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语言接触研究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俄语论文.docx
汉俄语言接触研究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俄语论文摘 要: 汉俄语言接触研究固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逐步遭到学者的关注。学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和俄语中的汉源词,以及俄汉洋泾浜语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取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的汉俄语言接触研究成果颇多,研究特点鲜明,但仍存在一些缺乏,能够在将来进一步深化。 本文关键词语: 语言接触; 俄源词; 汉源词; Abstract: The study of Chinese-Russian contact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although it starts relatively late.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studies on Russian-sourced words in Chinese,Chinese-sourced words in Russian,and Russian-Chinese pidgin language,and obtain certain research results.In recent years,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Chinese-Russian language contact with distinct features,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which can be further deepened in the future. Keyword: language contact; Russian-sourced words; Chinese-sourced words; 语言接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在应用经过中,通过口头交际、文字传播及文献翻译等形式所发生的直接或间接接触。 1汉俄语言接触在中俄民族及两国的交往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记录着中俄民族及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沟通的发展变化,也是近代我们国家社会语言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国家的汉俄语言接触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王恩圩在(源于俄语的汉语外来词一文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具体介绍了汉语俄源词的参与途径及词义影响。但此时并未提出汉俄语言接触这一概念。直到2007年,徐来娣出版了(汉俄语言接触研究一书,该着作具体介绍了汉俄语言接触的历史、汉俄语言接触的特点。由此,汉俄语言接触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汉俄语言接触研究课题也正式进入到俄语学者的研究视野。讨论了近些年汉俄语言接触研究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一、汉俄语言接触研究的特点 1.汉俄语言接触研究呈现前阶段性特点 纵观中俄民族及两国交往的历史,发现汉俄语言接触受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影响,具有显着的阶段性特点。 在古代的汉俄语言接触中,进入俄语的汉源词虽不多,但影响较大,并且成为俄语的基本词汇。例如,茶()、丝绸()等。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先进的物质文明与文化,尤其是汉代开拓的丝绸之路,把大量的中国丝绸、茶叶、陶瓷等商品传入俄国,相应这些商品所代表的语言词汇也随之输入俄国。 在近当代的汉俄语言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汉语俄源词,这些俄源词在词汇、词法、句法、语义层面都对汉语产生了一定的表层和深层影响,构成了由 语言影响、语言兼用到混合语 的变化构成形式2。例如,大列巴面包()、苏波汤()、布拉吉()、少先队( )、教研室()等。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受政治外交的影响。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国人涌入中国东北地区,与当地居民杂居,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汉语俄源词;另一方面,自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开场逐步从俄国引进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又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社会建设经历体验的热潮,汉俄语言接触在这种政治交往中逐步频繁,汉语中俄源词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 在现代的汉俄语言接触中,进入俄语的汉源词影响力逐步扩大。例如,黑河凉菜( )、淘宝网()、小米品牌()、微信()、钉钉(ding Talk)等。自2006 2007年中俄两国互办 国家年 以来,两国又相继举办了语言年、旅游年、中俄青年友好沟通年、中俄媒体沟通年、中俄地方合作沟通年。2022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发展到一个现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与此同时,随着 一带路 设想的推动施行,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了史无前例的严密沟通与接触,中国彰显出雄厚的大国实力。代表着中国独特文化特色的汉语词汇越来越多地输入到俄语词汇当中,被俄罗斯人熟知和使用。 2.汉俄语言接触研究带有地域性特点 通过对汉俄语言接触研究语料的搜集整理,发现汉俄语言接触研究的对象主要局限于 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内蒙古自治区 3,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这主要受地理、历史和政治等因素影响。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我们国家黑龙江省毗邻,有大面积领土与我们国家领土接壤,独特的地缘优势为中俄两国经济文化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大力推动区域汉语学习政策,远东更是积极支持汉语学习。自2006年远东地区创办文章,并对这些文章的学术关注度进行观察发现,自2021年开场呈上升趋势。对这些文章的学术传播度进行观察,发现继2018年出现传播高峰之后,2022年再次出现传播高峰。由此可见,汉俄语言接触研究越发遭到学术界重视,学者的研究热情高涨4。 2.汉俄语言接触研究方式方法的变化 通过对汉俄语言接触研究成果的整理,能够发现: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越来越遭到研究者的关注。定性分析法是构造语言学主要采用的以观察、介入、个案研究等方式进行的研究方式方法。定量分析法是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经常采用的基于数据统计观察量变的研究方式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既可分析事物的本质,又能加强量上的可信度分析,进而使研究愈加科学化。例如,(汉俄语言接触研究5一文从(俄语词源词典(外来词电子词典(维基百科等选取一定数量的俄语汉源词为语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而揭示出其形态变化规律。(汉语俄源词外来词的形式与意义变化考察6一文分别以1984年版、1990年版的(汉语外来词典及2020年版的(当代汉语词典为语料,对不同时期收录的俄源词进行分类数量统计,进而讲明汉语俄源词的发展变化进程,揭示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俄罗斯远东地区俄语汉源词研究7一文以词典、文献、网络媒体及与俄罗斯人白话沟通当中搜集到的125个俄语汉源词为语料,对其进行数据统计,进而揭示出俄语汉源词的构成方式方法、使用范围和词性特点等。 3.汉俄语言接触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切进入 由于汉俄语言接触研究起步较晚,因而,学者开展的研究局限于对个别语言现象进行个案观察分析。大多数都是通过大量的例词论证词汇构成形式、使用范围等,对汉俄语言接触中产生的语法、语义、语音层面的互相影响作用研究还不够深切进入,缺乏比拟完好的理论体系建构和理论阐述。 三、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沟通沟通的媒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及 一带路 设想的推进,中俄两国的沟通将逐步深切进入,汉语语言接触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为此,要重视汉俄语言接触研究意义,拓展汉俄语言接触研究途径,探究汉俄语言发展变化规律。在汉俄语言接触中,一方面,要规范汉语俄源词和俄汉洋泾浜语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提高俄语中汉源词的影响力,发挥语言的外宣作用,通过语言媒介提升国家的形象。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张兴权.接触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胡开宝.汉外语言接触研究近百年:回首与瞻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3徐来娣.汉俄语言接触初探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7(1). 4刘定慧.中俄交往背景下汉语俄源词的引进J.西伯利亚研究,2022(3). 5俄SOKOLOVSKAYA OLGA.汉俄语言接触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20. 6 俄SHYNTSJVA KRISTINA.汉语俄源词外来词的形式与意义变化考察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21. 7王旭.俄罗斯远东地区俄语汉源词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