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历史哲学中理念化的内涵问题探析,外国哲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296322
资源大小:28.3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胡塞尔历史哲学中理念化的内涵问题探析,外国哲学论文.docx
胡塞尔历史哲学中理念化的内涵问题探析,外国哲学论文在胡塞尔的历史哲学考察中,对欧洲科学与欧洲人性的危机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理念化 Idealisierung.在接下来的阐述中我们将看到,理念化的这两个词根 即观念和理念 分别对应于理念化的两种不同含义的运作。然而,什么是理念化? 它与数学化、客观化和无限化等概念有何关联? 它对近代自然科学的构成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它对历史哲学有何意义? 它是目的论的还是反目的论的? 如此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试图在厘清这些概念和关系的基础上,说明胡塞尔历史哲学的本质问题。 一 理念化的运作: 近代自然科学之构成 理念化概念的提出,是在胡塞尔议论近代自然科学的 突破 与 创新 之时。简单地讲,理念化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做法: 科学家对世界经历体验实行上升 抽象 运作,他们通过将经历体验对象提升为理念,在这里基础之上于理念之间进行推论,最后到达一个封闭的、自在的理念世界。众所周知,科学在其本身的发展中除了它所面对的对象和任务之外,还需要一种行之有效和一以贯之的方式方法来达成其目的,理念化正是这样一种方式方法。 在日常的世界经历体验中,每个人都有他自个的周围世界,会从自个的立场出发来认识和评价事物。但是这样一种态度并不能产生交互主体共同认可的知识,也就不能构成科学,而只能产生意见。为了更好地指导生活,人们需要客观的、普遍有效的知识,而科学就是一种普遍性的知识,因而这种主观的、自然的态度便区别于科学的态度。所以,科学之为科学首先要有客观性,摒弃每个个体特有的成见或偏见,进而排挤一切主观之物。所以,自然科学之理念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客观化,亦即将经历体验的主观性和杂多不确定性抽象成为与主体无关的、外在的自在之物。要想到达这一步并不难,由于在自然态度中人们就有客观化的倾向,将一切对象视为外在于本身的客观存在。 接下来,理念化的核心在于数学化,它首先具体表现出在数学、几何学和物理学中,进而扩展到一切科学。理念化并不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之后才有的做法,早在古希腊的科学中就有这种理念化的作用存在,比方毕达哥拉斯学派、欧几里得几何学,十分是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胡塞尔以为, 古代人就已经在柏拉图理念学讲的指导下将经历体验的数、量、经历体验的空间图形 即点、线、面、体 ,都理念化了; 并借此将几何学的命题和证明改造为理念的 - 几何学的命题和证明。 131众所周知,柏拉图的理念论以为,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即经历体验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前者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意见领域,后者才是知识的领域。(理想国中的太阳比喻、线段比喻和洞穴比喻等等都讲明了这一点。比方在线段比喻中,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前者包括影像和实物,后者包括数、几何图形以及理念,它们根据清楚明晰程度和独立程度呈递增的趋势。2 胡塞尔经常援引的例子则是古代的土地丈量术,在土地的测量经过中人们最初采用了理念化的做法: 由于经历体验中的测量对象往往并不规则,不存在完全的直线和弧线等等,为了便于测算,人们便借助于理念化的直线、圆圈等等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指导经历体验实践。这就是最初的作为理念化的数学化。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采取了与古代相类似的理念化经过,然而却突破了上述古代理念化的一些限定。