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热控专业施工方案.pdf
-
资源ID:73146153
资源大小:905.7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厂2×3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热控专业施工方案.pdf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21 电厂 2350MW 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热控专业施工方案 前 言*电厂一期2350MW 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由*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脱硫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及*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图纸和各设备厂家资料编写,是本专业施工指导性文件。1 编制依据 1.1*电厂一期2350MW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1.2*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图纸 1.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279-90 1.4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1998 版 1.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范 DL5009.1-92 1.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2.92 1.7 设备厂家设备图纸及技术资料 2 工程概况 2.1 热力控制系统简介 2.1.1 本工程采用 DCS 控制,过程控制机柜布置在脱硫岛的电子设备间内。在脱硫岛控制室内设置 2 个运行员站。运行人员以分散控制系统(DCS)的 CRT 和键盘作为主要监视和控制中心,并配少量硬操作按钮(布置在操作员站上),可以在控制室内完成系统的启停及正常工况的监视和控制,异常工况的报警和紧急事故处理。2.1.2 为了便于对现场运行环境的监视,FGD 设一套工业电视监视系统,该系统配置一台监视器并设置 5 个摄像头。监视器布置在 FGD 控制室内,对 5 个摄像探头切换监视。2.2 主要工作量 温度元件 24 支(套)压力元件 56 台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2/21 液位、流量测量装置 18 套 电动执行机构 16 台 气动执行机构 126 台 仪表盘、箱、柜 35 块 仪表管 约 1680 米 电缆敷设 约 36 千米 桥架安装 约 2.6 吨 3主要施工方案 3.1 DCS 系统的安装。3.1.1 机柜安装 3.1.1.1 机柜要求整体运输到电控楼,在安装前拆箱,开箱时,要有制造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共同检查外观质量,设备内部卡件、接线的情况,随机带来的质量保证文件、技术资料、备品、备件等三方人员都要评细登记,认真做好记录,三方人员共同核对,共同签字认可。3.1.1.2机柜在搬运时必须小心,防止倾倒,以免造成意外损坏。3.1.1.3机柜的安装应在控制室墙壁、柱子、顶棚的粉刷施工完成后进行。3.1.1.4搬运和安装机柜时,不应损坏盘上设备和油漆。3.1.1.5仪表盘的型钢底座应按施工图制作,其尺寸与仪表盘相符,直线度偏差为每米不大于 1mm。当型钢底座总长超过5 米时,全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mm。3.1.1.6盘底座应在铺设地板前安装,其上表面应高出地面,但不宜超过20 mm。3.1.1.7 盘底座的固定应牢固,顶面应水平,倾斜度不得大于 0.1%,其最大水平高差不应大于 3mm。3.1.1.8连接表盘的螺栓、螺母、垫圈等应有防锈漆层。3.1.1.9盘内不应进行电焊和火焊工作,以免烧坏油漆及损伤导线绝缘,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分散控制系统机柜等严禁进行火焊工作。3.1.1.10盘的安装应牢固、垂直、平整,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盘正面及正面连接处,盘正面边线的不垂直度应小于盘高的0.15%。(二)、相邻两盘连接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偏差应不大于1mm。当盘间的连接超过五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偏差不得大于5mm。(三)、各盘间的连接缝隙不得大于2mm。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3/21(四)、相邻两盘顶部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 2mm,成列盘的顶部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 5mm。3.1.1.11 为防火、防尘,盘底孔洞必须用松软耐火材料严密封闭。3.1.1.12 现场仪表盘安装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盘柜表面油漆。作业流程:3.1.2 接地系统安装 分散系统对接地的要求远高于常规仪表,必须按照厂家要求施工,特别是系统屏蔽接地,需采取特殊减小电阻的措施,保护接地应牢固可靠,可接到电气的保护接地网上,但不应串联接地。