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意义及做法.docx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意义及做法(一)本文导读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实际展现,是每个幼儿园都要去 定向研究、发展规划的核心项目。需要摸索、积累和积淀的,所以它不是 虚与其表,它一定有背后教育的价值。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幼儿园课程建设? 4月28日有幸参加了虞永平教授 的线上课堂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优秀的幼儿教育课程方案,应该是怎样的?一日生活中,应该如何了解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指导幼儿的具体 行为?如何调整幼儿特定的情绪?幼儿园课程如何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家庭 /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教师如何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发展出系统的指导策略?这次,我们先从前面三个点展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意义及做法幼儿园课程的理念应该紧紧地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应该紧紧地围绕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 我们不能把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观念当做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我们要 真正地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出发,从教育科学的规律出发,从幼 儿园教育的规律出发,去确定幼儿园课程理念。今天在幼儿园课程理念当中存在着名词多、概念多,有些观念是相互 重复的、交又的,有些观念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我们要努力地寻找老师们 真正理解的、认同的、可以践行的理念当做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指针、当做 指导幼儿园教师开展课程实践的行为准则。因此,课程理念它不是书本上 找来的,课程理念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逐步的形成的; 是理解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验证的过程。因此,课程理念的 形成经过学习、经过实践、经过思考、经过整合,课程理念不是可有可无 的,课程理念一但确立它不但影响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也影响幼儿园的课 程实施,也影响到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一系列行为。比如说影响到老师如 何去准备儿童活动所需要的课程材料,如何准备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老师 如何跟孩子建立相应的关系、如何评价幼儿的行为。因此理念是最根本的, 是立场。那么在幼儿园课程理念当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确立儿童立场。坚 持把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地吸收教育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和观念, 要关注先进的实践、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实践,同时把先进的理念转化成 为可以操作的行为。因此,理念跟实践之间应该是有嫁接的桥梁的,这种 桥梁就是老师的理解、老师的思考、老师的践行。首先说一下幼儿园课程建设他的重要性。幼儿园课程跟中小学课程是 不一样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应该是教师参与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 中老师把自己的一些理念融到课程里面去、老师把对儿童的认识融到课程 里面中去、老师把周围环境当中的的资源材料融到课程中去。因此幼儿园 的课程他不是拿来的,他一定是经过教师参与的,经过教师设计改造的。 今天强调幼儿园课程建设,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课程建设直接影响到幼儿 在幼儿园里面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里面的教育质量,更直接影 响到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那么由于幼儿园 课程的特殊性,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也具有他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表现在 哪里呢?它不是文字上的、文本上的功夫,我们说它是课程建设不是课程 设计,它不是简单的去设计一个课程方案,不是完成书面上的功夫,它需 要去综合考虑幼儿园的环境、材料、空间、时间等等各个方面的安排。下边我对里面的具体问题分别来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我 们来说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它跟幼儿的学习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幼儿园的孩 子来讲,它的课程一定不是用书面符号的方式呈现了以后变成课本放在孩 子面前去学习,书面符号的学习还不是幼儿园孩子的主要任务,对幼儿园 的孩子来讲跟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通过探 索、发现、交往、表达,通过这样一些方式获得有益经验,这是幼儿学习最 主要的方式。因此,在幼儿园课程当中,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在什么 环境当中来学习,如何让幼儿发生更多的相互作用,如何让幼儿获得有益 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幼儿园的课程是具有特殊性的、是具有园本 性的,也就是说由于每个幼儿园的孩子状况不一样,幼儿园的环境材料不 一样,幼儿所产生的行为可能是不一样的。有些幼儿园里面,可能空间比 较大,环境具有多样性,有很多的植物,有很多性质的土地,有很多性质 的场地。对孩子来讲,多样化的活动,便于开展,另外一些幼儿园,可能 室外的场地受到限制,很多活动是在室内进行的,甚至还要利用社区的一 些空间开展活动。环境、空间的不同很可能带来活动的不同,这种活动的 不同就会带来课程的不同。所以对幼儿园来讲,幼儿园的课程是要综合考 虑环境、材料、空间等等多种因素,那么当然幼儿园的课程也受到老师自 身素质状况、素质条件的影响,有些幼儿园的空间很大,但是没有被充分 的利用。幼儿园的课程停留在课堂里面的集体教学,我们说这种课程是有 不足的,那么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因为老师的观念里没有意识到实施 课程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园多种多样的材料都是可以被充分利 用,让孩子充分的活动,以便获得有益的经验。那么对于另外一些老师来 讲,幼儿园空间不大,但是她们的课程意识比较明确,他们从社区里广泛 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源,让孩子投入其中,让孩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他 们充分把家长调动起来,让家长参与到课程资源的收集跟利用的过程当中 来。幼儿园的课程也变得丰富多彩,因此教师的观念对课程是具有重要的 影响的。幼儿教师备课备什么?幼儿教师该如何上课?