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研究.pdf
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将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圧力。耕地关系到 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是 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耕地面临:耕地资 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环境污染加剧、质量不断下降;耕地保护体制不顺 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全员参与耕地保护的良 好态势;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理顺耕地质量管理体制;加大耕地保护执法检查与管理。标签:耕地保护;体制与政策;研究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40%,排名世界第 126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将承载着越来越 大的压力。2010年 11月 1日的第 6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 13.397亿,比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的 12.658亿多出 0.739亿,平均每年增加约 740万人。未来 1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增加,根据国家人口计划生育 委员会 2007年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人口将 达到 14.5 亿,2033年将达到人口峰值 15亿左右。同时,由于建设占用、农业结 构调整、生态退耕、灾毁等原因,我国的耕地数量 111 2000 年的 19.24亿亩下降 到 2010年的 18.26亿亩。可见,人地矛盾加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妥善处理好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资源的关系,是事关我 国科学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加强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保护耕地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 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耕地保护事关和谐社会建设。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无粮则乱”,“粮食安全”之于一个国家具有最根本的意义,是一个国家稳定社会政治局面,解 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也是发展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伴随着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山于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益 问题上处理不肖,从而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因不满情绪而上访的事件时有发生。因 此,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充分保障农民的耕地财产权益,对于稳定国家和 社会大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耕地保护事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否“提高农民收入,维持粮价基本稳定,保障中低收入国民基本生活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对我国政 府提出的严峻考验。这一系列考验能否顺利通过均与耕地保护存在必然联系。农 民依赖耕地,通过农业生产创造社会财富,耕地上承载着农民自身所拥有的经济 权利和利益。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地矛盾不断加剧,耕地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