保护接地的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必须保证屏蔽层集中一点接入接地网,满足分散系统正常工作。TSI 仪表屏蔽接地必须严格按照厂家要求接地。3.1.3 分散系统的接线 分散系统的接线主要有两大部分,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和分散系统和在线仪表之间的连接。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大多采用屏蔽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用已标准化的插件插接,接插前必须按图审核,在厂家指导下,进行插接工作。底座制作 底座安装 盘柜安装 开箱检查 复 检 验 收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4/21 分散系统和在线仪表之间的连接,要十分重视系统的抗干扰问题,严格按照规程将强、弱信号电缆,特别是和动力电缆分层敷设,分散控制系统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规程要求。电缆穿入机柜内,按接线端子板的位置,将电缆按顺序排列整理好,按照图纸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不能损伤电缆屏蔽层,接线必须正确、美观,且要求接线方式或形式统一。3.2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3.2.1 一般规定 3.2.1.1安装取源部件时的开孔、焊接及热处理工作,必须在设备和管道衬胶、清洗、试压和保温前进行。四大管道开孔由我专业提出要求,委托加工厂开孔,其余管道开孔均由我工地自行解决。3.2.1.2 取源部件的材质应与主设备或管道的材质相符,并有检验报告。合金钢材安装前应作光谱分析并有检验报告,据此确定焊条类型及热处理工艺,安装后必须进行光谱分析复查并有记录。3.2.1.3在压力管道和设备上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风压管道上开孔可采用氧乙炔焰切割,但孔口应磨圆锉光。3.2.1.4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宜在焊缝及弯头、变径管、三通、阀门等边缘上开孔。3.2.1.5相邻两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但不得小于 200mm。当压力取源部件和测温元件在同一管段上邻近装设时,按介质流向前者应在后者的上游。3.2.1.6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应安装在便于维护与检修的地方,若安装在高空处,则应装设维修平台。3.2.1.7 对中、高压取压装置,应采用取压短管 3.2.1.8 除锅炉烟、风外,其它介质的取压和取样管路上应根据被测介质参数装设取源阀门。取源阀门应尽量靠近测点和便于操作,并固定牢固,还应采取能补偿主设备热态位移的措施。取源阀门前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3.2.1.9取源阀门及其以前的管路应参加主设备的严密性试验。3.2.1.10取源部件或敏感元件安装后,应有标明设计编号、名称及用途的标志牌。3.2.1.11严禁在蒸汽管道的监察段上开孔和安装取源部件。3.2.2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3.2.2.1测温元件应装在测量值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的地方,不得装在管道和设备的死角处。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5/21 3.2.2.2 测温元件应安装在不受剧烈震动和冲击的地方。3.2.2.3 热电阻装在隐蔽处时,其接线端应引至便于检修处。3.2.2.4 热电阻保护套管及插座的材质应符合被测介质及其参数的要求。3.2.2.5 测温元件的插座及保护套管应在水压试验前安装。3.2.2.6 采用螺纹固定的测温元件,安装前应检查插座丝扣和清除内部氧化层,并在丝扣上涂擦防锈或防卡涩的涂料。测温元件与插座之间装垫片。并保证接触面严密连接。若插座全部在保温层内,则应从插座端面起向外选用松软材料保温。3.2.2.7 水平安装的测温元件,若插入深度大于 1m,应有防止保护套管弯曲的措施。3.2.2.8 在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 1.6MPa 直径较小的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时,可在弯头处沿管道中心线迎着介质流向插入。3.2.2.9 玻璃温度计和双金属温度计应装在便于监视和不易受机械碰伤的地方。为使传热良好,玻璃温度计保护管内填充物的高度以盖住温包为限。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3.2.2.10插入式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被测介质的有效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等于或小于 25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 25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 100mm。(二)、一般流体介质管道的外径等于或小于 50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管道的外径的 1/2;外径大于 50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 300mm。