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英语论文.docx

    • 资源ID:73295183       资源大小:22.9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英语论文.docx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英语论文散文是与小讲、戏剧、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其形式灵敏,意象丰富,以简短的篇幅,自由灵敏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做到形散而神聚。散文贵在 散 ,而又不能 散 。散文作为文学百花园奇秀的一枝,在文学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散文获得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鲁迅曾讲: 五四运动之后散文的成就远远高于小讲、戏剧和诗歌的成就 (鲁迅,1904)。优美的散文语言准确、简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散文翻译时不可忽视美学的因素,对译文美学的追求不可小觑。 散文翻译是一种美学实践,译者在翻译经过中,小到遣词造句,大到谋篇布局,都应最大限度地与原文保持一致,力图再现原文的美感。 波拉德(1999:83)讲: 很多国外译者和学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散文,并做了关于散文英译的研究,然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散文英译中的美学再现。 国外对于散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将散文译文看作是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手段,如波拉德的(汉语散文(1999);二是重在研究某个特定的散文家或作家,进而分析汉语散文的特点,如崔西 雪fo兰的(散文百科全书(1997)。而在中国,散文翻译的着作有刘士聪(英汉 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2006)、张培基(英译中国当代散文选(1999,2003,2007),杨宪益夫妇翻译的(中国文学当代散文卷(1998)。 刘士聪指出散文翻译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怎样保持原文的韵味或风味,当前,散文翻译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描绘叙述性或评论性的文章,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从美学视角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不难发现,散文翻译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译文美学的挖掘更是缺乏。本文意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散文翻译的美学元素。 二、翻译美学理阐述介 朱光潜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 翻译美学 这一术语,目的是揭示美学对翻译的特殊意义,想借美学的观点认识翻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辞典将翻译美学定义为: 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讨论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本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 1980 年,刘宓庆出版了(翻译美学导论,进一步明确了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方法。把源语言和目的语看作是审美客体,把译者看作是审美主体,在主客观互相作用的动态形式下建立了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以 本位关心照顾,外位参照 为研究原则,主张立足于自个的文化传统,充分挖掘美学思想,研究其对翻译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进而到达借鉴西方美学的理论,并丰富中国翻译美学的内涵的目的。 翻译美学是翻译和美学的结合,本文以为散文的翻译不可离开美学,散文特有的性质 形散而神聚 ,从一定程度而言,就要求散文译作要把散文的 形 和 神 最大限度地联络起来。刘宓庆将翻译美学分为形式系统美和非形式系统美,前者指语音、句法、词语层面,后者指意象、情感层面。本文拟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入手,以(故都的秋为例,从语音美、词语美、句法美、意象美和情感美五个层面,诠释译文美的传递,旨在为散文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翻译美学下的散文英译 (一) 语音层面 散文语音的美,表如今语言的节拍上。散文非常注重韵律和节拍,主要表如今语音上。散文的节拍或气势磅礴或婉转缠绵,好的散文节拍感很强,有令读者读下去的欲望。朱光潜(1982:303)讲: 我读音调铿锵、节拍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fo作同样有节拍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 。刘士聪以为译文应该节拍匀称、抑扬顿挫、张弛有力,要对读者有感染力。 因而,英译散文时应充分关注节拍。如:原文: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译文:A sudden gust of cool wind under theslaty sky,and raindrops will start pitter pattering(张培基)英汉拟声词有着很强的修辞功能,在散文翻译经过中,若能发现并保存这一美,便可使译文栩栩如生,充分传递出原文的节拍美、音韵美。原文用 息列索落 这一词语来表现下雨的情景,生动可感,如闻其声,译文中采用了 pitter pattering 这一词再现原文的 情景 ,形象而详细,使原文的音韵美得以保存。 如: 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经过上,是不适宜的。 译文: Unlike famous flowers which are most at-tractive when half opening,or good wind which ismost tempting when one is half drunk,autumn,how-ever,is best appreciated in its entirety ( 张培基)译文将 名花 、 半开半醉 和 美酒 放在一起,读来朗朗上口,节拍感很强。鉴于汉语虽有此意却不拘于形,而英语则讲究逻辑构造。因而,这样的译法会使译语读者更易接受,且不会毁坏节拍。译文中衔接关系特别明确,译者用 while、but、unlike 和 however 等衔接词表现出了节拍的和谐性,再现了原文的美。 (二)词汇层面 为了忠实地译出原文词语蕴含的正确含义,译者要结合详细的语境进行选词。译者有必要识别单一词语承载的概念意义之外的其他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下,有的看似普通简单的词语却被赋予了特殊含义,词义会不好把握,这就需译者认真琢磨,反复推敲。 如:原文:北国的秋,却十分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文:In North China,however,it is particularly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张培基)原文中的清、静和悲凉,概括性很强,不仅总结出客观景物即北国的秋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又是作者当时内心深处的感受。张培基的译文分别采用了 limpid 、 serene 、 melancholy 。