首先,近代自然科学将数学化从数学、几何学领域扩展到了一切科学领域。这一扩展是怎样实现的呢? 自然科学先从一切认识对象中抽象出客观的形式和质料,再在这里基础上分别构成两种客观的、自在的理念。也就是讲,根据数学化的对象不同,能够区分为形式方面的数学化和质料方面的数学化; 前者也称之为直接的数学化,后者则是间接的数学化。时间、空间和形式,比方几何图形、数量等等,都是能够直接数学化的对象,不需要中介经过,胡塞尔称之为直接的数学化。然而质料之物,比方颜色、声音等等感性的感觉材料,也能数学化吗? 这构成了自然科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难点。为了到达将质料之物数学化的目的,自然科学家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抽象方式,即通过因果归纳的方式方法,将一切质料内容 撇开不相关的因素 做量化处理,比方通过波长、振动频率等等方式来测算,到达数学化的目的。 其次,由于理念具有无可比较确实定性和同一性,所以在后来的运算中,它们不再需要回溯到主观经历体验确实实性,进而构成一个本身封闭的、无限的理念世界。就此而言,它与古代的理念化有本质区别: 欧几里得几何学以及一般古代数学只知道有限的任务,只知道一种有限的封闭的先天性。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先天性固然高于其他一切先天性,但也是一种有限的封闭的先天性。古代人就只到达这种高度; 他们从来也没有把握住无限任务的可能性, 它只是 发现 预 先 已 存 在 的 东 西,本 身 已 经 真 正 存 在 的 东西。 132近代自然科学以为自个把握住了自在的、无限的理念世界,通过对经历体验的归纳能够上升到无限的理念,而且这种理念是一种与经历体验无关的自在存在。近代科学的 关于一种合理的无限的存在整体以及一种系统地把握这种整体的合理的科学的这种理念的设想,是一种前所未闻的新事物。 132古代的理念化始终限制在有限性的范围之内,而近代自然科学的理念化则试图到达一种无限的自在之物,进而演绎出一个自在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由于与经历体验生活的关联的缺失而变得空乏、丧失意义。 胡塞尔以为,近代自然科学之理念化的始作俑者是伽利略: 由于伽利略将自然数学化,自然本身就在这种新的数学的指导下理念化了; 用当代的讲法,自然本身变成了一种数学的流形。 133 -34数学化将自然进一步客观化的同时,也将自然变成能够量化的东西,进而自然科学真正成为精致细密的科学: 精到准确而神秘。通过不断提高测量的手段和方式方法,经历体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仅逐步遭到排挤,甚至经历体验反过来需要自然科学对其进行解释和规定,不符合自然科学之标准的 偶尔之物 将被排除在外。如今在数学、几何学和物理学等等学科中的理论科学和应用学科的区分,恰恰就是如此: 理论科学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理念世界中进行演绎和因果归纳,从公理到结论,不可能也不必要再回溯到经历体验的有效性领域; 应用科学则从理论科学的成就和结论出发来解释一切,甚至规范人的行为; 应用科学成为理论科学的附属物。 自然科学将这种 成功 推广到一切科学,甚至是所谓的精神科学之中,于是每一门科学本身都同样构成一套封闭的、无限的话语体系和意义系统。 这种以自然科学为典范构成的科学的特征是 精到准确性 ,所以胡塞尔也将它们称为精到准确科学。关于其精到准确性,胡塞尔是这样描绘叙述的: 是什么东西构成 精到准确性 呢? 显然正是我们上边揭示的东西,即能不断提高准确性的经历体验测量。 但这是在预先已经通过理念化和构造而客观化了的理念东西之世界的指导下的,或更确切地讲,是在某些与各自的计量标度相对应的特殊理想构成物之世界的指导下的经历体验测量。 147从本质上来讲,精到准确性并非经历体验测量的精到准确性,而是指向理念世界的精到准确性: 只要这样一种精到准确性才能保证科学之对象的同一性,进而保证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种同一化的运作首先是将经历体验之物与理念之物混合起来,逐步到达从理念之物的意义和规定上来理解经历体验之物的目的,最终以理念之物取代经历体验之物,以保证对象的同一性。 然而,这种自然科学在今天看来不是 天经地义 的事情吗,用胡塞尔一再重复的话讲,就是 不言而喻 ? 胡塞尔以为,这是由于人们都已经习惯于自然科学的操作方式,对其不假思考地予以接受,仿fo自古以来皆是如此。这样一种不言而喻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反思。