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
-
资源ID:73126740
资源大小:2.37M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编排了匆匆 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的细致、微妙的心理变化。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匆匆 2 1.会写 20 个字,正确读写 18 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感受匆匆中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悟光阴荏苒,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感受那个星期天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5.了解“青”字族那个星期天 2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汉字的特点,通过字谜学习,了解和体会合体字及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1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总结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的写作方法。2.尝试选择心情、场景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或情感。习作例文 1 1.自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2.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习作 2 1.选择一种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8.匆匆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 5 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这 3 个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课文。3.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4.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5.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真情实感。2.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1.词语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蒸融”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景来理解。2.阅读理解 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启发学生反思自己从前是否虚度光阴,并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表达运用 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从而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XXXX 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 5 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这 3 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 1、2 自然段。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忆体验“匆匆”导入新课,情景体验。1.同学们,“匆匆”是什么意思呢?(急急忙忙的样子)2.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人们赶火车的图片,考试时同学们争分夺秒答题的图片)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是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时光匆匆,日子一去不复返,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朱自清却把流动的时间定格在了文字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4.搜集作者资料。关于朱自清先生,相信同学们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同桌间交流交流你们所了解的朱自清。(课件出示朱自清的人物生平介绍)课件出示: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 踪 迹,散文集 背影 欧游杂记 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的知识越接近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感受时间的稍纵即逝,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板块二 理解字词入文本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识记生字。课件出示:藏cn 挪nu 徘pi 徊hu 蒸zhn(1)正音:“藏”在本课读 cn;“蒸”是后鼻音。(2)指导书写“藏”,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课件出示:“藏”字的笔顺分解图)3.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回答: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如: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2)这位同学的问题和作者的问题不谋而合。(板书:一去不复返)(3)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在什么位置?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4)作者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灵魂。(5)学生齐读。我们读书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用心品味这些反复出现、反复强调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它们往往和课文的主题相关,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6)再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呢?学生交流汇报。反复诵读,在文中圈出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质疑,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文本形成初步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板块三 体会着急和无奈 1.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出来,一会儿进行交流。2.全班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要点。(1)学习体会第 1 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读、分组读。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悟?重点句子点拨: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b.第 1 自然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教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指导朗读第 1 自然段。(2)学习体会第 2 自然段。引导学生运用理解第 1 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 2 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语句。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对话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教师可范读)指导背诵第 1、2 自然段。【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加强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又让学生走进了文本。通过读、找、圈、议、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句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背诵课文。2.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3.感悟时光匆匆,懂得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教学过程 板块一 点面结合忆旧知 1.汇报上节课在文中找到的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课件出示:一去不复返 溜 没有声音 没有影子 轻轻悄悄 挪移 匆匆 伶伶俐俐 跨过 飞走 闪过 逃去如飞 2.指名读词语。3.从这些字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把这些词语再放进课文中读一读。预设:从这些字词中我感受到了时光的飞逝,时光的匆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小结:时间就是这般没有声音,没有影子,这般轻轻悄悄地挪移,这般匆匆溜走,这般伶伶俐俐地从你身上跨过,这般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上一节课所布置的作业,让课文内容历历在目的同时,让学生再一次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指导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画、合作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板块二 品读好句悟文采 学习第 3 自然段。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课件播放轻音乐,教师配乐朗读)2.学生听完之后思考: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课件出示:第 3 自然段)预设 1:因为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如吃饭、睡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又是每个人都有的真实经历,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共鸣。预设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像人一般伶伶俐俐地跨过;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让我们跟作者一样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3.朗读指导。(1)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齐读,朗诵。(2)读出作者的惋惜、无奈之情。4.