牛津词典给出的释义: limpid : clear,bright,trans-parent and untroubled , serene : peaceful andcalm;troubled by nothing , melancholy : anintense feeling of sadness which lasts for a long timeand which strongly affects your behavior and atti-tudes 从这三个词的英文释义中,我们不难看出译文选词恰到好处地译出了原文这三个词所要表示出的情感,能让译语读者也深深地体会到原文所展现出的内心的凄凉与美丽。对词语的选择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美。 (三)句法层面 散文大多采用短句、小句和无主句,这样做除了追求简洁清楚明晰,还能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由于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英语句子语法构造严密、逻辑性强,常使用连词、短语、分句等,注重句子形式上的完好。翻译经过中如若过分拘泥于原句句型,则会减弱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因而,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英文语言的差异,重组句型,进而采取符合英文表示出习惯的句式构造。 如:原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译文: Autumn,I mean Northern autumn,ifonly it could be made to last forever! I would bemore than willing to keep but one third of my life span and have two thirds of it bartered for theprolonged stay of the season! (张培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两种语言的句子构造的不同。英语注重于先讲主题,再一步步分开讨论,通常是先讲结论,后讲原因;而汉语习惯于先讲原因,后讲结果。这就要求译者需要调整句子构造,符合译语读者的表示出习惯。原文就蕴含了汉语的语篇构造特点,原因是为了留住这北国的秋天,导致的结果是 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译文构造与原文一致,没有作出变换,先原因 if only it could be made to last forever 后讲结果 I would be more than willing to keep butone third of my life span and have two thirds ofit bartered ,这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译文再现了原文的美,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译文。 (四)意象层面 王国维主张: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就散文作品而言,意境通常被用以表示出一种超脱世外,有别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境界。刘士聪以为: 文学翻译只要保持和再现原文的这种意境和气氛,才能使译文具有和原文类似的审美趣味。 因而,译者要充分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意境美。 如:原文: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译文:After a street cleaner has done the sweep-ing under the shade of the trees,you will discovercountless lines left by his broom in the dust,whichlook so fine and quiet that somehow a feeling of for-lornness will begin to creep up on you ( 张培基)原文用 清闲 和 落寞 来表现出扫帚的丝纹,其实不难发现这华而不实融进了自个的情绪,用扫帚留下的丝纹及梧桐叶落来表示出落寞及闲愁轻轻覆盖着故都的沧桑感,让读者读来有一种凉意。 译文用直译的方式方法译为 forlornness ,点出了原文的意境,具体表现出了作者孤单寂寞的心情,也再现了原文的意境美。 (五)情感层面 原文作者的感情色彩决定了一篇文章的整体基调,经常通过不同色彩的文字得以表现和传递。 散文创作本身侧重于表示出内心情感,它不仅再现客观的社会生活,还往往反响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借助内心的真情实感来感动读者。译者的责任是要向译语读者忠实地传达原文的笔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使原文的情感美再现。 如:原文:(都市闲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的讲: 唉,天真凉了 (这 了 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 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译文:(Some idle townsfolk)exchange leisurelyconversation with acquaintances with a slight touchof regret at the passing of time: Oh,real nice and cool Sure!Getting cooler with each autumn show-er! ( 张培基)原文 唉 么 了 这几个叹词极为传神地表现出作者悲凉和落寞的情感。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无比伤感和孤单的思想感情,译文通过 Oh 这一词,表示出了无尽的感概之意,作者的情感得以传递,译文再现了原文的情感美。 四、结 语 散文翻译要注意美的表现(原文)、美的审视(译者)和美的再现(译语)的辩证统一。译者是桥梁,作为审美主体,译者需充分理解和感悟原文的美,在这里基础之上,要推敲原文的审美和译语读者的审美区别和差异,进而再现原文的美。译者要尽可能缩小文化和审美的差异,使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的美的感受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译者要努力再现原文的美感,到达与原文美的统一,给读者美的享受。本文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入手,从语音美、词语美、句法美、意象美和情感美五个层面讨论了其在散文翻译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希望能对散文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下为参考文献: 1Bassnett,S Lefevere,A Constructing Culture: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傅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3勾淼 散文翻译中的美学视角 硕士学位论文D 西南大学,2008 4李洁 现代翻译美学的发展与回首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7):139 145 5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刘士聪 散文的 情韵 与翻译J 中国翻译,2002(8) :10 11 7毛荣贵 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王宏印 译事三味,甘苦一心 读刘士聪教授(翻译与鉴赏一书兼谈散文翻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6 8 9杨玉兰 论散文翻译中审美效果的艺术再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6 11108

    注意事项

    本文(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英语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