在胡塞尔看来,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显然是在对古代科学的改造基础上构成的,伽利略是华而不实创始的天才也是遮蔽的天才: 伽利略这位自然哲学家和物理学的 开拓者 ,还不是今天完全意义上的物理学家; 他的思想还不是像我们当代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思想那样在远离直观的符号领域中活动; 我们不可将通过他以及他以后的历史发展而变成对我们今天 不言而喻的东西 加到他身上。 134所有创始者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一方面处在其固有的传统之中,继承传统的东西并受其约束,另一方面又通过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创始一个新传统。所以,今天的这种不言而喻并非本来就是不言而喻。 二 理念化之克制: 向生活世界与超越论主体性的回溯 从上面的阐述能够看出,古代理念论和近代理念论的区分关键在于: 它们是将有限的经历体验引向 受束缚的 观念 Idee 还是引向 自由的 理念 Ideal .胡塞尔在(经历体验与判定中区分了 自由的观念性 比方逻辑学 - 数学的构成物和各种纯粹的本质构造 和 受束缚的观念性 .3胡塞尔的区分主要是为了指明: 前者是普遍的观念,不受限于空间时间的实在性,后者则不然; 但是他同时强调,这种 自由的观念性 当它们被历史地揭示出来的时候,仍然是事实性和世界性的。基于胡塞尔的这种划分,德里达 J. Derri-da 结合(危机中的阐述,对观念做了三层区分: 自由的观念性 逻辑 - 数学的构成物 、受束缚的观念性 语言与含义 和对象本身的理念性 几何学的理念对象性 .45 与上面的古代与近代两种理念化的区分相对应,我们以为德里达的第一层区分能够包含在后两层区分之中,由于逻辑 - 数学的构成物本身包含着两种倾向: 一方面它们能够作为意识的构成物即观念,另一方面可以以作为近代自然科学中以为的自在存在的理念。因而,就我们对理念化的考察而言,德里达对观念的三层区分不外乎观念与理念之间的区分。这样,我们就对胡塞尔的 自由的 和 受束缚的 两个词的含义做了反转,前者用来形容脱离于经历体验的自在理念,后者指与经历体验相关联的观念 亦即胡塞尔所谓 事实性和世界性的 意义上的 自由的观念性 .而观念与理念的区分牵涉对无限性的不同理解。观念之所以是受束缚的观念,由于它既不是经历体验的实在,也不是自在存在,而是意识中的存在,或者讲是 第三王国 中的存在。(逻辑研究所实现的现象学突破,其基础正在于这种观念的发现。尽管后来胡塞尔的弟子们对观念的实在性与否多有争论,但胡塞尔将它定位在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则是确实无疑的。当然,在(危机中,胡塞尔更强调这种观念与世界经历体验之间的若即若离关系,在这一点上,观念愈加是有限的、受束缚的。而理念在其构成之初固然要借助于世界经历体验和观念,但是一旦构成,它就会成为一个本身封闭的、能够无限发展的自在存在的领域,所以讲它是自由的,不受经历体验的束缚。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则具体表现出在,世界经历体验由于其视域的无限开放性,观念也处于无限开放之中,就这方面而言,经历体验视域及 受束缚的 观念都是无限的; 从其一旦构成理念世界即与经历体验世界相对立和相脱离而言, 自由的 理念则是封闭的。对观念与理念的这两个方面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混淆和错置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胡塞尔以为,要克制这种理念化的无根基性 也就是人们所以为的不言而喻性 ,需要回溯到生活世界的地基之上。在胡塞尔看来,世界按其本质来讲是主观 - 相对的世界,正如在事物感悟中每个主体的每一次感悟都会不同,每一个主体的周围世界视域也有其独特性。这种主观 - 相对的视域世界就是所谓的生活世界。自然科学的理念化和数学化的作用正是在这种生活世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虚构: 只是由于这种主观 - 相对的世界不能知足客观认识的要求,它们才进行客观化、数学化的运作。更进一步地讲,自然科学也是主体活动的产物,也是主体成就的构成物,由于自然科学家也是生活世界中的主体,只是自然科学由于理念化而遗忘了其生活世界的根基。 当然,自然科学之客观主义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合理根据,这种根据能够回溯到知识的原开创建立 Urstiftung 上来。