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
-
资源ID:732785
资源大小:56.2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doc
1 / 7【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 5 5 地球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8·南京模拟)读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1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解析: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小于 90°,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且在四地中较小,说明其位于北半球且纬度较高(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 90°,说明其位于北回归线上;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说明其位于南半球,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综合判断四地由南到北分别是。答案:B2四地中( )A地位于热带B地有极昼现象C地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D地自转线速度最大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不位于热带;2 / 7地二分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 0,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地纬度最低,所以其自转线速度最大。答案:D大年初一,某摄影爱好者在福建泉州(24°52N,118°37E)某高楼屋顶拍摄了郑成功像“马上日出”图片(如图 1 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图 1 的拍摄地点可能位于图 2 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大年初一日出东南方向,从图中看拍摄者位于塑像的正前方,可知 A 项正确。答案:A4该爱好者打算次日前往太原(37°52N,112°32E),继续拍摄类似该题材的照片,已知太原当日昼长比泉州短 44 分钟,则其次日拍摄照片的时间较泉州约( )A早 22 分 B晚 22 分C早 46 分 D晚 46 分解析:当日昼长比泉州晚 44 分钟,则日出晚 22 分钟,加之两地经度相差约 6°,因而 D 项正确。答案:D(2018·河北石家庄诊断)读某地某时刻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5该地可能位于( )A20°N B20°SC30°N D30°S3 / 7解析:图示正午日影全年大部分时间朝南、少数时间朝北,说明正午时太阳大部分时间位于正北、少数时间位于正南,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结合选项,B 项正确。答案:B6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昼夜平分C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D正值寒冷干燥季节解析: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正午日影在直射时最短。因为该地位于南半球,故正午日影最短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因郑州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半年正值寒冷干燥季节。答案:D(2018·安徽省××市模拟)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33°E,69°N)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17 年 1 月 10 日,该市居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黎明,日照时间仅为 34 分钟。这一天,W 市和 S 市分别于当地时间 6 时 52 分、4 时 53 分同时日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当日,摩尔曼斯克市的日出时间大约为当地时间(即莫斯科时间)( )A0 时 17 分 B11 时 43 分C12 时 31 分 D23 时 43 分解析:日照时间仅为 34 分钟,可推知日出是当地地方时即33°E 的时间为 11:43,因为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时间,再换算成莫斯科时间为 12 时 31 分。答案:C8推测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4 / 7A6 月 22 日 B7 月 22 日C12 月 1 日 D12 月 22 日解析:2017 年 1 月 10 日,该市居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黎明,就是极夜结束的第一天,那么半年后是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结束日期大约是 7 月 10 日,四个选项中 7 月 22 日与 7 月10 日最接近。答案:B9S 市位于 W 市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解析:1 月 10 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北昼越短,W 市和 S市分别于当地时 6 时 52 分、4 时 53 分同时日出,W 市比 S 市昼长短,W 在 S 北方;从时间看同一时刻 W 地方时比 S 地方时早,说明 W 在S 东方。综合看 S 市位于 W 市的西南方向,选择 D。答案:D(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读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图(极夜期不考虑负值),回答下面两题。10满足至区间变化幅度的最大纬度范围为( )A23.5°66.5° B0°23.5°C66.5°90° D0°90°解析:若极夜期不考虑负值,赤道上与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均为 23.5°,回归线至极圈变化幅度为 47°,其他纬度均为 23.5°至 47°。所以,满足至区间变化幅度的最大纬度范围为 0°90°。答案:D5 / 711处不可能( )A四季分明 B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D全年昼夜平分解析: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值可知,处可能为赤道或者极点。如果是赤道,则会昼夜平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若为极点,则会半年极昼、半年极夜。但都不可能四季分明。答案:A二、综合题(46 分)12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 6 小时,线段 ab 表示晨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2 分)(1)N 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6 分)(2)线段 ab 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约是_。(4 分)(3)若图上线段 ab 与经线夹角 为 15°时,直射点坐标为_。(4 分)(4)若图上线段 ab 与经线夹角 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述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8 分)解析:第(1)题,日期的分界线一是 180°经线,一是地方时为0 时的经线。N 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 时,故 N 点所在的经线为 180°经线。180°为 6 时,90°E 为 0 时,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90°E 向东至 180°。第(2)题,二分日,晨线与经线重合,两者的夹角为 0°;二至日,晨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为23°26(或 23.5°)。第(3)题,图中 ab 为晨线,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晨线与经线的夹角为 15°,太阳直射点位于 15°S;180°为 6 时,90°W 为 12 时。第(4)题, 达到一年6 / 7中最大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为极夜。答案:(1)180° 90°E 向东至 180°(2)0°23.5°(或 23°26)(3)(15°S,90°W)(4)北半球昼短夜长(或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为极夜。13图 1 和图 2 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 分)(1)图 1 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4 分)(2)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图 3)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且此夹角一年中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_。(4 分)(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4 分)(4)该日,Q、P 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M 地昼长为_。(6 分)(5)Q 地对跖点是_,并在下图中画出此日 Q 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6 分)解析:第(1)题,太阳直射点和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之和是90°,读图可知,北半球出现极夜的纬度是 69°N,所以 90°69°21°,又因北半球出现极夜,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所以是 21°S,经度据图可得,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1°S,105°W)。第(2)题,7 / 7由上题得知,太阳直射在 21°S,根据公式可以算出该日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39°,由此可以得出,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最合适的夹角为 39°;由此进一步可以推出夹角一年中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 47°。第(3)题,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为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第(4)题,此时太阳直射 21°S,所以越往北夜越长,故 Q 地夜长大于 P 地夜长;M 地昼长要先算出 M 地所在经线的时间为 4 点,说明 M 地此时为 4 点日出,故昼长为 16 小时。第(5)题,对跖点(也称对趾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二者的经度相差 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故 Q 点的对趾点为(69°S,75°E);此日 Q 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该地刚好出现极昼,0 点日出,0点日落,12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42°。据此画出图即可。答案:(1)(21°S,105°W)(2)39° 47°(3)从 21°S 向南北两侧递减(4)Q 地夜长大于 P 地夜长 16 小时(5)69°S,75°E 绘图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