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课教案.docx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6课教案1、一天的气温教学目标1 .认识气温计,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2 .能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 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3 .对气温变化的研究有兴趣,初步认识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 的重要性4.在描述气温变化规律的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其他 同学的发言并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学内容气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对气温以及气温的变化都有定的感受,一般会用“天气热” 或“天气冷”等说法来表达和描述。本课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引导学生认识气温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了解测量气温的基本 工具气温计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进而认 识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本课的教学可以从联系生活、 聚焦问题“气温是什么“开始。从日常生活的常用语过渡到“气 温”,是引导学生认识气温的第一步。这一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 从他们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逐步聚焦到“气温”上来。对于“气讲述:风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它 能在炎热的夏季给我们带来清凉,能在干旱的季节吹来云雨,它 还能推动帆船、风车等为我们工作,但它也能吹翻船只、吹倒 房屋,给我们带来灾害。因此,我们需要掌握风的规律。2.提出观测风的问题。谈话:怎样才能掌握风的规律呢?你平常在收听或收看天气 预报时,注意到播音员是怎样预报风的吗?谁能学一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测风。(二)科学实践活动:观测风L认识风向并学习观测风向。(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能根据什么现象知道有风?我 们怎样知道有风?教学过程周围飘动的物体告诉了我们关于风的哪些信息?讲解:风向和风力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2) 了解怎样判断风向提问:怎样判断风向呢?讲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风从东方吹来,就是东 风;风从西方吹来,就是西风。(出示基本风向图)这是一幅表示 基本风向的风向图。在这幅图上,用箭头表示风从哪方来、吹 向哪方引导学生观看风向图,学习描述风向。讲解并举例说明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的关系(3)结合观察具体事物,学习观测并描述风向。提问:在观测风向前,我们先来回顾关于方向的知识。谁 能说一说,我们学校的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在哪边?在明确了校园东南西北方向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校园 中实地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飘动的物体,并记录它们的飘动状 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描述风向。也可以播放 提前录制的在有风的天气下,校园中红旗、树叶等物体飘动的 视频,或出示呈现了周围物体被风吹动的情景图片,引导学生观 察并描述风向。(4)对风向的概念和如何判断风向进行小结结合当天的天气预报,说明当天是什么风向,并进一步结合 周围事物的飘动状态,帮助学生明确判断风向的方法。景量种 中学2.认识风力并学习判断风力。(1)提出关于风力的问题:物体被吹动起来,这说明了什么?原怎样知道风力的大小呢?(3)认识什么是风力。讲解:风既有方向,还有大小,风力就是风的大小。风力的 大小与风的速度有关系,风速越大,风力越大。风力大小用“风级” 表示,通常把风力分为13级最小为级,表示无风;最大为12级。 气象观测站通常用风速仪观测风力。风速仪上的风杯转动得越 快,表示风力越大,风级也越高。如果有风速仪实物,可以让学生吹一吹,感下。讲解:在没有风速仪时,可以根据周围物体在风中运动的 状态和人的感觉估测风力的大小。引出判断风力的一般方法, 即根据有风时地面或海面上的物体上产生的现象确定风级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风级歌”内容,了解“风级歌:”(4)学习根据物体的状态和“风级歌”判断风力。谈话:人们根据长期的观察编制了“风级歌我们也可以 根据观察到的周围事物的状态,对照“风级歌”来判断风力的大 小引导学生根据当天实际观察到的周围事物的现象或回忆曾经 观察到的现象,结合“风级歌”估测风力的大小。3 .制作简易观测工具,并观测风。(1)提出任务:通过观察周围物体飘动的情况判断风向和风 力,并不是十分方便。今天,我们可以尝试着自己设计并制作一 个简易风向标或风旗,用它们来观测风。小问介绍风向标和风旗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2)学生进行制作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活动。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 师应当注意提醒学生安全地使用工具(3)用做好的风向标和风旗观测风观测活动结束后,引导学 生交流观测结果和体验,并讨论:用风向标和风旗观测的风向和 风力,与根据周围物体飘动的情况判断的风向和风力相比,是否 一致?4.介绍气象观测部门观测风的仪器和工具讲解:观测风向和风力还有更为精密的仪器。现在的观测 仪器上通常装配传感器等设备,可以随时把观测的数据传输给 计算机,供研究人员分析天气情况。(三)布置课后任务请学生利用学习的观测气温、风的方法,综合观测当天(或 另选择一天)的天气情况,并进行描述。3、观测云和雨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观测云量和降雨量的方法。2 .能够利用云量和降雨量描述天气。3 .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来测量降雨量4 .在观测天气的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乐于分享信息。二、教学内容和气温、风一样,云和雨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常用云量和 降雨量来描述。云量代表云遮蔽天空的情况,降雨量是单位时 间内(如24小时)降雨的多少(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尽管在谈及 云和雨时,学生能够讲出很多内容,比如白云、鸟云、大雨、小 雨、等,但大都只是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层面的认识,而对用 云量和降雨量来描述天气还是比较陌生的。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了解云量和 降雨量的含义,学习观测云量和降雨量的基本方法,并利用云量 和降雨量来描述天气本课设计了两个科学实践活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观测云”。本活动包括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实际观察天空 中云的多少、太阳的照射等现象,学习观察和记录云量的方法, 形成对云量的初步认识。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建立云量和阴、 晴、多云等天气之间的联系,这也是用云量描述天气的关键所 在。合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测量降雨量”。本活动包括三个 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降雨量的含义,激发测 量降雨量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了解气象部门观测降 雨量的工具,如漏斗式雨量器,认识它的结构及用它测量降雨量 的方法。第三个环节是学习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模拟测量 降雨量。最后,提出如何测量降雪量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 考和研究的兴趣。