217.3.1 评定主体在收到企业申报资料后,1 周内对申报企业公共信用信息进行查询,企业无严重失信行为即审核通过,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7.3.2 评定主体对申报企业公共信用审核通过后,2 周内对企业申报资料初步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7.3.3 申报资料不符合评定要求的,评定主体应联系企业在 1 周内完成修改、完善;逾期未完成资料修改、完善,则企业资料审核不通过。7.3.4 企业申报资料审核通过后,评定主体应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参评企业数据库。7.4 评定遴选评定主体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申报企业进行评审,提出“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上榜企业名单。7.5 名单公示评定主体根据评定遴选结果确定公示企业名单,对“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上榜企业名单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有异议,评定主体进行核查处理,情况属实的取消其评定资格。7.6 结果发布公示无异议或公示有异议但经核实无问题后,公布评定结果,在四川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官方网站及相关媒体发布“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企业榜。8 评定模型8.1 评定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企业评定模型(见图1)。评定模型由企业规模、价值效益、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等四类要素组成,每类要素下设15个指标。评定模型中所列要素权重、指标及指标权重宜由评定主体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转型特点等因素定期开展审定,进行动态调整。图1 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评定模型图8.2 评定指标体系“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企业评定指标共12个,指标名称、指标说明和指标计算公式/方法见附录A。8.3 计分方法8.3.1 指标赋权3序号要素要素权重指标代码指标名称指标权重1企业规模(E1)40%E1.1工业投资10%2E1.2主营业务收入20%3E1.3利润总额30%4E1.4实缴税金40%5价值效益(E2)35%E2.1工业增加值率40%6E2.2产销率30%7E2.3净资产收益率15%8E2.4总资产贡献率15%9创新转型(E3)20%E3.1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70%10E3.2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30%11高质量发展(E4)5%E4.1单位能耗增加值50%12E4.2全员劳动生产率50%T/SCMI 12021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赋权。“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企业评定指标权重见表1。表1 权重分配表8.3.2 核定各指标基准值指标基准值是基于全部参评企业指标基础数据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用于与每个企业指标数据相比较的指标参照值。指标基准值由评定主体组织专家统一确定,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行动态调整。各指标基准值可按上年度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各指标的加权平均值确定。8.3.3 指标计分8.3.3.1 单个指标得分计算公式:单个指标得分该指标实际值÷该指标基准值×权重。其中,权重要素权重×指标权重。8.3.3.2 每个指标最高得分不得超过该项权重的 1.5 倍,超过时取其基准值的 1.5 倍。8.3.3.3 某个指标实际值为负值或空缺的,该指标得分为零。8.3.4 计算公式企业总得分的计算公式:企业总得分各指标得分。9 结果运用与监督管理9.1 评定主体对上榜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制度。上榜企业若发生负面清单中所列行为,应取消其参评“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资格,已经入选的应及时予以撤销。负面清单详见附录 B。9.2 “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企业名单有效期为一年。9.3 上榜企业可在形象宣传时宣传其获得“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企业荣誉,应标明获得的年份。4要素分类代码指标名称单位指标说明指标计算公式/方法企业规模(E1)E1.1工业投资万元工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填报E1.2主营业务收入万元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来自于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本年各月贷方余额(结转前)之和;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直接填报E1.3利润总额万元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来自于会计“利润表”中“利润总额”项目的本年累计数直接填报E1.4实缴税金万元纳税人评价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本地区实际缴纳入库的、且与持续经营有关的增值税(实际入库数+免抵数-出口退库以外的其它退库数)、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社会保险费(企业缴纳部分)等税费,不包括企业缴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海关征收的增值税、税务机关稽查查补税费、各类税收滞纳金、罚款及代扣代缴的各类税费直接填报T/SCMI 12021A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企业评定指标体系“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企业评定指标体系见表A.1。表A.1 “四川省机械工业 50 强”企业评定指标体系要素分类代码指标名称单位指标说明指标计算公式/方法价值效益(E2)E2.1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反映投入产出的效果。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按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折旧+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100%E2.2产销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已经销售的产品总量与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之比,反映工业产品生产实现销售的程度,即生产与销售衔接程度,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产品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程度越大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E2.3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100%E2.4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创新转型(E3)E3.1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研发经费支出/主营业务收入×100%E3.2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亿元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主营业务收入高质量发展(E4)E4.1单位能耗增加值万元/吨标煤工业增加值见E2.1指标说明;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指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和非工业生产活动中消费的能源,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生产工艺中使用的能源,用于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非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能源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E4.2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工业增加值见E2.1指标说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量,季度或年度平均人数按企业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平均人数T/SCMI 12021表A.1 “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企业评定指标体系(续1)序号内容1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重大环境责任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2发生负面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3发生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其它恶性事件或案件4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存在重大金融风险T/SCMI 12021BB附 录 B(规范性附录)负面清单负面清单见表B.1。表B.1 负面清单7序号企业名称工业投资(万元)平均资产总额(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实缴税金(万元)利润总额(万元)所有者权益(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工业销售产值(万元)研发经费支出(万元)有效发明专利数(件)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吨标煤)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T/SCMI 12021CC附 录 C(规范性附录)企业申报基础信息参评“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企业应如实填报如下基础信息。表C.1 企业申报基础信息表_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