(三)、烟、风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道的外径的 1/31/2。(四)、回油管道上测温元件的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3.2.2.12 安装热套式热电偶时,应使其三角锥面完全紧固地支撑于管孔内壁并与管道垂直。3.2.2.13 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3.2.3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3.2.3.1 测量管道的压力测点,应设置在流速稳定的直管段上。3.2.3.2 测量低于 0.1MPa 的压力时,应尽量减少液注引起的附加误差。3.2.3.3 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测点的安装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测量气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二)、测量液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 45夹角的范围内。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6/21(三)、测量蒸汽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及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 45夹角的范围内。3.2.3.6 测量带有灰尘或气体粉混合物等混浊介质的压力时,应采用具有防堵和吹扫结构的取压装置。取压管的安装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烟道上,取压管应倾斜向上安装,与水平线所成夹角应大于 30;(二)、在水平管道上,取压管应在管道上方、宜顺流束成锐角安装。3.2.3.7 风压的取压孔径应与取压装置外径相符,以防堵塞。取压装置应有吹扫的堵头和可拆卸的管接头。3.2.3.8 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得超出主设备或管道的内壁(测量动压力者例外),取压孔与取源部件均应无毛刺。3.2.4 流量取源部件安装 3.2.4.1 安装前应对节流件的外观及节流孔直径进行检查和测量,并作好记录。节流件外观及孔径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节流件上下游直管道的最小长度应符合有关规程要求。3.2.4.2节流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直管段内,其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节流装置的各管段和管件的连接处不得有管径突变现象。3.2.4.3 节流件的安装方向必须正确:对于孔板,圆柱形锐角边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对于喷嘴,曲面大口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3.2.4.4 夹紧节流用的密封垫片,在夹紧后不得突入管道内壁。3.2.4.5 新装管路系统必须在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节流件的安装。3.2.5 物位取源装置安装 3.2.5.1 液位测点应选择要介质工况稳定处,并满足仪表测量范围的要求。3.2.5.2 单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二、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测量范围。3.2.5.3 双室平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安装前应复核制造尺寸,检查内部管路的严密性;(二)、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其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测量范围;(三)、平衡容器的上部不应保温。(四)、平衡容器的疏水管应单独引至下降管,其垂直距离为 10 米左右,且不宜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7/21 保温,在靠近下降管侧应装截止阀;(五)、安装平衡容器和管路时,应有防止因热应力设备热膨胀产生位移而被损坏的措施;(六)、平衡容器的上部不应保温。3.2.5.4 平衡容器至差压仪表的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 400mm 后,再向下并列敷设。3.2.5.5 电容式物位计的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5。3.2.6 分析仪表取源部件安装 分析仪表的取样部件,应按设计和制造厂的要求装在样品有代表性并能灵敏反映介质真实情况的位置。3.2.7 其它取源部件安装 工业电视摄像机的安装角度及冷却方式应符合制造厂要求。3.3 桥架安装 3.3.1 电缆桥架施工必须按图进行。电缆桥架路径与热管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程要求。3.3.2 电缆桥架安装前首先根据吊架,支架布置图确定其安装位置。当施工图中没有标明具体的定位尺寸时,可以按照现场钢梁,楼板和机务设备、管道的布置,在图上按比例确定尺寸。