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同步测试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pdf
-1-新课标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城市与城市化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2 分)1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规整的城市往往分布在 ()A平原地区 B山地丘陵地区 C暖湿的气候区 D内陆地区 2城市地域形态与成都相同的是 ()A合肥 B洛阳 C重庆 D兰州 3条带式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优点是 ()A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管理 B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C便于集中设置生活服务设施,节省市政投资 D各片之间彼此分隔,利于环境保护 4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5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6工业企业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进行布置的原因是()A环境优美 B交通方便 C能源丰富 D人口众多 7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同类活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 区 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A B C D 8从经济因素来考虑,城市的各种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9城市功能区是指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B城市人口生活和工作的区域 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建筑区 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 10通常所说城市大小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城市人口规模 B城市用地规模 C城市工业产值 D城市基础设施 11下列关于一个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指这个城市 B范围通常是固定的 C有明确的界限 D除这个城市之外,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12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2-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13下列关于上海市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发达的铁路网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出海口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 A B C D 14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和嵌套规律是在研究了 城市的基础上提出的。A德国南部 B德国北部 C英国南部 D美国南部 15下列国家或地区城市空间分布比较均匀的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6下列不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因素的是 ()A就业机会多 B文化设施齐全 C交通便捷 D人口增长快 17下列关于城市化水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一般用城市用地规模表示 C可以改变聚落形态变化 D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18下列关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主要发生在农业时代以后 B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或成熟期 C发展中国家大都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D发展中国家大都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19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表示为()A上升的直线 B下降的直线 C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D抛物线 20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于城市化进程的()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后期阶段 D成熟阶段 21下列有利于生态城市目标实现的措施,正确的是 ()提倡建设节能建筑修建绿色交通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A B C D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又是工业活动的集中地方,我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发展也很迅速,城市人口明显增加。据此回答 2223 题 22下列城市的服务作用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北京天津石家庄邯郸 B上海杭州重庆深圳 C苏州桂林承德连云港 D广州鞍山阳泉平朔 23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布置得合理的是 ()A工业用地要考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生活用地则可以不用考虑 B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要设立防护带 C轻纺、服装、印刷、重型机械等可以布置在城内的居民区内 D防护带内可设置一些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学校、停车场等-3-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 2425 题。24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25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是并不是由于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综合题(本题共 4 小题,共计 31 分)26读图回答:(4 分)(1)图中三个城市的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原因是 .(2)图中三个城市在相同的区域范围内数目最多的是 ,彼此之间距离最远的是 。26 题图 27 题图 27读某城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6 分)(1)此城市的形态是 式,形成这种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2)假设本城市周围存在农业,则为 农业,作用是为城市提供 。而城市则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 、等服务,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28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问题:(12 分)(1)图中 A 为 区,对应付租能力 线,原因是 .(2)B 为 区,对应付租能力 线,原因是 。(3)C 为 区,对应付租能力 线,因是 。(4)上图说明 直接影响地租的高低,在竞争的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 动 。(5)图中功能分区有一明显错误,请改正.29 读某地区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9 分)(1)该图反映城市化进程使 -4-数量增加,城市 规模扩大;同时也导致 、林地和草 地数量的减少。(2)如果在三地分别布局 饮料厂、感光器材厂和造纸 厂。从工厂对环境的影响和 要求考虑,较合理的布局方 案是处 ,处 ,处 。(3)为促进该地区城镇的发展,促使郊区农业结构调整,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应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家禽饲养、淡水养殖和瓜果种植等,以不断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增长的需求。(1 分)(4)新型乡镇能起到就近吸收 ,实现人口就地转 化的作用。(2 分)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19 分)30城市地租等高级分布图表示地租立体分布状况(单位:元平方米),读图回答:(11 分)(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处,形成原因是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 处,判断理理 由是 .(3)A、D、F、C 四处按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4)图中字母代表商业中心用地的是 ,代表 外围商业用地的是 ,代表工业用地的是 ,代表居住用地的是 。(5)图中 C 代表 用地,原因是 31读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分析回答:(8 分)(1)从 B 到 D,工业发达国家只用了不到 50 年的时间,城市化进程很快,试分析其原因:。(2)从D 到 E,城市化进程速度趋缓的原因是 。(3)目前,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特征是 。(4)二战以后发达国家都加快小城镇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5-参考答案(8)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2 分)1A 2A 3D 4B 5D 6B 7C 8C 9C 10A 11D 12A 13D 14A 15B 16D 17B 18B 19C 20B 21D 22A 23B 24D 25C 二、综合题(本题共 4 小题,共计 31 分)26(4 分,每空 1 分)(1)A A 为大城市,所以提供的服务、商品的等级较高、服务范围最大 (2)C A 27(6 分,每空 1 分)(1)条带状 城市发展受到交通条件的制约较大,沿交通线路发展,形成条带式。(2)城郊 生活资料等商品 管理服务 技术服务 28(12 分,每空 1 分)(1)商业区 D 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2)住宅区 E 该地区地租较市中心低,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3)工业区 F 远离市中心,不是最佳区位,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4)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5)将 B 字母改在 E、F 交点虚线的下方 29(9 分)(1)城市 用地 耕地(3 分)(2)感光器材厂 饮料厂 造纸厂(3 分)(3)乳畜业(1 分)(4)农村剩余劳动力(2 分)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本题共 2 小题,共计 19 分)30(11 分,每空 1 分)(1)A A 处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2)B、C、D、E 地处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交汇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3)AD G F (4)A、B、C、D、E M、I G、F、N(5)居住 G 处尽管距市中心较近,但远离主要公路,通达度较低,不是商业区和工业区的最佳区位 31(8 分,每条 2 分)(1)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吸引大量人口流向城市,大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由于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外移动 (3)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郊区城市化(4)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工业和建筑业 有利于带动第三产业和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扩大就业,妥善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