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外的重大改革.docx
专题四中外重大改革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改革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据此回答14题。1 . (2004年天津五区县期末题)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出、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D.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和观点的认识。题目中“社会制度根本变 革”是指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变革的基础是 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核心是土地所有制的变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 .有点难度哟!(2004年天津五区县期末题)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来看,戊戌变法是A.先进中国人希望追赶历史发展步伐的又一次探索B.民族资产阶级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首次尝试C.康、梁维新派学习英美走富国强兵之路的实践活动D.符合中国国情的救亡图存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认认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审题时应注意限制词“从世界历 史发展潮流来看”,而当时世界的潮流是资本主义发展。戊戌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政治运动、 救亡运动、思想启蒙运动的三重性质,第一重符合题目的限制条件,选项A体现了第一重 性质,故本题选A项。答案:A3 .有点难度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其根源是A.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B.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C.我国公有制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改革开放使农民的商品意识增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经济 结构改变的结果,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答案:A4 .“实现四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是必然要求进行多方面地改变同生 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 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这里“革命”的含义是A.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B.生产力的飞跃C.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D.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调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读题干所给的材料,“革命”实际上就是为 适应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以D项符合题意。答案:D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但历史上的改革在具体的国情 和时代背景卜.有着不同的结果和命运。据此回答57题。5 .决定改革成败的根本因素是A.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B.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C.是否符合统治阶级利益D.改革派的力量是否强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改革成败的决定因素很多,本题要求是“根本因 素”,比较各选项,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答案:A6 .有点难度哟!(2004年南京高三质测题)与中国的戊成变法相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 的一个显著背景是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氏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C.封建经济比较薄弱D.农民阶级全面支持改革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题,考察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读题干的表述可知题意要求 选出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不同点,可排除选项A、B,比较选项C、D可知,所谓“显著 背景”,是指日本封建经济薄弱,而中国则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强大。答案:C7. (2004年南通高三调研题)由于苏联的干涉,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中断。苏 联干涉的实质是A.迫使其走社会主义道路B.建立社会主义阵营C.清除西方国家的影响D.维护苏联模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原因看,改革的目的是改变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苏联模式,所以选D项。答案:D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各国的具体国情下出现不同的 变革方式。据此回答89题。&有点难度哟!(2004年天津五区县期末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高潮中,美国爆 发了内战,其根本原因是A.美国人民具有革命传统B.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性强C.奴隶制比封建制更顽固D.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选 择,是由具体国情决定的,由美国历史的特殊国情和具体阶段特征可知根本原因应为D项。答案:D9. (2004年株洲高三统测题)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美国内战是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共同依据是A.有利于资产阶级B.由资产阶级领导进行C.废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D.废除了贵族特权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由于各国国情不 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这是不同点;而之所以在大体相当的时间里发生革命和改革,乂有 共同点,即摆脱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答案:C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据此回答1011题。10. (2004年烟台高三诊测题)“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 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其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 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题干材料以一连串的条件关系构成,从题意 可知题目最具体、直接的要求,即“鼓励人民之工业”,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D有点难度哟!(2004年潍坊高三统考题)在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 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B.发展近代教育C.实行征兵制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中“对 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的含义,从一些历史的经验和规律可知,教育培养人才是社会发展 最大最持续的动力,故本题选B项。答案:B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和东欧国家着手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 主义的道路,但多有失误,效果并不明显。据此回答1215题。12 .以下有关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改革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B.经济改革过程中把提高人民生活质品放在重要地位C.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D.苏联一跃而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分析各选项,可知勃列日涅 夫的改革关注点是军事实力,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未改善,选项B表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答案:B13 .与匈牙利大规模改革不同,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纲领提出A.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B.扩大企业自主权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题,而考查的知识比较具体,要求学生要准确地掌握史实。答案:C1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相同之处为A.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B.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C.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D.变革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题,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具体,也需要准确掌握史实。答案:D15. (2004年南京高三质检题)2()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改革实质是A.要求脱离社会主义阵营B.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各国内部社会斗争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史实可知,改革的背景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前提是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否定选项D; A、C两项易排除。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6题13分,27题26分,28题16分,共55分)16. (2004年太原基础知识测试题)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做准备,主要以朝廷兵务, 开拓朝鲜之釜山港。明治维新领导人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 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 些重要信息?(8分)(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政府的什么意图?其结果如何? (5分)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的能力。第(1)问是一道信息题,应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发掘信息,这种读图的信息题也 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方面提取信息,读懂材料。第(2)问口本政府的意图从明治 维新的背景和材料具体信息可得出。参考答案:(1)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 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答 出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可酌情加分)(8分)(2)企图侵略朝鲜。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最终吞并朝鲜。(5分)17.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中美两国成为世界上很有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 是以经济大发展为前提的,两国经济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又对内部 进行了成功的调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在近百年的经济发展中,发生过哪三次重大的生产关系调整?各有何作用? (12 分)(2) 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各有何作 用? (8分)(3)根据对(1)(2)问的回答,比较中美两国发展经济措施的相似之处。(6分)解析:本题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题目跨中外历史上下百余年,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 掌握和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题目的第(1)(2)问是关键,先要搞清楚题目所说的改 革指的是哪些,从时间限制入手,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梳理可知,美国的三次生产关系改革 分别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产生、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二战后 国家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两次改革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 基础知识回答作用,进行措施的比较。参考答案:(I)调整: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或垄断组织)产生;20世纪30 年代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6分)作用: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首位。调节了资本 主义内部矛盾,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推动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6 分)(2)调整: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十一屈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4分)作用:实现了生产资料向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城乡经济全面 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极大增强。(4分)(3)都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成分中都有国营经济存在; 在变革生产关系中都有政府干预。(6分)18.(探究创新题)(淄博模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遣唐使渡海(古代日本画)材料二:日本明治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材料三:2004年日本出兵伊拉克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2)材料二中,日本明治政府为什么派使团出访欧美?使团回国后,日本政府采取了 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7分)(3)材料三中,日本出兵伊拉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当前国际形势的什么特 点? (4分)(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解析:本题是一道创新探究题,题目的新意在于题目给出了三幅图片,答题时应尽可能 地从图片中提取更多的信息,然后联系教材,读懂材料。材料一的图片注意隐含的时间“唐 朝”和事件“遣唐使”;材料二图片中时间“明治维新”和事件“出访欧美”;材料三隐含时 间“2004年”和事件“出兵伊拉克”,然后,联系教材解决问题即可。参考答案:(1)仿效中国,进行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3分)(2)原因:欧美国家社会制度先进,工业发达;考察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措施:引 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修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推行“文 明开化”政策。积极影响: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成 为亚洲强国。(7分)(3)主要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强大,竭力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特点:当今世界“一 超多强”的局面;砺权主义、强权政治盛行;日本成为美国的重要战略伙伴。(4分)(4)只有虚心向先进国家学习,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富国强兵,提高国际地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