3.3.3 定位时,应先确定始末、转角等处,并找正,调整好标高,然后,在它们之间拉两条水平线,以便安装和校正中间各点。3.3.4 支吊架焊接时,应先点焊,作临时固定,待一段安装完毕并校正后,方可全部进行满焊,焊接必须牢固。焊点应除去焊渣,涂刷防锈漆。3.3.5 根据图纸设计的型号将桥架安装到位,一般以三通转弯和斜坡度等处为基准点。桥架之间交叉连接不允许采用直接搭接,一定要用三通或四通相连。如无此设计可联系设计单位、业主进行更改,以防电缆敷设时造成客观上的交叉。3.3.6 桥架在安装前应在地面进行纠整和预对接,调正接头尺寸及螺栓位置。3.3.7 每两块桥架之间用连接片加以连接,且所有螺栓必须是螺丝在外侧。3.3.8 桥架切割后,切口应去毛刺以防止割破电缆,桥架禁止用火焊切割,也不宜用电焊焊接。3.3.9 调整桥架的高度和各层的水平度及线性度和层间距离,均符合要求后,才能加以固定牢靠。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8/21 3.3.10 对有封闭要求的桥架,底板、封盖要完好、平正、固定牢靠。3.4 电缆敷设 3.4.1 电缆敷设路径选择 3.4.1.1 电缆的型号、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应沿最短路径敷设,并尽量集中。3.4.1.2 电缆路径应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防爆门、窥视孔等。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不应高于电缆允许长期工作温度,与热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间距宜大于500mm,交叉敷设时其间距宜大于 200mm。3.4.1.3敷设在主设备或可拆卸管道附近的电缆应不影响其设备管道检修。3.4.1.4敷设在易积尘和易燃烧场所的电缆应采取封闭电缆槽或采用电缆保护管。3.4.1.5电缆与导管平行敷设,电缆应在上方。3.4.1.6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应分层敷设。3.4.1.7计算机电缆与各类电缆也宜分层敷设,且排列应符合设计。3.4.1.8为防止机械损伤,达到排列整齐美观。电缆必须敷设在电缆槽架上。3.4.2电缆槽架、保护管制作安装。3.4.2.1电缆槽、梯型架可在制造厂订购,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3.4.2.2小型支架可在现场用角钢配制。3.4.2.3安装前按设计图纸与土建专业核对预埋件,应齐全牢固。并进行槽架安装。3.4.2.4穿过平台的保护管高度一般不应低于 1 米。电缆管多而集中时可采用保护框。3.4.2.5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二个,否则应加装中间盒,弯管宜采用冷弯方法。大管径管子可采用弯管机弯制。3.4.2.6电缆保护管采用镀锌管,电缆保护管与金属软管接头应无毛刺,避免损伤电缆。3.4.2.7安装完的保护管、电缆管管口应临时封闭。严防异物掉入。3.4.3电缆敷设前准备工作。3.4.3.1做好电缆敷设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设备安全。3.4.3.2按设计图纸核对电缆编号型号、规格、数量。确定电缆最佳敷设路径,以确定所选用的电缆的长度。编写好电缆清册并复写几份。为保证电缆敷设整齐美观,减少交叉,应于拐弯处,易交叉处挂上电缆排列的断面图,单元控制室下部电缆敷设应做出排列图,以符合电缆分层和文明生产要求。3.4.4 电缆敷设整理。3.4.4.1 电缆敷设前应作电缆绝缘检查及电缆规格验证。绝缘电阻应大于 5M,外皮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9/21 无瘪凹损伤,屏蔽电缆屏蔽层应完好。电缆规格、型号符合设计。3.4.4.2 电缆敷设由专人统一指挥,一个方向或一个断面的电缆应尽量一次放完。电缆盘应架设在坚实的地面上。电缆应从电缆轴的上方引出。电缆敷设时要控制好速度,严防打弯和过力。敷设过程中发现有压扁或折曲伤痕严重时,应停止敷设,检查不合格时应撤换重新敷设。3.4.4.3控制电缆敷设应留有足够长度,跨越建筑物伸缩节处应有一定长度以适应伸缩变化。确定电缆长度适合后,方可锯断电缆。并应绑好电缆标志牌。3.4.4.4电缆敷设一段后需进行全线整理和固定。3.4.4.5穿电缆管的电缆整理固定后应将管口密封。水平敷设直线段电缆两端、垂直敷设的所有电缆支架、转弯处电缆两侧、穿电缆管的两端的电缆都应固定。3.4.4.6填写电缆敷设记录,修改处应详细记录。3.4.4.7电缆敷设结束后,应将电缆轴上剩余电缆进行封头。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3.5 仪表管敷设 3.5.1 材料检查 3.5.1.1管路的规格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与图纸核对,不锈钢、合金钢材料应作光谱分析,并要有材质检验报告。3.5.1.2管路在安装前应进行清理,如有防腐油脂应进行脱脂。检查管路无裂缝、伤痕、重皮,内部清洁畅通无杂物。3.5.2 管路敷设路线选择及支架安装 3.5.2.1管路应按设计位置敷设,或按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路线敷设,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介质、有碍检修维护和振动较大的地方。应选择长度最短,弯头最少的路线。3.5.2.2管路敷设于地下及穿过平台、墙壁时应加装保护套管。3.5.2.3管路敷设时应与电缆隔开150200mm的距离。3.5.2.4 管路敷设时要有一定坡度,差压管路坡度应大于1 比 12;其它管路坡度应大于 1 比 100;管路倾斜方向应能保证排出气体或凝结液;管路中途有最高或最低点时,应在该处装设排气或排液阀门。3.5.2.5 管路敷设前应按选定的位置安装所需的支架,支架安装应牢固、整齐、美观,并应符合管路坡度的要求。