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的探析,东方哲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293281       资源大小:23.9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的探析,东方哲学论文.docx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的探析,东方哲学论文和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存在于传统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乃至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当代人的思维习惯看,传统文化包括 和 在内的众多概念都是纠结在一起的,朦胧的,甚至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完好理解、准确把握传统文化中 和 这一范畴不能仅仅站在当今社会生活需求的角度,从趋同方面罗列其优点; 也不能站在批判的立场,指出其这样那样的历史局限性与缺乏。应该从其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特点去分析和解读,在全面把握其内涵的基础上,再作扬弃取舍。 1 演进之 和 和 作为一个范畴,其发展脉络呈现出由个别到一般,由详细到抽象的演进轨迹。 1 音声之 和 . 和 的本义是指声音之相应,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1.(尚书 尧典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2中的 和 就是从其本义而言的。老子也有 音声相和 3: 1之讲,都指多种声音的协调状态。 2 调和之 和 .随着 和 的协调之义的逐步扩展,人们开场灵敏运用这种状态,采取词性转换和字义引申的方式方法逐步实现了其内涵的扩展、提升,赋予了其 调和 之义。(尚书 尧典中有 协和万邦 之讲,将万邦之 和 比作音声之 和 .(左传 昭公二十年记载了晏子关于 和 的言论: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4将声音之 和 类推至调羹之 和 .(左传 襄公十一年称 晋侯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4:355更能讲明这种转换与类比。 3 礼义之 和 .礼、义是儒家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集中具体表现出,是其理想社会秩序的两大重要维度。孔子讲: 礼之用,和为贵。 5:3(礼记中有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皆化,序则群物皆别。 6的讲法,将 和 作为礼的理想状态而提出来。在义的方面,(周易中有 利者,义之和也 之讲,其解释为 利物,足以和义 7:2 -3.荀子也有类似讲法: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8:104 -105以为义也需要 和 . 4 生物之 和 . 生 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将生的功能赋予 和 ,是其范畴发展经过中的重大突破,能否正确处理 生 的功能与协调状态之间的关系,也是 和 的实践经过中的一件大事。(国语 郑语记载周太史史伯时说到: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9这里讲了 和 与 同 的差异主要在 生 . 和 所以能生是由于一物之 生 由多种因素构成,假如仅有一种因素是不可能 生 物的,是不可能继之以长久的。(荀子 天论中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8:206也将 和 与 生 联络到了一起。就社会状态而言,和谐的气氛、和平的环境更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 就自然环境而言,风和日丽、风调雨顺则预示着丰收的年景。这应该就是 和实生物 的内涵。 5 内在之 和 .老子将 和 与生命体的内在状态联络起来,为 和 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老子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26 -27他还讲: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睃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3:33 -34这样的状态,老子以为是万物普遍的恒常姿态。 6 中和之 和 .假如讲前面的 和 都是专有所指,那么从这里就开场走向抽象化、概念化。(中庸讲: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0:1这里的 和 ,已然超越了前面所有的状态与功能,作为 道 的普遍性标准用于天下。 7 太和之 和 . 和 而至于 太 ,是从本体论层面而言的,源于(周易 亁卦 保合太和,乃利贞 7:2.北宋张载以为: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 效法于简者坤乎! 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氤氲,缺乏谓之太和。 11明清之际王夫之讲: 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阴阳异撰,而其絪缊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矣 .这里的 和 是天地生成之初的混沌状态,是万物生成的本始状态。 2 发生之和 和 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的,传统文化先天的带有 和 的特征。中华先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大陆环境,较早构成了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主要从事四季轮回、生长珍藏的农业生产,日复一日,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美自足、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对天时物侯变化的依靠性很强。据记载,对四季变化的节气的认识早在夏朝即已构成。 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顺天时 6:4.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左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构成了人们对天地自然的依靠关系,引导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逐步构成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效法借鉴,进而建立相应的社会秩序,这就是所谓的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由 象 开场的,由象而数,由象而理,由象而气,逐步展开。代表性的有我们熟知的太极、八卦、三才、五行、河图、洛书等,能够讲是一种 模型 的思维方式。华而不实有的是具象的,如八卦,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7:70; 有的是不具象的,如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3; 还有的非常简单,如太极图,只是两条阴阳鱼,再如河图、洛书,只是几十个点的排列。这些形式看似简单,但其间的内涵却特别丰富,蕴含了中华先民几千年实践的认知成果,指导着中华文明几千年前进的历程,直至今日仍然充满活力,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继承。 那么在今天看来,这些不易把握,甚至能够讲带有某些神秘色彩的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呢? (周易的解释是 效法 , 法象莫大乎天地 7:62, 崇效天,卑法地 7:59,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7:56.老子的解释也是效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14.所谓的阴阳五行八卦等,都能够讲是这种 效法 的结果。 我们能够对这些熟知而又陌生的思维形式做种种揣测,但其主旨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农业生产所构成的生、长、收、藏规律的默契于心,所谓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 13,这华而不实, 生 的位置又是特别特殊的。在中华先民眼中, 生 才是宇宙的真理,如 天地之大德日生 7:64, 生生之谓易 7:58,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26 -27,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5:75.固然 生 只是代表四季中的一季,但人们对它的重视显而易见,中华文明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其始点应该就在于此。 