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对“时间之流”的感受写下来。5.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板块三 把握当下惜时间 1.作者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发出了什么疑问呢?课件出示: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2.作者面对时间的悄然流逝,只能徘徊、匆匆罢了,他真的会任凭时间就这样溜走吗?面对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你又能做些什么呢?3.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提示:找到文中“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一句。4.体会“徘徊”在课文中的含义。“徘徊”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无奈及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的青年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他们不满于自己只能处于“徘徊”的状态,不甘虚度光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力求向上、不断求索的一种精神。教师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把握时间,像作者一样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交流有关珍惜时间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6.反复朗读,试着背诵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内涵。在这一连串的问题中,有作者的追问,有作者的反问,更有作者的触景生情和对自己深深的责问,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满自己一直处于“徘徊”的状态,不甘虚度光阴,力求向上的一种精神。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通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两点:1.注重情感朗读,感受散文之美。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过程。因此,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无奈,以及不甘于现状的情感。这种体验是感同身受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名读、齐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受到启发,懂得珍惜当下,把握当下,好好学习的道理。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作者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全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拟人化,资料袋以及作者对于生活中琐碎小事的细腻刻画,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9.那个星期天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会写“媚、蚁”等 15 个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 15 个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4.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2.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策略 1.生词教学 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惆怅”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我”当时的心境来理解;“惊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家务繁忙的母亲面对“我”突如其来的哭泣只是惊惶,而并没有责怪,充分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疼爱。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事物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我”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的心情变化。3.习作运用 学习作者在描写“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时是如何消磨时间的侧面描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又或是借助周围环境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写的时候,注意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把情感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XXXX 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媚、蚁”等 15 个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 15 个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读题目,提疑问 1.质疑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预设: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去解惑吧。3.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相互补充。(2)教师介绍作者。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课件出示: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21 岁时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 1983 年、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 1998 年首届鲁迅文学奖。(3)回忆旧知,抓住特点。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有关“盼望”的课文盼,谁能把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一说?(盼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女孩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把小女孩万分期待的心情描写得十分生动)【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板块二 走入文本,理清脉络 过渡:不同的经历,同一种期待的心情,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那个星期天,一起去文中深入探讨小男孩的期盼历程。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词语。2.检查学生字词认读的情况。课件出示:媚mi 蚁y 叨do 绊bn 谅ling 耽dn 糅ru 绽zhn 惆chu 怅chng 搓cu 惶hung 吻wn 偎wi 逝sh (1)开火车认读生字。(2)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惆怅、惊惶、荒凉、耽搁、依偎、消逝、急遽、念念叨叨)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却一直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等到,伤心、失望之时得到母亲安慰的经历。4.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交流汇报,理清脉络。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第二部分(26):讲了“我”从兴奋期待到疑惑暗生,但依然在焦急无奈的心情中耐心等候,最终彻底失望的过程。第三部分(7):讲了“我”最后失望委屈以致伤心到哭泣,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设计意图】小学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只有加强生字词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时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提问,能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2.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写出成长体验;摘抄好词好句。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课时目标 板块一 整体感知,体会人物感情 1.小男孩那么真切地希望母亲能够实现他小小的愿望在一个星期天带他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去玩。可是母亲最终没能履行诺言,小男孩的心情怎么样?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找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语句并做批注。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3.默读描写早晨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圈画出相关语句。(第 25 自然段)课件出示: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这段时光不好挨。焦急又兴奋。院子很大,空空落落。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1)指名学生朗读。提示:抓住“阳光明媚”“焦急又兴奋”“空空落落”“念念叨叨”等词,体会“我”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2)说一说:你从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了什么?提示:“这段时光不好挨”写出了“我”在耐心等待;“空空落落”写出了“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3)师生合作朗读。4.默读描写下午“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 6 自然段)(1)“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课件出示: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再不”“再不”“决不”三个词,体会男孩“盼”的心情)(2)指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出示: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读一读,说说环境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预设: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烘托出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的期盼落空;用环境来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5.