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28讲1929_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练习.doc
-
资源ID:731911
资源大小:54.3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28讲1929_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练习.doc
1 / 6【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苏联社会主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义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 2828 讲讲 1929_19331929_1933 年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练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练习一、1929 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2)金融因素: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2开始标志: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3主要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4主要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5各国初期对策(1)对内: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2)对外: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货币贬值,争夺国际市场。6影响(1)经济政策:宣告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破产。(2)政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民主制度摇摇欲坠。(3)世界经济: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经济秩2 / 6序混乱。(4)国际关系:各国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据统计,同 1929 年相比,1932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44%,美、德、法、英四国共有 29 万家企业破产。上面数据体现了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提示:特点:波及范围广(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原因:美国是当时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地位;当时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增加了经济危机的传染性。二、罗斯福新政1开始时间:1933 年。2主要内容(措施)内容具体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金融管 制;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2)调整工业生产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调整农业政策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减产;控制农产品价格。(4)社会福利与保障发放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 加快社会立法,保护劳工权利。3.影响(1)经济恢复: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恢复和改善。(2)稳定社会: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社会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3)体制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开始进入国家垄3 / 6断资本主义时代。1对罗斯福整顿财政金融的措施,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 ,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公众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2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 600 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 3 万个以上的工程中。概括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的特点。从民生的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提示:特点:成立专门机构,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作用:以工代赈缓解了民生困难,政府投资扩大了内需,公共工程改善了社会环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1(2015·山东卷)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 19291938 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29 年1933年,美国经济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持下滑趋势,苏联经济因为“一五计划”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发展,持上升趋势,故 A 项正确。答案:A4 / 62(2015·海南卷)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 40%提高至 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 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故 D 项正确。A 项是调整农业的措施;提高关税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符合题意, B 项错误;C 项是恢复工业的措施。 答案:D3(经典再现)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注意关键信息 “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 “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结合胡佛实行的相关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选择 D 项。5 / 6答案:D4(2015·课标全国卷)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 65 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通过 1935 年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金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依据此法律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故 B 项正确。答案:B5(2014·福建卷)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 年该局共花费了 110 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罗斯福设立工程振兴局,目的是通过兴建工程以增加就业,也就是新政中的“以工代赈” ,故 A 项正确。B、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D 项错误。6 / 6答案:A6(2015·江苏卷)下边是 19201940 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19211930 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 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 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 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20 世纪 30 年代后半期,美国经济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到 1939 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与“19361938 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相符,故 D 项正确。1929 年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A 项错误;“19301932 年” ,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B 项错误;1935 年预算比重低于1934 年,没有“接连增加” , C 项错误。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