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课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72999659
资源大小:55.2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课教案设计.docx
信息技术(必修)第一单元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信息(略)二、教学设计本节教学内容对应课程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信息载体的概念。2、了解信息的作用和特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和评价的方法。3、感受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实践的态度。【过程与方法】:运用分组讨论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工通过了解信息的作用和价值,能够科学地、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我们的影响,识别并自觉抵 制不良信息,负货任地参与信息活动。(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应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时为1学时。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信息的特征等基本知识,所学内容概念性较强,需要学生体会和 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三)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对于信息有一定的认知和体验,但并没有系统地学习信息的概念。对于本节所学内容,基本处于感 性认知状态;从学生认知的能力来看,该年龄的学生希望主动学习,自我分析总结。(四)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设计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组讨论,理解信息的概念。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推进教学活动的实施。1 .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教师小结2 .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1)该课为第1课,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上,学生可将讨论结果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2)教师计划使用多媒体教室:电脑、正投和大屏幕,实物展台。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教学阶 段及所 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 和考查信息技 术的应 用导入:(通过 视频文 件,激 发学生 对信息 的兴 趣。) 8分钟大屏幕播放电视剧暗算的片段:1、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 为破获潜伏敌人的电台,我安全工作人 员请听力具有特长的盲人“阿炳”,通过 收报机聆听捕捉那转瞬即逝的敌台信 号,从而获取敌电台的信息,破获潜伏 的敌人。这是一个艰苦而单调的工作, 但是当“阿炳”捕捉到一个信号后,却 让所有的人激动不已。2、我情报人员截获敌人密码电报后, 要进行破译,我工作人员利用计算尺,算 盘等简易的计算工具通过计算的方法破 译敌方密码。这是繁重而烦琐的工作,却 使得来不易的成功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 欢乐。学生思考并讨论1、破译敌方密码要获取什么?2、分辨敌电台的信号要获取什么?3、获取这些目的是什么?观察学生的 兴趣点,以顺 利引入课程多媒体 播放【引入】得到的是情报或信息,通过这 些信息掌握敌人的行动安排,为我军决 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些信息起着巨大 的作用。那么什么是信息?信息乂是如何 定义的呢?信息的概念9分钟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有代 表性的对信息概念的描述,引导学生分析、 理解信息的概念。一般定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的属性 和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 所包含的内容。刚才我们看到的电视剧暗算的故事 情节本身也是信息。通过阅读,自己总结或选出信 息的相关概念。掌握学生的 参与度,鼓励 学生参与活 动可用大 屏幕提 示。在暗算中,我们感受到了信息 的存在。我们观看电视剧的过程本身也是 一个获取信息的活动。那么我们所获取 的信息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呢?信息又是通过什么媒介进行传播 的?学生讨论1、信息以什么形式表现的?2、信息通过哪些媒介传播的?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图片、 文字、声音等等,信息传播的媒介就是 信息的载体。要求学生就自己“一天所接触的信 息”,按表1.1填写。表1. 1一天所接触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填写纸制表格,各 组派代表到台前利用实物展台演 示、讲解。对信息的概念加深理解。展示学 生的表 格。事件获取的信息作用信息的 作用8分钟教师讲述【故事1】飞鸽传急讯信息的重要作用,使送信的信鸽获 得了荣誉,信息的作用究竟有哪些?