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学生基本音乐能力测评分析报告,音乐论文.docx
小学六年级学生基本音乐能力测评分析报告,音乐论文内容摘要:广州市黄埔区2021年组织了一次 小学六年级学生基本音乐能力测评 , 共有8049名学生参加。测评基本结论是:学生基本音乐听觉能力一般, 不少学生基本音乐概念不清楚明晰, 旋律书写不够规范;学校间的差异比拟大, 音乐教学中存在 非音响 无听觉 教学倾向。测评为提升区域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了根据和思路, 也为其他区提供了借鉴。教育局及学校领导和音乐老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开足、上好音乐课, 教学应坚持能力为重, 树立 教学资料是素材, 教学教能力 的观念, 研究音乐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规律, 按标准、有体系、遵循规律地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学, 进而整体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本文关键词语:六年级学生; 基本音乐能力测评; 分析报告; 近年来, 国家连续出台了多份文件, 对 美育工作 及 艺术素质测评 提出了详细指导意见, 讲明了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重视, 对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迫切, 对以 测评 为手段监控及提高学校美育教育教学质量的肯定。2021年1月, 广州市黄埔区进行了全区 小学六年级学生基本音乐能力测评 , 是一次对音乐测评的积极探寻求索。 一、测评分析 测评是基于音响材料的纸笔性测评, 考察学生基本听觉能力和基础音乐知识的识记、领会、分析、运用能力。 (一) 试题综合分析 试题的内容、测评点和认知目的见表1, 认知经过维度采用布卢姆教育目的分类学中关于认知经过的六个分类。 表1 试题的内容、测评点及认知目的 试题反映了下面一些信息: (1) 试题涵盖了音乐课程内容的四个领域以 感受与欣赏 为主占83%。 (2) 感受与欣赏 领域中重点考察了 音乐表现要素 内容占50%。 (3) 六个 认知经过维度 中主要考察 理解 占58.3%。 (4) 创编题考察学生的基础音乐编创能力。综上所述, 基础性是测评试题的基本特征。 (二) 试卷测评结果分析 表2 测评结果基本数据 (注:满分为100分, 优秀为80分以上, 良好为70分以上, 及格为60分以上, 低分为40分下面) 1. 音响材料熟悉、辨识度高的题目得分率高 得分率超过80%的有7道题。如音响材料是(中国国歌要求辨听出曲名。由于音响辨识度很高, 所以得分率也高。 2. 基础知识积累缺乏, 教学有 非音响、无听觉 倾向 有些基础题得分率不佳, 如考察学生简单乐谱识读应用能力, 难度较低;但有超过三成的学生错选了, 讲明这部分学生没有建立起最初级的音高概念, 也讲明了音乐教学中存在 非音响、无听觉 倾向。 3. 创编题难度系数比拟低, 总体不理想 创编题难度系数比拟低, 满分8分, 平均分4.68分, 总体不理想。优秀答卷表现为卷面整洁, 书写规范, 旋律流畅, 与上句构成照应, 终止感明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有:音符、时值、节拍、节拍概念不清, 书写不规范;不理解题意, 旋律感不佳, 终止感不明显;照抄或空白答卷等。 (三) 学校测评结果分析 1. 学校间的差异比拟大 数据表示清楚, 全区各校最高平均分与最低平均分相差27.76分, 前10与后10平均相差14.5分;平均分线上学校有19所, 平均分线下学校有27所, 占比接近六成, 讲明弱势学校比拟多, 学校间的差异比拟大。 2. 城区学校优势明显 来自5个片区34所学校数据表示清楚, 城区片学校与其他片相比有明显优势, 城区学校有地域资源优势, 师资气力比拟充足, 课时保证, 校内外艺术活动丰富。 (四) 测评的缺乏 测评的缺乏有: (1) 个别试题出现非典型音响材料, 难度偏大。 (2) 个别学校出现作弊行为, 导致个别成绩不够真实。 (3) 部分教师对评分标准把握缺乏, 阅卷随意, 导致需要 三评 的试卷较多。 (4) 纸笔性 测评没有能评量 演唱 (演奏) 能力。 二、结论 综上所述, 本次期末测评试题的基本特征是基础性, 考察的是学生音乐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 最基本的音乐能力。测评结果表示清楚, 我区六年级学生基本音乐能力一般, 音乐教学中对 课标 内容把握缺乏, 对音乐能力落实缺乏, 存在 非音响 无听觉 的教学倾向也是重要原因。 三、对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启示 本次 小学六年级学生基本音乐能力测评 为提升黄埔区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了根据和思路。有下面几点启示: (一) 提高认识, 坚持面向全体的音乐教学 本次测评是在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重视, 对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迫切要求的背景下进行的。(音乐课程标准 (2018版) 课程性质 提到: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主管领导和音乐老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开足、上好音乐课,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学。 (二) 树立 教学资料是素材, 教学教能力 的观念 坚持能力为重 是(教育规划纲要的 战略主题 , 音乐老师要牢牢树立起 教学资料是素材, 教学教能力 的观念, 不能以 这学期唱了几首歌?听了几首曲子 为目的, 而应以 学习、把握了哪些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了哪方面的音乐能力?构成了如何的音乐素养 为目的。 (三) 按标准, 有体系、有规律进行教学 正如 万丈高楼平地起 , 所有学科都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规律, 音乐学科也如此。在详细教学实践中, 应落实以听觉为中心, 重视学生音乐学习习惯养成, 关注内心听觉, 遵循规律, 夯实学生基础音乐能力, 进而整体提升音乐素养。 测评让我们能更清楚明晰地认识自个, 更理性地考虑将来的行动。我们将以本次音乐测评为起点, 继续探寻求索和完善音乐教学质量测评方式方式方法, 实践公平而有质量的音乐教学, 为提升全体学生的音乐能力而努力。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8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资料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018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