那么说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过程不只是书面的功夫,我们从幼儿园老师 的备课这一点可以看出来,首先备课不是课程设计的全部,他只是在设计 一些活动,幼儿园里的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园里面的上课,它不是老师讲解,幼儿园里面的课应该把更多的 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充分地投入,让孩子主动的探究、去交往、去表达, 因此幼儿园的上课,老师引导孩子投入到当前的活动当中去,因此老师的 作用更重要是引导、是帮助而不是讲解。我们说在有些活动过程当中,需要适当的讲解,但是上课简单化成了 讲解,就把幼儿学习特点掩盖掉。对孩子来讲,通过行动的学习最有效的 学习。因此,幼儿园的上课,他不等于教师的讲授,他一定是老师和孩子 互相结合,教师充分引导孩子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因此,孩子的具体行为 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那么既然幼儿园的课是这样的,那幼儿园的备课它就不是写一个讲稿, 如果说幼儿园老师备课的材料就是他的一个讲稿,老师对照这个讲稿把每 一个要点讲完了,这个课就结束了,这种课是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也 是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的。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讲,所谓备课就是要充分 的研究儿童,充分研究活动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之上去考虑要让孩子达成 目标、获得经验,要让孩子做哪些事情呢?因此,老师的备课首先要考虑 的是要达成目标、要让获得经验,应该让孩子做什么事情?其次要考虑的 是这些事情在哪里做?怎么做?也就是说让孩子通过全班集体的活动吗? 通过小组区域的活动吗?在室内还是室外进行?他要考虑空间的安排、他要 考虑班级人员的组织接下来老师还要考虑如何开展活动。这样如何开展活动这就涉及到所使用的材料,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 什么材料呢?这些材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先提供什么材料再提供什 么材料?哪些材料是我们提供的,哪些材料孩子可以选择的。因此要形成 活动材料的基本结构,把基本的材料和扩展的材料充分考虑进去,这就是 涉及到怎么活动的问题,用什么活动的问题,然后要考虑到孩子可能出现 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指导的主要重点可能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但 是在真实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我们不能预想到的。所以老师的作 用是引导孩子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并且给孩子适当的指导、提示、讲解、 帮助、鼓励,这就是老师要做的工作。因此,老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就要 把孩子应该做什么?在哪里做?怎么做?这些问题考虑清楚。那么教研里面老师角色在哪里?老师的角色应定位在给孩子提供帮助, 并且进行要观察指导,以往很多老师喜欢写“巡回指导”,我比较同意是 “观察指导”,“巡回”没有反映教师工作的本质。“巡回”是空间上的 移动,没有反映教师最核心的任务,最核心的任务是“观察”。 在一次 课上的观察是具有特殊性的,它不是随便看看,不只是看到,是应该看清 楚、并且要聚焦。在一次课上的聚焦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聚焦应该是经验的聚焦, 因为在备课的过程中、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已经考虑到了幼儿要达成的目 标、获得的经验,因此在观察的过程当中老师第一要聚焦的是这些经验正 在达成吗?孩子所产生的行为,使用的材料是不是和经验有关联,是所要 考虑的重要问题。第二个聚焦要聚焦一些有困难的孩子,看看这些孩子他 们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哪些地方需要你帮助。这是两个聚焦。除了这两个聚焦还有两个关注,一个关注是关注孩子在达成目标的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新经验,幼儿园的教育是综合的、是整体的。幼儿园的课 程是一个整体的,对孩子来讲经验没有界限的,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他可 能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因此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孩子在使用材料的 过程中还在自选材料,还在生发一些新的活动方式,因此他们必然会产生 很多相关经验,可以说没有哪次是活动是正好是达成老师做设定的目标, 目标的扩展、超越这是经常的,因此老师要注重观察,要去关注一下,哪 些经验是在活动过程当中孩子生发了,需要什么样的提示、需要什么样的 帮助、需要什么样的鼓励。还一个要关注的是关注除了学习过程中可能 有困难的以外的其他儿童,因为对于所有孩子来讲,在一个活动当中他都 要获得新的经验,就是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也要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 对这些孩子来讲,能力很强,达成目标的速度可能会比较快,那么他们如 何获得新的经验呢,他们如何获得更多的经验呢?因此老师要鼓励这些孩 子寻找更多的材料,使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让他们也面临挑战。让他们 在面临挑战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因此要让所有的孩子在活动中都 能得到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老师在备课中要考 虑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因此从活动组织、材料的提供,要求有规则的 讨论都应该考虑对所有的孩子都有意义,对所有孩子有所帮助,备课的过 程也是老师把教育观念综合地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 很多老师都拥有很多的观念,看了很多书、接收了很多信息,都能说出很多道理。这些道理,如果不能转化成为活动过程当中知道自己行为的准则, 那么这些道理这些观念是就是没用的。所以从真正意义来讲,备课的过程就是运用观念的过程。有的老师都 知道,要关注所有孩子。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班级的孩子要求是不 分层次的,材料是不分层。那么我们很难说他就是关注所有儿童的。所以 我们很多的观念都要通过具体的材料来实现。那么在备课过程当中,老师 在教案里面准备自己讲什么、写了自己讲解的重点、要用的案例、要进行 的示范,没有考虑到给孩子具体活动的机会。那么让孩子在行动中学习就 成了一句空话。这种观念就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因此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讲,现实的教育过程,就是综合的利用这种观念知 道自己行为的过程,这种指导第一环节就体现在他的教案里。因此,对老 师来讲,写教案不只是写的过程,因为写教案的过程当中他要涉及到孩子 的行动,所以真正对于幼儿老师来讲备课不只是书写的过程,备课,还包 括设计规划的过程,还包括材料准备的过程,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讲,材料 准备的过程,是教学准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书面工作仅仅是 教学准备的一个部分,仅仅是一个开始。因此大量的工作都在接下来的空 间环境材料准备的过程当中,这也是为什么说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是艰巨的, 是繁重的、是具体的、是琐碎的。这些具体的工作,我们可以让儿童参与, 但是更重要的是老师自己的作用,老师的规划,老师寻找,所以对于幼儿 园来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017年5月17日本文来源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