自从古希腊开场追求知识以来,主观 - 相对的世界就被置于非科学的位置,它属于与知识相对的意见的世界。而对于这种主观 - 相对的世界的肯定,却让位给了怀疑论和相对主义-比方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着名命题-这种科学和哲学的永远恒久敌人。在一般的意义上,与自然科学和主观 - 相对的生活世界对应的态度分别是自然主义的态度和自然态度。自然主义态度的特点是以自然科学的客观主义为导向,对认识的对象进行切割并重新组合; 比方对于一棵树,生物学家看到的是物种和基因,地理学家看到的是它所反映出来的地理和气候特征,画家看到的是树的美感,如此等等。自然态度则是我们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从生活的态度出发所持有的立场,固然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一样; 在生活中,我们对于一棵树的感受则可能会从周围环境、身心愉悦等角度来看。尽管有此区别,自然态度和自然主义态度之间仍然有互相影响和重合的部分。一方面,自然态度构成了主体在世界上生活的基调,自然世界作为视域背景是自然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成就和积淀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很多科学上的新生事物会逐步变成生活中 不言而喻 的东西,进而转化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不难看出,生活世界在本质上有双重面相: 一方面,它是主观 - 相对的世界,每个人都是生活和认识的主体,有自个的主观立场; 另一方面,这种生活世界也处于直向的自然态度之中,有将对象设定为客观存在之事物的趋向。总之,这样一种生活世界也被描绘叙述为前述谓的、前科学的世界,这在(经历体验与判定中有愈加具体的描绘叙述。从这个角度也就愈加容易理解胡塞尔这一主张: 一切述谓的、概念化的认识都来源于这种前述谓的、前科学的经历体验。 在胡塞尔看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其特定的目的所规范和引导,同样生活世界中的各种活动也有其目的性。鉴于此,胡塞尔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提出了 特殊世界 的概念: 由于生活世界是主观 - 相对的世界,因此每个主体都有其各自的特殊世界,在华而不实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角色和圈子,也就有不同的目的和努力方向。关于生活世界与特殊世界的关系,胡塞尔在(危机附录 XVII 中讲道: 由于我们只要在特殊的世界中才能以主题的方式 在 造就 这个世界的最高目的的支配下 生活,因而,生活世界是非主题的; 只要它仍然是这样的,我们就有我们的特殊的世界,唯一作为主题的世界,作为我们的兴趣的视域。在这里,很可能是这个起支配作用的目的最终是共同体的目的,就是讲,个人的生活任务是共同体任务中的局部任务 假如我们在这里能够议论局部的话 ,而个别个人的工作活动对每一个共同活动的 介入者 同时起作用,并且是有意识地同时起作用。 1555这里揭示出了如下几层含义: 首先,特殊世界是主题化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其视域背景,没有生活世界的视域背景,作为主题化世界的特殊世界是不可能的; 其次,生活世界是一个共同体化的世界,而特殊世界是个体主体的世界,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再次,特殊世界和生活世界都有其目的论倾向,生活世界的目的作为更高层次阶段的目的对各个特殊世界的目的之间有协调作用。确切地讲,生活世界是各种特殊世界的目的和计划的基础,但是就生活世界的主观 - 相对性来讲,它最终在超越论主体性中能够找到其目的论的趋向。除此之外,客观的自然科学的世界固然是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可以以算作是特殊世界之一,它专注于对对象的客体化和理念化的研究,因此正确的做法并非完全排挤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是在为其找到生活世界的根基的基础上,将其限定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然而生活世界本身还不是自足的,它既不能理解存在之谜,也不解答生活的意义和科学的意义问题,这一切只要回溯到超越论主体性中才能得到有效解答。