在不允许焊接的承压容器、管道、需要拆卸的设备上安装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0/21 支架时,应用 U 形螺栓、抱箍或其它方式固定。3.5.2.6 管路的支架间距应均匀,各种管路的支架间距为:(1)无缝钢管:水平敷设时为 11.5 米;垂直敷设时为 1.52 米。(2)管路应采用可拆卸的卡子固定在支架上;成排敷设的管路,卡距、间距应均匀。3.5.3 管路敷设 3.5.3.1 测量烟气、空气的管路应从取源装置处向上引出高度大于 600mm 垂直段,连接接头内径不应小于管子内径。3.5.3.2 差压测量的正负压管路其环境度应相同;并应与高温热表面隔开。3.5.3.3 差压管路的排污阀门应装在差压仪表附近便于维修的地方。排污门下应装设排污槽(或漏斗),并引至地沟的排污管。3.5.3.4 无油压缩空气母管和控制气源支管应采用不锈钢管,母管最低点应设排液装置,支管应从母管上半部引出。接到仪表和控制设备的分支管可采用不锈钢管、紫铜管和尼龙管。3.5.3.5集中进入盘内的排管敷设时宜由盘内向现场延伸施工,盘内不应有交叉,盘外交叉点可根据现场条件分散处理,确保管排整齐、划一、美观,交叉和拐弯最少。3.5.3.6敷设管路时必须考虑主设备与管道的热膨胀,并应采取补偿措施。3.5.3.7施工完毕的管路两端应挂有标明编号、名称、用途的标志牌。3.5.3.8管路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应无漏焊堵塞错接现象。3.5.3.9一次门前管路应参加主设备的工作压力试验。低压管路敷设完毕要用压缩空气将管内冲扫干净,并做严密性试验。3.5.4 管路的弯制和连接 3.5.4.1金属管应采用冷弯方法。3.5.4.2管路的弯曲半径,对于金属管不应小于其外径的3 倍;管路弯曲后应无裂缝、凹坑弯曲断面的椭圆度不应大于10。3.5.4.3不同直径的管对口焊接时,其内径差不应超过2mm,否则应采用变径管连接。相同直径管子的对焊时,不应有错口现象。3.6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校验与系统调试 3.6.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校验 3.6.1.1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和校验,以达到仪表和控制装置本身精度等级的要求,并符合现场使用条件。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1/21 3.6.1.2 仪表试验室应清洁、安静、光线充足,不应有震动和较强电磁场的干扰。室内应有上、下水设施。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 205;相对湿度不大于 85%。3.6.1.3 校验用的标准仪表和仪器应具备有效的鉴定合格证书,封印应完整,不得任意拆修。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1/3。3.6.1.4 校验用电源电压稳定,220V 交流电源和 48V 直流电源的电压波动不超过10%。24V 直流电源的电压波动不超过5%。3.6.1.5 校验用气源应清洁、干燥,露点至少比最低环境温度低 10。气源压力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10%。3.6.1.6 被校仪表及控制装置应待通电热稳定后,方可进行校验。3.6.1.7 仪表校验点应在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其数目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少于五点(应包括常用点)3.6.1.8 仪表和控制装置的校验方法和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仪表专业标准或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3.6.1.8仪表和控制装置校验后,应做校验记录。3.6.1.9指示仪表的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仪表面板清洁,刻度和字迹清晰。(二)、指针在移动中应平稳,无卡涩、摇晃、迟滞等现象。(三)、有可动线圈的仪表应进行倾斜误差的检验。仪表自工作位置向任何方向倾斜下列角度时,其示值的改变不应超过仪表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轴尖轴承支承的仪表 10 张丝支承的仪表 5(四)、仪表应进行灵敏度,正行程、反行程误差和回程误差的校验。其正、反行程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基本误差。(五)、压力表在轻敲表壳后的指针位移,不应超过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一半。(六)、仪表的阻尼时间应符合要求。3.6.1.10 数字式显示仪表应进行示值校验,其示值基本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基本误差,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厂家规定。显示的符号和数字应清晰、正确、无乱跳现象。3.6.1.11 测量主要参数的压力仪表在校验时,应考虑实际使用中表管液柱高度的修正值。3.6.1.12 带有接点的仪表,应进行接点动作误差的校验。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2/21 3.6.1.13 热电阻应进行下列检查:(一)、热电阻不得断路和短路;保护管应完好无损,无显著锈蚀和划痕;热电阻的各部分装配应牢固可靠。(二)、热电阻与保护管之间及双支热电阻之间的绝缘电阻,用 100V 兆欧表测量,铂电阻应不小于 100M;铜热电阻应不小于 20M。