默读描写黄昏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 7 自然段)(1)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课件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抓住“甩、拉”等表示动作的词来感受母亲的形象)(3)从这些动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从“甩、拉、亲吻、说”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我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所以惊惶;可以感受到其实母亲是很爱“我”的,只是被家庭生活所迫,因为有做不完的家务事而忽略了“我”,忘记了自己的承诺。(4)分角色朗读。6.师生共同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学生交流,整理总结。课件出示:心情变化: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光线)变化: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和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在一天期盼中的心情变化和特别的成长体验。板块二 细细品味,感受人物性格 1.再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在这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她是一位好母亲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1)学生交流。(2)教师小结:从课文第 7 自然段母亲的一些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她因为家务缠身而没有兑现承诺,并因此感到自责、不安,可以看出她对“我”的疼爱,她是一位好母亲。2.“我”既然这么希望出去,为什么不是直接拉着母亲去,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等待母亲做那做不完的一件又一件事?(1)学生交流。(2)示例:文中的“我”乖巧又懂事,体谅母亲的辛劳,所以才一直都在等待,而并没有任性撒泼。3.回想自己的亲身体验,你是否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教师小结:虽然母亲最终没能兑现她的承诺,但是小男孩也并没有抱怨母亲,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作者那样,多多体谅一下辛苦工作的父母。【设计意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探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扮演好舵手的角色,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联想,让学生在语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实践中真正落实从语文课本走到生活当中去。板块三 领会主旨,学习写法 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感想?父母要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不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忘怀的伤害。孩子也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2.通过对比,体会写法。课件出示: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点拨。(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课件出示:相同点:都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感同身受。不同点:匆匆一文中,作者借助描写景物和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那个星期天 一文中,作者进行了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我”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3.积累语言。摘抄本课好词好句,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4.小结: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我们要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5.推荐阅读。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深沉凝重,优美隽永,引人深思,给人带来启迪。他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残缺的身体,写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他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阅读,了解一个全新的史铁生。6.聊经历,悟主旨。同学们,大人们可能无意间给我们许诺过一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布丁,也许是你期待已久的一个玩具,也许他们最终并没有实现我们小小的心愿,你愿意与大家分享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吗?(1)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经历。(2)教师总结。【设计意图】语文老师最大的功德就是让学生爱上阅读。我推荐阅读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他的其他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让学生聊聊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亲身体验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主旨。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那个星期天节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文章主要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由盼望、兴奋、期待、到焦急无奈再到失望、委屈等心情变化的过程。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体现“我”的心情历程。为了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期盼”经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通过品读文中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这种体会是感同身受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作者从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特别是通过写光线的变化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法,值得学生借鉴。因此,在课堂的结尾,我引导学生由本课延伸到作者的其他作品,并积累好词好句,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到实处。第三单元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 阳光的两种用法 教学目标 1.默读例文,把握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阅读 别了,语文课,懂得作者是如何表达“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的。3.阅读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及例文的表达方法。4.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学习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表达出感情变化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教学策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阅读理解 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都是在向读者传达一份真实、温馨的情感,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关键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别了,语文课中“我”的情感变化,体会阳光的两种用法中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并且从这两篇例文中体会充满爱和感恩的情感。2.表达运用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写出情感变化;通过描写具体事物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例文内容。(2)思考:这两篇例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3)你从这两篇例文中学到了怎样的写作方法?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课时 板块一 导学别了,语文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如果有一天你将不再学习语文,不再学习中国文字,你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少年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机会学习语文了,我们一起去例文中看看吧!2.自读自悟。课件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借助旁批,默读例文,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设计意图】自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在学习例文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写作方法的指引。引导学生对照旁批,根据提示,体会作者借助事例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作方法。3.畅谈交流。(1)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例文讲了“我”以前不喜欢上国语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继续学习中国语文的事。(2)借助旁批,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变化:“我”从开始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到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最后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作者先利用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我”对中国语文的情感表达变化,借助真实的内心独白让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最后选择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事例,来表明自己对国语的喜爱和自修国语的决心。