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21推动和平与发展课件.pptx
-
资源ID:73173729
资源大小:7.58M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21推动和平与发展课件.pptx
一、推动和平与发展二、谋求互利共赢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教材P1619页,完成自主学习。板块一:维护世界和平1、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2、为实现和平,人类采取了哪些方式?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3、如何看待世界和平发展态势?4、恐怖主义有什么危害?5、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如何做?1.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当地时间当地时间2018年年3月月1日,叙利亚大马士革,无日,叙利亚大马士革,无人机拍摄的战后叙利亚东古塔区杜马镇,大片楼人机拍摄的战后叙利亚东古塔区杜马镇,大片楼 宇宇变为废墟。变为废墟。一、维护世界和平一、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39年年9 9月月1 1日日19451945年年9 9月月2 2日)日)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61个国个国家和地区、家和地区、2020亿以上亿以上的人口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9000余万人,余万人,5 5万多亿美元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模最大的世界战争。教学目标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忘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影响?)这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一个的青铜雕塑那是一把手枪,但是枪管被卷成“8”字形,打上一个结,名曰“打结的手枪”。这一雕塑的含义就是制止战争,禁止杀戮。为了实现和平,人类采取了哪些方式,进行了哪些探索来维护世界和平?(1)方式: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2、为实现和平,人类采取了哪些方式方式?人类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新的探索?(2)新的探索: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出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韩布署萨德系统硝烟笼罩叙利亚硝烟笼罩叙利亚美国轰炸伊拉克美国轰炸伊拉克美国军事力量包围我国,美国军事力量包围我国,形成了军事威胁。形成了军事威胁。威胁和平威胁和平的的 因因 素素民族问题民族问题霸权主义霸权主义宗教冲突宗教冲突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领土争端领土争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3.3.威胁和平的因素威胁和平的因素违背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背道而驰。恐怖主义日益成为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威胁世界和平的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恐怖主义的危害4、恐怖主义的危害?、恐怖主义的危害?(1)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归纳:如何看待世界和平发展态势?(2)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3)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霸权权主主义义、民族问题、宗宗教教冲冲突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5、我们(公民/青少年)应怎样维护世界和平?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板块二推动可持续发展阅读教材P1921页,完成自主学习。1、为什么要消除贫困?2、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的因素有哪些?3、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1、马拉维2、布隆迪3、中非4、尼日尔5、刚果6、马达加斯加7、利比里亚8、冈比亚9、几内亚10、索马里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排行榜前十:2018年5月8日,刚果(金)卫生部确认该国西北部出现了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暴发,导致至少17人死亡。在此之前,当地卫生部门已经报告说,该地一处村庄已经发现了21名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其中17人随后死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求共赢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贫困仍然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1、为什么要消除贫困?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临的发展课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2、造成贫困的因素有哪些?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也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探究与分享: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妇保健。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世界贫困问题的解决方案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2030)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个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发展目标的改变说明了什么?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3.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2018年4月9日出席在斐济举行的第34届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大会。他说,事实上中国在消除贫困上已取得显著成就。过去40年来,中国已使8亿人成功脱离贫困,而这应归功于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对资源的有效调动以及在脱贫方法上的大力创新。我国大力消除贫困的做法说明了什么?视频:我国扶贫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国努力消除贫困是为了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权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和政府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消除贫困,是各国实现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我国为世界消除贫困做出巨大贡献,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推动和平与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1.为什么要消除贫困2.贫困形成的原因(世界经济发展不平的状况)3.贫困的危害4.如何消除贫困维护世界和平1.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因。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3.恐怖主义的危害4.维护世界和平的措施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知识归纳课堂演练1.叙利亚问题久未解决,多国频发恐怖事件,南海纷争又起波澜,欧债危机加速蔓延,国际贸易争端不断这一系列现象说明()1.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改变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C.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面临新的严重挑战D.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无所不在,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C2、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人在和平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但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边界纠纷或民族、宗教冲突等原因所引发的战争、恐怖袭击依然存在。对战争的看法正确的是()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战争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战争可以控制人口增长A.B.C.D.B3、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社会冲突、饥饿和疾病等A.B.C.D.B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推进,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在世界上得到广泛赞誉。世界银行认为,中国减贫工作的卓越成就推动了全球贫困人口下降。有的外国媒体说,人类消除贫困的梦想正在中国变为现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中国的脱贫政策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其他国家可以完全照搬中国的经验世界各国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为整个世界发展做出努力A.B.C.D.C 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 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选择。早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上古时期,文化的发展就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呈现多样形态。此后,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对话、学习、碰撞中前行,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而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欧洲文化的发展状况是这样,东亚也是如此: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之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亚、东南亚大片区域。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民族性往往更为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swas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