(三)、热电阻的分度号应与配套仪表相符。3.6.1.14 变送器应进行下列检查和校验:(一)、变送器输入信号(毫伏电势、电阻、压力、差压)与输出信号的关系应符合变送器铭牌上标明的规范,并与显示仪表配套;(二)、压力、差压变送器应按制造厂要求的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充压保持 5min,不应有泄漏;(三)、调整变送器和零位,量程和阻尼时间,并根据运行要求进行零点的正、负迁移。(四)、变送器的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不应超过变送器的允许基本误差。3.6.1.15 小型巡测仪应进行采样速度、采样点序、选点采样、报警、自检及显示误差的校验。校验结果应符合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3.6.1.16 用于保护、报警、程控、联锁和自动系统的开关量仪表和继电器,应进行下列检查。(一)、开关和继电器应动作可靠,无抖动,触点接触电阻应符合制造厂规定;(二)、根据设计和运行要求,整定其动作值、返回值和时间值。3.6.1.17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应进行各个单元仪表的功能检查的误差校验。3.6.1.18 计算机应进行下列检查及调试(一)、连接线路接线正确,电源电压及绝缘性能符合制造厂要求;(二)、接地网连接方式、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3.6.1.19 用于保护、信号和程控系统的微机或可编程序控制器应配合厂家进行静态调试。3.6.2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调试 3.6.2.1 脱硫系统启动前,应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系统调试,使其具备投入使用条件。3.6.2.2 系统调试前应具备以下条件: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3/21(一)、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完毕,单体校验合格;(二)、管路连接正确,试压合格;(三)、电气回路接线正确,试验合格,端子固定牢固;交直流电力回路送电前,用 500V 兆欧表检查绝缘,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M,潮湿地区应不小于 0.5M;(四)、电源的容量、电压、频率及熔断器或开关的规范应符合设计和使用设备要求;(五)、气动管路吹扫完毕,气源干燥、洁净,压力应符合设备使用要求。3.6.2.3 仪表的外线电阻必须符合仪表的规定值,线路电阻的误差:对于热电阻应不超过0.1.3.6.2.4 在系统的信号发生端(变送器或检测元件处)输入模拟量信号,校验测量系统的综合误差,其综合误差不得超过系统内各单元仪表允许基本误差的方和根值。3.6.2.5 电动机送电前用 500V 兆欧表进行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5M。3.6.2.6 阀门指示表或指示灯的显示应与阀门位置相符。3.6.2.7 阀门在全行程内应动作平稳、灵活、无跳动。行程时间应符合要求。3.6.2.8 按照热力系统对阀门(挡板)行程的要求,调整行程开关,按照制造厂规定的转矩特性曲线,调整力矩开关。3.6.2.9 热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应按规定值进行整定并标记。并应在整定完后漆封。3.6.2.10 热工保护装置应按系统进行分项和整套联动试验,动作应正确、可靠。3.6.2.11 电磁阀的动作应灵活可靠,其线圈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M。对直流 220V 线圈,用 1000V 兆殴表检查;对其它电压等级的线圈,用 500V 兆殴表检查。3.6.2.12 检查保护及信号系统的开关量仪表和电气设备的信号机构,其整定值应符合设计或运行要求,动作必须正确可靠。3.6.2.13 在系统的信号端输入模拟信号,检查音响、灯光及保护装置的动作和逻辑功能,应符合设计规定。3.6.2.14 连锁系统应进行分项试验及整套联动试验,动作应正确可靠。3.6.2.15 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手动/自动切换试验,按设计要求达到无平衡、无扰动切换。扰动量应小于1%阀位量程。3.6.2.16 执行机构应进行以下调试:(一)、调节系统在手动状态时,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和位置应与手操信号相对应。(二)、调节系统在自动状态时,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和位置应与调节器输出信号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4/21 相对应。(三)、用手操信号检查执行机构的动作,应平稳、灵活、无卡涩、无跳动。全行程时间应符合制造厂规定。如有阀门定位器时,应连同阀门定位器一起检查。(四)、检查执行机构的开度,应与调节机构开度和阀位表指示相对应。(五)、行程开关和力矩开关应调整正确。3.7 成品半成品及设备保护 3.7.1 施工作业时不得将设备、保温管道、表盘、电缆桥架作为施工用脚手(或为脚手架的支撑点),不得将其作为起吊,抢运物件的悬挂吊点。3.7.2 电子设备间施工时必须在静电地板上面铺设塑料橡皮加以保护。3.7.3 就地布置的盘、台、柜要加罩保护,防止污染。对布置在交叉作业地点的盘、柜、箱、变送器等必须制作硬质木盒罩盖,加以保护。电缆桥架应及时盖上盖板并作薄膜包扎。3.7.4 计算机机柜必须整体运送到集控室,工地协同材料部门确定搬运方式,搬运过程中采取防倒置,碰撞措施。