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不同云量的图片、气象观测站观测降雨量的视频或图片资 料。(二)学生准备1 .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材料和工具:大塑料瓶、纸条、小石 块、水,剪刀、尺等2 .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如果需要使用剪刀等工具,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2 .在做模拟测量降雨量的活动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收集“雨 水”,避免地面湿滑而摔倒。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 .谈话:除了气温和风,还有哪些天气现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聚焦到云和雨2 .提出问题:和气温、风一样,云和雨也是天气现象。在收听或收看天 气预报时,播音员是怎样预报云和雨的?谁能学一学?怎样观测 云和雨呢?3 .聚焦实践活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测云和雨。(二)科学实践活动:观测云1 ,提出问题观察天空中的云,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用哪些办法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2 .学生进行观察云的活动。引导学生到室外观察、记录天空中的云,把观察到的现象 记录下来。3.交流并讨论观察到的与云有关的现象(1)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可能会涉及云的形状、多少、在天空中 的位置等多种情况。(2)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云,是多还是少呢?怎样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呢?天空中的云量和天气状况之间有什么关系?4 .了解云量的科学含义和观测方法(1)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气象学上观测云量的方 法讲解:我国气象部门规定,观测云时,将天空划分为10份,估 计10份中被云所掩盖的份数,即为云量。例如,碧空无云,云量为0;云掩天空5份,云量为5,云既可 以反映当时的大气状态,又可以预示未来的天气变化,因此常用 来判断天气。(2)引导学生学习用10分法观察并记录云量,并对 当天云的状况进行描述。5 .全班交流、总结。(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小资料,了解云量的含义以及 云量和天气状况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结合云量描述天气,进一步认识云量的含义及云量和晴、多云、阴等天气的关系(3)教师进行小结第2课时(三)科学实践活动:测量降雨量1 .结合教科书中呈现的几种容器图,提出问题下雨也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降雨量有大有小如何测量降雨量呢?该用哪种容器测量降雨量合适呢?量,怎样判断降雨量是大还是小呢?2 .认识降雨量的含义。(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对降雨量的认识。(2)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讲解降雨量的含义。讲解:降雨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 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3 .认识气象观测站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漏斗式雨量器。(1)提出任务:观察漏斗式雨量器,说说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 成的。(2)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漏斗式雨量器是怎样测量降雨 量的。雨量器的使用方法:下雨时,将雨量器放在开阔没有障碍物 的地方,并保持水平。一段时间后,通过雨量器外的刻度尺,读出 降雨量并记录。读数时应注意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 液面持平,记录读出的数据时要加上单位“毫米”(3)如果有漏斗式雨量器,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喷壶模拟下雨, 测量降雨量。4,设计并制作简易雨量器(1)根据漏斗式雨量器的结构,选择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简易雨量器。先画出大致设计图,再和小组同学讨论:瓶子(雨量器的容器)的粗细影响测量的降雨量为什么瓶子的最下部分不能计入刻度范围?在讨论的基础上,完善设计方案2)根据设计制作简易雨量器学生分组制作简易雨量器。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 全5.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模拟测量降雨量。(1)引导学生用孔眼大小不同的喷壶,在相同的时间内模拟 降雨,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2)引导学生比较测得的降雨量,并讨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温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讨论,并不需要学生作出专业意义上的解 释,只要求他们能从经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理解 就可以,比如:天气预报中预报的就有气温,等等。在聚焦问题的 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测量气温”,从而过渡到本课的科学 实践活动上。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测量气温”,主要包括四 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认识气温计。引导学生了解气温计的基本结 构,并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第二个环节是到室外测量气温。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在室外 背阴和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测量的气温情况,进一步了解测量气 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三个环节是测量一天的气温。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时间 间隔测量一天中的气温,并将测得的气温数据记录下来。第四个环节是绘制气温数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气温变化规 律。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 再根据图示情况,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本课的拓展与应用是了解气象观测站里测量气温的主要设 备一百叶箱,了解百叶箱中的仪器构成等,同时了解气象观测中 描述的几种类型的气温。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气温长期变 化的兴趣和热情。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各种类型的气温计、简易气温计(每组一个)、当地近期 一天中分段测量的气温数据2 .最好选择晴天时上本课(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四、安全注意事项在组织学生到室外测量气温的活动中,要提前分好小组用 导小组成员明确承担的测量或记录任务,强调室外活动的纪律 要求,防止学生脱离小组自由行动。3 .提醒学生保护好测量所用的器具,避免发生意外。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 .围绕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展开谈话。围绕这一话题,学生可能会谈到许多内容,如冷或热、温度、 刮风、下雨等。2 .提出以下问题,并聚焦到“气温”上人们在描述天气时,经 常会提到气温,气温是什么人们是怎样知道每天的气温的?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科学实践活动:测量气温1 .