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专题培训.pptx
1.1、施工现场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供电模式。配电箱进出线应采用下进下出的方式。(临电总干线系统示意图如下)说明:(1)所有用电设备只能从三级(开关箱)箱接出;(2)二级配电箱是配电系统内所有分配电箱的统称,可多级设置;箱内的布局和电器元件的选择要求一致。第1页/共16页2.1、参照规范条,“开关箱的箱体板厚不小于1.2mm,配电箱的箱体板厚不小于1.5mm。”这条规定应严格执行,因箱体板的厚度较小时,会导致箱体板变形及箱体进、出线缆的护口脱落后易割破电缆的保护层,易造成短路、漏电,影响用电的安全。2.2、参照规范条,“所有配电箱的进、出线口都应在箱体的底面。”导线下出下进能够避免落水和灰尘等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原则上要求导线采用下出下进的方式,特殊情况确实需采用侧进侧出的方式时,应在箱体开口处与导线接触的部位设防水护口。2.3、参照规范条,“所有配电箱进、出线口设固定线卡和绝缘护套。”目前现场使用的配电箱大多无固定线卡。特别是进线需由下至上穿越整个箱体,若没有固定点,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具体做法见装配图。二、配电箱的制作、装配二、配电箱的制作、装配第2页/共16页2.4、若条件允许,应尽量保持所有配电箱体的颜色应一致。建议采用黄偏红色,并且箱体喷上中建标识、经理部代号(如“郑安”);建议所有箱体的门锁采用手柄开关型,且配锁,目的是在无锁状态也能保证箱门的关闭。分配电箱的箱体外型设置开关箱的箱体外型设置2.5、室外使用的配电箱应考虑防水措施。室外加工车间内的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特别注意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排水点。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推荐在配电箱外加防护罩。第3页/共16页()配电箱装配示意图第4页/共16页三、配电箱内元件的选择和使用3.1、所有配电箱的线路应参照下图布置,以往我们在线路布置上误点很多,其中也包含规范的更新造成的习惯性错误。比较普遍的是在二级配电箱中安装带漏电保护的断路器或者对新规范8.22条的理解错误而减少了隔离开关,今后认识应统一。(配电箱接线示意图)(1)总配电箱接线示意图注:总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器可安装在总干线上,也可安装在各分支干线上。为避免因局部漏电影响整体施工用电,建议漏电保护器在各分支干线上安装。第5页/共16页(2)分配电箱接线示意图第6页/共16页()、开关箱接线示意图、动力设备开关箱B、小型电动工具开关箱第7页/共16页3.33.3、二级配电箱的箱门内侧应贴上配电线路图,开关箱输出相对固定的线路应标明连接的设备。同时建议在箱门内贴上漏电保护器的试验验证记录表。3.23.2、关于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具体选择应对照规范要求执行。特别说明的是:总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一般由总包负责,其动作电流一般为200300mmA;另外开关箱的漏电保护器应试验其可靠性,如果有条件,长期不使用的电气元件,在使用前应检测其性能。第8页/共16页四、配电箱接线及安装4.2、参照配电箱的所有金属部件都必须与接地排连接,特别是箱门的接地,往往容易被忽略。特别强调,接地连接线应采用并联方式,即每个接地部件应采用独立的接地线与接地排连接,而不宜通过箱体与接地端子排连接(形成串联连接)。4.3、参照条,配电箱的安装高度与安装方法均有明确的规定。就安装高度而言,是保证操作者在站立状态下方便操作。分配电箱应可靠固定,并遵守规范要求的设置高度。开关箱除在加工车间外,始终处于移动状态使用。若完全按规范执行,有些不切合实际。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方式较为合理的。严禁将开关箱平置于地面,且不推荐为追求安装高度将开关箱挂在人字梯上使用。4.14.1、参照规范条,“移动式配电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目前,普遍情况是由于相线、PE线、N线接线点不在同一个位置。接线时为了减少浪费,往往加接PE线和N线,这种做法应予以杜绝。第9页/共16页(1)开关箱安装示意图(三种方式)ABC第10页/共16页五、线路敷设5.2、依据条,电缆只能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设。具体到施工现场,基本上是采用架空敷设的方式。我们要求电缆穿越复杂或恶劣环境区域时,必须架空敷设,且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5.3、虽无明确规定,但电缆线路显然不宜有接头。建议电缆长度小于10m时,不允许有电缆接头,通常电缆接头不宜超过2处,且不允许使用明显老化的电缆。5.4、依照规范,开关箱与二级配电箱的距离不宜超过30m,固定设备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宜超过3m,电焊机一次侧的电源线长度不宜超过5m。其它移动设备未明确规定,我们具体要求移动设备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宜超过30m,特殊情况不应大于50m,否则应设二级配电箱加长供电线路。开关箱与控制设备不宜隔层设置。5.1、施工现场临时使用的移动式(非固定式)动力或照明线路,宜使用橡皮护套电缆,除长期使用的固定线路外,不得采用BV线,花线和塑料护套线等。第11页/共16页六、加工车间的动力、照明配电六、加工车间的动力、照明配电6.1、加工车间几乎是在施工现场唯一有固定设备的区域,执行规范应相对严格,且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如下图所示,加工车间一般应设二级配电箱,每台设备应独立配置专用的开关箱,且开关箱与设备的距离应为3m以内,所有配电箱的安装高度都应符合规范规定,配电箱周围不得有杂物,双面配电箱特别注意背后的通道。第12页/共16页从二级配电箱至开关箱的线路一般应采用橡皮护套电缆,且沿墙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设。照明线路可以采用BV线穿PVC线管敷设方式,虽然规范无明确规定,但这样做可增加可靠性。照明回路也要设独立的开关箱来控制。不能从二级箱直接引出。原则上,照明回路相线必须经过开关控制。如果条件允许,加工车间的设备外壳宜做重复接地,应特别注意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的可靠性,切勿虚接地。特别强调,砂轮切割机应在火花飞溅方向设保护挡板。第13页/共16页七、设备使用7.2、规范条,电焊机应配装防二次侧触电保护器,这一条应严格执行,电焊机二次侧触电事故屡有发生,且事故后果非常严重。7.3、除个别手持电动工具外(规范条),用电设备的保护接零必不可少,这一点应特别注意。不可将重复接地线替代供电线路的PE线。7.4、关于线盘的使用。施工现场使用线盘的情况较为普遍,施工现场的线盘有两种:即带漏电保护装置和不带漏电保护装置的。其中不带漏电保护装置的线盘只能从开关箱输出接线点接线,使用上应遵循移动设备至开关箱的距离原则;带漏电保护装置的线盘可以近似于一个开关箱,使用时应遵循分配电箱至开关箱的距离原则。但由于线盘实质上是不可能达到开关箱的标准,所以不推荐使用这种线盘来替代开关箱。线盘一般情况下仅供两个手持电动工具或局部照明使用。7.1、原规范要求,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成套连接导线,新规范并无此规定。但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且不得有接头。第14页/共16页八、临电资料管理8.1、依据规范条,建议中型及以上的项目编制临电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超过50kW及以上)以及分公司独立承接的机电工程,应编制临电组织设计。临电组织设计一般由电气工程技术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8.2、依据规范3.2条,临电维护维修的电工须持证上岗,且电工作业时,应安排专人监护。8.3、建议施工现场建立临时用电档案,其中包括组织设计(包含变更部分)、临电的技术交底、以及对现场用电设备的检查、试验、维护维修记录等(表格参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中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检查记录表)。第15页/共1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6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