根据“一天所接触的信息”表格, 说出信息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 请同学们分析这些信息的作用,并将作 用填写在表1. 1中。分组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理解信息 的作用:信息有为决策提供依据的 作用信息可被用于控制信息有告知作用信息有欣赏的作用信息有认知的作用信息有学习和研究的作用体会理解信息在生活中的重大作 用。事例较新,学 生讨论容易 “跑题”,教师 要注意讨论内 容,不要让学 生偏离讨论内 容的要求用实物 展台展 示学生 的表格信息的 特征18分钟【教师组织学生游戏】口耳相传该游戏展示了信息可以传递,也可 能传错,说明了信息具有自己的特性。参加游戏:口耳相传严格按照游 戏规则执行, 以保证效果教师讲述【故事2】过期的地图【故事3】蝴蝶一一 “隐身衣”刚才所看电视剧暗算的片段, 说明了信息有传递性、时效性、随机性 等特性。请同学们结合素材讨论信息有 哪些特征。【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蝴蝶是身边的信息:普遍性 “迷彩”伪装:可伪性 过期的地图:时效性 地图的错误:不完全性 游戏中的信息:可共享性 游戏中信息的口耳相传:可传递性 游戏中抽取纸条:随机性 信息通过语言等载体传递:依附性适当的给予 提示,注意掌 握讨论内容, 避免“跑题”。用实物 展台展 示第1 位学生 的纸 条。2、关键环节提炼总结信息的特性(普遍性、传递性、可伪性、 不完全性、依附性、转化性、时效性、随机 性、无限性、价值性等)学生思考:信息无所不在,是不是 每个信息对我们都很重要,都有作 用?信息的价值性的讨论教师讲述【故事4】【故事5】【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1、信息的价值在于是否对接受者产生有 利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时间、地点或接 受者价值不同。2、暗算中破译密码就是为了获取有 效信息。否则,未破译密码的情报就是 无效信息。要获得有效信息,必须掌握 信息技术,学会对信息甄别的方法。3、不能以信息量的大小、数的多少来评价 信息的价值。无用的信息获取再多也没有 任何价值;错误的信息、不健康的信息获 取了不仅没有价值,甚至会产生负值。4、善于观察,搜集信息,有效信息往往 就在身边。5、信息的价值必须经过正确的甄别后得 出科学的判断,从而获得有效信息才有 价值,甚至于经过实践才能检验信息的 价值,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学生分组讨论】1、获取的信息是不是越多越好?2、信息对不同的接受者,作用一 样吗?3、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场合获取是否具有相同的价 值?4、信息的价值体现在那里?如何 评价信息的价值?发现学生的价 值取向,可适 当参与学生讨 论,并引导学 生对“上网” 这一获取信息 的实践活动的 价值作出思 考。教师总结尽可 能贴近学生讨 论的结果,可 以利用“启发 式”教学,适 当示。总结2分钟我们了解了信息的概念、作用和信息 的特征,讨论了评价信息的方法,体会到 信息无所不在,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信息体 现它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多种渠道 获取信息、科学地管理信息、正确地加工 信息、准确地表达信息的方法,利用信息 技术这一工具,科学合法地使信息在我们 的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我 们的信息素养,这正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目 标。课后思考作业:1、分析同学们中各种“上网”实践 活动的价值。2、如何让我们的信息活动更有价 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以情报战线为主题的电视剧暗算引入课程。情报会让学生直接联 想到信息,引入自然;“口耳相传”的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亲自感受信息活动的过程,加深刻信息 概念的理解。提供比较典型的事例,使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从而顺利完成r讨论、 总结信息的作用、特征的过程。四、教学反思1、学生自主活动,不要忽略教师“主导”学生的讨论、游戏活动,不要放任给学生完全自主,教师应当控制好时间和节奏,以保证课程的顺 利完成及每个环节的连贯。2、适当提示,不要忘记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讨论题目应当是有较为宽泛的内涵和外延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给定的范围内活跃思维,参与 活动。教师如果提示太多,反而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游戏要“进得去,出得来”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游戏,教师要注意参加的人数,游戏的时间,游戏结束后如何自 然地过度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来,让学生顺利进入卜.一个环节,而不是依然沉浸在游戏的情节中。这就 要求教师要作好安排,使学生“出得来”。4、把握讨论的内容和方向典型的事例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地参与讨论。但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同学会留意于故事情节, 兴趣点集中在事件本身上,甚至联想到相关的奇闻逸事,偏离了讨论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师给予适时的 提醒和适当的提示,保证讨论活动不“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