那么作为四象之一的 生 如何才能做到长久? 老子的办法是 弱 .他提出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25,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3:45.老子以为强只能强在一时,就像疾风暴雨一样,只能在朝夕之间,而 弱 才能够生生不已。这里的 弱 不是真正的弱,是辩证的,是以战胜自个为先决条件的,是能够胜强的,所谓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46.就强与弱来衡量,儒家文化也不属强的范畴。 儒 之本义就有文弱之意,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温文尔雅,然后君子 5:24,也不是 强者 的形象。 象 的方式, 生 的追求, 弱 的态势,所有这些都能够讲是 和 的根本源头所在。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 和 的特点更为明显。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强调的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为自然立法,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以效法自然为前提;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西方文化遵循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竞争法则,中华传统文化则以和谐、和睦为基调; 在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西方近代史推行的是向外拓展、向外开掘的殖民主义,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修文德以服人、强调处下以接纳人; 在自我的价值取向上,西方文化崇尚英雄史观、追求外在的强势,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克己功夫、自胜者强、追求人性的内在超越; 在认知规律的把握上,西方文化注重对立面的矛盾与斗争,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对立面的相交相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特征所在。 3 辩析之和 在 和 的对立面问题上存在多种观点,一般以为 和 的对立面是矛盾、是斗争、是异。确实,相对于矛盾的另一面 同一性 而言, 和 与 矛盾性 的对立更为显见。但在传统文化中,首先强调的却是与 同 的差异,如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57, 和而不流 11:4等,所以 和 一定不是 同 . 和 既不是 同 也不是 异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和 在 同 、 异 之间, 同 与 异 对立双方是既不同一,又不排挤的一种状态;是对立双方相交、相融,互相作用的活泼泼的中间状态; 是既反对过也反对不及,既反对此也反对彼,既反对动乱不安,也反对死气沉沉的 两条道路的斗争 是 执其两端用华而不实于民 11:3.这个状态能够指向详细的事物现象,如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可以以是万事万物所蕴涵的规律,如道、太和、阴阳、三才、五行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因和而生,不是死水一潭。通过对立双方调和、融合,相生相克,进而实现生生不息。 和 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变的; 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是开放的、兼容的,而非封闭的、唯我的。有和谐就有不和谐,暂时不和谐,长远看仍然是和谐。如(周易六十四卦所展现的事物波涛壮阔的经过,固然其间有众多不和谐的因素、环节,但其整体仍然是和谐的,仍然是生生不息的。并且这个经过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其终点不是 既济 ,不是绝对的 和 ,而是 未济 ,向着将来不断演进升华的。 和 还表现为一种价值趋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有本身的目的和追求,是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自然立法? 还是尊重自然、融入自然、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肯定的是后者。 和 还是建立在哲学认知,社会实践,人生体验之上的审美追求,所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就个人而言,就像(周易所讲的那样: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华而不实,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7:6通过内在超越,进而实现外在的事业,这样的人格才是美的; 就社会而言,每个社会中人都能够做到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3:47,都不断完善自我,不追求奢侈豪华的物质生活,这样的社会环境能讲不美吗? 完好理解 和 的内涵,仅从认识角度,泛泛而谈是不够的,需要我们用亲身体验去丰富它。 和 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5,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去实现它,而非抱定既成事实,现有状态停滞不前。 和 的存在是以 对立 为前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和谐, 和 的实现也必须有足够的斗争实力为保证。回避矛盾、回避斗争,单纯为和而和或者以和求和的方式注定要失败。 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社会问题多发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 和 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但是美妙的愿望不会自行实现,是需要我们刻意去追求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本身内在的环境等一切不合理的东西去 斗争 ,不如此,缺乏以实现这一梦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开创建立 八音克谐 、生生不息、共同发展的美妙家园。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汉 许慎。 讲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1963:32. 2 宋 蔡沈。 书经集注A. 诸子集成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9. 3 曹魏 王弼,注。 老子道德经A. 诸子集成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4 西晋 杜预。 春秋三传A. 四书五经M. 天津: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460. 5 宋 朱熹,注。 论语章句集注A. 四书五经M. 天津: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6 宋 陈澔,注。 礼记集讲A. 四书五经M. 天津: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208. 7 周易本义A. 四书五经M. 天津: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8 荀子集解A. 诸子集成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9 国语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15. 10 宋 朱熹,注。 中庸章句集注A. 四书五经M. 天津: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11 宋 张载。 张子正蒙A. 诸子百家丛书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 12 清 王夫之。 船山全书 第十二册 M. 长沙: 岳麓书社,1992:10. 13 鬼谷子M. 张建国,注译。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 164. 14 庄子集解A. 诸子集成M. 清 王先谦,注。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138. 15 大学章句集注A. 宋 朱熹,注。 四书五经M. 天津: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2.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思想的探析,东方哲学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