3.7.5 电缆敷设时,严禁从盘上仪表孔中牵引电缆,电缆从盘、台边牵引时,必须用包装箱捆绑好盘、台,以免划伤表面油漆。3.7.6 加强人员教育,注意保护土建、机务成品及半成品,提醒其他专业施工人员不损害本专业完工作业。4 试运专业准备工作 4.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单体校验和系统调试结束。4.2 热工设备的防冻措施在启动前应进行试投,并应符合要求。4.3 取源部件,仪表管路、线路,仪表供电、供气系统,仪表和控制装置及其附件,均需按设计厂家要求和行业规范的规定安装完毕,且设备完整、标志正确、清楚、齐全。4.4 电源熔断器或开关的容量应符合使用设备要求,并应有标志,备用电源应完好。4.5 电气回路应接线正确,布线整齐、美观,端子固定牢固、接触良好,标志清楚。4.6 运行前,汽水管路应进行冲洗,一般冲洗不少于两次。4.7 检查真空系统的严密性,在工作状态下关闭取源阀门,15min 内其指示值降低应不大于 3%。4.8 仪用气源应清洁、干燥,气源压力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10%。5 施工技术及物资供应计划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5/21 5.1 施工技术准备计划 施工图纸会审 执行项管部的图纸会审计划规定的时间要求 作业指导书 项目开工前半个月 技术交底 项目开工前一天 5.2 物资供应计划 设备及材料的供应及时是否,直接制约着工程进度,物资供应应能满足专业工地施工进度的要求。5.3 机械及主要工具配备计划:台虎钳 虎钳口宽 100200mm 1台 管子割刀 100mm 以下 2 把 锯弓 300mm 3把 钻头 各种规格 若干 电脑打字机 1台 水平仪 2套 千分表 公制(带磁力架)1 个 游标卡尺 0300mm 1个 台钻 13mm 1台 台式砂轮机 2台 型钢切割机 2台 电动弯管机 40mm 以下 1 台 电焊机 4台 电锤 3台 电钻 2台 以上配备的测量用工器具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电动工器具经性能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5.4 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计划:热控专业施工人员约有20 人,施工进度、劳动力计划详见附表一。6 施工进度安排 热控专业进度根据公司士建、安装综合进度的要求编制,由于受机务影响较大,受实际设备到货时间的制约,具体进度会有细微调整。具体计划与电气汇总在一起。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6/21 7 质量控制点及保证措施 7.1 在火力发电厂建设中,热工测量控制仪表专业施工进度受制约因素比较多,施工时间比较集中,交叉施工难度大,有效工期短。为保证网络进度的顺利执行,建立健全工地管理网络,合理组织施工,科学地进行管理,不断革新施工技术,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以求优质、高效、低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7.2 工地质量目标:7.2.1 分项工程优良率100%,一次验收优良率99%。7.2.2 单位工程技术优良率100%。7.2.3 保护投入率 100%,显示仪表投入率100%,热控自动投入率98%。7.2.4 杜绝重大不合格项。7.2.5 提高工艺质量,全面治理质量通病。7.3 施工质量控制点:(1)盘、台、柜安装 (2)流量、液位取样装置安装 (3)执行机构安装、调试(含电动门、气动门)(4)管路敷设及严密性试验 (5)电缆敷设 (6)热工信号系统试验 (7)联锁系统试验(8)DCS 系统调试 7.4 保证措施 严格按部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JDJ279-90进行施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工地质量计划的实施。(1)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实施管理制度 (2)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4)项目开工报告管理制度 (5)设备领用、保管、发放管理程序 (6)施工技术管理、签证管理制度 (7)设备缺陷处理管理程序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7/21 (8)施工计划编制、实施管理程序 (9)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程序 7.4.1 建立健全工地质量检验网络,工地设专职质检员,各班组技术员为该班兼职质检员。工地质量管理网络图:(见下页)7.4.2 认真执行公司电控工程处质量计划。7.4.3 严格按热工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DJ279-90 进行施工。7.4.4 严格按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8 版)验收,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施工前由班组技术员进行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加强自我检查工作,并作自我检查记录且保存,完工后由施工技术员会同施工人员或班组长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施工技术员题写质量验收单并附上原始施工记录,由工地专职质检员进行二级检查验收或公司专职质检员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涉及到四级验收项目,请专业监理并陪同进行现场四级验收项目质量检查。