实际上,在生活世界中已经蕴含着胡塞尔所讲的 相关性先天 : 只要我们开场仔细地考察一个事物在其现实的和可能的变化中是怎样显现的,并且始终不渝地注意在它本身中包含的显现与显现者本身的互相关联,只要我们与此同时将上述变化作为对在自我主观中和在它的共同体化中发生的意向性产生的有效性变化加以研究,我们心中就不能不产生一种稳定的,本身越来越纷繁的类型学,它不仅合适于知觉,不仅合适于物体,合适于现实感性的能够查明的深度,而且合适于一切包含在空间 - 时间世界中的存在者,以及它的主观给予方式。每一种东西都处于与它的属于自个的在可能经历体验中的给予方式的关联之中,而这种给予方式决不单纯是感性的; 每一种东西都 有 它 的 有 效 性 样 式,以 及 它 的 特 殊 的 综 合 方式。 1200 -201这种显现与显现者的互相关联以及怎样互相关联就是超越论现象学的领地。 要从生活世界回到这种相关性先天的超越论领域,我们需要进行现象学的 悬搁 或超越论复原。一般而言,从客观的自然科学到超越论现象学经历了两层悬搁: 第一层悬搁排除客观的自然科学,复原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 第二层悬搁则将生活世界复原为相对于超越论主体性的被给予性。 由此揭示了生活世界的双重含义: 自然科学的基础和超越论主体性的构造成就。 第一层悬搁针对的是自然主义的态度,由于生活世界在逻辑上和时间上都不必依靠于科学世界而存在; 第二层悬搁则针对自然态度,一次性地排除素朴的、直向的和非反思的自然生活。通过这两重悬搁我们才有可能回到作为意识之相关项的 现象 .实际上,生活世界的 预先被给予性 已经提示出超越论复原的可能性,由于在自然态度中,甚至没有 预先被给予 的意识。 三 克制理念化的必要性: 历史哲学与目的论 为什么要进行如上这些回溯呢? 回溯的目的何在? 众所周知,胡塞尔强调,自然科学的理念化运作会导致欧洲科学的危机以及欧洲人性的危机。为何会如此? 自然科学将数学化扩展到整个自然: 最初是物理自然,然后是动物和人的身体,最终是在自然科学指导下的心理学研究。在这种自然科学主宰一切的世界中,真正的关于精神 心灵的研究、形而上学研究、神学等等都被排挤在外,人的意义、生活的意义问题变得毫无意义,这些意义的失落就是欧洲危机的主要表征。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回溯到生活世界和超越论主体性的地基之外,还要在这里基础上建立一门有关主体性的精神科学: 这种精神科学不仅独立于自然科学,与自然科学主导下的精神科学无关,而且根本上还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正如超越论主体性是一切构造成就的基础。这样的精神科学就是胡塞尔严格科学的理想。近代自然科学的理念化发展,本质上是陷入了一种片面的理性主义、客观主义的态度之中。要克制由此产生的危机,需要采取一种整全的理性主义,而不是投入非理性主义的怀抱 比方海德格尔 .详细来讲,就是通过历史 - 目的论的回问,重新激活科学 哲学 的原初意义,这种科学 哲学 将最终会导向超越论主体性的研究。这就是胡塞尔进行历史哲学研究的动机,在这里意义上,(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才能够担得起 现象学哲学导论 的副标题。 然而,历史哲学的根本问题当然是: 历史是什么? 历史的发展有无规律? 假如有规律,那么历史有无终结,其目的何在? 这样一些历史哲学的追问与历史学存在着一定的张力: 历史哲学追问的是非历史的东西,是历史发展中的常项;而当前的历史学研究注重的则是历时性的事实。在一般的研究中,历史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通常能够归纳为从历史事实到历史观念的抽象经过。而在详细的研究中,事实与观念之间的过渡则会遭到人们的质疑。对于这种矛盾和张力,法国现象学家利科 P. Ricoeur 曾有过精辟的表述: 历史概念的佯谬在于: 一方面,假如历史不是唯一无二的并被统一的意义所规定,那么它就变得不可理解,另一方面,假如它不是一种无法预测料想的冒险,那么它恰恰会丧失它的历史性。在一种情况下,历史哲学就不复存在,在另一种情况下,历史就不复存在。 6 胡塞尔试图通过目的论的研究,巧妙地化解这种矛盾。在胡塞尔看来,历史学不是事实的堆积和编排,而是精神科学之一种。历史被复原为活生生的精神史,这种历史受观念支配,但是观念并不预先存在,而是在历史发展的经过中实现出来。 我们能够将上述自然科学的理念化运作称为一种坏的目的论,它引导人们走向所谓自在科学的同时,也遗忘了它由之开场并保证其真理之明见性和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一地基,进而产生欧洲科学的危机和欧洲人性的危机。