认识气温计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气温计,说一说气温 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并知道温度的基本单位是读作“摄 氏度2 .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1)让学生自主使用气温计开展测量气温的活动。(2)结合测量的结果,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气温的?你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同学测量的一 样吗?为什么一些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同呢?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讨论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教师总结大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4)再次测量气温,记录数据并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总结的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在 教室内测量气温,并交流测量时的情况3 .分组到室外测量气温(1)引导学生分组并明确小组每位成员承担的测量或记录任务。(2)引导学生在室外通风的地方,分别选择背阴处、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测量气温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事项:在记录时,不仅要记下测得的气温,还要将测量的地点、时 间、气温计放置的高度等情况记录下来,在测量中,如果发现 问题,小组内讨论并将小组同学的意见汇总起来。4 .完成测量活动后回到教室,交流测量情况。(1)引导学生讨论在不同地点测得的气温一样吗?为什么会不同?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2)教师小结: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得的温度即是当 地当时的气温。5 .学习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由常 的大致规律。(1)谈话并提出问题气中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发现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测 得的气温是有差别的。那么,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气表温有差 别吗?你能试着用画图的方式,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表方现出来 吗?(2)认识折线统计图。平面言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表示气温变化的方法折线统计图。教师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组成,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内容, 以及设置横轴和纵轴单位和间隔点的方法等。(3)学习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谈话:这里有测量好的一天的气温数据,我们一起来绘制这 一天的气温折线统计图。根据时间和气温数据,在图上依次标 注出每一点,并连成折线。(4)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并与 大家交流6.课后测量一天的气温数据并绘制折线统计图。要求 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天和时间间隔点,测量并记录这 一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再绘制气温数据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根据绘制的折线统计图,思考:这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一天气温变化的规律和我们前面总结的一样吗?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认识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现律。(三)拓展与应用1 .引导学生阅读“气象小常识一百叶箱”。2 .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交流: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怎样测得的?气象观测中描述的气温有哪些类型?(四)布置课后任务1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问间气象部门、参观气象观 测站、查阅资料等形式,查找当地的气温资料了解当地月气温、 年气温变化的情况2 .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当地月气温、年气温的变化规律大致是怎样的?科技的发展给气温的观测带来了哪些改变?2、风力和风向教学目标1.知道怎样确定风向和风力,并能够利用风向和风力描述天 气。2.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风向标,并用来观测风向。3 .初步学会利用烟、旗等物体的飘动情况判断风向,利用风 中的景物和人的感觉判断力,能够记录一周的风向和风力。4 .保持观测天气的兴趣。限文斯二、教学内容风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通常用风向和风力来描述。风 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度。对于学生来讲,在日 常生活中经常会感受到风,但对风向和风力概念的认识还不够 深入。要让学生能够利用风向、风力来描述天气,仅靠记住风 向和风力的概念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在观测实践中掌握观测风 向和风力的方法,这样,对天气的描述才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本课主要基于学生对风的现有认知,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风向 和风力,并通过制作简易风向标等工具来观测风本课的科学实 践活动是“观测风”,主要包括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认识风向,观察风向。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 生学习如何确定风的方向是重点。通过学生在校园中对风向的 观察以及描述,可以了解他们对风向这一概念的认知;利用标注 了方向的风向图,可以引导学生实现从经验辨识风向发展到科 学辨认风向。第二个环节是认识风力,学习判断风力。本环节主要引导 学生认识风不仅有方向,还有大风力的大小与风的速度有关,风 速越大,风力越大。一般情况下,气象部门把风力分为012级, 并且用风速仪来测量风速,不同的风速对应不同的风力等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估测风力。 为此,本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了解“风级歌''的基础上,学习根 据所观察的周围事物的飘动情况来判断风力。第三个环节是了 解观测风向的工具一风向标。引导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基本结构 和如何利用它观测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 一个简易风向标或风旗,然后用它们来观测风。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L风向风速仪、米字形的基本风向图2 .制作简易风向标的材料和工具:带橡皮的铅笔1支、卡纸 1张、大头针1枚、吸管1根、剪刀1把,每组1套。3 .校园中红旗、树叶等物体在风的吹动下飘动的视频或照 片。(二)学生准备度为标1 .制作简易风旗的材料:长竹竿、长绸布条等。示温度 米2 .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四、安全注意事项1.制作简易风向标时,如果需要使用大头针钻孔,应提醒学 生注意安全。2.在室外观测风时,要注意加强教学组织,提醒学 生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以防发生意外。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 .认识观测风的意义谈话并交流:风与我们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