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配合温针灸治疗瘤体较小的子宫肌瘤效果理想,针灸推拿论文.docx
-
资源ID:73287267
资源大小:19.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针刺补泻配合温针灸治疗瘤体较小的子宫肌瘤效果理想,针灸推拿论文.docx
针刺补泻配合温针灸治疗瘤体较小的子宫肌瘤效果理想,针灸推拿论文子宫肌瘤属中医 症瘕 范畴,当前对于较大的子宫肌瘤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而瘤体较小患者多愿意采用保守疗法,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补泻配合温针灸治疗瘤体较小的子宫肌瘤获得了理想的疗效,且对控制肌瘤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现将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子宫肌瘤患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由妇科门诊经B型超声波等检查确诊的病例。50例患者中年龄1725岁6例,2635岁15例,3645岁21例,4655岁8例;浆膜下肌瘤25例,壁间肌瘤20例,黏膜下肌瘤5例;单发性26例,多发性24例(2个以上者),本组病例以瘤体直径在4cm下面者做为治疗分析对象。 根据患者体征,临床分为三型:气滞血瘀证。行经量多或量少,周期失调,经色暗红,有血块,小腹胀满,胸闷烦躁,腰酸纳差,舌质暗,或有瘀点,苔薄脉沉涩。兼阴精损耗证。除上症外,尚有头晕腰酸,形体消瘦,面色黯黑,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裂苔少,脉弦细数。兼气血亏虚证。除上症外,尚有面色无华,神疲惫乏力力,气短懒言,动则汗出,舌淡苔薄,脉细弱。 2治疗方式方法 2.1取穴主穴:子宫,天枢,水道,气海,关元,曲骨;兼阴精损耗证加太溪,三阴交;兼气血亏虚证加足三里,血海,太冲。 2.2操作令患者仰卧位,体位舒适得当,针刺前排空膀胱,进针处进行常规消毒,进针深度视患者体形胖瘦而定,子宫穴、天枢、水道取双侧,深刺35寸,捻转泻法,使针感向下腹部放射;气海,关元,曲骨,刺1.53寸,用捻转补法,使之针下有沉胀得气感为度,将艾柱置此三穴针柄上点燃,行温针灸;兼阴精损耗证者加刺太溪、三阴交,平补平泻;兼气血亏虚证者加刺足三里、血海、太冲,平补平泻。以上穴位留针2030min为宜。 2.3疗程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隔1个疗程休息1周。治疗期间,患者停止服用其他药物。 3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订。观察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及B超提示的肌瘤改变情况。痊愈:肌瘤消失,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消失;显效: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减轻或消失,肌瘤缩小1/2以上,多发性肌瘤消失2个以上者;有效:异常感觉和状态减轻或消失,肌瘤缩小1/3者,或停止治疗以后肌瘤稳定,异常感觉和状态消失,持续半年以上者;无效:异常感觉和状态无改变,肌瘤未见明显缩小。 3.2治疗结果(表1) 4典型病例 患者,女,46岁,主诉:月经超前且量多,行双侧卵巢结扎术,卵巢畸胎剔除术,术后无明显不适,于3年前出现月经先期,且经量较多。查B超示:子宫增大,子宫小型肌瘤,呈多发性,近1个月因情绪波动引发月经先期,十余日一行,量多,色深红有血块,伴腰痛乏力,少腹两侧轻压痛,舌质暗,边有齿痕,苔白脉弦细。妇科检查:宫体增大,前壁可触及包块,质硬,双附件增厚。B超显示:子宫肌瘤。诊断为症瘕(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采用本法治疗4个疗程后经量,经色,周期均正常,腰酸乏力异常感觉和状态消失,面色红润,纳佳,B超显示宫体5.9cm 5.5cm 4.6cm,宫腔内反射均匀。 5结论 既往对于此病的治疗重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而临床中发现,子宫肌瘤患者多有明显本虚标实之特征。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脏腑经络空虚,风寒湿热乘虚而入,加之七情内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结于胞宫而成。气血不和, 无瘀不成症 ,所以瘀血乃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病机,而据当代医学研究表示清楚,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多数观点以为雌激素是刺激肌瘤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2,最近,国内外研究证实了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3。针刺能降低子宫肌瘤病人血浆雌二醇的浓度,提高免疫机能4。因而采用针刺补泻配合腹部穴位温针灸通过调整气血,疏通经络,进而活血祛瘀,到达虚实兼顾,标本兼治,更具体表现出了祖国医学 扶正祛邪 的理论5。子宫穴为经外奇穴,位近胞宫,取之可活血化瘀,且深刺直达病所,气至而有效,使气血运行通畅;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乃大肠之募6。主奔豚,泻泄,妇人女子徵瘕,血结成块,月事不时,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要穴。配合水道行捻转泄法意在通经气、行气血,清消宣散,直接攻消症积,加之任主胞胎,故以气海,关元,曲骨捻转补法再配合温针灸使之能通胞络之瘀,温经散寒,促进徵块的消散。使艾灸热量持续直达病所,祛寒化结,调节月经和生育的功能。根据经络的主治和局部治疗作用,诸穴共用,可疏通阻滞,从根本上调理机体,使五脏六腑发挥正常功能,使经络气血充足,改善子宫代谢机能,促进组织代谢,进而从根本上治疗子宫肌瘤7。根据不同的兼证,配合三阴交、太溪,足三里、血海、太冲可调节全身机能,对症治疗。 6体会 根据临床疗效观察,针刺治疗子宫肌瘤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凡病程越短、肌瘤越小的疗效越好,单纯气滞血瘀证的患者疗效好于有其他兼证的患者,经过治疗,部分患者可免于手术。 本病有周期性,故临床治愈后要稳固23个月,以期到达真正治愈该病的目的。本法经济、方便,基本无痛苦,便于临床应用,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在针刺治疗子宫肌瘤经过中,由于针刺对经络的调节作用,对其他器官的功能也能起到调节和促进作用,部分患者针刺治疗后,固然肌瘤没有能完全消失,但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得以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以下为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市卫生局编,1998:347. 2陆菁,沈群.补消法针刺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3(3):90-92. 3张健,施艳秋,任晓梅.子宫肌瘤与乳腺增生病病因相关性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3(1):144 4余蕾,张春婷,曹雪梅.子宫穴温针灸为主治疗子宫肌瘤32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9):45. 5彭尧书,钱旭,彭贵军.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7(2):82-83. 6殷雯艳,杨白燕.浅析子宫肌瘤的针刺治疗J.光明中医,2018,25(6):1042. 7范小婷,陈攀.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在腹部取穴的理论初探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