但有些非四级验收项目,专业监理有权在施工过程中提出询问或进行质量检查,不足之处立即进行整改。7.4.5 认真执行文件包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各项质量记录。7.4.6 加强热工试验室建设,充分发挥试验室在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7.4.7 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有效。7.5 工艺质量控制 工地主任 工地质检员 工地专工 施工负责人 施工质检员 施工技术负责人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8/21 7.5.1 严格按*省电力建设火电工程施工工艺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施工。7.5.2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机械,更新不合理、不完善的施工工艺。7.5.3 加强技术培训,强化职工工艺意识。7.5.4 加强材料、设备的进货检验。7.5.5 加强图纸的现场细化工作,特别是电缆、仪表管及桥架的走向布置。8 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及保证措施 工地安全管理网络。8.1 建立健全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及工地、施工安全管理台帐,工地设专职安全员一名,班组设兼职安全文明施工员一名。8.2 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要将安全文明施工作为一个重点单独编制。8.3 制定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省局“四化标准”,做到安全设施标准化、设备堆放定置化、人的行为规范化、设备材料规格化。8.4 划分安全文明施工包干区,加大考核评比力度。8.5 坚持每周安全文明施工例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及时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8.6 全面实行安全文明施工风险抵押、安全文明施工互保及违章记分制度,加强现场巡视,加大奖励和处罚力度。8.7 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知识培训,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文明施工意识,促使职工施工行为主 任 专职安监员 专 工 施工安监员 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K-00 19/21 规范化。8.8 增加安全文明施工投入,添置必要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努力实现安全文明施工设施标准化。9 环境保护 9.1 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严格按照我公司 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执行,并建立以工地主任责任人,工地专工为负责人,班组班组长、技术员为执行者的完整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全面负责工地环境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检查、评审和维护,坚持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确保工地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持续的运行。9.2 环境是我们日常施工及生活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及自然资源等,它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健康和生活,关系到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意义深远,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位职工有此深刻认识,并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对环境有害的因素,分析危害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以保护环境。9.2.1 在使用工器具时,要采取减少噪声的措施,尽量避免噪声的扩大,同时要注意电源的浪费。9.2.2 在设备安装时,使用的一些润滑油等,注意油品的挥发和遗洒,严禁将其存放容器乱丢、乱放。9.2.3 在进行电焊、气割作业时,注意有毒气体的排放,必要时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有损人体健康和污染大气。9.2.4 在进行阀门、法兰安装时,石棉垫片等废弃物要放至固定地点,严禁乱丢、乱放。9.2.5 在进行管道液压试验时,注意废水的排放;气压试验时,避免噪声的排放,以至于影响人体健康和污染大气。9.2.6 在进行油漆作业时,要注意有害气体排放,油漆的洒漏,废油漆刷、油桶的废弃,同时要注意因油漆的挥发而造成的火灾。9.2.7 在电缆敷设、接线时废弃电缆头、废弃电线应放置在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