不唯如此,这种目的论所追求的真理也并非真正科学的真理: 假如知足于朴素的自明性,并且相信,将来的自明性将会一再地证实迄今为止的自明性,那将是愚笨的。由于真理领域的无限性,和使后来被认识之物依靠于以前被认识之物的多种多样的论证关系,导致下面这种危险,即不仅个别的真理睬是错的,而且世代建立起来的整个真理体系也会崩溃。 每一个真理都是新的真理的基础; 但只当它是真正的真理时才是如此。 7 而胡塞尔的目的论则与此不同,它试图通过考察历史上的意义积淀的经过,澄清各种原开创建立的原初意义; 并且通过本身思义的方式方法和本身负责的态度引向奠基性的超越论现象学,如此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和哲学的意义,克制欧洲的危机,并且博得一切认识的根本出发点。也许我们能够将胡塞尔的目的论恰当地称为理性目的论: 今天人们议论得很多的、在生活的崩溃的无数征兆中表现出来的 欧洲此在 Dasein 的危机 ,并不是一种幽暗的命运,也不是无法看穿的灾难,相反,它在能够从哲学上加以说明的欧洲历史的目的论的背景上是能够理解和能够看清的。 危机 是理性主义的外表上的失败。但是合理的文化的这种失败的原因-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并不是由于理性主义的本质本身,而仅仅在于将它浅薄化,在于它陷入 自然主义 和 客观主义 .欧洲生存的危机只要两种解决办法: 或者欧洲在对它自个的合理的生活意义的疏异中毁坏灭亡,沦于对精神的仇视和野蛮状态,或者欧洲通过一种最终克制自然主义的理性的英雄主义而从哲学的精神中重生。 1403 -404毫无疑问,胡塞尔相信理性主义-详细来讲是他的超越论现象学-能够克制欧洲科学和欧洲人性的危机而实现重生。 四 结束语 在阐述的经过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入的是胡塞尔的欧洲中心主义,这也是很多论者争讼不已的话题。毫无疑问,无论是近代自然科学及其理念化运作,还是哲学的产生和目的论的指向,在胡塞尔看来都是欧洲拥有的特质,尽管他也讲欧洲并非地理学上的概念,而是一种精神共同体。然而与此同时,胡塞尔以为,欧洲由于其对普遍理性的卓越发展而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典范,它有责任和责任引导人类将来的发展。对于这种欧洲中心主义,也许我们确实需要加以批判,但是如今更为要紧的是,假如胡塞尔从欧洲精神内部诊断讲: 欧洲 病了 ! 欧洲科学和欧洲人性出问题了! 那么我们作为欧洲以外的文明则至少需要考虑: 欧洲真的病了? 病在哪里? 我们会染上欧洲的病吗? 假如染上了,我们用和欧洲一样的药方能够治吗? 如此等等。在这些问题上,或许胡塞尔对欧洲危机的诊断 理念化 和所开的药方 向生活世界和超越论主体性的回溯 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以下为参考文献: 1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 王炳文,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 2柏拉图。 理想国M. 郭斌和,张竹明,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 268 -269. 509d -510b 3胡塞尔。 经历体验与判定M. 邓晓芒,张廷国,译。 上海: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9: 312. 4德里达。 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M. 方向红,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1 -62. 5方向红。 论 Idee 的现象学分层J.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2004 5 : 120. 6利 科。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M方向红,译。 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 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0:835. 7胡塞尔。 第一哲学: 下卷M. 王炳文,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280