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自己——高中优秀作文范例及评析.docx
唤醒自己人生在世,待人处事,如何才能透悟真相,明辨是非,不至于幻知幻觉,误 入歧途呢,我蓦然想到了一句话:唤醒自己。于是,我想起了到南美洲原始森林探险的一件趣事。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 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 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 自己。是啊,一个人,只有不断唤回灵魂,才能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不至 走入岔道,误入歧途。颜回煮粥,发现有煤灰掉到锅中,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 来之不易啊,于是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 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一番解释,孔子这才恍然大悟。事后,孔子非常感慨,常借此事唤醒自己:“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 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历史常常出现惊人相似的一幕,在唐朝也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据次柳氏旧闻记载:唐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天陪唐玄宗一起进餐, 餐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其中有一盘羊腿,唐玄宗就让太子去割羊肉。太子割完 羊肉后,见手上都是油污,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眼睛直盯着他的脸, 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太子擦完手,慢慢地把饼送到嘴边,有滋有味地把饼吃掉了。 这时唐玄宗转怒为喜,对太子说:“人就应该这样”。唐玄宗贵为天子,能爱惜粮食是很不容易的,但当他看到太子以面饼擦手时 很恼火,以为太子是在糟蹋粮食;当又看到太子从容地将擦过手的面饼吃掉时, 又转怒为喜,认为太子和自己一样,能“以贱为本”。事后,唐玄宗也常常唤醒自己,身为天子,倘若先入为主,必误大事。因为齐威王唤醒了自己,采纳邹忌的谏讽,从而“战胜于朝廷”;因为唐太 宗唤醒了自己,听从魏征的劝告,于是创造了 “贞观之治”的可喜局面。相反呢, 商纣王因为不懂常唤醒自己,未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从而落了个身败名裂、 葬身火海的下场;项羽因为不懂常唤醒自己,未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终而落 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以史为镜,才能常常唤醒自己,不至误入歧途。【作者评点】文章第一部分:提出了人生在世,待人处事,如何才能透悟真相,明辨是非, 立起了 “唤醒自己”的主旨;且回扣了题目。文章第二部分: .用一句话,领起下文。 .人们到南美洲原始森林探险,带路的土著人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 的名字,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唤回自己。 .简单阐释了一个人,只有不断唤回灵魂,才能唤醒自己;且回扣了题目。文章第三部分: .颜回煮粥,有煤灰掉到锅中,他把弄脏的饭粒吃了,孔子以为颜回在偷 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 .简单阐释了孔子常借此事唤醒自己;回扣了题目。、文章第四部分: .用一句话,领起下文。 .唐肃宗还是太子时,陪玄宗一起进餐,他割完羊肉,见手上都是油污, 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以为他在糟蹋粮食,很不高兴,直到他擦完手, 慢慢把饼吃掉,唐玄宗才转怒为喜。 .使用对比手法阐释了唐玄宗以为太子糟蹋粮食时.,很恼火;当看到太子 将面饼吃掉,转怒为喜,认为他能“以贱为本”;事后,唐玄宗常常唤醒自己, 身为天子,倘先入为主,必误大事。回扣了题目。文章第五部分:使用四组概括事例论证主旨。先使用两组正面事例,论述了齐威王利唐太宗唤醒了自己,于是创造了可喜 局面;再使用两组反面事例,论述了商纣王和项羽因为不懂常唤醒自己,落了个 了个可悲结局,这就构成了正反对比也;且回扣了题目。文章第六部分:文章最后简单阐释了只有以史为镜,才能常常唤醒自己,不至误入歧途;并 以“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应涵盖所有事例;以“才能常常唤醒自己”,回扣了 题目。另外,本文题目为唤醒自己,而在文中先后使用了 9次“唤醒自己”, 这就构成了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既回扣了题目,也使得文章结构十分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