4.理清思路。课件出示:题目:别了,语文课 以前:“我”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 转折:将要移民 体现“我”由不爱国语,到 现在:悔恨、恼恨 爱上国语的心里变化过程 转变:认真听课,逐渐喜欢上国语 结果: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 板块二 导学阳光的两种用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课题质疑。同学们,阳光可以用来干什么?作者说的两种用法是什么用法?还有第三种用法吗?让我们一起去例文中看看吧!2.自读自悟。课件出示:本文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用法?借助旁批,朗读课文,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再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3.畅谈交流。(1)本文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用法?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2)借助旁批,朗读课文,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母亲和毕大妈这种“智慧和温暖的心”,尤其是“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成为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阳光,让我们体会到母爱就像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都来源于这种充满爱的情感。(3)同桌交流: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这两件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4.理清思路。师生述说文章的写作思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5.总结写作方法。你从这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哪些写作方法呢?【设计意图】经过对例文内容的回顾,再到对例文所表达情感的思考,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深入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例文有了新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受到启发,学会其中的写作方法。教学反思 1.自读自悟很重要。这两篇习作例文是为学生写作文提供的范文,所以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自己体会例文的写作方法。我主要引导学生阅读,点拨学生思考和总结。2.抓住教学重难点。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让学生做到:通过阅读,懂得如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学习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写出情感变化,通过描写具体事物、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在学生交流讨论之后,再来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并用课件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掌握。第三单元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4.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教学策略 1.写作目的(1)激发学生吐露真心的欲望,知道写出真情实感易令人感动,也更易引起大家的共鸣。(2)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2.写作内容(1)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情感体验,理清思路写下来。(2)能够借助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习作更加生动;还可以抓住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心情。(3)能熟练运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并与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相互学习。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梳理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理清写作思路。2.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3.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展示猜心情 1.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猜猜他们的心情怎么样。2.同桌畅谈:猜一猜发生了什么,让他们露出这样的表情。3.小结: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有苦有甜,有喜有怒这节课,我们就试着把记忆中最深刻的一种情感体验写下来。【设计意图】以看图猜心情的形式导入新课,无形中给本节课的教学增加了色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板块二 词组分类叙体验 1.根据词语谈体验。(1)男女生分别读上、下两组词语。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上面一组是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一组是难过、悲伤等消极的情感体验)(3)一个词语包含着一段情感,“畅快、欣喜若狂”等词语给人什么感觉?“惧怕、难过”等词语呢?同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课件出示:积极、幸福、美好:畅快、欣喜若狂、激动、欣慰、感动、归心似箭、盼望 消极、伤心、难受:惧怕、愤怒、追悔莫及、愧疚、难过、忐忑不安、沮丧 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情感体验的补充。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验。(1)一个词语,一段故事。你有过“感动”“愤怒”或是别的情感体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感受说一说。(2)选择其中一种心情,说给同桌听。(3)指名与大家分享。(4)教师相机指导。课件出示:提示: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写清楚当时内心真实的情感变化。【设计意图】在说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再由说到写,进行了很好的过渡,水到渠成,为后面的习作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整理写作素材的过程。板块三 范文学习打基础 1.由说到写,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1)自己的情感体验说清楚了,那怎样才能写好呢?(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写话提示)2.范文欣赏。(课件出示范文)后悔 在我的脑海里,对那一次的记忆是和三月氤氲的水汽、低垂的槐树连在一起的。那一次,我真后悔。清晨,微风徐徐,树叶沙沙作响。我哼着小曲,迈着大步,走进教室。(环境描写,为了与下文“我”的爆发形成鲜明对比)刚进教室,就看见我的本子可怜兮兮地躺在地上,顿时心里愤怒极了。我捅了捅前面的同学,压低火气说道:“嘿,你有没有看见是谁把我的作业本弄到地上的?”“好像是小军,但他应该不是有意的。”“不是有意的!”正当我火气没处撒时,小军回来了,好嘛,罪魁祸首来了!他若无其事,不慌不忙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看书。我的火气更大了,有如沸腾的开水,想要立刻发泄出来。我火冒三丈地走到他的面前,怒气冲冲地说:“我的作业本!”他用疑惑的神情看着我:“你的作业本?”我终于爆发了,像一发离膛的子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到了临界点。我几乎是吼出来的:“我的作业本!”他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作业本孤零零地掉在地上,上面有几个大大的脚印。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一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对我说对不起,一边跑到我的座位上,伸手捡起了那个本子,拿起来看了看,还说:“哇,真脏。”他又直接用手认真地拍打着上面的污迹。我阴着脸,不理会他,丝毫没有原谅他的意思。他红着脸一直在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看着他难堪的神情,与他那脏兮兮的手,我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一晃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正吆喝着小组的同学去操场做清洁,脚下“咔嚓”一声,我懊恼地捡起一只踩破的钢笔,惨了,是小军的,而且还是他最心爱的钢笔,是他小姨从美国给他带回来的。怎么办?我只能硬着头皮,拿着那只坏笔,找到了小军。我支支吾吾地开了口:“小军,我我把你那支宝贝钢笔踩坏了。”说完,我低着头,等待“暴风雨”的来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劈头盖脸地骂我,而是轻轻地对我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下子抬起头来。我看见他的眼睛是那样的真诚,我呆呆地点了下头,跑下楼去。在操场边的槐树下,我不断地想着,难道他不该生气吗?这件事为什么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了?对于早上发生的事,我真后悔啊!开篇点明要记叙的情感体验是后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我”此时愤怒的心情。运用动作描写,“跑、捡、拍”等动词体现了小军态度的诚恳。运用心理描写,突出“我”此刻心情的窘迫和不知所措。把“我”想象小军会对“我”一顿劈头盖脸的骂比喻成“暴风雨”,形象又生动。小军的善良和大度与上文“我”的霸道、不讲理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这样真诚的态度导致“我”内心无比后悔。首尾呼应,点明中心。3.说说读了范文后你有什么感受。(1)学生交流。(2)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或技巧?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板块四 梳理素材理思路 1.整理归纳写作方法。(1)回顾学过的写作方法,同桌交流。同学们回忆本单元课文,说说作者在描写事情时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课件出示: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体现人物心情。(3)说一说自己将运用哪些写作方法到习作当中去。2.确定写作题目,确定中心思想。(1)选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运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