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与日语“と、や、も”在意义用法上的不同,日语论文.docx
汉语“和与日语“、在意义用法上的不同,日语论文摘 要: 本文以汉语连词 和 与日语并列助词 、 为研究对象, 以词典以及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例句为基础, 参考益冈 (1992) 对 、 的并列分类, 将其与汉语连词 和 进行了横向比照考察。本文明确了汉语连词 和 与日语并列助词 、 存在着对应而不对等的关系, 而为了弥补这种不对等的部分, 连词 和 则常与助词 等等 、副词 都 搭配使用实现意义上的对等。 本文关键词语: 和; ; 意义用法; (1) a.工人和农民都是劳动人民。 b.労働者农民勤労人民。 (2) a.爸爸、妈妈和哥哥、妹妹都不在家。 b.父母、兄姉留守。 通过观察以上例句, 即可发现汉语 和 与日语并列助词 、 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那么它们在意义用法上有什么差异呢? 一、相关研究综述 寺村 (1984) 指出 具有全部列举, 具有部分列举, 具有统括命题的功能。寺村 (1991) 则用 集合 这一概念讲明并列助词用法的差异, 多个名词并列组成一个 集合 , 使用不同的并列助词时, 集合 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益冈 (1992) 则继承寺村 (1984) 的观点, 将名词并列句, 从意义角度分为総记 (全部列举) 、例示 (部分列举) 、累加、选択这四类。 属于全部列举, 属于部分列举, 属于累加。 而汉语中对于 和 的意义研究, 吕叔湘 (1999) 指出连词 和 具有下面两种意义用法。 (1) 表示平等的连接关系。 (2) 表示选择, 相当于 或 , 常用于 无论、不管、不管 后。 比照日语中对于 、 诸多的意义讨论, 汉语中对于 和 的意义用法的描绘叙述略显苍白, 本文将参考益冈 (1992) 对于 、 的意义分类, 比照分析汉语连词 和 怎样表示出出与以上并列助词的意义用法。 二、使用倾向的比照 本文从中日对译语料库中选定了(家 (作者:老舍) 、(布団 (作者:田山花袋) 这两本小讲, 抽取209条有效例句, 比照了连词 和 分别与 、 对应的使用频率,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和 与 、 的使用频率比照 通过比照连词 和 与并列助词 、 的使用频率, 我们能够得知连词 和 与并列助词 的对应使用频率最高, 其次为 和 , 那么为何会存在这种差异呢?下面本文将从意义用法的角度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三、意义用法上的差异 1. 与 和 的对应 对于全部列举这一用法, 森田 (1988) 则用例 (3) 对其进行讲明。 (3) a.酒。 b.我戒了酒和烟。 酒 处在 物 这一关系集合中, 而 的全部列举功能则讲明了这一集合中不再包含其他事物, 所讲即全部所指。 将多个名词以对等的关系连接起来, 而汉语连词 和 也表示平等的连接关系, 因而它们的对应程度更高层次。通过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语料检索, 发现 AB 的表现形式大多为 A和B 。 (4) a.感情烈意志强性格、悲悲壮末路怎样女动。 b.叶琳娜的感情、意志坚强的性格和悲壮的结局, 深深地感动了她的心! (中日对译语料库:布団) 2. 与 和 的对应 的部分列举这一功能, 益冈 (1992) 指出其只是将关系集合中的代表事物列举出来, 同时暗示着包含集合中的其他并列要素。 (5) a.北海道九州、行。 b.除了北海道和九州, 我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 (益冈 田洼基础日本语文法1992:145) 例 (5) 在日语中则能暗示存在除了北海道和九州外, 想去的其他地方, 而在汉语中并没有这一功能。并且在 AB 表列举未尽这种用法时, 出现了除 和 等等 以外的另一种表示出, 如例 (6) 所示: (6) a.説教祈祷遣、大人及巧遣. b.若要让他干个讲教或祈祷什么的, 倒是挺在行, 连大人都不如他。 (中日对译语料库:布団) 对于 AB 这一形式, 森田 (1988) 用例 (7) 进行了分析。 (7) 前杀人犯、俺刑事。学校家、非理屈甘许。 (渡辺纯一杀意) 连接的并列项, 能够分为学校、家这两种情况来考虑, 即无论在家或是学校, 只要华而不实一方被选择都能够搭配共同的谓语实现句子的完好意思。所以 不仅表示 和 的并列关系, 还可表示 或 的选择关系。 2. 与 和 的对应 累加用法则是将要提及的并列项一个个列举出来。同时寺村 (1984) 指出 的统括命题这一用法。 (8) a.田中、山田、道田、落第。 b.田中、山田和道田, 大家都落榜了。 (益冈 田洼基础日本语文法1992:145) 通过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语料检索, 发现 AB 的表现形式大多为 A和B都 。 (9) a.父母厳格基督教信者、母殊信者、曾同志社女学校学。 b.父亲和母亲都是忠诚的基督教徒, 母亲在信仰方面尤为出色, 曾就读于同志社女校。 (中日对译语料库:布団) 吕叔湘 (1999:177) 指出 都 表示总括全部, 即汇总并概括相关的事物, 而单纯并列连词 和 并没有这一功能, 所以在表现形式上 A和B都 正好能表示出出 AB 的累加用法和统括命题用法。 四、结束语 通过比照汉语连词 和 与日语并列助词 、 在意义用法上的差异, 能够发现连词 和 与它们存在对应却不完全对等。 和 与 的意义类似度最高, 因而对应使用频率也最高, 但由于 和 与 意义用法上的差异, 和 还需搭配助词 等等 表示 的列举未尽, 搭配副词 都 表示 的统括命题。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尚永清.新汉日词典M.中国商务印书馆, 1991:367-368. 2吕叔湘.当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 1999:177. 3 益冈隆志, 田洼行则.基础日本语文法M.出版, 1992:144-145. 4 寺村秀夫.日本语学:并列的接続影统括命题、场合一M.明治书院, 1984:3-8, 67-74. 5 森田良行.日本语类意表现M.创拓社, 1988:396. 6 寺村秀夫.日本语意味M.出版,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